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69348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 (10 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 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 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 A (10 年上海卷地理) ( 六)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 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 B 15. 治理黄土高

2、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B C D 答案: C 16. 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秦腔 窑洞评剧吊脚楼 A. B C D. 答案: A (10 年海南卷地理) 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 分) 【答案】 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 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 行偏北风, 故不设北窗、 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 (4 分)南面窗户较大,

3、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 提高屋内温度。 (3 分) (10 年北京卷文综第5 题) 图 2 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 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 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区域独立人口分布特征,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我 国新疆因地势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地势地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股A正确。 (10 年四川卷文综第5-7 题)

4、 图 3 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5-7 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 张裂谷 D 断层谷 6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 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 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 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 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 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 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 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答案: 5.D 6.A 7.B 解析: 5.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 地震频繁,图

5、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的断层谷。 6. 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断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因为西侧河流较长,东侧河流短促。 7.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台湾河流众多,但是比较短促,不便于发展内河航运;海岸线曲折。利于建港 口;处于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差,不利于晒盐。 (10 年四川卷文综第1-2 题) 图 l 是 2004 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l 2 题。 1. 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 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6、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 1.C 2.D 解析:根据四川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判断为四川,原 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原煤 占比重最大为河北。 1. 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B错,原煤、原油、天然 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对,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 危害 D错 2. 根据判断结论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是正确的。

7、(10 年安徽卷文综第25-26 题)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 安(今西安市长安区)“ 八水 “ 位置。完成2526 题。 25 “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 断裂陷落 D. 水平张裂 26. 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 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 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 25.C 26.A 【解析】 25.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26. 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

8、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 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 (10 年广东卷文综第3 题) 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 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答案】 A 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导致水位上升。故选A. 冰雪融水增 加 (10 年广东卷文综第5,6 题) 读“2006 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 图2) ,完成 5 6 题。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9、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答案】 C 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 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 大,故选B 。 (10 年福建卷文综第7 题)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 地区 2007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 所示。完成78 题。 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4 中的

10、 A甲B乙C 丙D 丁 【答案】 7.C 解析: 7. 此题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旱地,可以判断该三角洲位于黄河。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 C图符合。 (10 年重庆卷文综第36 题) 第二部分 ( 综合题 ) 36. (36 分)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3 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 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 出特征。(2 分) (2)简述 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0 分) (3) 根据表 3,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8 分) 表 3 2007年甲省和全国

11、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区6 岁人口中,受教 育程度在高中及以 上的人口比周 ()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 地面积比重() 中 药 材 播 种 面 积 (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 产量(万吨) 甲省10.92 24.98 3.68 1.37 全国19.97 46.43 96.07 112.89 【答案】 ( 1)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 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 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民族传统

12、方药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 (3)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 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解析】 ( 1)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根据图中经纬线和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省为云南。云南南部位于北回归线 以南,属于热带,大部分为亚热带,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雨热同 期;东部属于云贵高原,西部属于横断山区。 (2)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10 年安徽卷文综第34 题) 34 ( 32 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3、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 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 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 分) 【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 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 3)改善农业生

14、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 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 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 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解析】 ( 1)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 游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向东北方 向扩展;由于泥沙不断在增加,所以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

15、2)考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容易受到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 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考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针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 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生产结构等。 (10 年新课标卷文综第37 题) 37(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 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 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

16、传统的桑蚕丝主 产区。自 20 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 示意我国2000 年与 2007 年桑蚕茧产量 ( 产量 大于 01 吨) 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 分)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 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6 分) (1)答案要点一: 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 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 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

17、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 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 年以东部最多,2007 年以西部最多) 。 (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 );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 )和销售产品 .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10 年天津卷文综第12 题) 12( 32 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 9 中右江的流向为,判断的依据是。( 6 分)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 分) 广西于 200

18、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 10 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 分)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 (3 分)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 12)。请从旅游景区三 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9分)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

19、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 水量季节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 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 即可。 (4)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 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 服务业 (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

20、价值,增加了收入 (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 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10 年浙江文综第37 题) 37 ( 26 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 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 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图11 是 1995-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表6 是 2007 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1)说明中国可持

21、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 分)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6 分)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6 分) (4)中国东、 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10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本题属于一道偏难题,新材料的学习与 答案组织的要求比较高。第1 小题先读懂1995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中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有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第2 小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

22、线,读懂 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展依靠什么?从材料中得出 “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 小题前半题解法同37(2) ,后 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第4 小题此题设 问比较明确, 题干中也有提示: “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性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成本” 有关。 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 献也不相同。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 年前徘徊波动

23、,2003 年后较快上升, 2003 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 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百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带来 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 机构: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10 年山东卷文综第29 题) 29.(35 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 出了重要贡献。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 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 就有 4-6 名工人献出生命。 材料五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12 为重庆市1999-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6 分) (6)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

25、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 向。 ( 5 分) 【答案】( 5)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分);单位 CDP 能耗呈下降趋势(分)。 (6)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分)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分) (10 年江苏卷地理第27 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图 l4 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 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 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26、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 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6 分 )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 的是。 (4 分) 解析: 今年青海玉树地震,一下把人们拉到了青藏高原,该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熟悉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 熟悉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的分布和发展变化。高原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面的河谷农业不 同,高原面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选择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限制因素是热量,这是容 易多的知识点。 三江自然保

27、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黄河、长江、 澜沧江, 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三江并流是指长江、 澜沧江、怒江。 答案: (1) 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 (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10 年江苏卷地理第29 题) 29表 l 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 分) 表 1 为 2005 年数据 (1) 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 ,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 ,其主要原因是 。 (2 分) (2)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2 分) (3) 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冬

28、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 主要原因是 。 (4 分) (4) 淮河流域7、8 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2 分) (5) 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 万公顷和l200 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 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倍 ( 取整数 ) 。 (2 分) 解析: 该题在于了解中国由南向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河流流量大小、汛期以及汛期长短、 含沙量、结冰期等,中国河流流量与中国雨带的推移有很大关系,淮河水系呈不对称的羽状,北侧支流位 于华北平原,但都比较长,7、8 月,华北地区迎来降水,而且多暴雨,

29、这些支流很快将洪水汇入淮河,很 容易造成涝灾。 答案: (1) 珠江流域降水丰富( 淮河流域降水少) (2) 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 台风影响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10 年上海卷地理) (十一 )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 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 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26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 象征着

30、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仓山脉”的是_;图中 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 _和 _. 答案:乙黄河长江澜沧江 27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28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 写出 A河流和 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 直辖市 ) 名称。 A河: _;B河: _. 答案: 29 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 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 塔”应该采取的有

31、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_ (10 年上海卷地理) ( 十九 )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结合所学知识,读图 回答问题。 (10 分 ) 57.2004 年到 2007 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的 态势。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58.2004 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省,其主要原因是。 59. 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2004 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台胞游客。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 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60. 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