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7517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怀疑与学问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论点把握1 .中心论点:本文开篇通过引用程颐“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的名言,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则须疑”)o这种引用名言提出论点的方式,既增强了论点的权威性,也使论点更具说服力,同时名言本身也充当了道理论据。2 .分论点: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作者从做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证据来源有自己亲眼所见和听别人传说两种,引出对传说材料需要怀疑的必要性。接着通过举例“三皇、五帝”传说和“腐草为萤”记载,具体阐述了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强调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分论

2、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先从道理上阐述,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怀疑就会陷入盲从和迷信,只有经过怀疑、思索、辨别才能有新的发现。然后通过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论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归纳,强调怀疑对学术进步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二)论证方法1 .举例论证:如第4段中,为了论证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列举了“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记载这两个事例。这些事例典型且具有代表性,有力地证明了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从而使人们确信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 .道理论证:文中多处引用名言进行论证,如开篇

3、引用程颐和张载的话提出论点;第5段引用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论证了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怀疑的观点。这些名言的引用,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3对比论证:在论述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时,先从正面概述事实,指出学问家常常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然后从反面推理,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没有新问题、新发明,学术就会停滞,人类文化也不会进步。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强调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观点,使读者对论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三)论证结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引用

4、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总领全文。接着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和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两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最后总结强调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得出结论,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在论述过程中,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如第6段开头“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承上启下,既总结了前文关于怀疑在辨伪去妄方面的作用,又引出了后文对怀疑在建设新学说等方面作用的论述,使文章前后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二、学习难点(一)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 .在理解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时,学生要理

5、解为什么作者从做学问的基础及证据来源入手,逐步引出对传说材料需要怀疑,以及所举的“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事例与分论点之间是如何具体对应的。这些材料并非随意选取,而是紧密围绕分论点,通过对传说材料的质疑来体现怀疑在辨伪去妄中的关键作用。2 .对于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学生要深入理解所列举的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以及从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是怎样具体支撑这一分论点的。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体现了学问家通过怀疑、思考等过程取得成就,而正反对比论述则从宏观层面强调了怀疑对学术发展的影响,这些材料与观点之间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二)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 .文

6、中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强调了所有的学问家无一例外,“常常”突出了怀疑态度的经常性,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2 .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还体现在论证过程的逻辑性上。文章从提出问题(中心论点),到分析问题(分论点及论证),再到解决问题(总结强调),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环环相连。在论述分论点时,也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先讲道理,再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归纳,使整个论证过程无懈可击,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三、练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7、A.譬如(PI)虚妄(wang)停滞(dai)腐草为萤(yng)B.颛顼()C.大儒(ru)帝善(ku)折扣(zhe)盲从(mang)视察(cha)不攻自破(p)辨伪去妄(wang)D.懒惰(duo)塾师(Shu)程颐(y)尽信书则不如无书(ji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凶险视察轻信辨伪去忘B.流俗墨守停滞腐草为萤C.虚妄盲从锻练不攻自破D.评判治学启迪自爆自弃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真可谓不攻自破。B.做学问要善于思考,不能盲从,否则就会陷入迷信的境地。C.对待学问,我们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能尽信书,要学会辨伪去妄

8、D.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学说也应不断发展,否则学术就会停滞不前。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引用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作为道理论据,增强了论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B.第3段指出做学问的依据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C.第4段通过举例“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具体论述了如何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都是不可靠的。D.文章结尾总结强调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得出结论,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问题。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

9、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也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

10、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2 .文中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一句中,加点的四个“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4 .请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思路。(三)拓展延伸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需要

11、有怀疑精神。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怀疑精神的理解,不少于200字。四、答案(一)基础巩固1B【解析】A项“停滞”的“滞”应读“zhi”;C项“辨伪去妄”的“妄”应读Wang”;D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尽”应读“jin”。2.B【解析】A项“辨伪去忘”应为“辨伪去妄”;C项“锻练”应为“锻炼”;D项“自爆自弃”应为“自暴自弃”。3 A【解析】“不攻自破”指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用在此处形容人说话办事不恰当。4 .C【解析】第4段通过举例“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是为了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而不是“都是不可靠的”,C项说法过于绝对。(二)阅读

12、理解1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 .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从正面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 .不能删去。四个“常常”强调了所有学问家都无一例外地要对流俗传说和过去学者的学说抱怀疑态度,并进行辩论、评判和修正,突出了怀疑精神对于学问家做学问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删去,就无法突出这种强调作用,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4 .首先提出“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反面指出不怀疑会导致思想懒惰,不能治学,从正面论述只有

13、常常怀疑、发问,学问才会发展;接着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再从道理上阐述学问家需要对过去的学说抱怀疑态度等才能有新学说产生;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强调怀疑对学术进步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三)拓展延伸示例:在学习中,怀疑精神至关重要。比如在学习数学定理时,不能仅仅记住结论就了事。当老师讲解完勾股定理后,我们可以怀疑是否在所有直角三角形中都适用,通过自己动手画不同的直角三角形,测量边长进行验证。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广告宣传某种保健品有神奇功效,我们不能盲目相信,要怀疑其真实性,去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有了怀疑精神,我们才不会被虚假信息误导,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获取真正的知识和经验,取得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