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及建.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86435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及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及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及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及建议 82 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高永红、隋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粤港澳大湾区将 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未来。广 州作为国家的重要中心城市、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应当依托 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内引外联的文化引领作 用,突出文化枢纽功能,筑牢文化发展根基,提供文化动力, 加强文化融合,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同时,更好地实 现广州重要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一、广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主要优势 1、具有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影响力 广州位于粤

2、港澳大湾区两翼交汇点,不仅仅是广东省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三大全国综合性门户城市以及 五大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及至整个华南 地区具有较强的城市综合影响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 相比,广州在国家给与的城市定位上、与港澳的文化共通性 上、在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上,在政治功能的发挥上, 2 都更具有优势,更能发挥联结港澳、推动融合的作用。 2、具有悠久的建城历史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积极作 用,城市发展最终要靠文化论高下。纵观世界城市发展格局, 一个城市要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占有一

3、席之地,必须要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长期的文化积累。 广州有着长达2200 年的建城史,是一本得天独厚、具 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宝典。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 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 的“四地”集合体,既有名扬四海的岭南画派、岭南建筑、 岭南园林等,得以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还有一大批联合国、 国家级以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广彩、广绣、象牙 雕、榄雕、岭南盆景等民间工艺,广东音乐、粤剧粤曲、舞 狮、等民间艺术,迎春花市、波罗诞、龙舟节等民俗节日。 此外还有绵延千年的商贸文化,近现代大工业和先进科技文 化,使广州充满厚重历史感和浓重时代感的文化气息。 3、具有珠江

4、三角洲地区文化同源被认可的根脉 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共同的文化根源,是粤港 澳三地的主流文化,作为岭南文化分支的广府文化在粤港澳 地区和海外华人圈中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2000 多年以来, 虽然政制不断变化,但是大湾区11 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总是 3 维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靠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空间 分布上的紧密性,使得处于同一片区域的湾区具有一定的文 化共通性。广州作为广府文化圈的中心,对通用粤语、文化 相近、血脉相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珠三角的核心文化枢纽和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较易得到 大湾区各地文化认同。 4、具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和强大的文化产业优势 广州市凭

5、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以及高度发达的开 放经济,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文化产业 增加值年增长率超过10% ,占 GDP比重呈明显上升态势。在 城市文化竞争力上,广州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属于第一集团, 并较大程度领先第二集团中的深圳(如图1 所示)。同时, 在数据可得、可比条件下,用“文化创意产业”作对比,广 州无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增加值增速,都要远高于香港,且 文化产业对于GDP 的贡献也更大。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建设 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为广州发挥文化 引领作用提供了市场和现实基础。 图 1:2014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综合排名 4 二、广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路径选

6、择 1、大力提升自身文化竞争力 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的前提是自身文化要有较强的竞 争力,自身文化发展要走在湾区前列;只有自身文化竞争力 的提升,才能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对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对此,广州应进一步树立“文化引领”的理念,着力提 升文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在高位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 动相关文化项目、 活动及政策, 努力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 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 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相关行业的发展决定了城市总体竞争 力和品牌价值,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在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 市定位实现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自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建

7、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要 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广州要自觉将 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与与大湾区建设结合起来,自觉融入 5 大湾区建设。首先,推动广州文化建设工作与广州自身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在十三五规划乃至2035 规划当中,都显示 出崭新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路径。广州是国家创新示范城 市,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将基于自由贸易试 验区乃至未来的自由贸易港发挥新时期“千年商都”的重要 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广州的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实现 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互促与协同。其次,文化、宣传、 教育部门需要在工作中树立湾区意识和视野。“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8、” ,广州文化发展不应局限在自身,还需 当仁不让地在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在文化宣传 活动、文化产业引导中紧密对接湾区特点,并形成与相关行 业的有机结合。 最后,扩大地理辐射范围,广州要主动组织、 推广大湾区各地共同参与。 大湾区区域文化建设以及区域文化推动大湾区建设,都 需要各地文化进一步融合,形成协同发展。湾区内部各地区 间山水相连、文化共生,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原因,仍 然存在具有各自特点的亚文化。广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 能狭隘地、绝对化地同化、分割乃至边缘化其他亚文化。亚 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只有建立在保存自己优点、吸取他人 精华基础上的文化融合,才能构建联系紧密、协同的合

9、作机 制,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的流动(如表1 所示) 。 广州需要主动积极地推进湾区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总结、强 6 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文化;推进湾区文化的传播, 增强湾区人民的文化认同;尊重各地文化,体现各地人文、 风俗、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 同发展。 表 1:亚文化之间交流的四种结果 亚文化交流的结果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割文化边缘化 保存自己的优点Y N Y N 吸取他人的精华Y Y N N 注:Y表示有, N表示无 3、更有力地推动开放和创新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必须要积极推动湾 区文化走出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向外发出大湾区 的

10、声音、展现大湾区的精神、宣传大湾区的战略,向全世界 展示和对外输出湾区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要加强对全球各 地侨民的感召力,吸收有益文化成果和其他要素,推动大湾 区开放性、国际化建设。广州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 用,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 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 开放和创新发展。广州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文化发展的根基 广府文化 的积极元素与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顺 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吸收新思想、新理念,实现“创造性转 化、创造性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高水平创新发展。 7 三、广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政策建议 1、提炼引领时代变革的广州文化

11、特质 城市的文化特质是城市发展历史形成的产物,同时影响 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新时代需要社会创新与社会变革,需要 新思想新观念,但社会创新与变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新思想 与旧观念之间的斗争。虽然广州由于历史的独特性,一直有 着开放包容等有利于创新变革的文化特质,但2000 多年的 厚重历史,也容易形成一些与新时代不相符的文化沉淀。城 市的文化特质是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但也是在不断变 化的。广州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首先要对广州的文化特质 进行深入梳理、探讨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征 和要求进行提升、凝炼,使广州文化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 求,成为孕育更多创新和变革,引领大湾区建设的文化土壤。

12、 2、站位湾区视野修订广州文化发展规划 广州要根据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和发展规 划 ,主动对接,研讨大湾区文化特点,结合自身特点和社 会发展需要重视审示和修订广州文化发展规划。要利用高校 资源优势,开展湾区文化课题研究,从不同学科和视角进行 湾区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在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时要主动与 湾区各地文化发展规划相融合、引导构建湾区文化命运共同 体。 3、精心打造广州宣传名片 8 2017 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既是一次关于创新与开放 的高端对话, 也是一次对 “文化广州” 淋漓尽致的全球展示, 使许多“老广州”也感叹广州的美丽。广州要发挥文化引领 作用,城市对外形象要进一步宣传。要依托

13、自然山水,融合 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广州特色文化元素,借助 现代光影科技,精心打造一台展示广州独特生态魅力、历史 遗韵、民俗风情、现代发展的大型节目,向世界宣传广州, 让世界认同广州,不断增强广州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 4、推进文化与新技术新产业结合,培育新型业态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与相关产业,特别是互联网行 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如基于广州传统文化 基础,利用互联+优势,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挥广州特色工艺的文化底蕴,将云计算与民间工艺数据库 结合,将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将泛娱乐产业与特 色传统文化结合,以广州优秀文化基因贯穿于城市建设、设

14、计智造、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中。 5、在更高层次统筹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 文化引领首先体现在是否有一大批的领军式人才。广州 近几年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许多政 策,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 文化引领作用,则需要在更高层次统筹人才引进和培养。首 9 先要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不同的政策,因为 为领军式人才与一般性人才,以及各不同专业的人才要求不 同,其中领军式人才更关注能否为其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 台。其次要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统一清晰的服务菜单,不能将 服务菜单掩藏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碎片文件中,也不能 让各类人才向多个部门去申请这些优惠服务。第三

15、是结合广 州的现代经济体系和社会文化需要,确定重点引进和培养的 人才类型,增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计划性、主动性。第四是 不仅考虑引进人才的生活需求,还要统筹考虑引进人才的事 业发展需求,把吸引人才与扶持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真正实 现引进来、留得住。第五是积极推动广州与大湾区各地尤其 是港澳之间的青少年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认同感,加大鼓励 香港、澳门年轻人和文化产业来广州发展。这些都需要在人 才引进和培养上实现更高层次统筹和更精细的谋划。 6、大力打造“文化艺术广交会” 目前广州已举办过多个文化交流活动,如第六届中国国 际版权博览会、第21 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第二届广州 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

16、会、2016 中国(广州)国际纪 录片节、 2016 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暨广州国际戏剧 论坛等。广州应利用日益完善的交通枢纽便利,日益扩大的 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以更大力度,推进广州国际国内文化艺 术交流的力度,将广州文化艺术交流打造成与“广交会”齐 10 名的国际活动,切实提升广州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引领作 用。 7、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广州可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 广播电视、 电影放映、 文体活动、教育培训、陈列展览等内容,制定围绕大湾区建 设的群众文化建设目录;开发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与服务, 拓展公共数字化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推进湾区文化内 容在 11 城群众间的线上传播;自觉融入、积极推动湾区城 市之间的民间文化团体的交流和群众文化活动交流。在大中 小学开设湾区文化主题的课程、报告会、讲座、展览;引导 中小学生以文学文艺作品创作活动的形式接触和弘扬湾区 文化;推动高校不同学科展开有关湾区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学 生活动,进行文化产品、产业的研发和方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