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9266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L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它主要是指连接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通道。请问,他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A,中国丝绸大量出口到西方B,这条通道主要运输丝绸C,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且具有代表性D.西方对中国丝绸有着极大的需求2.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兴盛的关键因素是()A,中国丝织业技术的成熟B.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C.汉朝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D,西域各国渴望与汉朝进行贸易3.以下关于丝绸之路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安一河西走廊一中亚一西亚欧洲B.长安一西域一中亚一欧洲一西亚C.洛阳一河

2、西走廊一西域一中亚一欧洲D.洛阳一西域一中亚一西亚一欧洲4 .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B.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中国丝绸产量大幅减少5 .西南丝绸之路以其独特的贸易形式茶马互市而闻名。茶马互市主要是()A.中原地区的茶与西南地区的马进行交易B.内地的茶与西藏地区的马进行交易C.汉族的茶与少数民族的马进行交易D.中国的茶与中亚地区的马进行交易6 .草原丝绸之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路线特点,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其作用的是()A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B.连接了欧亚大陆,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

3、C.推动了沿线地区的文化传播与融合D.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愈发兴盛,原因有()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8 .C.D.8 .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除了丝绸,还有()A.茶叶、瓷器B.香料、珠宝C.胡萝卜、胡桃D.苜蓿、葡萄9 .下列物种中,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是()A.水稻B.棉花C.玉米D.小麦10 .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佛教中国化的是()A.佛教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B.佛教经典被大量翻译成中文C.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儒家

4、思想相结合D.以上都是11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A,是一条纯粹的贸易通道B.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C,是宗教传播的唯一途径D.使中国成为宗教信仰的中心、12 .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这反映了()A.汉唐时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B.中亚和西亚文化比中国文化更具吸弓I力C.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的单向传播D.汉唐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十分匮乏13 .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这体现了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A.物质文化交流功能B.技术文化交流功能C.思想文化交流功能D.艺术文化交流功能14.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5、包括()线路多,覆盖面广以和平方式为主,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持续时间长,历经千年中国在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A.B.C.D.15.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A.只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B.更注重经济合作,忽视文化交流C.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和更深远的意义D.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材料二:“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胡商客贩,日款于塞下。”一一后汉书材料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

6、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也大量流入中国。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中医药知识等传到西方,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也传入中国。(1)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凿空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6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0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地位逐渐下降。材料二: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中国的商船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与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

7、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上丝绸之路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8分)(2)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鼎盛的表现有哪些?(6分)(3)对比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案一、选择题IC2.B3.A4.D5.B6.D7.D8.A9.B10.D11.B12.A13.B14.A15.C二、材料分析题(1) “骞”指张骞。“凿空”意思是开通道路。意义:张骞通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扩大了丝路贸易的影响。(2

8、)反映了丝绸之路开通后,使者往来不断,胡商频繁到塞下进行贸易的繁荣景象。(3)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丰富了双方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东西方技术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双方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融合。2.(1)原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北方政局不稳,战乱频繁;陆上丝绸之路本身存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缺点;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使得海上贸易更具优势;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2)表现:中国商船远航范围扩大,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与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海上贸易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3)认识: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和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注重经济合作,还强调政治互信、文化包容,致力于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