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备课剖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04165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备课剖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备课剖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备课剖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平区数学学科智慧课堂集体备课 图形的运动(一) 教学设计(第1 课时) 主备:孩儿屯小学校审核: 二备:校审核: 教材分析(课标理念,教材编排的意图,前后知识的衔接等): 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图形的运动”中提 出 “能够结合实例, 感受轴对称现象, 并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一、让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对图形运动现象的观察与直观感受,初步感知轴 对称现象 (一)借助生活中的典型实例, 初步感知轴对称。 课前搜集学生熟悉的树叶、 蝴蝶、天安门城楼的实物图片资料,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初步感知 对称。 (二)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

2、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 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三)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析比较,凸显所学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结合 教材上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二、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轴对称 图形的理解 (一)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 形知识时, 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 要多次加以运用,可以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为 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 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直观感受图形运动 的特征,

3、逐步加深理解。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 “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 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 这一本质特征, 设计了让学 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 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 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在对对称现象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 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的价值 (一)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 旋转对称、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第一学段”出现的对称图形主要是轴对称 图形,是平面图形,且是一个

4、图形。用“对折”“折痕的左右(上下)大小、形 状一样”“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等描述作为对称图形的内涵,需要学生 初步了解,并且通过操作,对对称图形有更加直观性的了解。 (二)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去寻找、赏析生活中的 轴对称现象,并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同时在欣赏的活动中 体验轴对称的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在体验感悟理解中, 鼓励学生 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 辨认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 : 通过“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想象 能力和

5、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 : 体验到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流程 (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 ) : 一、任务布置(最好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想激趣 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 它们正向我们飞来, 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 么昆虫吗?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

6、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板 书:对称) 二、问题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的教学目标。倡导探究式 学习方式,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学习,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特别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

7、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 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 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板书: 对称轴 )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

8、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三、巩固拓展(注意渗透数学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文化)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 29页的“做一做”改 编) 2教材第 33 页练习七第 1 题 3教材第 33 页练习七的第 2 题。 (二)变式练习 1教材第 33 页练习七的第 3 题 (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 页练习七的第 11 题) 1 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 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四)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9、。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 一找。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开平区数学学科智慧课堂集体备课 图形的运动(一) 教学设计(第2 课时) 主备:孩儿屯小学校审核: 二备:校审核: 教材分析(课标理念,教材编排的意图,前后知识的衔接等): 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 对称现象”。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 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本节课

10、主要包括:理解图形的平移在课程 实施中, 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 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一、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 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分类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特 征 1. 通过观察熟悉的游乐场等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 2. 通过比较、 分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初步 感受对称、 平移和旋转现象。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选择生活情境中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 是怎样运

11、动的, 再让学生找出与它运动方式相同的事物;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根据运动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直观认识平移、 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 通过观察观光电梯、推拉窗、风车、直升飞机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现象,让学生发现 平移、旋转现象的共同特点,直观感知平移、旋转的特征。 2. 通过用肢体语言表达平移、旋转现象,加深学生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3. 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巩固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体会平 移和旋转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通过画一画、 转一

12、转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例如,让学生 利用小汽车图形的平移画出一排小汽车,体验图形平移的特征;在展示交流中, 学会辨认简 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在平移的教学中,要突出平移的特点,即: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 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直线移动。 二、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 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创设“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等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借 助想象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

13、的空间想象力。在课程实施中,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在头脑中模拟图形的平移过程来解决问题;对用想象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 过移一移来解决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了解平移、旋转的特点。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能够利用已知条件对图形作相应的平移变化,能够利用平移的特点解 决相关问题,能直观区分这平移和旋转的图形变换。 情感态度: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美。 重点、难点 :

14、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流程 (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 ) : 一、任务布置(最好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 页的主题图“游乐园”。 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 3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 (二)分类交流,导入新课。 1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2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 二、问题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的教学目标。倡导探究式 学习方式,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学习,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特别关注学科

15、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图形的平移现象。 1操作交流,认识平移现象。 (1)课件出示第一类: (2)手势比划: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小结: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 向,就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3实践体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出示例 2 (2)想一想:依据平移的特点判断。 (3)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 (二)探

16、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1课件出示第二类: 2讨论交流:为什么把这三个物体分为一类?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有什么 共同特点? 3概括描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 看作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4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 做”) (三)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 页练习七的第 7 题) 2学生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 3归纳小结,明确平移和旋转的联系与区别。 三、巩固拓展(注意渗透数学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文化)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

17、 30页“做一做” 利用学具平移,画一排小汽车。 2教材第 34页练习七的第 8 题 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教材第34 页练习七的第 6 题) 辨别多个图形通过平移,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三)提高练习(教材第35 页练习七的第 10 题) 开平区数学学科智慧课堂集体备课 图形的运动(一) 教学设计(第3 课时) 主备: 孩儿屯小学校审核: 二备:校审核: 教材分析(课标理念,教材编排的意图,前后知识的衔接等): 本课是第三单元最后一课,选取了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为素材, 让学生探索如何剪出手拉手的4 个小人。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建立在学生已认 识了轴对称

18、图形, 理解了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 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图形、平移等知识的理解, 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数学思考: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情感态度: 在剪纸活动中, 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 造力。 重点、难点: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

19、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流程 (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 ) : 一、任务布置(最好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 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教师展 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课件出示教材第31 页的剪纸。 )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板书课题 “剪一剪”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二、问题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的教学目标。倡导探究式学 习方式,因材施教, 开展个性化学习,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

20、不同的 发展。特别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的培养。 ) 1、出示例 4。 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要剪出四个一 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不能剪断。 ) 2、教师: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回忆一下一个小人怎么剪?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一个小人的剪法。 3、组织学生剪 2 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 个拉手的小人呢? (1)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2)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 (3)集体汇报,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 (4)巩固体验

21、,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 2 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 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 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 只画半个小人, 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 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4 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 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 8

22、 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平移)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 4 人并列的还是 8 人并列的,都是通过 1 个小人 平移所得。 三、巩固拓展(注意渗透数学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文化) 完成教材 “ 练习七 ” 第 12 题。 先让学生董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纸) 怎样折才能 剪出来?(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旋转) 四、课堂小结 师: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感受了一把剪纸的 快乐,剪出了平移和旋转的图形。 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 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 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同学们的身边还有各种各 样的剪纸,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案, 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 们课下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