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70611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作业-S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唐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581年,杨坚B.618年,李渊C.626年,李世民D.712年,李隆基2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他称为“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4 .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这主要是因为他()A.打败东、西突厥

2、B.实行和亲政策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留各族的风俗习惯D.册封少数民族首领5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A.进士科B.明经科C.殿试制度D.八股取土6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A“贞观之治”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A“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7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开通大运河8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A

3、贞观时期B.武则天时期C.开元时期D.天宝时期9 .以下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都出现了治世局面A.B.C.D,10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B.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C.商业十分繁荣,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D.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11.下列关于唐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

4、代之一B.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C.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局面D.唐朝灭亡的标志是安史之乱12 .贞观年间,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土人报考,哪一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A.进士科B.明经科C.秀才科D.武举科13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4 .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重用酷吏。下列关于酷吏的说法,正确的是()A.酷吏的存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B.酷吏帮助武则天打击了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和旧贵族势力C.酷吏的存在体现了武则天的仁慈D.酷吏的存在

5、使唐朝的政治更加清明15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都护府的设立,说明了()A.唐朝疆域辽阔B.唐朝重视对外交往C.唐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D.唐朝经济繁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2 .唐太宗吸取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3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善于谋略,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4 .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5 .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在贤相和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6 .

6、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和等生产工具。7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如冰如玉,邢窑的类雪似银。8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都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唐太宗常对臣子们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7、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4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为实行统治的关键是什么?请你列举出他重用的贤才。(4分)(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2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缰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1)材料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材料描绘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状况?(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有哪些?(6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太宗

8、的主要政绩。2 .武则天的统治在唐朝历史上有何作用?五、论述题(15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异同点。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C6.B7.D8.C9.D10.D11.D12.A13.C14.B15.C二、填空题1.李渊;长安2.隋朝3.房玄龄;杜如晦4.殿试5.姚崇;宋璟6.曲辕犁;筒车7.青瓷;白瓷8.长安三、材料解析题1. (1)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2)关键是得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3)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文成公主入藏。2. (1)唐玄宗。描绘了唐朝开元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2)原因:唐玄宗即位后

9、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四、简答题1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有: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

10、汗”;对外交往频繁,与日本、天竺等国家交流密切;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 .武则天的统治在唐朝历史上的作用有: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但她重用酷吏,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五、论述题相同点:(1)政治上:都重视整顿吏治,政治比较清明。唐太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等;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经济上:都注

11、重发展经济,使经济得到发展。唐太宗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3)文化上:都重视文教。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唐玄宗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都出现了治世局面,使唐朝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国力强盛,都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同点:(1)统治背景不同:唐太宗是在唐朝刚刚建立,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背景下进行统治;唐玄宗是在唐朝经历了唐太宗、武则天等统治后,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开创盛世。(2)统治措施侧重点不同:唐太宗更侧重于制度建设和稳定社会秩序,如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等;唐玄宗前期在继承的基础上,更注重改革创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3)盛世程度和影响不同:“贞观之治”是唐朝走向繁荣的开端,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开元盛世”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使唐朝的经济、文化等达到了顶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