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06194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 木兰诗备课组七年级备课组主备人执教者课题8. 木兰诗单元(章节)课时授课时间教师复备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4.复述故事情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木兰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的性格。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词语和句式。2.赏析人物形象。3.理解互文等修辞句的意思。4.分析文章内容的繁简详略,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主要教法学案主导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检测法。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小组

2、讨论法,质疑互动法。教学辅助手段传统教学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二、预习检测1.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2.写作背景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众说纷纭,

3、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距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3.文体知识 乐府 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

4、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三、初读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给加点字注音唧唧(j) 机杼(zh) 军帖(ti) 可汗(k hn)鞍鞯(n jin) 辔头(pi) 溅溅(jin) 燕山(yn)啾啾(ji) 朔气(shu) 金柝(tu) 策勋(xn)霍霍(hu) 阿姊(z) 云鬓(bn) 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 )(2)出门看火伴( )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的词语。(1)愿为市鞍马( )(2)策勋十二转( ) 4.解释下列加点的重点词语。赏赐百千强:有余。 胡骑:战马。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出郭

5、相扶将:外城。 双兔傍地走:跑。著我旧时裳:穿。 朔气传金柝:北方。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四、结合注释逐句逐段翻译课文(采用一人一句接龙的方式展开,教师提示重要语句的翻译)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确切意思应如何理解?这两句在语意表达形式上有何特点?应该如何翻译?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2)文中类似的语句还有哪些?找出来,并解释和翻译。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解释: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解释:打开每间房门,进去看看,坐坐。 “当窗理云

6、鬓,对镜帖花黄。” 解释: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五、朗读诗歌,体会这首诗在句式上的民歌特色 (学生先自由品读,自由体会,自由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 注: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明确: 1.复沓句。两句文字基本相同,只更换少数词语。 2.顶真句,又称“联珠”,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与前一句末尾的词语相同,首尾相联。 3.对偶句。此外,“朔

7、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排比句。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语意及句式划分节拍。明确七、朗读背诵1.学生自由朗读2.教读3.学生齐读4.尝试背诵八、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的主题。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着重理解了文章的词义句意,品味了文章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根据内容分析花木兰的形象,探求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二、学生通读全文,概括各段的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交流后明确1.第一、二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2.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3.第四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4.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5.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6.第七段:用

8、比喻作结三、赏析花木兰的形象 讨论: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学生按小组自由讨论后作交流) 首先,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古今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完美的妇女形象 其次,与故事情节也密不可分。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且建功立业,却又要辞官还乡。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四、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 2.从

9、这一内容的安排来看,本文作者是想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共同研讨后展示、明确) 1.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的过程。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 2.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完美心灵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这一详一略之间,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五、拓展延伸 活动:让学生比较本文中的花木兰与电视剧或动画片中的花木兰,说说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喜欢的理由,说出对人物的评价。)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传颂千古的花木兰的完美品格,了解了古代民歌久远的艺术魅力。其实,在现实当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花木兰一样的优秀妇女。请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现实中的“花木兰”,用自己的文笔去歌颂这现实中的“花木兰”吧!七、作业布置 1.完成金太阳导学测评 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