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 第一篇 总 论1 第一章 预可研工作概况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背景介绍 1 13 工作内容 4 14 工作进展和分工情况 5 第二章 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和现状 7 21 机场的基本情况 7 22 机场建设历程 8 23 现有设施概况10 24 机场运行方式12 25 机场周边环境13 第三章 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形势15 31 世界航空运输枢纽网络的兴起15 32 枢纽机场16 33 亚洲枢纽机场的竞争18 34 我国的枢纽建设21 第四章 北京机场的发展要求24 41 北京长远发展的需要24 42 北京建设枢纽的条件26 4
2、3 北京机场的战略目标28 第五章 航空业务量预测29 51 概述29 52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的现状29 53 首都机场年航空客货运量预测38 54 航空业务量其他基本参数的预测44 55 基本设施的预测46 56 航空业务量预测汇总48 57 本期扩建工程目标年的确定49 第六章 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1 61 满足航空市场的需要51 62 北京承办奥运会的要求53 63 建设大型枢纽机场的要求53 64 完善现有设施的需要55 第七章 第二机场选址概况56 71 首都地区空域主要情况56 72 对现有机场场址评估57 73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59 74 对北京市预留场址评估60 75
3、新选场址61 76 初步结论68 第八章 北京机场的建设方案 首都机场扩建和新建第二机场的方案比较70 81 一个城市多个机场的情况介绍70 82 北京机场设施本期扩建的几种方案胶比较72 第九章 对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的再研究81 91 已完成的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工作概况81 92 现状条件的分析84 93 面临的问题与抉择87 94 对中远期规划中推荐方案的评价94 第二篇 工 程 第一章 机场总平面规划96 11 主要工作内容96 12 预测参数 97 13 机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97 14 总平面规划方案100 第二章 场道工程 107 21 场道现状107 22 场道工程扩建方案10
4、8 第三章 助航灯光工程 120 31 助航灯光系统现状120 32 助航灯光系统扩建方案120 第四章 航管通信导航气象工程124 41 航管通信导航气象设施现状124 42 扩建工程方案132 第五章 旅客航站工程 140 51 航站设施现状140 52 航站区扩建思路142 53 专机区及公务机区145 第六章 货运区工程 146 61 货运设施现状146 62 航空货运扩建方案149 第七章 航空配餐工程 152 71 机场航空配餐设施现状152 72 航空食品扩建方案 153 第八章 供油工程 159 81 供油系统现状159 82 航煤耗油量预测161 83 油库建设总容量的确定1
5、63 84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项目及规模163 85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投资匡算167 第九章 供电工程 169 91 供电系统现状169 92 供电系统扩建方案171 第十章 供水工程 177 101 供水系统现状 177 102 供水系统扩建方案178 第十一章 供冷供热供气工程183 111 供冷设施现状183 112 供热工程185 113 供气系统现状189 第十二章 消防工程191 121 机场消防救援设施现状191 122 机场消防救援扩建方案192 第十三章 雨污水污物处理工程194 131 雨水工程194 132 污水管线195 133 污水处理厂196 134 污物处理工程
6、198 第十四章 机场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200 141 首都机场辅助生产设施现状200 142 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规划方案及扩建规模202 143 关于机场辅助生产设施拆建工程204 第十五章 首都机场进场交通与城市公用设施保障207 151 机场周边道路网及交通现状207 152 机场外部交通需求发展预测210 153 机场外部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212 154 机场内部交通组织方案217 155 机场轨道交通组织方案219 156 工程数量及投资匡算表223 157 城市公用设施保障系统226 第十六章 征地拆迁228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229 171 影响机场飞机噪声的主要
7、因素及控制对策229 172 机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230 173 机场水污染治理对策230 174 机场垃圾染治理对策231 第十八章 首都机场本期扩建方案比较232 181 东扩方案与北扩方案对比表232 182 结 论234 第十九章 项目工期安排236 第三篇 经济 第一章 本期工程投资匡算238 11 扩建工程投资匡算总表238 12 投资匡算表238 第二章 资金筹措及安排257 21 资金筹措计划257 22 资金年度安排计划257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258 31 评价的依据和原则258 32 基础数据258 33 财务评价259 34 国民经济评价261 35 经济评价结论 2
8、62 结论与建议 275 结论275 建议277 附 件 附件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征求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函民航机函2001679号 附件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复函京政函2001114号 附件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开展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规函200239号 附件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有关开展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研工作的委托函 附 图 附图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现状图 附图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村庄相对关系图 附图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机场相对关系图机场可研报告 附图四北京第二机场预选
9、场址相对位置图 附图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东扩方案 附图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东扩方案 附图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东扩方案 附图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东扩方案 附图九首都机场东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 附图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四首都机场北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 结 论 与 建 议 结论 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门户机场也是我国航空运输
10、网中重要的中心机场机场的业务量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2001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2417万人次现有的设施容量即将饱和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的需要为提高我国民航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力保证我国民航可持续发展为配合北京市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建设和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北京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航空枢纽港机场设施的扩建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二本期扩建工程建设的目标年为2015年根据预测2015年北京地区的航空运输量的需求为年旅客吞吐量为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180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50万架次以此作为本期机场设施建设规模的依据本期工程建设必须在2007年6月前投入运行 三通过对扩建首都
11、国际机场和着手建设第二机场不同组合方案的论证从有利于大型枢纽机场的建设符合服务市场客观规律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的保证和今后运行管理方便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本期机场建设工程应集中在首都机场扩建北京第二机场的建设约于2010年后启动 四首都机场扩建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归结成两个代表性的方案东扩方案和北扩方案通过方案论证认为东扩方案从长期来看更具发展余地从近期来看无论从本期工程的征地拆迁含场内外工程投资运行与施工的交叉过渡期措施保障工期保证还是今后运行的合理性东扩方案比北扩方案更具优势因此首都机场本期扩建采用向东扩建的方案 五首都机场本期扩建方案具体为在满足2015年目标年的有关业务量的要求下在现东
12、跑道东侧1500m左右建设第三条跑道跑道长定为3800m飞行区按满足今后可能运行的F类飞机的要求进行设计主降方向配备III类精密仪表进近在东跑道与第三条跑道之间开辟新航站区新建30万的航站楼117个机位满足枢纽功能和需要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他各项工程和公用设施将配套建设在现航站区立即着手改造1号航站楼尽快启用迁建专机坪和公务机坪在现东跑道西南侧新建6个专机位的专机坪1万的专机楼和30个机位的公务机坪06万公务机楼本期工程需征地10082亩拆迁居民1749户 六本期机场扩建工程总投资为1250亿元 其中机场工程1206亿元 航管工程21亿元 供油工程23亿元 七资金组成 机场工程国家投资35 422
13、1亿元 企业自筹65 7839亿元 其中商业贷款20 2412亿元 航管工程国家投资100 21亿元 供油工程企业自筹100 23亿元 八经济效益评价 本项目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为652高于设定基准内部收益率5投资回收期1460年借款偿还期8年财务效益可行 从宏观社会效益来看通过本期扩建提高了机场运输能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良好的运输保障大大改善了首都机场形象与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社会效益显著 建议 1本次机场扩建工程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扩建工程涉及空域的调整城市配套设施和征地拆迁等工作的落实希望尽快组成高层领导小组进行领导
14、和协调有力推进扩建工程的进展 2本期扩建工程能享受上一期扩建工程或奥运工程的同等优惠政策如减免进口关税增值税城市公用设施贴费增容费等 3征地拆迁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关键之一建议该项工作由地方政府组织专门机构负责落实确保2003年年底前交付场地保证航站楼主体工程如期开工 4请城市规划部门在北自顺平路南至李天路西自天竺空港工业区东至小中河的机场发展预留范围和机场噪声可能涉及的范围严格控制影响机场运行的设施建设和发展以保证首都机场发展的需要 5北京市航空运输发展需要第二机场第二机场建设在2010年后需要启动鉴于目前落实北京第二机场的场址存在的问题较多吸取以往机场选址的经验现在应立即着手开展第二机场选
15、址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预可研工作概况 11 编制依据 本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四个文件文件内容详见附件一至附件四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关于征求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函 民航机函2001679号 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复函京政函2001114号 3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关于开展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航规函200239号 42002年3月29日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委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即中国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编制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
16、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 背景介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首都机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区天竺镇距市中心25km是首都地区唯一一个用于民用航空运输的大型机场是我国最大的门户机场也是全国民航运输网中最重要的中心机场在我国民航运输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都机场自1959年建成以来历经多次扩建上一次扩建于1999年完成是按照2005年机场达到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78万吨飞机起降架次1932万次的目标要求建设的机场的主要设施有两条远距离平行跑道跑道长度分别为3800m和3200m两座旅客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406万m2实际功能面积为35 万m2以及配套设施 近年来随着国内
17、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机场航空运输量增长迅速近三年主要航空业务量的百分比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2001年旅客吞吐量已达24176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2216万架次货运吞吐量8111万吨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发展趋势基本与上一次扩建的预测吻合而飞机起降架次和货运吞吐量均超过预测值现有主要设施已接近饱和机场设施亟待扩建新的设施应在2005年前后投入运行以满足航空市场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本次扩建工程趋于合理首先需要对原先批准的首都机场总体规划进行复核和修订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于2000年初分
18、别委托三家设计和咨询机构对首都机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和机场规划框架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盖兰德航空事务咨询公司负责首都机场有关枢纽功能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负责首都机场总体规划方案的研究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负责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的研究三家公司的研究报告于2001年46月陆续完成此项工作得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工作中在不同范围就不同主题进行了数十次的汇报协调和研讨最终形成了以下共识 1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国家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推动首都机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高速增长期 2国际航空业在近
19、十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际航空公司联盟的枢纽航线网络逐渐形成大型枢纽机场的强大功效日益凸现这一切开创了航空运输业的新纪元这些变化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风险为了应对变化壮大自身走向世界我国民航从城市对航线结构向中枢航线结构的改造势在必行首都机场在我国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的发展方向它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民航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3首都北京应尽快建设一个大型的国际国内综合型的枢纽机场其发展目标是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80万吨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4按照上述发展目标应对首都机场原有规划做出相应调整本着深
20、入挖掘机场潜力尽量利用周边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原则在用地及环境可行的条件下把首都机场发展到运行效益最高的规模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首都机场发展的方案并要求通过方案比选及国际方案征集进一步优化深化规划方案使首都机场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进而指导现有设施的改造和扩建项目的实施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时间要求已十分紧迫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这要求扩建工程必须在2007年6月底以前投入运行从现在算起总共5年时间这期间包括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工作也包括建设期间的征地拆迁施工与设备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等民航总局3月下文要求立即开展扩建工程的立项工作并于20
21、02年5月中旬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详见附件三 首都机场的发展引起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北京周边地区的政府机构纷纷表达了与首都机场协同发展的强烈意愿国家计委于2002年3月向民航总局和北京市政府传达了相关信息要求在本次立项工作中对扩建首都机场和着手建设第二机场这两种选择进行充分论证以保证建设工作更加科学 北京市政府和民航总局早就认识到随着民用航空运输的发展北京迟早需要建设第二机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曾在北京西南大兴区庞各庄和北京东南通州区张家湾地区预留了第二机场的场址1995年民航华北管理局曾组织有关专家从空域条件入手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寻找可行的第二机场场址当时推荐的初选场址位于北京东南方向6
22、0km处的廊坊市曹家务地区 根据国家计委的指示精神民航总局马上组织力量开展工作一方面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立项工作不能松懈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组织班子立即着手对首都第二机场进行更大范围的选址和论证工作要求在2002年4月底提供第二机场场址的选址初步报告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把第二机场的有关资料与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 13 工作内容 本次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由于本次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是老机场的扩建工程首先应对机场现有设施的规模容量运行状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便为合理确定本期扩建工程项目及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对国际国内航空运输新形
23、势的分析对首都机场的性质作用和发展目标做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并结合第二机场选址工作情况对首都机场扩建的必要性作出论证 3航空业务量预测是确定扩建工程项目和规模的依据面对新的形势预测除了采用通常的方法外必须结合机场的性质和定位分析市场资源研究机场的发展趋势结合项目功能和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参数 4结合北京机场的性质和定位从有利于我国航空运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展现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形象有利于圆满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原则出发对本次扩建方案从发展战略也从技术经济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比较推荐出相对合理的方案 5对推荐的方案做出工程投资匡算工期安排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6进行扩建方
24、案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14 工作进展和分工情况 机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广这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立项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了使这次立项工作开展得更好在民航总局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已在明确分工下有序进行 1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立了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筹建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了相关部门各项工作如资金筹措总体规划修订方案国际征集前期工作委托征地拆迁预备方案等已全面展开 2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承担了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作为本次预可行性研究的主体研究编制单位除完成机场扩建预可研外还负责协调并汇总各协作或分项研究单位的研究和成果 3在首都机场
25、股份公司的组织下民航华北空管局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新时代民航机场建设公司和北京市规划研究院组成了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工作组2002年4月底对第二场址选址提出了初步成果 4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委托华北空管局对机场现有设施和新的规划方案开展空中及地面运行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该项工作由美国波音公司承担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派技术人员予以配合该项工作将于年内完成 5华北空管局承担首都机场本期扩建工程的飞行程序和空域调整研究作为本期扩建工程预可性研究的专题报告 6北京市规划研究院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负责提供机场扩建的外部规划条件和配套的城市交通及公用设施的建设方案 7中国环
26、境科学研究院承担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出初步评价 8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筹备组以下简称指挥部筹备组已于4月中旬进行了首都机场总体规划修订方案的国际征集邀请了四家国外公司进行总体规划修订方案的研究将于7月22日完成并进行方案评比再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机场的总体规划方案待本期扩建工程立项以后再开展新航站楼建筑方案的国际招标工作该项工作应在年内完成以便与下一阶段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相结合 北京是个世界瞩目国人关注的大都市北京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大北京都市圈的宏伟蓝图何时实现目前仍然难以预计我国民航现在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各方面都存
27、在着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北京机场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机场工程的决策我们在报告中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分析和意见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此对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章 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和现状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方向距离市中心天安门广场2535km机场占地960公顷是我国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21 机场的基本情况 211 机场性质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国家门户机场大型综合枢纽机场和全国航运集散中心 212 机场位置及气象条件 机场位置北京市东北方向的顺义区天竺镇 机场
28、基准点天安门真方位44 距离2535km 机场位置点东经11635487 北纬 4004196 机场标高3315m 黄海高程 磁差 6西 基准温度306 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占23 最大风速36ms 平均年风沙日数93日能见度10km 平均年积雪深度15cm 年平均降水量5101mm 平均冰冻日数0以下日数为80天 平均年雾日数155日 22 机场建设历程 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兴建首都机场经过5年建设于1959年3月1日正式投产使用投产时有一条长2500m宽80m的水泥混凝土跑道和相应的滑行道停机坪全套助航灯光和通信导航设备10000m2航站楼1980年后改作国航办公用房和其他业务工作生活
29、用房以及飞机维护供油场内外各项公用设施和交通设施还修建了一个飞机维修基地截至1958年止首都机场总投资7900万元机场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五十年代在远东地区堪称前列 六十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际通航需要国务院决定开放北京为国际通航点首次扩建首都机场将原跑道从2500m延长到3200m以接受当时国际上通用的大型客机全部工程项目共投资16050万元于1966年完成 七十年代前后由于对外友好往来不断发展首都机场通往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线已增加到十几条国内航线亦不断增加运输业务日趋繁忙大型飞机增多运量迅速增长机场各项设施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74年8月至1984年历时10年首都机场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
30、的扩建工程总投资35700万元包括修建按高峰小时吞吐量1500人次设计的新航站楼1号航站楼约6万m2修建第二条跑道平行的西跑道长3200m宽50m可满足波音747等类型飞机起降要求原有跑道东跑道从3200m延长至3800m宽度改为60m加厚道面按能承载今后可能生产的更大的飞机的假定荷载设计增设快速出口滑行道建立先进的航站指挥和通讯导航系统两条跑道安装了全套仪表着陆系统及新型助航灯光设备修建了包括72m跨度机库在内的大型飞机维修基地和货物仓库并相应新建和扩建供电供水供暖供油及其它生产生活所需的配套设备由此使首都机场达到或接近现代化国际机场的水平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大型机场的行列第二期的大规模扩建大体
31、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新建西跑道及包括立交桥在内的配套工程第二阶段主要项目是新航站楼1号航站楼及与之配套的站坪广场进场道路以及各项公用设施新航站楼于1975年11月动工1980年元旦正式使用老航站楼改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办公用房第三阶段主要项目是东跑道改造工程及新建航管楼分别于1978年10月动工1981年12月25日竣工验收第四阶段的主要项目是大型飞机维修基地货物仓库以及航管楼进口设备等除市内售票处外其余项目均于1984年基本完成首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宣告结束 八十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在强劲的需求推动下中国民航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机场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缓解紧张状况首都机场
32、自筹资金多次改扩建1988年为适应客运量增长和迎接1990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需要对航站楼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增加10430 m2改造了内部平面布局和流程投资3700万元于1989年11月竣工验收使用1992年为应付日益增长的旅客吞吐量和改善服务工作航站楼迎送大厅向南展宽扩建面积约7000 m2投资5700万元1993年又扩建联检厅1480 m2投资700万元航站楼经三次改扩建最终面积达到79万m2 到九十年代1992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870万人原有的设施容量严重不足为了根本上解决首都机场设施落后的问题国家计委于1992年以计通1992879号文批复了首都机场新建第二航站楼及
33、各项配套设施的请示本次扩建以2005年的航空运输量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货邮吞吐量78万吨年飞行架次1932万架次作为扩建规模的依据建设以3265万m2的新2号航站楼为主体加上配套工程16项其中包括464万m2的站坪17万m2的停车楼16万m2的货运站机场道路特种车库供热站制冷站11010KV变电站等扩建总投资为918亿元扩建工程于1995年10月正式开工1999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1号航站楼在2号航站楼运行半年后停止使用等待改造和整修至此首都机场形成了以两条相距1960m的平行跑道两座航站楼总建筑面积面积为406万m2功能面积为346万m2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基本格局条件增加了运量提高了
34、服务质量进而跻身于世界级机场的行列为迎接新的发展作好了准备 23现有设施概况 本节主要介绍飞行区和航站区设施其它设施现状详见第二篇有关专业各章节 231 飞行区设施 首都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设有南北方向两条跑道两条跑道中心线相距1960m西跑道南端与东跑道南端向北错开2200m主降方向为由南向北占70由于受周边环境限制东跑道主要用于由南向北降落西跑道主要用于由南向北起飞 东跑道36R18L长3800m宽60m原为水泥混凝土道面1996年在原道面上加盖沥青砼两端设防吹坪60m60m配有一条平行滑行道A滑行道东跑道中心线与A滑行道中心线相距242m有四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垂直联络道东跑道中心线与东侧
35、围界相距190m36R为II类精密进近18L为I类精密进近 西跑道18R36L长3200m宽50m原为水泥混凝土道面2000年在原道面加盖沥青砼两端设停止道60m50m端安全道200m300m配有一条平行滑行道C滑行道西跑道中心线与C滑行道中心线相距187m有快速出口联络道和垂直联络道各一条西跑道中心线与西围界相距137m36L为I类精密进近18R为II类精密进近 客机坪 1号航站楼站坪机位14个编号101-114 2号航站楼站坪机位36个编号205-240 3号机坪原北客机坪机位17个编号22-38 专机坪 4号机坪4个编号401-404 国航停机坪5号机坪 35个东跑道南部 货机坪 6号机
36、坪 6个西跑道南部 校验机坪 7号机坪西跑道北部 公务机坪 8号机坪专机坪北侧 新华航停机坪 9号机坪7号坪北侧 232 航站区设施 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共占地2345公顷现有航站楼两个1号航站楼和2号航站楼设计容量为高峰小时12100人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的需要 1号航站楼1980年元月1日投入使用建筑平面构形为卫星式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为两层式流程经几次改扩建总面积达79460m2最繁忙时高峰小时曾处理旅客达4200人年旅客吞吐量高达1700余万人 1号航站楼主楼一层为进港业务大厅和出港行李分拣厅进港行李提取厅设有6个环岛式行李提取转盘国内国际各3个主楼二层为出港业务大厅有89个值机
37、柜台其中国际46个国内43个楼前设高架桥两层车道边二层出港一层进港 主楼与两个卫星用廊桥联接廊桥长达100m设双向自动人行步道两个卫星分别为国际国内候机使用每个卫星各7个机位可接纳B747及以下类型的飞机使用 1999年11月1日随着2号航站楼投入运营1号航站楼关闭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翻新 2号航站楼设计容量为处理年旅客吞吐量2650万人其中国际875万人国内1775万人1号航站楼应承担国内旅客吞吐量850万人建筑面积3265万m2建筑平面呈H字型共五层地下二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下室有6万m2不能用于旅客服务和商业使用因此2号航站楼实际功能面积只有2665万m2旅客工艺流程为二层式其流程是按城市
38、对航线要求设计的站坪设置36个近机位南区为国际区北区为国内区 一层为进港区和行李处理区建筑面积分别为24670 m2和17750 m2进港大厅有17个行李提取转盘其中国内9个国际8个二层为出港区和候机区及部分商业设施出港大厅建筑面积21100 m2设有168个值机柜台其中国内66个国际102个国际部分另设有海关区边防区卫检及动植物检疫国际国内各设有12个通道另有国际航班国内旅客通道2个国际转国际通道1个候机区25700 m2设置44个登机口其中国内23个包括4个远机位国际21个包括4个远机位三层分为西区东区西区为商业餐饮区和航空公司办公区建筑面积分别为2817 m2和940 m2东区为旅客进港
39、通廊面积为16900 m2地下一层分西区东区南北区在一些主要活动区设置了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和一些设备办公用房及预留区其合计建筑面积约4000 m2地下二层预留了地铁车站建筑面积650 m2 与2号航站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一座独立停车楼建筑面积167万m2建筑分为五层地下四层地上一层楼顶也开辟广场共计六层停车区可停车5500余个其中大型车位96个 在1号楼南侧设有平地停车场30000 m2可停车1075辆现在作出租车等候排队场地 航站区站前道路在2号航站楼建设同期进行了改造调整至1999年共建桥6座各种道路9条建成了主要道路系统改善了进场交通状况 24 机场运行方式 根据首都机场场道结构空域周边地区用
40、地导航设备等的情况目前首都机场使用一起一降的运行方式36L18L跑道主用起飞36R18R跑道主用着陆首都机场两条平行跑道相距1960m理论上应该可以作为两条独立起降的跑道主降方向为由南向北但是由于从西跑道降落运行的噪声对位于西跑道南侧的天竺镇影响较大因此西跑道目前主要用于由南向北起飞避开对天竺镇的影响对应的东跑道就作为由南向北降落使用在雷达管制状态下着陆航空器的前后间隔为610km起飞航空器根据BCDE类机型分别为234分钟间隔控制小时流量48架次目前的极端高峰小时流量已达到62架次 正在使用的首都机场进离场飞行程序基本上满足运行要求但与国际民航组织有关规定仍有差距首都机场18R跑道西跑道北端
41、为飞机降落使用时自北端入口至北部大羊山直线距离为256 km航空器进入北端入口的飞行高度按目视进近1500m下降至入口的下降梯度为586按仪表进近1800m下降至入口的下降梯度为703超过了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524的下降梯度要求国际民航组织8168中规定离场航空器最小上升梯度为33考虑到一个发动机失效后的继续起飞情况目前北部山区超障标准已不能满足8168中规定的超障标准要求现行的方法是36L跑道西跑道南端起飞后在本场盘旋上升高度这对机场的飞行容量有很大限制而且也无法实施首都机场平行跑道同时运行的要求 地面运行方式主要为分区域运行方式在无专机活动的情况下利用地面滑行道站坪滑行线保证地面航空器械的
42、运行为保证地面运行有序华北空管局与首都机场共同制定了首都机场地面运行管理规则 25 机场周边环境 251 周围城镇与村庄 首都机场在北京顺义区范围内机场中心位于顺义县城西南方向约6km机场周边12km范围内的村庄及人口情况详见下表 机场以东东南的村庄概况 表2-1 村名 龙山村 桃仙村 岗山村 吴家营 杨家营 户数 333 200 436 464 215 人口 1105 634 1327 1445 637 村名 塔河 头二营 三四营 半壁店 合计 户数 692 718 202 814 4074 人口 2210 2190 606 2466 12620 机场以北的村庄概况 表2-2 村名 哨马营
43、十里堡 马家营 回民营 冯家营 户数 111 334 388 568 466 人口 326 1101 1142 1706 1424 村名 卸甲营 南法信 枯柳树 铁匠营 合计 户数 204 438 427 369 3305 人口 524 1327 1189 1117 9856 机场以西西南的村庄概况 表2-3 村名 杨二营 喇苏营 二十里堡 小辛庄 户数 171 201 210 48 人口 508 584 710 139 村名 薛大人庄 楼台村 天竺镇 合计 户数 973 403 人口 2843 1176 15305 21265 这些村庄和城镇发展情况并不均衡机场的西南方向的天竺镇近年发展很快
44、尤其开辟了天竺空港工业区电子电器仓库出口加工保税区等企业已有一定规模最近处离机场西跑道870m东南方向的南半壁店近年新建了一些商住楼及生活小区其他村庄的房屋基本属北方农村建筑极少有楼房 252 地面交通和公用设施 机场南边是机场的主进场路和辅路机场西侧是京密一级公路今后发展成京密高速公路机场的北部距跑道端约2km为顺平路上下各三车道机场东部距东跑道约3km处正在建设北京市的公路二环即六环路连接通县等北京周围城镇 周边较大的城镇设施包括在机场东侧约2km有小中河小中河是潮白河的分支潮白河主要接纳怀柔顺义的雨污水在机场东南方约2km的小中河旁新建有顺义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日10万吨规划容量为21
45、万吨 第三章 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形势 31 世界航空运输枢纽网络的兴起 近20年来世界上大多数航空发达的国家先后进行了航空航线网络由城市对航线结构向中枢辐射航线结构的调整和建设如图所示 城市对航线示意图 枢纽航线示意图 图3-1 航线示意图 如果某地区有9个机场根据城市对的航线结构将有36条航线和相应的飞机数投入运行如果某些城市对航线的运量较少该航线的每周航班数量安排就有限客观上不能满足地区旅客随时出发去目的地的需要同时由于飞机载客率不高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也产生较大的问题如果把航线结构调整成图上粗线所示的枢纽结构则航线条数减少各条航线通过中枢点相衔接保证任何点的旅客通过在中枢点的中转都能及时达到要
46、去目的地每条航线既为其他航线提供客源也为其他航线提供的客源发送旅客由于在枢纽航线结构中每条航线客流量集中航空公司投入的运力和运营成本大大减少可以为旅客提供便宜的票价旅客虽然在中转过程上化了一定的周折但享受到比直达航线更加便宜的票价和更加方便的时间选择给旅客提供了更好地服务大大拓开了航空运输的覆盖面中枢航线结构的形成和枢纽机场的兴起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运输量的增长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举措成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扭亏为盈重要手段航空业的发展使地区间的交流更为方便频繁又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期运输量排名前列的航空公司开始进行中枢航线网络的运营随后一些中等运量的航空公司由于本公司航线不足难以形成枢纽就寻找合作伙伴并实行资源共享逐渐形成了航空公司联盟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家航空公司组成了五大航空公司联盟每个联盟包括几个到十几个航空公司联盟组织越大航线覆盖面越大航线航班密度越高为中转带来更大的方便使枢纽的功能发挥更强更具有竞争力 32 枢纽机场 世界上一些大型机场来说都力争成为航空枢纽网中的枢纽大量的旅客在本场集散大大提高了机场的航空业务收入和非航空业务收入大规模机场不仅提供了更多直接和间接的劳动力市场而且也促使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更加活跃大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使城市更具魅力扩大知名度目前旅客吞吐量排名在前20位的机场绝大多数都已建成枢纽机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