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心理学的成功案例(1).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0384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销售心理学的成功案例(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销售心理学的成功案例(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销售心理学的成功案例(1).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销售心理学的经典案例 在我们销售人员或者是营销人员的艰辛销售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对各型各 色销售人员和客户所扮演的角色的抗拒、挑战等,甚至在销售完以后, 这些客户 还可能会对销售人员提出: 你的商品太贵了、 你的产品质量没有别家的好、你的 服务哪里不好等等,销售似乎成了一条充满挫折感与无力感的路径。 那么销售人员怎样才能获得真正有力量的影响力呢?销售人员如何保持对 客户真实购买意向的清醒认知?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客户的购买判 断做出影响,并对最后的销售成果负起责任?易销售网认为,或许下面的心理 游戏能够为销售员的营销过程带来启发。 销售中心理游戏宗旨: 销售是一场因势利导的游戏,在这

2、个过程中, 游戏必 须服务于成功销售这个目的。 当销售人员发现客户在玩心理游戏时,不需要对客 户指明,更不需要参与客户的游戏去证明: “我才是对的。”任何情况下,有效果 比正确更重要。 对于销售而言, 最重要的效果就是销售的成功。可是在很多情况 下,潜意识绕过意识, 它指挥着我们的惯性思维, 让我们急于去证明: 我是对的。 抱持这种心态, 销售人员很容易和客户的角色进入到情感角力的状态。真正成功 的销售并不是销售人员一味庸俗化地迎合客户。而是销售人员通过提供解决方 案,让客户有独特、正向的情绪体验,并愿意一再回到这个平台上来享受。 八种典型心理游戏 一、是的但是,是的可是 情境案例: 客户:

3、“是的,我完全同意你刚才所讲的关于商品的所有优势。但是我还是 认为价格太高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往往在“听”但并没有真正“听到”销售人员所讲 的内容,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在进行思考。也就是说, 他们处在自己思 维的盲点中, 执著于自己内心的某种想法。除非客户自己愿意, 否则销售人员无 法将自己的想法硬塞进客户的头脑认知里面。一旦客户开始和销售人员玩弄这种 心理游戏时,必须引起销售人员的足够重视。这是一个“暂停”的路标, 销售人员必须先处理好暂停事件背后的客户的抗拒点。 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可以直接向客户提问:“价格是你现在唯一需要处理的 方面吗?是不是我们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你就会立

4、刻购买?”或者提出交易条 件: “我觉得你真的是非常精明。你所要求的价格是必须要在购买数量达到三件 以上才可以特批的。” 二、都是你害的 情境案例:客户同销售人员抱怨说: “都是你害的。现在我要退货,你们的 产品有问题:价格高过同类商品质量又不好。”当客户做出这种抱怨时,他的负 面情绪往往十分高涨。 如果处理不当, 客户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抱怨,甚至产 生对品牌的负面影响。销售人员如何面对客户的这种心理游戏呢? 很多销售人员觉得很堵心,同时很委屈: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我。我 只是销售人员, 我只负责推销商品, 商品的质量、 售后等应该由公司的其他部门 来完成。可是每次都是我们来面对客户,

5、向他们道歉,听他们抱怨。客户还动辄 威胁我们:都是你害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我来对客户负全责。”负面情绪从客户 处迅速漫延到销售人员处。其实危机、危机,危中才有机。销售人员往往忽略了 客户抱怨背后所带来的新的商机。冲突往往是导向真正融合的第一步。销售人员 正好可以借用这个机会调整和客户的关系,聆听平时很难听到的客户心声, 他们 对商品性能、质量等各方面的诉求,同时用自己良好的职业心态、专业素质、耐 心服务来面对客户。很多案例证明:越是抱怨最厉害的客户,如果他们的抱怨、 投诉能得到有效处理,他们最后往往将成为品牌的高度忠诚客户。 三、挑拨离间 情境案例:客户口头表达: “我觉得你们报价还有一定空间。

6、其实你们的竞 争对手也来向我们报过价,他们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客户往往把这种心理游戏用于议价阶段。通过挑拨离间这种心理游戏作为自 己的议价筹码, 以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越是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 越是信息不 对称的市场中,挑拨离间就越能起到效果。 甚至很多商家在争取客户的过程中, 往 往会自动降价,以价格杠杆来争取客户的青睐。销售人员在应对客户的挑拨 离间时,对市场、竞争对手、自己的商品信息要有充分的把握,同时销售的重点 在于调动客户的情绪,为客户提供难以复制的体验,以及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 而不单纯是商品本身。 四、让我逮到了 情境案例:客户听完了销售人员的讲解后说:“我刚才听你讲了很多

7、,也讲 得很好。可是我注意到你们的讲解有几个地方前后矛盾、有问题。” 在这里有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客户的确很关注销售人员的介绍与讲解;坏消 息是客户在玩一个新的心理游戏: “让我逮到了”。客户会关注你的介绍中的逻辑 问题、前后是否一致,这些将决定你的介绍、说服最后是否能说服客户。值得一 提的是: “让我逮到了”这个游戏不仅仅是客户可以玩,而且销售人员也可以主 动地设计这样的心理游戏。 例如:在进行商品利益陈述或提供方案时,销售人员 可以故意留下一些表面矛盾的漏洞。它的效果是希望能抓住客户的注意力,让客 户由被动地被推销方转化为主动地参与方。 五、官兵追强盗 情境案例:客户向销售人员表达: “我

8、们要的是商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 价格是好商量的。” 销售人员最后发现: 客户真正的异议点和抗拒点还是在于价格。我们越是强 调的尽管表面上恰好是相反的意思,其实往往越是我们真正看重的。如果 客户跟你讲: “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不买” , 其实往往就是这个原因阻止 了真正购买的发生。 因为很多时候, 客户也只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后天习得的各种 方式为自己争取最大化利益。 所以,他们可能只是在无意识中用自己后天习得的 惯性思维布置了一场“官兵追强盗”的心理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销售人员 对客户真正关注的焦点不给予足够的注意,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会影响 到最后销售的成功与否。 六、挑雾游戏 情

9、境案例:客户不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与想法,当销售人员询问时, 用“随便看看”含混地应付。我们首先排除客户本来确实没有需求、需求不明 确的这两种情况, 而只是锁定在客户明白自己的需求,但是不愿意直接向销售人 员说明这种情况来进行分析。它所代表的含义是:销售人员还没有与客户建立 最初的连接, 客户还处在防守的阶段。 如果销售冒然进攻, 力图向客户说明商品 的特质、优势,反而可能引起客户心理上的防御和反感。一旦客户产生了负面情 绪,再向客户进行销售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挑雾游戏的关键在于销售人员的耐 心、细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以退为进,懂得观察、聆听客户的需求,对客 户进行有的放矢地号脉。 七、法

10、庭游戏 情境案例: 在这种游戏中, 客户往往会引入第三方, 例如自己的朋友或其他在场 客户,以人多势众的法庭格局来证明“我是对的”。例如:我是对的,所以你们 的商品质量就是不好;我是对的,所以你们的商品价格太高,应该下降;我是对 的,所以这个商品不适合我,你也不需要再向我销售了。一旦诉诸于法庭,弱势 一些的销售人员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难道这真的是我的问题吗?进而质疑自 己的商品: 难道是我们的商品质量不好?我们商品的外观虽然时尚, 但是好像 很容易落伍; 或者我们的促销手段确实不如竞品等等。一旦销售人员陷入到这种 自我质疑的境地, 就很容易被强势一方的客户牵着走,以出乎意料的低价格出售 商品。

11、在应对法庭游戏时, 销售人员必须学习保持强烈的自信,不为对方的形势 所动。要知道“嫌货才是买货人” ,如果客户对商品真的没有兴趣,才不会浪费 时间、精力,还要拉帮结派地跟你来讨论这些问题了。必要时,销售人员也可以 为自己创造一个法庭,例如提供物证:如商品获得的奖章、奖励,以往的客户使 用见证,甚至拉拢客户法庭上的其他人,为自己营造一种强势的氛围。 八、捕熊游戏 情境案例: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 “这款商品研发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年轻时尚 一族,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商品在外观、颜色、性能、价格方面都做了很大的 调整。也许过去主流客户群会觉得这款商品太超前了一点,可是对于我们的目标 客户群来讲,却是刚

12、刚好的。 ”与之前的七个游戏不同的是:这个心理游戏是由 销售人员主动发起的。捕熊游戏的关键在于:挖一个洞,让对方掉进去。销售人 员主动赋予商品个性化的特质, 例如我们的商品是专门为哪种人群设计、开发的, 专门吻合他们的一些特殊需求。客户往往会根据自我的心理定位对号入座:我 就是那种类型的人。然后迅速做出购买决策,采取购买行动。 以上销售心理学的经典案例,不知道对于正在进行销售工作的你们是否在销售技巧和话术上面 有比较大的帮助,销售是一门经验活,也是一门技术活,学会怎么跟客户进行交流,掌握 客户的心理,你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销售工作。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文可以自由编辑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