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3254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9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届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4 月模拟考试(二模)语 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 班级_ 分数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名句名篇 1. 一、默写 1. 可怜身上衣正单, _ 。 (卖炭翁) 2. _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3. 爱上层楼, 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 _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 殚其地之出, _ 。(捕蛇者说) 二、诗歌鉴赏 2.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下题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 上阙中,词人通

2、过 _ 、 _ 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 “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 “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三、文言文阅读 3.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 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袓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 明日去,吾

3、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 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 文中加点的“随园主人”就是 _ 朝代)的 _ ( 姓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归而形诸梦。 _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上文是随园主人就黄生来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B. 第段主要阐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C. 第段以自身经历来表达对有书不借者的谴责。 D. 随园主人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希望黄生专心读书。

4、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 “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 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 “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筇:竹名。勃窣:匍匐而行。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道人得诗径去 _ (2) 足疾大作 _ 2. 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 _ ”到“ _ ”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 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 _ 的

5、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 _ 。 四、现代文阅读 5.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呼唤城市雕塑的本土化 据悉,不少慕名来松江观光的朋友感叹道:松江是座美丽的城市,但缺乏诱人眼球的 城市文化魅力,一路下来,城市雕塑作品不少,但反映本土文化的城市雕塑作品,可谓凤 毛麟角,难得一见。由此看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松江人,有必要慎重审视城市雕 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松江的城市雕塑应该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的风采。 享有城市文化之魂、文化之眼、文化名片的城市雕塑,如同镶嵌在城市风貌肌理上的 耀眼明珠,是人们认识一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清泉。放眼看世界,美国纽约的 自由女神像,法国巴黎的大拇指,丹麦哥本哈根的

6、美人鱼,马德里的堂吉 诃德等城市雕塑,无不以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话说松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具有充沛的城市 雕塑文化底气。松江城市雕塑足以创造出穿越时空、融入世界、光耀中华的优秀作品。 以松江农耕文化为例,一如汤村庙出土的古石犁,标志着五千年前松江在中国农业史 上,率先由锄耕农业向犁耕农业发展的质变飞跃;二如春申君黄歇率领群众治水的故事, 为“浦江之首”塑造“浦江之父”提供了文脉资源;三如“衣被天下”的元代纺织革新能 手黄道婆,堪称古代松江的“工商之母”;四如解放初期由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是 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言及松江历史文化名人,灿

7、若星斗,雕塑取材,空间广阔。 更为难得的是,松江多位历史名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影响力,如章草平复帖的西晋陆 机,一支秃笔,万毫齐发。作为创意文化元素,陆机之笔,足以塑造成为一枚高高举起、 光照古今的文化火炬。如今种种,俯首可拾,不胜枚举,足以能佐证松江城市雕塑题材内 容生动,风采卓然,可雕可塑。 充分反映本土文化风采,应成为松江城市雕塑的主题。因为,只有具备本土内涵的文 化雕塑,才是松江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身份和特征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城市雕塑,才是一 本打开的书,让人能从中读到并读懂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如此,松江这座千年文化之城, 将会在城市雕塑的魂魄动感中,变得更富有、更亮丽,更添宜居魅力。 祈

8、望规划、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携手共进,在主题纪念性雕塑、广场标志性雕塑、 公园绿地雕塑、园区环境雕塑等方面涵盖城市文化pn wi ,让具有本土文化底蕴、丰富 多彩的城市雕塑形象早日亮出松江,成为一道风景。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文化 pn w i _ 2. 第段加点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 _ 。 3.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_ 的主张,其理由是:(1) _ ;( 2) 松江具有充沛的城市雕塑文化底气,具体表现为松江不仅有 _ ,还有灿 若星斗的历史文化名人;(3)具备本土内涵的雕塑,能彰显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 4.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国外许多著名雕塑都因其折

9、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 B.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能体现城市的文化风采。 C. 松江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多,而且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 要完成城市雕塑,需要规划、文化、旅游等部门携手合作。 5. 如果在下列两个人物中选一个作为第段的论据,哪个更合适?请阐述理由。 (1)从白衣寒士到礼部尚书的松江书画家董其昌,擅画山水,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其 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2)明代词人施绍莘,有俊才,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三泖间。兴趣广泛,善音律, 其词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舛的身世悲凉,也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 反映。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不让兰花

10、知道 张丽钧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我邂逅了两个天使般的女童。当她们纯净如叮咚山泉的歌声 响起来的时候,她们身后的一头小象开始陶醉地随着节奏跳舞。所有的人都被这美妙的画 面征服了。当其中一位评委表示要去她们的家热带雨林做客时,妹妹含泪提醒他说: “你一定要种一颗种子。”在这个舞台上,太多人的梦想都是去某个大会堂开演唱会,只 有这两个小女孩,她们的梦想却是种树,是让小象回到它绿色的家。 节目的最后,妈妈也上台了。她黑发如瀑,沉静内敛,浓郁的理想主义气质使她看起 来光彩照人。我眼睛一亮这个女子,我曾在一份画报上见过! 我紧张地盯着屏幕, 担心她会怆然泪下。然而,她在笑,始终在笑。 看到她,就想起了那个

11、德国男人马悠博士。他是一位“天赋籽权”主义者,带着 宝贵的研究课题来到西双版纳,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西双版纳大片大片的人 造橡胶林,在马悠博士的眼里无异于“上帝的诅咒”在热带,物种单一就意味着灾 难。这位雨林再造之父开始焦灼地着手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 马悠博士说,世界上有2 万种兰花,西双版纳有500 种。珍奇罕见的兰花,多长在雨 林的枯树上。马悠每天都要去寻找那些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兰花,然后,把这些娇贵的植物 运回实验室里培植繁衍,两年后,再一株株地绑回到雨林的树上。这样,兰花家族就可以 不断壮大。 马悠在一场晚宴上对一个中国女子一见倾情,便送了她一件独特的见面礼为她弹 奏首钢

12、琴曲。他俩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并且,他的妻子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的所爱。 他们种树。他们兴奋地掐算着,如果能活到120 岁,就可以看到自己手植的树苗成林。 他们的双爱女相继降生。两个女孩赤足奔跑在森林般的庭院里,琅琅齐诵道德经。 她们的玩伴是小狗、小猫,以及林中的昆虫。 10 年的日子,在痴望绿色、勾勒绿色、培植绿色、守护绿色中(a. 缓缓 b. 迅跑)而过。 然而, (8)亲密战友的抽身离去,把她的心掏了个永难填满的洞。当被问及是否想退却的时候, 她说:“人是有债的,现在,马悠的债在我身上。”现实中,她常面对一个个无奈。比如, 有几个年轻人,晚上回家看不清路,就不假思索地把她和马悠种的几十亩林地

13、点着了 他们把马悠夫妇的肋骨拆下,当火把来烧。 (9)她与荒蛮博弈。 (10)她与愚氓博弈。 (11)沉静的她,带着两个移植了父亲梦想的女儿住在雨林里。3个人一起唱着马悠生前 最喜欢唱的歌,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她们不想让兰花知道,那个常在高高的树下 奋然救起坠落的兰花的人已然离去。作为马悠的替身,她们一起在雨林里小心翼翼看护着 他那个来不及做完的梦。 1. 文章第( 3)- (11)段主要写了三件事: (1) _ (2)马悠和妻子一起种树,再造热带雨林; (3) _ 2. 第段作者说自己邂逅的两个女童如天使一般,是因为: (1) _ (2) _ 3. 联系语境,第 (7) 段划线处可填入

14、的词语是 _ ,理由是 _ 4. 第(9)(10) 两段独立成段,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现西双版纳原住民的荒蛮与愚昧。 B. 强调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坚定和勇敢。 C. 突出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困难与危险。 D. 体现艰难的护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5. 第(8)段划线句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五、综合性学习 7. 三、综合运用能力 材料一:广富古林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遗存,这些遗存证明早在 5000 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东周王两汉时期,当地已经形成为 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因此被称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材料二:广富林遗址的规模布局设计建造很不一般

15、。仿唐风格的知也禅展,庄重大气。 陶窑、多孔石桥、仿古建筑群、陈子龙墓等别具一格。尤其是水下博物馆,其构思起点为 根源文化和水乡文化,充分表达江南似水柔情的文化内涵。 1. 作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的宣传画,下列图片中哪张更合适?请简要说说理由。 2. 下列与水下博物馆(图二)创意特点不符的一项是。 A. 将建筑压到水下,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压迫感。 B. 露出水面的简洁屋顶象征松江单一的农耕文化。 C. 水倒映建筑,通过湖面衬托,以倒影产生情趣。 D. 建筑和水融为一体,演绎出江南水乡温婉韵味。 3. 最近有网友发了如下帖子,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论。 景区虽然是以上海之根名义开发的,但上海的历史其实也不过200 年左右,一切不过是 几个人工景点而已,不去游览也罢。 六、命题作文 8. 题目:它(他、她)开阔了我的视野 要求:( 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1 题【答案】 第 2 题【答案】 第 3 题【答案】 第 4 题【答案】 第 5 题【答案】 第 6 题【答案】 第 7 题【答案】 第 8 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