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6873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pdf(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 高智维整理 传统节日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开启节日门。 正月十五正元宵, 传统灯节多热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 浊降清扬风筝飞。 节至端阳夏天至, 纪念屈原明是非。 天阶夜色凉如水, 七夕鹊桥来相会。 悲欢离合古难全, 月照中秋月儿圆。 重九秋千荡的高, 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节日知识介绍 春节 :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 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 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到 年农历蛇年春节,我国现行春节整整

2、满岁 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 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 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 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 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 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

3、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 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 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 “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 “元 ”、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 (即 公历) ,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年月日为民国元年月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

4、间仍按传统沿用旧 历即夏历,仍在当年月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年(民国二年)月, 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 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 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年月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

5、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 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 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 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

6、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 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 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 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 的盛大节日。 元宵: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

7、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 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 悬。”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 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

8、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 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 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 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 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 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详细介绍 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 有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 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

9、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 人间放火, 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有一天冬天, 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 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 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原来,这个 宫女名叫元宵 详细介绍 吃元宵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 一样, 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 像月圆一样团圆,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 活的美好愿望。 各地元宵食俗 东西南北中汤圆各不同 元宵节为何要吃元宵? 观 灯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 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 。此后, 元宵 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 流传到民间。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南宋至

10、今不衰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 灯舞”。 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 娱乐活动。 “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 已相当普遍了。 唐宋时期的“社火”表演 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 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 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 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 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 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的姑 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 们同情她、 怀念她、 有些

11、地方便出现了 “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 性的活动。那就是“ 走百病 “ 又称 “ 烤百 病“ 散百病 “ 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 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 的是驱病除灾。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 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 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 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 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12、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3、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是重要的“八节” (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之一。一般是在公历 的四月五号 , 但其节期很长 , 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 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 ,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 于此日 祭祖扫墓 ,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 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

14、、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 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 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未至, 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 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

15、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 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 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 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的演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 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

16、,气候转暖,万物复苏, 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秦汉时代, 祭扫坟墓 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 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 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 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 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

17、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 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 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 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 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

18、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 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节的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 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 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 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

19、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 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 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 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 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

20、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 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 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 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 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

21、坟矣。哭罢,不归 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 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食俗 每年的阳历 4 月 5 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 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

22、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 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 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 :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 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 脱,以麦面为主料 ; 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

23、,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 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 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 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 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福建清明食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俟雨停,提篮挑担祭祖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从清明到谷雨,

24、各县(市)有 所不同。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多是全族出动,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聚族饮宴。一时举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 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芥菜饭: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 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 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 家户户煮“乌稔饭”

25、,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 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清明果: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 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 但味却截然不同。 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 开黄色小花, 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 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

26、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 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清明时节雨绵绵,艾果柔柔乡情牵,春风伴梦回家去,又见村头起炊烟。 (1) 清明祭祖 过清明节,在海南的许多本地人中称其为“做清明”。中年人对清明节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为法定假日,他们也会抽空回老家 “做清明”。这说明清明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为了一种后人对已故之亲人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 清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传统习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节日,是祭祖和扫墓 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奠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 食

27、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 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非凡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的影响,使清明成为了国人追思先祖的节日。在清明人们纷纷回乡祭拜祖先,这已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 踏青去,踏青去。 这就是中国悠久的清明传统文化。 清明放假有积极意义 清明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然而,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清明也渐渐被国人漠视,而

28、圣诞、感恩等洋节却一再被热捧。年 轻一代已慢慢被西方文化所同化,中华民族的可识别性在日减一日。有鉴于此,我认为清明放假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值得重视:一方 面,清明作为传统节日,不管是否契合当代的文明观念,拜祭缅怀先人永远是一个社会不可抛却的形式,我们应当庆幸中国有这样一 个表达集体哀思的节日;另一方面,清明放假也可显出政府和民间对传统的注重,立足传统根基,才不至于在国际社会中迷失自我。 所以,清明放假与否,不仅要从现实的便利与否考虑,更应从是否有利于构建民族可识别性的高度进行衡量。让传统节日成为百姓能 够支配的日子 无论是从恢复与发展民俗,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让传统

29、节日成为百姓能够支配的日子,无疑 是恢复“传统节日”魅力的一个基本前提。 给点空闲延续传统节日是咱老百姓过的,但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就是想给传统节日增加点现代内涵也没那个心情啊!再者,要 说什么七夕节乏人问津也就罢了,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咱们没重视?这三个节都不是正经八百的法定假日,要想如祖先那般隆 重纪念一把,怕是得冒点迟到早退、被扣钱的风险。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连放几天假,这节即便没什么新的过法,在现代生 活快节奏的缝隙里缅怀一下故人情也不啻为延续了传统文化。试想一下,如果春节没放那么多天的假,能过得那么热闹吗? 低碳清明 曾几何时 , 带着些许香纸鞭蜡 , 在先人的坟前插上几炷

30、香 , 燃上几根烛、 挂上些符钱、点几挂鞭炮 , 然后在坟前打躬作揖 , 这便是我们 对先人的一种怀念 , 对先人的一种哀思。清明节, 承载着定期维护并擦亮历史记忆的民俗文化功能。 然而, 传承民俗文化是需要成本的, 传统意义上的清明 , 烧的是香纸 , 燃的是鞭蜡 , 香纸鞭蜡作为文化符号 , 这些都是需要人民币的 , 不 能不说 , 这是已故的人 , 还在花费着活人的人民币。这从节约的理念来考虑, 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其实, 燃烧香纸鞭蜡 , 不仅仅是花费我们的人民币, 当我们在燃放鞭炮时 , 稍有不慎 , 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 这让森林管理和消防安全等 部门也承受巨大的压力。 每年清明

31、时节 , 总会有因不小心而酿成森林火灾的情况发生, 这样的一种祭祖方式 , 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从安 全的角度来考虑 ,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祭祖方式。 据专家介绍 , 燃烧纸钱 ,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多环芳烃等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从环保的角度来考 虑, 让清明节低碳化 , 这也是一种必然的且必须的正确选择。 “低碳”的清明 , 需要我们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 我们完全可以减少纸钱的焚烧, 减少鞭炮的燃放。我们可以在墓前敬献一束鲜花, 插上几根柳条 清明节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缅怀先人,珍惜生活。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这种文化现象已经深入神经骨髓,成 为我

32、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传统的清明节是否也该新事新办?这照样是我们对先人的一种追忆, 一种哀思。“低碳”的清明, 并不与文化传统中的清明相矛盾, 更不是“没良心”的清明。“低碳”的清明, 是一种环保的清明 , 是一种 时尚的清明 , 是一种诗意的清明 , 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清明 , 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清明。 端午: 我国各地都有过端午的习俗,其中以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和湖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 俗”、江苏的“苏州端午习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因此,年中国端午节将三省四地习俗“打包”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获得成功,成为唯一入选的节日

33、类项目。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五月节、粽子节、天中节、卫 生节、天医节、夏节、艾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灯节等。虽然叫法不同,但总体上说, 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基本相同的。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 ,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 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 的国家。我国的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过端午节,又各有其风俗。如满族的拜天、射

34、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 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 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观竞渡( 清史图鉴)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 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

35、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 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也十分盛行。 【划龙舟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 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 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龙舟竞渡(故宫博物院藏)

36、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因地而不同。旧时西湖上的龙舟,长约四五丈,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 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和各式旗帜。中舱分上下两层,中舱下层敲锣 打鼓,旁坐水手划船。船尾树蜈蚣旗。又如,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遍插旌旗,迎风招展,舱中鼓乐笙箫,粗细间作。两旁有划 手16人,船头立篙师一人,执长篙,称挡头。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 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杨妃春睡”等节目。 今天用来竞渡的龙船,已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分青龙

37、、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 装乃至船桨,都要求同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丈多,长则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的龙, 口能开合,舌能转动,栩栩如生。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船稍短, 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 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 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38、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 桡。”“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将千年前龙舟竞渡的热 闹场面跃然纸上。诗中提到的“标”即“标杆”,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杆”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 于水中,先到者先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 标又分“鱼标”、“鸭标” 和“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并不容易。铁标重,抛落江中便沉水底,没有熟练的潜水本 领,更是得不到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

39、”,专司夺标之职。 龙舟竞渡今天已得到新的发展。龙舟竞渡已被列为全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自年起,“屈原杯”龙舟赛已经举行了 多届。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随后,亚洲和欧洲的龙舟联合会也相继成立,龙舟运动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 目前正在全世界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每年都有约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性比赛,亚洲龙舟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 赛均已成功举办多届。 专家:赛龙舟在中国已有 1500 多年历史 【吃粽子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它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 品。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40、。 粽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灵。从粽子的古称“角黍”可溯其源。“黍”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 黍米,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作为祭品,称“角黍”、“角粽”。东晋范注祠制中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 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 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 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裹角黍(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 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代时,粽子

41、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出现豆沙、松子仁、 枣子、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作为一种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细长像毛笔 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每年五月初,很多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粽叶、包粽 子,其花色品种繁多。 卖菖蒲草(太平欢乐图) 【悬艾草菖蒲 】在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

42、本植物。 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蒲,即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杀菌。 端午节之际,我国南方地区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 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而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 或将艾叶和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放在室内燃熏,能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的良方。此类习俗,在我国各地非 常普遍。 “杏子黄,大夫忙”,是说端午时分,因为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的缘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劝

43、 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 端午“插艾蒿”“悬菖蒲”“吃蒜头”皆为驱毒避邪端午节插“五瑞”驱邪避灾 【佩香囊荷包】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 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 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而在节前,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丝线、花布、绸缎等材料,绣制成 形态各异的荷包,以赠亲友和佩戴。 端午节的初衷是为了“避五毒”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 【饮雄黄酒 】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

44、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 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 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 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 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45、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专家忠告:端午莫 饮雄黄酒雄黄有毒损健康 【“吃蛋”“挂蛋”“立蛋”】同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有健身之效,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端午早晨孩子 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蛋送到孩子嘴边。民间相传吃蛋生心。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同时, 蛋也很有营养,健身强体,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 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每逢端午节,孩子们还要在胸前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以祈一年中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关于这一习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每逢端午,瘟神总要下界传播瘟疫害人,而且受害者多是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 卧床不起。女娲听

46、说此事后找到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子,你不许伤害。瘟神不敢得罪女娲,就问,你有几个孩子在下界。女 娲说,我的孩子有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让我的孩子们在衣襟前挂一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子,你都不能伤害。又到 了端午,瘟神下界,看见每个孩子胸前都挂了一个蛋袋,里面装着煮熟的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不敢动手。就这样,端午节 挂蛋袋的习俗逐渐流传下来。 七夕: 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传世。 七夕牛郎织女相望图 节日七夕 在中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

47、或“七夕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 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 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 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 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节日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

48、节日中最 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 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 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 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 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

49、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 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别称 牛郎织女的传说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 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 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紫色情人节:根据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