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7029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 班级_ 分数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 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 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 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

2、人的外形。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 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 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 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 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 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 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 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

3、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 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 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 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 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 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 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 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 行 3 4 亿亿次

4、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 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 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 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 (取材于【 美 】 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 材料二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 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 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

5、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 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 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 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_ 把大脑中所有 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 “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 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 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

6、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 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 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 能技术的研发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 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 将被取代。” 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 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 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7、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 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 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 (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就像人的身体和大脑,二者缺一不可。 B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 C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D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 2. 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

8、项是 ()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换一个司机 B换一条新路线 C换一辆新车 D换一个新导航 4. 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 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两个材料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崔立之书 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至于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 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及来京师,

9、见有举 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 无学而能,因诣 州县求举。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闻吏 部有以博学宏辞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 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州府求举。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 中书。 虽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退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 既已为之,则欲有所成就。因复求举,亦无幸焉。 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夫所谓宏辞者,岂今之所谓者乎?诚使古之豪杰之士 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 怀惭,乃不自进

10、而已耳。 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然彼五子者,且使生于今之世,其 道虽不显于天下,其 自负何如哉!肯与夫斗筲小人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而为之忧乐哉! 故凡仆之 汲汲于进者,其小得,盖欲以 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 于人耳。其他可否,自计 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 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 剖,然后见知于 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 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然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足下谓我必待是而后进者,尤非相悉 之辞也。仆之玉固未尝献,而足固未尝刖,足下无为为我戚戚也。 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 为忧。 仆虽不贤

11、,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 乘之。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 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二者将必有一可。士固信 于知己,微 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愈再拜。 (取材于韩愈答崔立之书) 注释:本文写于贞元十一年夏,韩愈三次上书宰相不遇,离京东归时。崔立之,字斯 立。 1. 下列对句中加横线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 诣 州县求举 _ 诣:到 B 自 计 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_ 计:考虑,谋划 C 尤非相悉 之辞也悉:熟悉,了解 D 微 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微:微小的 2.

1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 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 A 凡仆 之 汲汲于进者 _ 以为必俟工人之 剖 B 一既得之,而又黜于 中书然后见知于 天下 C 进于是选,必知其 怀惭_ 其 自负何如哉 D 盖欲 以 具裘葛 _ 而宰相以 为忧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成了)被君子和小人耻笑、全天下都背离抛弃的人 B 因复求举,亦无幸焉 于是又一次参加考试,也没有考中 C 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 主持考试的官员重在考查应考者人品的好坏 D 肯与夫斗筲小人决得失于一夫之目 怎么肯和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面前一争高低 4. 请根据文本

13、内容,写出三个恰当的成语或熟语,评价韩愈其人。 从上一小题的三个评价中任意选择一个,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虎丘 题壁 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 ,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释: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 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吹篪(ch)客,指伍子胥。 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 雪耻家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 题壁诗。 B. 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 感慨。 C. 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 阔大。 D. 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 做着女红。 2. 本诗颔联“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 没有 使 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

15、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吴伟业阻雪) 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 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四、名句名篇 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虎丘题壁由虎丘联想到吴王霸业,进 而想到自己经历的战争,抒发现实之感;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 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_ ,_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 阳刚之美。 借古抒怀、借古喻今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表达形式,如陆游书愤中借诸

16、葛亮的典故 写出“ ,_ ” ,明示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阿房宫赋 中杜牧借秦统治者骄奢亡国之悲剧,以“后人”称谓,向唐朝统治者呼告: “_ ,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由于经历不同,所处时代不同,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人和人的理想也不一样。很多人 如陈恭尹,如杜甫,以建功立业为终生目标,孜孜以求;也有洒脱如曾皙: “_ ,童子六七人,_ , _ ,咏而归”;还有飘逸如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 _ ”。 五、文学作品阅读 5. 结合老人与海和红岩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 B. 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等作品获得诺贝尔

17、文学奖。 C. 丧钟为谁而鸣警察与赞美诗都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 D. 老人与海是作者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 2. 小说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迪亚哥是美国文学中“硬汉”形象的代表,以下对其性 格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勇敢出击,顽强拼搏 B. 坚忍不拔,永不服输 C. 充满自信,坚守信仰 D. 刚强执着,不屈不挠 3. 小说红岩是由作者_ 和 _ 根据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小说中有 一个经典的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监狱,被关押的革命者们难抑激 动之情, _ 和_ (两个 主要人物)以(主要情节)的方式,表达对新中国的拥护、对革 命的忠贞。 六、现代文阅读 6.

1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日子里的黄河 秦岭 在我看来,黄河的古老和人类个体的年轻,注定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现代科学只 为我们掀开了黄河文明的一角,唯有文学,才能让我们仰视或俯瞰到黄河文明的表情。文 学心灵的视野比我们眼睛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在时光的隧道里扇动艺 术的翅膀,不断回首,或者频频前瞻。黄河文明的表情,就是华夏儿女日子的表情,二者 是 相辅相成的。在我文学的视野里,黄河疆域的宽窄与长短,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她 就是我们日子里的一担水,或者一滴水,蓄满了一个散发着五谷杂粮味道的真实世界。 “日子,就是一担水。”我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闻到了烟火味儿。小时候

19、, 我不懂。“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河与日子联系起 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花白胡子的老人说:“其 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哩。” 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黄河水,一种 庄严,在我内心伸展、蔓延 、弥漫。我有理由文学地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 地理意义上的故乡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的文化空间,同样超越了黄河5464 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黄河用数百万年的耐心和胸 襟,轻轻拥揽了西北、中原、华北几十万平

20、方公里的土地之后,天下苍生,尽在她温情的 怀抱里。 我忽发奇想,假设百万年前中国西部的地质变化没有为黄河的诞生提供可能,那么, 谁来给我们提供一担水的意义,我们还有日子的表情吗?黄河流域的大地之下,到底还有 多少超越 5000 年的遗存,至少当下无从得知。受认识的局限,我们姑且屈从传统定论, 把华夏文明封顶到5000 年。也许,我们仅仅领受了黄河文明的一角。我们只知道,历史 刚刚从史前向殷商走来,从秦汉向唐宋走来,从明清向当下走来。黄河“奔流到海不复 回”,似乎时刻在提醒:勿回首,向前走,只要把握好日子,你理想中的前面,就在前面 不远的前面,等你。 黄河的支流,数以万计,每一条河,都记录着奔向

21、黄河的步伐;每一条河,都是每一 担水的合计,它们的精神系统像血一样在每一个黄河子孙的身体里流淌。一条条跨越时空 的、奔流不息的河流,去黄河那里“赶集”。在黄河沿岸的乡村,你侧耳谛听,一定能听 到这样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那是屋檐水的声音,毫无疑问,它也是黄河的声 音,它最终在华北汇入苍茫的大海。她带去的,是所有黄河儿女的表情。 在我心灵崖畔的视野里,古人和今人的艺术联系、传承、根脉如此的密不可分。那史 前人类遗址中陶罐、陶瓶、陶盆上镌刻、描绘的艺术符号,那用简单的线条、笔画对河流、 鱼虾、白云、牲畜、狩猎、祭祀的表达,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中的雕塑、壁画那一刀又一

22、刀,一笔又一笔,一画又一画,分明是一支支反复吟咏的 民谣,民谣里蓄满了所有关于日子的歌。这些歌,伴随着黄河的涛声,经久不息。当艺术 融入人们的日子,那不就是一曲几千年的黄河大合唱吗? 一直在想,在中国,可与黄河比肩的河流不在少数,可是,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 亡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也许,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母亲,哲学家给出的 是精神,政治家给出的是人民,美学家给出的是气质,历史学家给出的是传统我的理 解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土壤与地貌,体现了农耕文明更多的特征,“河东河北”密不透 风的高粱,既给黄河儿女以日子,

23、同时也为黄河儿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天然屏障。“黄 河在咆哮”,那是对敌人的怒吼,也是对儿女的唤醒。 毋庸讳言,近百年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创造时代文明的步伐要远远比黄河流域快 得多,这得益于现代工业、海洋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源头不会变,风水轮流转”。这不 光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变与不变之间,人与自然的 作用力,可以海枯石烂,也可以沧海桑田。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歌词:“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 时常 干涸 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我在黄河流域考察农村饮水现状的时候,再次 看到了农民肩膀上的一担水,那,还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清冽的水吗?那分明是稠泥

24、浆。有 个不争的事实是:黄河瘦了,近几十年来,曾频频断流。一条条排污管道,像罪恶的大炮 一样伸向黄河。 “保卫黄河”。半个多世纪前的黄河儿女面对列强发出的呐喊,犹在耳畔,只是,如 今黄河的敌人隐藏在哪里呢?要我说,就在我们自己的日子里。信不信,一担水的日子里, 什么都看得出来。 ?三十年前,黄河两岸流行着一首叫黄河源头的歌,其中的歌词是: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 ?我至今仍然想做这样一个梦:自己变成了那个歌声里牧马的汉子,手里拎着酒壶,沿 着黄河行走,马蹄悦耳。不远的擀毡房里,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在为我歌唱就这样策 马而去,不愿醒来。

25、2 015 年 1 月于天津观海庐 1.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B. 蔓延 :连绵不断。 C. 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D. 干涸 :指水量枯尽,多用于河道、池塘。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文学的角度审视黄河文明,可以帮助人们思考过去和未来,开阔视野,尽情地品 尝生活的滋味。 B. 黄河流域存在着5000 年以上的历史遗存,作者以此为据,得出了华夏文明不只封顶 到 5000 年的结论。 C. 黄河流域比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得多,这充分说明了“源头不会变,风水轮流 转” 的

26、道理。 D. “保卫黄河”是半个多世纪前的黄河儿女面对列强所发出的呐喊,现在的黄河已经 不再需要保卫了。 3. 第段画横线句子“黄河用数百万年的耐心和胸襟,轻轻拥揽了西北、中原、华北几 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天下苍生,尽在她温情的怀抱里”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 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4. 阅读第段,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画横线的句子“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 路口,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 七、小作文 7. 微写作。 暑假即将到来,请你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个帖子,描摹你心中最想去的地方,引起朋友 们的关注,获得朋友们的响应。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150 字左右。 八、材料作文 8. 从

27、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 字。 (1)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将在2022 年前后建成载人航天空 间站。届时,将有多名宇航员长期驻留在空间站从事科研工作。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宇航员, 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家园,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能够让人们尽知天下大事; 微信、微博让人们的见解得以表达、个性得以展现;数字电视、电影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 娱乐的需求;数字杂志、报纸还可以大量减少纸张的使用,实现环保的目的 你对新媒体持何种态度?你是否曾经从新媒体的发展中获益?或者你已经发现新媒体发 展中存在的某些弊端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论证合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1 题【答案】 第 2 题【答案】 第 3 题【答案】 第 4 题【答案】 第 5 题【答案】 第 6 题【答案】 第 7 题【答案】 第 8 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