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47373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xx 县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特征码 hmZybistSXNCBYzXFgah *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加快晋西北、太行 山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于幼军省长在省十届人大四 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 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我县作为革命老区的重点县, 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根据省、市会议精神,依据县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委、县政府特编制了 县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 一、县 情 概 况 我们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 省林州、辉县两

2、市县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 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是一个历史悠久、山 川壮美、人民勤劳的地方,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开始置县,距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全县版图面积 1013 平方公里,辖 5 镇 7 乡 1 个经济 第 2 页 开发区,390 个行政村,总人口 29.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6 万,贫困人口 10.5 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的自然地理状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山多水少。 属典型的干石山区,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山地面积 占到版图总面积的 74.5%,气候条件十年九旱,地下水位深达 50

3、0 米以上,素有“干壶”之称。二是人多地少。全县人均耕 地仅有 1.1 亩,而且土地贫瘠,有效土层只有 1530 厘米。三 是资源品种多,储量少。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煤炭、铁矿、 铝矾土、高岭土等三十多种,但储量十分有限,分布较为分散, 不易规模开采。 从发展态势上看,同时又有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 县生态良好,林草丰茂,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 狠抓绿化,目前全县有林面积达到 8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47.6%,20XX 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山西省唯一的全国生态建 设示范区。二是旅游优势。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 光旅游区,绵延百里,景色奇异,人文古迹较多,是山西省重 点建

4、设的十大景区之一,开发前景非常广阔。三是精神优势。 人民自古以来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拨的 “疙瘩”精神。抗战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杀敌英雄徐顺孩、 张小保、牛保才英雄事迹名闻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林业 劳模王五全创造了干石山区绿化经验;组建常平经济开发区, 全国劳模陈忠孝带领常平集团跨入了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行列。 第 3 页 近年来,人民建设了万里护林墙,夺得了大世界吉尼斯纪 录;修筑了千里水泥路,创造了新的“太行奇迹” 。四是扶贫政 策优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对贫困县的支持和 扶助,尤其是此次全省“两区”开发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 发展机遇。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

5、本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已经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门类 较全的产业体系。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17.8 亿元,同 比增长 7.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26.6 亿元,同比增长 47.7%;农业总产值完成 2.3 亿元,同比增长 3.9%;大峡谷共 接待游客 31.8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420 万元,旅游社会总收 入达到 5000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51%、33%和 66%。近几年, 特别是 20XX 年实施“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 游”战略以来,全县突出重点抓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壮大以 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 6 大产业 为主

6、的项目,六大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 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对整个产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动作 用,也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 4 页 产业发展方面: 投入少、规模小。由于我县产业基础差,长期投入不 足,总量小。支柱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规模还比较小,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尽管我县已经形成了比较 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整个产业结构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集 中度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 集聚优势。产业层次较低,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资源的初加工。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

7、品。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弱。一是人才缺乏,特 别是科技型人才匮乏,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二是 研发投入不足,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没有掌握核 心和关键技术。三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表现为企业所有制结 构不合理,机制转换还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的内部管 理和改革还有待深化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够迅速。 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消费品及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 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不活跃,配套体 系不完善。统一、公平、规范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还较多。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 10

8、.5 万人左右,其中年收入在 625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 4.5 万人,年 第 5 页 收入 6251000 元的低收入人口 7.1 万人,脱贫任务还比较艰 巨。 二是县级财政还比较困难。由于分税制的因素,近几年县 财政收入增加快,可用财力少,20XX 年到 20XX 年,财政收入 从 8000 多万元增加到 2.5 亿元,年均递增 31%,而留用地方的可 用财力每年只有 5000 万左右,年均递增只有 18%,且留用地方部 分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上财政供养人口偏 多,县财政只能勉强保吃饭,无力搞建设,所确定的重点项目, 还需要上级给予大力支助。 三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我县可以

9、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 和企业较少,且这些产业本身规模还不够大,高新技术、高附 加值产业发展缓慢,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常平集团以冶金为 主,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壶化集团核心 产品电雷管,主要销售煤矿企业,煤矿关停整合,销路受到影 响;煤矿、铁矿开采时间较长,生产能力小,资源已接近枯竭。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紫团饮业、郭氏羊汤、辛寨陈醋等农业 企业,规模小,产品销量不大,紧紧处于起步阶段,带动作用 还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还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旅游业等 第三产业刚刚起步,县域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和脆弱性。 四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

10、,对能源、原材料市场依存度较高,竞 第 6 页 争能力低;资源浪费严重,增值能力不强;高新技术等高附加 值产业发展缓慢。 “十五”期间,我县万元 GDP 能耗为 6.5 吨标 准煤,是全国 1.58 吨标准煤的 4 倍。 五是水、电、路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突出。全县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433m3,是全国平均水平 2040m3 的 21.2%,是全市平均水平 717m3 的 60%。工业企业规划年用水量 达到 9000 万方,而现在供水量只有 1500 万方。由于电力供应 不足,致使环海集团投资的不锈钢项目迟迟不能投产,常平集 团等企业的产业链延伸也受到严重影响。大峡谷旅游景区没有 旅游

11、专线,穿越大峡谷的荫林路是晋煤外运的一条主要通道, 影响了游客安全和景区开发。 六是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20XX 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为 9.2%, 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 32.6、30.4 和 24.3 个百分点,城 镇化进程缓慢,城镇产业发展缓慢,人口吸纳能力和经济带动 能力不强。近几年,我县虽然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取得 了显著成绩。但不通公路的 30 个行政村,是一些地处偏远地带、 线路长、施工难度大、经济较落后的村。已通了水泥路的村也 未形成循环网络,造成通客车困难。另外,由于资金等原因, 大部分农村公路养管跟不上,有的修成多年的路已损坏。全县 主干线由于年久失修,毁坏严重,承载

12、能力较差。目前,公路 建设欠款高达 6000 万元。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433m3,只 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全市平均水平的 60%。鹅屋、 第 7 页 石坡等山区乡镇,人畜饮水还比较困难,还依然依靠集旱雨饮 水。全县尚有 90 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面积不 到 80%。有 158 个行政村、110 个自然村收不到电视,300 个行 政村收视节目套数很少。此外,沼气等建设都亟待加强。 七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快。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条件较差, 房屋破旧,多数还是 50、60 年代的土木结构,已成危房,医疗 设备简陋落后,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缺乏,乡镇卫生院最多 68 人,少的仅 2

13、3 人,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农 村学校教育设施落后,资源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山区乡镇复式 校比例很大,全县复式校达 270 所,其中单人校达到 90 所。全 县只有寄宿制小学 10 所,且集中于偏远山区,如鹅屋乡就有五 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校舍建设等工程欠款达到 3000 万元, 师资水平低,高中教育发展不快。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不足, 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充分。虽然我 们按照要求做到了三个确保,但下岗职工面还比较大,再就业 工作任务繁重,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八是生态建设仍有欠帐。由于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县里拿不出更多的钱进行生态环

14、境建设,全县还有不少荒山没 有绿化,全县有 300 平方公里小流域尚未得到治理,县城绿化 建设的规模和档次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第 8 页 (一)产业发展战略及定位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瞄准国际国内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快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继续调优第 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发特色名 牌产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培育构建 “六大重点产业”和“四大经济增长区域” 。到 20XX 年,三次 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 %和 %以上。 产业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跻身全市经济强县, 建设全省旅游大县,

15、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 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 ”的定位, 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梯 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积极参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分工 协作,加速经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加快实现与“魅力长 治”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产业发展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 和后发优势,围绕重点产品、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推进结构 调整,加快产业对接,促进开放型经济和内生型经济的融合, 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构筑产业高速成长 的新高地。在与“魅力长治”对接和互动中,不断壮大主导产 业,使成为全省有影响的集钢铁

16、、煤炭、化工、建材、农 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区。 第 9 页 产业发展要遵循“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优化结构、重点 突破、内外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是要按照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更大程 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改变过去以政 府为主体,靠行政和计划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 式,走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针对 我县产业化初级阶段发展实际,着力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 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 壮大新兴产业,走产业新型化发展之路;三是以信息化带动产 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

17、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条件积 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重点 突破的发展之路;四是坚持发展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产业 并进,整合内生型经济资源,加快与开放型经济相融合,积极 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走内外结合, 互动发展之路。 (二)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大开放原则。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 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与“魅力长治”的产业对 接,加速融入全省新型能源基地。 集约化发展原则。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 变,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整合,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 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龙 第 10

18、 页 头企业向农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聚合效应,实现速度和结构、 质量、效益的统一。 市场化原则。依托资源和比较优势,运用市场经济的 手段和办法,增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 合功能,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高产业发展的市 场化水平。 创新原则。围绕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市 场体系的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规范 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制度创新,大力提高主导产业 的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 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新型产业化

19、道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确定 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要求,选择和确定我县主导 产业的主要依据是:一、产业现已具备较大规模或有较好的发 展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及空间,在全县产业中占相当比重, 有可以依托发展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二、能有效利用资源、 区位、生态和生产要素各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和扩散,形成产 业竞争优势;三、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通过拉伸产业链,能 有力地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 第 11 页 集聚;四、有较高的产出效益,财政贡献较大,对推动全县经 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广大的山地林木资源,有煤、

20、 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盛产绿色果蔬、小杂粮、鸡、猪、羊、 奶牛等农副产品以及中药材,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生产 要素成本低,具有发展旅游、矿产、林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资 源导向型产业和钢铁、化工、建材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的良好条 件。按照我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反复 筛选论证,确定将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生 态旅游作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 四、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一)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产业完成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优化升 级,加快集约化进程,形成以协作配套和分工合作为基础、服 务体系为支撑,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竞 争力强和市场影

21、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传统产业 基础更坚实,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县 开放型经济的支柱产业。 到 20XX 年,全县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实现 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 亿元、 亿元和 亿元,年均分别 第 12 页 增长 %、 %和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 户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或利税超亿元的企业达 户 以上,实现 户以上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形成钢铁、煤炭、化工、 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 6 大产业(产品)的全省重要 基地,新增 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 (二)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钢铁产业。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

22、优势,按照 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改造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 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 煤炭产业。依托我县西南部煤炭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 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要求,大力整合资 源,改革化工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 优势,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 扩大销售量。 建材产业。依托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国 家支持的新型建材,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大力扶持生产工艺 达到环保标准的空心砖,建成特种水泥生产线。 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独特的绿色环境优势,重点发展 优质小杂粮、规模化养殖、旱地蔬菜等特色农业,扶持壮大九 牛寨乳业、紫团饮业

23、、郭氏羊汤、辛寨醋业、裕丰酿造(5 万吨 燃料乙醇和 DDGS 营养蛋白饲料)、西柏林豆制品、康泰牧业酪 蛋白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第 13 页 生态旅游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以 市场为导向,以自然、绿色、生态为内涵,立足生态观光游, 突出休闲度假游,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把旅 游业培植成为县域优势产业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 通过宣传促销等手段,将旅游融入国家级黄金旅游圈之中, 成为山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五、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全县地域特点,有重点分层次地合理布局全县生产力, 促进人口与经济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均衡分布,引导生产要素的 合理流动和聚集,形成县城北部

24、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 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 大经济区域,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县城北部工业园区:以常平开发区为中心,带动钢铁、化 工、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第二产业的主体和县 域经济的强大支撑。 西南部煤炭工业区:以百尺镇为中心,带动煤炭产业的发 展,形成我县第二产业的重要补充。 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以店上镇为 中心,带动规模养殖、标准化种植等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业 园区的发展,形成第一产业的主体和农村群众增加收入的 第 14 页 主渠道之一。 东南部大峡谷旅游区:以桥上乡为中心,带动住宿、餐饮 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第

25、三产业的主体和东南山区农村群 众脱贫的载体。 六、主 要 任 务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认真筛选,我县初步确定了产业发 展项目和工程 211 个,其中农业项目 87 个,工业项目 15 个, 旅游业项目 11 个,其它项目 98 个,具体体现在发展规划的各 项任务中。 (一)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大 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加 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一五”期间要坚持走兴工富县、工业强 县之路,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

26、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 益,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 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县 域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企业高水平升级。 到 20XX 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环境明显好转,企业实力 第 15 页 明显增强,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园区建设颇具规模。 提升支柱产业。按照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和山西省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的要求,围绕“调高、调优、 调大”的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发展突出钢铁、煤炭、 化工、建材、绿色农产品加工五大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形成布局科学

27、、发展协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到 20XX 年,形成 以常平集团、环海集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以牛盆、赵屋煤矿 为龙头的煤炭产业,以壶化民爆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特种水 泥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九牛寨乳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等五大优势产业,销售收入和税收占到全县总额的 80%以上。 扶持骨干企业。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中 部地区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紧扣国 家产业政策,把常平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环海集团、 电子级高纯球型硅微粉、店上 12000KVA 电石、壁虎牌环保涂料 等有实力和带动力的工业企业纳入山西省“十一五”规划“三 大方阵”的扶持范围。坚持以品牌兴

28、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立 足现有基础,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规格档次,推进工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到 20XX 年,力争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 1 个以上,省级名牌 3 个以 上。同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改变散、 小、弱的现状,打造工业的中坚力量。在促进企业公平竞 第 16 页 争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使那些发展前景好、发展 优势明显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快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成 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发展的聚集能力。 引进新兴产业。要创优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 极与科研

29、院所联手,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保型的新技术项 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抓好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聚集的 平台,要集中力量抓好以常平开发区为主的城北工业园区、城 南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效 应,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引进 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活力的高新技术项目,成为县域经济 增长的重点区域。在园区建设上,要围绕打造绿色园区,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 张图,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在园区规划上,突出产业特 色,按照国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搞好园区布局,积极承接京 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新一轮

30、产业转移。到 20XX 年,城北工 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 100 亿元以上,税收 7 亿以上,使工业园 区真正成为经济活跃、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 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示范区。 (二)把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大 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结合我县农村经济的实际,大力实施“强农富民”战略, 第 17 页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 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农业和农 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高产、 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加大对农业

31、的投入,不断改 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 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绿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 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晋 庄、龙泉、集店等乡镇发展优质小杂粮基地;在集店、龙泉、 黄山等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在树掌、东井岭、石坡等乡镇 发展脱毒马铃薯基地;在龙泉、店上、百尺、黄山等乡镇发展 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在树掌、东井岭、石坡等乡镇发展中药材 基地;在店上、龙泉、晋庄、五龙山、石坡等地发展规模养殖 基地,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十一五”

32、期末,建成优质玉米基地 5 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 3 万亩、脱 毒马铃薯基地 3 万亩、绿色中药材基地 1 万亩、绿色蔬菜基地 2 万亩,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 13 万头、羊饲养量达到 10 万只, 奶牛饲养达到 1 万只,同时加强动物检疫,建设县城和乡镇定 点屠宰厂,形成以玉米、蔬菜、中药材、畜牧四大产业为主体 的农业产业结构框架。 “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 第 18 页 9500 万公斤左右。 突出加快林业发展。以近自然林建设为基础、以低效防护 林改造为突破口、构筑高效、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全 面实施松树系列开发、森林资源减灾防灾、退耕还林地开发、 野生绿色资源开发等四大工程。

33、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20XX 年,新增造林面积 10 万亩,全县有林面积达到 95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 50%。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牛奶、陈醋、羊汤、土豆、 黄花茶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紫团饮业、辛寨陈 醋、郭氏羊汤、西街裕丰酿造、九牛寨乳业、西柏林豆制品等 龙头企业,培养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落实信 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扩规模, 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根据国家政策,依法推进 土地流转,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 权的流动和重组,鼓励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租赁农户的土 地使用权,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

34、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 合作制农业企业,逐步建立起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土地流转 制度。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强化服务为重点,改善农民进城环 境,取消针对农民子女上学的不合理收费,给他们以平等待遇。 积极发展家政帮扶组织,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开心走出家门, 安心在外致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富 第 19 页 裕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发 展,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强对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服务,提 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 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培训 人员达到 3 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 6

35、万人。 (三)把做大旅游和拉动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第三产业 快速发展。 旅游是我县今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按照太行山大 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 化为方向,通过市场运作,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推进商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尽快将 旅游业培育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到 20XX 年,年旅游人数 达到 100 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 2000 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 3 亿元,占 GDP9%。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 源优势,突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二大支点,精心打造旅 游朝阳产业。一是抓好景区规划。以县人大批准

36、的太行山大 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 的原则,拓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空间,开发鹅屋自然风光旅游 区。二是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和旅游 线路建设,形成县城商务观光休闲游、沿线绿色生态游、革命 传统红色游、东南山区农家游、红豆峡情侣游、八泉峡探险游、 第 20 页 十八盘黑龙潭登山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到 20XX 年,太行山大峡 谷旅游区整体达到 AAAA 级。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景区景点生态环境和交通基础 设施为重点,加快通往景区道路、景区环线、旅游步道建设, 努力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力争新建晋煤外运出省通道,将荫 林公路大峡谷段改造为旅游专用公路

37、,同时做好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水乡-黎城黄崖洞旅游公路段的前期规划工作。完善 景区内水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建设,形成与旅游 市场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质量和接待能力。 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 的链条效应,加快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发 展。引进资金建设马安驼、仙居、南石窑旅游渡假村、避署山 庄,加快南平头坞旅游服务区建设。提高餐饮、住宿接待能力。 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黄花茶、紫团参、石雕、秧歌光 盘等系列旅游商品。在旅游区建成旅游商品超市和风味小吃一 条街,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产业联动,提升产业层 次,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8、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 形成统一协调、竞争有序、高效运作的旅游管理体制,提高旅 游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 素质,改善旅游软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打造中国 优秀旅游目的地。 第 21 页 加快发展服务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和紧邻长治市 区的区位优势,繁荣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 务服务、文化、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构筑新型服务体系, 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鼓励发展财务法律、研发设计、资产 评估、决策咨询、经纪代理等各类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演艺、 印刷、民间工艺品等文化产业;优化房地产开发和供应结构, 增加普通商品

39、房供应,延伸发展房地产服务,保持房地产健康 快速发展;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高县城商业中心的发展水平, 依托小城镇建设,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七、政策与措施 (一)加快做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重大项目。 一是每个重点产业选择和确定 2-3 户龙头企业,做好企业 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 支持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对内强强联合,对 外靠大联大,大力实施企业重组,使产业资源向行业龙头企业 集中,推动产业整合。二是千方百计新上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 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立足资源优势,大力 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

40、业链。三是突出抓 好六大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每年按实际投入亿 第 22 页 元以上或新增产出亿元以上的标准,确定重点项目,对重点项 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省、国 家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发展集约化、簇群化。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招商方式、服务内容和考 评手段,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把园区建成产业招商和发展 的平台以及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载体。一是打造园区产业 招商平台,进行园区产业招商,利用资源和市场优势包装、推 介项目,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通过产业招商和园区 集聚,发展产业配套项目和深加工项目,拉伸产

41、业链,使整个 产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利用。二是抓好园区规划,建好常平 工业园区、城南农业园区和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区。通过完 善园区基础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吸引重点产业中的核心骨干 企业入园建厂,带动其他配套和相关企业进园发展,形成产业 特色园区。三是整合园区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 良性竞争、互动发展的园区经济发展态势。各园区要发挥优势, 有所侧重,选准各自的重点项目,致力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 经营、蔟群化发展。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 一是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 参与全县产业发展。发挥民营企业敢冒风险、快速决策、机制 第 23 页 灵活

42、等特点,加强产业政策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生产要 素和资源配置,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结构层次,使其成为产业 发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力量。二是推进龙头企业的现代企业 制度建设,帮助和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 运行机制,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水平,使其成为产 业的示范样板和核心力量。三是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围绕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一批“小而专” 、 “小 而精” 、 “小而优”的企业。 (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 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

43、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 业研发、设计水平以及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应用先进的信 息管理技术,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 创新,促进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以 龙头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共 同构成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和提高效益为目标, 积极采用行业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改 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四是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名牌 产品带动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为主体,把名牌战 第

44、 24 页 略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名 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 资,企业扩大再生产投入,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 径,实现多元化投资。主要是:一是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地资金前来投资,使之成为产 业发展的主要资金。二是充分发挥各银行信贷资金对产业发展 的重要作用,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引导机制和 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重点产业的信贷 投入。三是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营运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支持 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

45、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快推进企 业股权多元化。 (六)实施人才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抓好企业经营者、管理及科技和营销 人才、技术工人、工业管理干部四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关键要 造就一批善谋实干的优秀企业家。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有 效的措施,建立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创造良好的 人才环境。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入、选拔和使 用机制,特别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广泛引智纳才,用机制、 事业和感情留住人才。二是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培育方式,创新 培训机制,加大对企业各类人才的培训,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 第 25 页 和职业技能。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对

46、业绩突出的企 业经营者继续给予重奖,鼓励和倡导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等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建立管理、科技、营销人员、高级技工贡 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体制。 (七)加大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营 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成立产业发 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协调和服务,处 理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产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 组建专家库,成立咨询专家组,对发展战略、产业规划、项目 投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等提供决策咨询。三是制定全县统 一的产业发展布局指导意见和重点行业投资导向目录,引导产 业规范发展。各乡镇(区)依据全县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 本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四是县乡两级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用于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的贴息和补助、行业技术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扶持,促进产业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