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路长制工作情况报告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视察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路长制”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审议意见中指出的“当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路网结构不完善、道路衔接不通畅、后期管理和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仔细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逐项落实推进。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一、注重法律宣传,依法推进建、管、养。督促公路、交通等部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路的理念,加大对公路法的宣传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各种阵地和资源,面对社会、面对公众、面对基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公路法律、法规、
2、规章进乡村、进社区。持续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增进全社会对交通工作的认同感,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自觉爱护和保护公路设施。同时明确公路建设主体的责任权利,做到责权对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程序施工,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二、完善路网结构,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紧紧围绕全县公路建设“十三五”规划总体布局,坚持规划全覆盖的原则,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到全县每个乡镇、每个村庄实地踏勘,采集路网基础信息,建立电子数据库,绘制电子地图,指导乡镇政府编制乡镇道路建设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重新调整编制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实现了路网规划细化
3、到村、具体到路。同时结合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着重建设贯穿主要行政村的乡道环线,打通断头路、梗阻路,连通村道与国省道和县道。到某年底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造窄危桥座、客运站点某个,其中某年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造窄危桥座、客运站点某个;某年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造窄危桥座、客运站点某个。为抓好道路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县交通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分包某个乡镇,明确任务、督促进度,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三、明确工作重点,落实主体责任尽快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奖补办法,提高乡镇政府修建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把县级道路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4、某年完成城区周边公里二级以上道路建设目标。积极协调各乡镇及国土、住建、环保、林业等部门,加快推进等县道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进度,确保某年县道改扩建工作全面展开,严格按照规划标准施工。严格按照市“创森”行动和路长制工作要求,在县道两侧建设不低于米的路肩,并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确保建设一条,绿化一条。四、管养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安排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心负责县道管理养护工作,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发挥相应的管理养护办公室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队伍,做到县有
5、路政员、乡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健全完善日常养护巡查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巡查,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做好道路两侧绿化和排水工作。同时,按照“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加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比例,形成长效机制,做到管理和养护有机结合,切实改变我县公路养护滞后的现状。五、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落实管理责任,做好生命防护工程,全力推进“路长制”工作某年某月某日全县“路长制”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印发了县“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同时制定了监督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成立了县“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
6、责全县“路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和综合考核。以环境卫生清理、公路扬尘治理、公路集贸市场整治、违建拆除等为重点,深入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立马充实、补充各类标志标牌、警示桩、防撞护栏等安防设施,建立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将“路长制”工作执行情况列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目标体系,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等方式,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定期通报督查考核结果。我们将在县人大常委会及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切实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路长制”工作,不断优化县道路基础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推动我县道路基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