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07届北郊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单元练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089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6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07届北郊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单元练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07届北郊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单元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07届北郊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单元练习.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07 届北郊高级中学高 三物理第一次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物体A、B、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 于 C 物体,使A、B、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 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 6 个, B 受 2 个, C 受 4 个 B A 受 5 个, B 受 3 个, C 受 3 个 CA 受 5 个, B 受 2 个, C 受 4 个 DA 受 6 个, B 受 3 个, C 受 4 个 2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6 中的实线记录 了自行

2、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 化计算, 用虚线作近似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 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 的大 C在 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 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静止状态 3、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另有四个质量相同的小物体放在斜面顶端,由于小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同,第一个物 体匀加速下滑,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如图所示,四个斜面均保持不动,下滑过程中斜面对地面压力依次为F1、F2、F3、F4,

3、则它 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F4B.F1F2F3F4C.F12h, A球刚好在桌边若A、B落地后不再弹起,则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8、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 O 和 45 O,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两个滑块用不 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 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 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 正确的有( ) (A)质量为 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 沿斜面的下滑 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质量为 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 (c)绳对质量为m 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 (

4、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 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其运动的 加速度为3g/4,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这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4 3 ; B、机械能损失了mgh 2 1 ; C、动能损失了mgh ; D、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 10、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 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用一粗糙的固定斜 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 方向。则两个过程() A合外力做的功相同 A B C m h 30 3 B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 C F1做的功与

5、F2做的功相同 D F1做的功比 F2做的功多 选择题答案: 题号1 2 3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实验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 28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4 分)读出下面图9 中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游标卡尺读数为 mm,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12 (6 分)下图为接在50Hz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 个计时间隔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 个记数点没有 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第 3 个记数点与第2 个记数 点的距离约为cm,打第 3 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

6、为m/s 13 (8 分)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 图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_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 条、2 条、3 条, 并起来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 做的功记为W。 (3)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所得数据已填 在下表中。(v 为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W 0 1 2 3 4 5 6 4 v/(m/s)0.00 0.80 1.10 1.

7、28 1.53 1.76 1.89 v 2/(m/s)2 0.00 0.64 1.21 1.64 2.34 3.10 3.57 试在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W v 2 图象,并由此得出实验结论:。 (4)关于上述探究结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0 时, W 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v 表 示物体获得的速度 B.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0 时,W 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v表示 物体速度的变化 C. 当物体的初速度不为0 时, W 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v 表示物体获得的速度 D. 当物体的初速度不为0 时, W 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v 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 14 (10 分)某探究学习

8、小组的同学欲以下图装置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 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 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 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 验,则: ( 1 ) 你 认 为 还 需 要 的 实 验 器 材 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 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 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 的实验条件 是,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3)在( 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 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9、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 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 和这 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 v2(v1 v2) 则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 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4)如果实验时所用滑块质量为M,沙及沙桶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在水平气 垫导轨上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 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 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 v2(v1 v2) 要探究滑块 与沙及沙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则最终需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用 题中的字母表示) 。 四、解答题本题共4 题,共计57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

10、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直接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5 (13 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37 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 长) ,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 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 分 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 2,试求: (1)在 0 到 1s内,拉力F 的平均功率; (2)t4s 时物体的速度v 水平实验台 滑轮 小沙桶 滑块 细线 打点计时器 纸带 长木板 v/m s -1 t/s 2 1 0 20 甲乙 F 10 5 16( 13 分) . 一个质量为m=0. 20 kg 的小球系于轻质弹簧的一端,且套在光竖直的圆

11、环上, 弹簧固定于环的最高点A,环的半径R=0. 50 m,弹簧原长l0=R=0.5m. ,劲度系数为 4.8 N/m, 如图所示,若小球从图示位置B 点由静止开始滑到最低点C 时,弹簧的弹 性势能Ep=0. 60J ;求: (1) 小球到 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 (2) 小球在 C点时对环的作用力(g=10 m/S 2). 17 (15 分)如图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 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m1.0 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 点,现对小物块施 加一个外力,使它缓慢移动,压缩弹簧(压缩量为x=0.1m)至 A 点,在这一过程中,所用 外力与

12、压缩量的关系如图13 所示。 然后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 O 点至桌 边 B 点的距离为L2x。水平桌面的高为h5.0m,计算时, 可用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 静摩擦力。 (g 取 10m/s2 )。 求: (1)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存贮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到达桌边B 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物块落地点与桌边B 的水平距离。 O AB L h x m 0 47.0 1.0 0.05 0.1 x /m F /N 6 18 (16 分)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 l 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 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 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

13、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 某人以恒定的速度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且此时板的右端尚未到达 桌边定滑轮。求: (1)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 (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到达板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3)若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2)问中的最小值,在物块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 过程中,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其他阻力均不计) 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C AB ACD BD BD AB 11: 50.15 5.694 12: 0.74m/s 2 4.36 0.47 13:平衡摩擦力成正比A 14

14、( 10 分) (1)天平,刻度尺(2 分) (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1 分) ,平衡摩擦力( 1 分) (3) 2 1 2 2 2 1 2 1 MvMvmgL(3 分) (4) 22 21 1 ()() 2 mgLMm vv(3 分) 15( 13 分) (1)设力 F 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Fmgsin mgcos ma1,1 分 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mgcosma2,1 分 根据图像可知:a120m/s 2,a 210m/s 2, 2 分 第 18 题图 7 t11s 时物体的速度: v1a1t1 ,1 分

15、拉力 F 的平均功率为PFv1/2, 1 分 解得 P300W ,2 分 (2)设撤去力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间为t2, v1 a2t2,解得 t22s , 1 分 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 设下滑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 mgcosma3a3=2m/s 2 ,2 分 t4s 时速度 va3t32m/s ,方向沿斜面向下 , 2 分 16( 13 分) 解:小球由B点滑到 C点,由动能定理得 JWmvWRRmg C 60.0 2 1 )60cos( 2 0 弹力弹力 ,(5 分) 得vC=3 m/s. (2 分) (2)在 C点时有NlRkF4 .2)2( 0

16、弹 , 1分 设环对小球作用力为N,方向指向圆心,则 NN R v mmgNF2.3, 2 弹 弹 . (3 分) 小球对环作用力为N, NNN2.3. ( 2 分) 17(15 分) 解: (1)从 F-X 图中看出,小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大小为f1.0N, 在压缩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f f x 0.1J ,2 分 由图线与x 轴所夹面积(如图) ,可得外力做功为 WF( 1+47) 0.1 22.4J , 2 分 所以弹簧存贮的弹性势能为:EP=WF Wf2.3J , 1 分 (2)从 A 点开始到B 点的过程中,由于L=2x , 摩擦力做功为Wf f 3x0.3 J ,1 分 对小物块

17、用动能定理有: EpWf 2 2 1 B mv,2 分 解得 vB 2 m/s ,2 分 (3)物块从B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2 2 1 gth,2 分 下落时间t 1s ,1 分 水平距离s vB t 2 m , 2 分 说明:用其他方法计算,如第(1)问用 Ep 2 1 kx 2 来计算,请参照上面给分办法相应 8 给分。 18 (16 分) ( 1)(4 分) 板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至与物块速度相同,此时物 块刚到达板的中点。设时间为 1 t, 对木板有: 1 vat, 1mg a M , mg Mv t 1 1 设在此过程中物块前进位移为 1 S,板前进位移为 2 S, 则

18、11 tvS 12 2 t v S 2 21 l SS 由以上几式可得:物块与板间的摩擦因数为 mgl Mv 2 1 ,板的位移 2 2 l S (2)(6 分) 设板与桌面间摩擦因数为 2 ,物块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 2 t则对板有: 2 va t, 12( ) mgmMg a M , gMmmg Mv t )( 21 2 又设物块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 3 t 则lt v tv 33 2 v l t 2 3 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必须满足 32 tt 即 v l gMmmg Mv2 )( 21 glMm Mv )(2 2 2 所以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 glMm Mv )(2 2 2 (3)(6 分 ) 设绳子的拉力为T,物块从板的左端到达右端的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 3 S,则有: 9 0 1mg T ltvS2 33 由功的计算公式得: 2 2 13 222Mvlmg mgl Mv lmgSTWT 所以绳的拉力做功为 2 2Mv (或W K EEW 2 21 2 2)( 2 1 MvglmMmglM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