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217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一册) 【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3. 引导学生开展蚯蚓垃圾箱处理垃圾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蚯蚓习性的观察,引导学生开展蚯蚓垃圾箱处理垃圾活动。 【教学准备】35 位同学为一组做一只饲养箱饲养蚯蚓,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习性及与 生活环境的关系,整理观察记录,准备全班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汇报在饲养蚯蚓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二、阅读下列一篇报

2、道 : 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环境保护官员Joe Keyser获得国家成就奖主要是表彰他在环 境教育方面的创新贡献,他创立的蚯蚓实验是用蚯蚓来示范堆肥的全过程,1996 年全区有 一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学生利用剩饭剩菜、废纸、 树叶生产出2.7 万千克有机肥 供校园使用。 在蚯蚓实验中, 学生们把有机废物放入蚯蚓箱中,并放养 454 克蚯蚓 ( 大约 1000 条) ,随着堆肥的进行,蚯蚓数量不断增加,一学年学生每天观察记录每个蚯蚓箱能吃掉22 27 千克有机垃圾,产生富有营养的蚓粪,用于学校种植花卉。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专家 William H.Mddonald 评论该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

3、时说:“我们很惊讶有这么多学生对蚯蚓活 动感兴趣, 特别他们把吃剩的东西放入蚯蚓箱中观察它们如何被转变成不同类型的物质,最 终又回归到自然中,整个过程又可以重新起始。” 三、老师提出如下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1. 蚯蚓是如何处理易腐有机垃圾的?这些垃圾被转变成了哪些类型的物质? 2. 蚓粪有哪些用途? 3. 你是如何领会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含义的?这一过程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 你能回答什么是资源利用吗?它对保护环境有什么作用? 【课后活动】 1. 带领学生参观蚯蚓农场,使学生了解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含 义。 2. 自己动手做一个蚯蚓堆肥箱,感受一下把“垃圾、废物”转变成

4、有用物质的过程。 【设计意图和评析】 本节课利用学生对蚯蚓习性的感知、了解,引导学生对蚯蚓堆肥箱的分析、讨论,培养 学生建立垃圾资源化理念和养成正确的处理垃圾的行为习惯,通过对蚯蚓把有机废物转变成 具有利用价值的蚓粪和蛋白的讨论,让学生领会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含义, 并感悟这一过程 对环境产生的重大意义,体会了“垃圾是一种被人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观点。 本教案设计者为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科学学科教师汪建红。 孙渊、樊盛萌 .蚯蚓与垃圾 .环境教育 .2000(1) :36. 案例 21:蚯蚓与垃圾 16 学生可以学会科学的堆肥方法,并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低年级学生可以记录各种垃圾分 解速

5、度, 大一点的学生可以测定酸度或者用蚓粪种植花草并观察生长速度,在学期末学生可 以准备蚯蚓养殖报告或画蚯蚓卡通、诗歌、剧本,查阅蚯蚓网页。 本节课既有观察实验,又有思考、分析、交流、讨论,使学生对用蚯蚓处理垃圾有利于 保护环境,又获得优质有机肥和蚯蚓蛋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一册) 【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研究在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中,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2. 生态系统模型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哪些不同?

6、【教学准备】 1. 准备一只广口瓶,把小金鱼、田螺和植物一起放在一个盛有水的密封的广口瓶里( 注 意:植物应种在沙砾中,水位离瓶口6 厘米左右为宜)。 图 21 一只广口瓶一个世界 2. 用灯泡照射广口瓶( 注意:灯泡离广口瓶的距离为1520 厘米 ) 。 3. 每天观察这个瓶子,记录5 天的观察结果 ( 注意:灯泡位置可以随着水变绿色的深、 浅进行远、近的位置调整) ,记录调整后的任何变化,继续观察10 天。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交流5 天的观察结果,然后就下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在广口瓶生态系统中,什么是生物因素?什么是非生物因素? 2. 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是否能进入这个密

7、封的瓶子?如果能,有哪些? 3. 这些绿色的藻类是从哪里来的? 4. 画一张在瓶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图表。 5. 小金鱼、田螺和水栖植物能在分开的瓶子里单独生存吗?为什么? 二、请每位同学写一简洁的实验体会:说明你的广口瓶和瓶中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 态系统的。你的生态系统模型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哪些不同? 【课后活动】 设计一个方案, 模拟海洋或陆地生态系统。说明这个模型与淡水生态系统有哪些不同? 与同学们交流,修改方案,再进一步实施方案。 【设计意图和评析】 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者极其微小的事物,比如: 太阳系中的行星、细 胞的细微结构等。本课题用模型来代表一个生

8、态系统,讨论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本教案参阅(美)Padilia,M.J. 主编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倪哲明、鲍健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2. 案例 22:容器中的世界生物如何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生存 17 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通过模型的制作及实验数据的交流、分析, 使学生象科学家 那样地去思考问题,并将原本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用一只容器中的世界进行再现,使学生建 立起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初步概念,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的重 要性,从而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第三册

9、) 【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许多污染物即使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有害影响。 2. 了解对极低浓度的物质的测定方法。 3. 了解环境问题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极低浓度的物质的测定方法,环境问题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1.9 个小试管、试管架、标尺、食用色素、塑料滴管、水。 2. 布置学生对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事先预习,并将数据表抄在笔记本上。 表 2 5 对极低浓度的物质的测定 数据表 试管号总共的液滴数食用色素浓度颜色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你觉得对水中极低浓度的污染物是采用什么

10、方法测定的?在现实生活中 环境问题遇到的污染物你觉得它的浓度大约是多少? 二、学生实验: 1. 给每个试管贴上19 的标签。 2. 用胶头滴管给每个试管滴9 滴水 ( 注意尽量使每一滴水等量) 。 3. 在 1 号试管中加1 滴食用色素。 记下试管中总共滴下的液滴数。轻轻摇晃试管,使溶 液均匀混合。将数据记录在数据表中。 4. 用滴管从试管1 中取出 1 滴溶液滴入试管2,轻轻摇晃试管使溶液均匀混合。将数据 记录下来。 5. 在试管 39 中把前一试管的一滴溶液滴入后一试管。观察每一支试管中的颜色,将 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三、交流、分析: 1. 从试管 19,水的颜色如何变化? 2. 食用色素

11、中有颜料分子,在试管9 中仍然有颜料分子吗?作出解释。 3. 分析哪一个试管中的浓度为百万分之一?哪一个试管中的浓度为十亿分之一? 4. 为什么在讨论环境问题时常常用到百万分之几的概念? 本教案设计者为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科学学科教师汪建红。 案例 23:你能探测出水中极低浓度的污染物吗 18 【课后活动】 设计一个方案, 将一个混合物的浓度为百万分之五转变为千万分之十,哪一个浓度高? 两种混合物从外表上看有何不同?经师生商讨后请实施你的方案找答案。 【设计意图和评析】 该活动使学生能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来测定极低浓度的物质,通过亲身体验、 师生交互活 动讨论环境问题与百万分之几的数量

12、级的关系。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许多污染物即使在浓度 很低的情况下也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进一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第四册) 【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懂得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2. 关注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技能模拟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雨量的大小,模拟同一大小的雨量对不同类型的土壤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材料:砖头两块,报纸一张,松土一盆,草皮( 长草的土层 ) 一小方块。 2.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先与同学

13、们交流,经师生商讨后,再实施。 3. 准备实验数据的收集:制订相应的记录表。 表 26 保护土壤实验记录表 水土流失情况松土草皮 开始实验土壤量相同 相同雨量的影响 假设: 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水、风、冰等引起的土壤或岩石颗粒的移动过程称为水土流失。当土壤直 接暴露于水、风等环境下时,水土流失会发生得很快。 二、请同学们模拟雨水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影响: 步骤: 1. 在桌子上铺一张报纸,取两只牢固性好的淘盆,将它们的一端分别搁在一块砖头, 使其保持同一高度。 图 22 保护土壤 2. 写下你要检验的假设,注意控制下面实验的步骤。 本教案参阅(美)Padilia,M.

14、J. 主编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倪哲明、鲍健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120. 案例 24:保护土壤雨水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地表 19 3. 在两只淘盆架起的一端分别倒入松土和放置草皮,使两只淘盆中所含的土壤量一致, 做好相应记录。 4. 做一个能控制雨量的造雨器,使落到两个样本上的雨量相等,用该造雨器检验相同雨 量对两种类型土壤的影响,记录实验结果。 三、交流、讨论: 1. 雨水对每种类型的土壤有什么影响? 2. 这个实验模拟水土流失。对真实的由雨水引起的水土流失你有何结论?根据本实验, 农民怎样保存上层土? 3. 在实验中,为什么必须控制两个淘盆中的土壤量和雨量? 4. 提出保护

15、土壤的措施,指出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课后活动】 1. 与大暴雨相比,缓和、稳定的雨水引起的水土流失有什么不同? 2. 设计一个实验模拟两种雨水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在师生商讨后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和评析】 本节课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雨水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地表进行了探究,使学生们象科 学家那样进行科学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技能。由于学生直接参与了模拟实验,提高 了学生对保护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并能积极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 促进实现学生的环境情感与技能目标。 本节课学生情绪高涨,认真投入,思维活跃,收到良好效果。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

16、六册) 【教学对象】初中九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关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培养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汽车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收集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到的资料,回答: 1.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渴望有汽车? 2. 为什么有哪么多国家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3.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受汽车的影响最大? 一、 汽车在给我们提供便捷、省力、省时、自由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其中环境问题最

17、为突出,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讨论汽车的发展 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1. 汽车带来哪些大气污染问题,水体与土壤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噪声污染 问题? 2. 汽车每年消耗世界多少资源?给全球带来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请同学们考虑,为保护地球环境,我们每个人应如何去做? 本教案设计者为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杭州市第十三中学科学学科教师汪建红。 案例 25:汽车与环保 20 如: 1. 尽可能地多走路,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2. 尽可能地在当地购物。 3. 呼吁政府控制机动车辆的发展,改善公交体系等。 【课后活动】 1. 从网上查阅有关清洁能源和目前环保汽车的资料,并结合

18、自身的经验, 开展合理想象, 设计一种环保型汽车,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举办一期专题展览。 2. 就大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利与弊作专题论述。 【设计意图和评析】 汽车工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一个行业,它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且与我们的生活 联系越来越紧密。汽车在给我们人类提供便捷、省力、省时、自由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 许多环境问题。 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的利弊本身就是一个争议性问题,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 世界汽车的发展史的同时关注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讨论, 从而达到价值观 澄清的目的。 同时也培养学生就有关问题查找文献丰富自己观点的能力,这也是学生环境教 育技能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19、 【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九年级第六册) 【教学对象】初中九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 认识提高效率和节能的关系,树立提高效率的意识。 2. 能设计与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或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太阳能集热器形状对集热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材料:剪刀、胶水、钟或表、3 支温度计、 3 个木制销子、 3 片铝箔、 3 张标签纸、若 干薯条。 2. 设计一个截获太阳能的方案,预测一下, 不同形状的太阳能集热器对在太阳光下上升 的温度的影响,哪种最高?把你的预测记录下来。 【教学过

20、程】 一、导入:发展太阳能技术,获取并利用太阳能,可以满足人们未来的能源需求。 二、请与同学们交流你设计的截获太阳能的方案,并将你的预测情况告诉同学们。 三、用你设计的方案进行截获太阳能。 例如设计方案(一)的步骤如下: 图 2 3 用太阳光烧烤 1. 先在每张标签纸上用胶水粘上一片铝箔( 注意:反光面朝上,铝箔要平整) 。 2. 将贴了铝箔的标签纸分别折成V 形、U 形和平面状,用书本架住使它固定,置于太阳 本教案参阅(美)Padilia,M.J. 主编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倪哲明、鲍健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179. 案例 26:简易太阳能集热器 21 光下直晒。 3. 在每

21、支温度汁上系上一个木销,记下每支温度计的开始温度,然后把该温度计的小泡 处于铝箔的中心,15 分钟后记下显示的温度。 4.V 形、 U形和平面三种形状哪种升温快?与旁边的同学交流,与你的预测一致吗? 四、用以上简易的太阳能集热器烘烤薯条,你打算如何烤?把你的想法用书面的形式 描述一下,并写明操作步骤。 五、经师生商讨后,实施你的打算,检验你的设计,记下烘烤时间。 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1. 在实验过程中,铝箔起什么作用?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 2. 影响集热效果的因素除集热器形状外,还有什么因素? 3. 分析你设计的这种简易太阳能集热器的优、缺点。 【课后活动】 改进你的设计,使你的集热器能够烧水,在实验前请把你设计的方案争求老师的意见。 【设计意图和评析】 本节课采用了预测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这是科学家思考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技能,是根据 现有证据和既往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件做出推论。教学中,通过实验来检验预测的正确性,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分析不同的意见, 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提高效率和节能的关系,树 立提高效率的意识, 对认识能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等等都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