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47438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一位营销总监的辞职信 特征码 HXdIFhybEcWdOUMkUOsS *总: 转眼间,我来公司已三个多月了。 回首三个多月以来,真是一言难尽。既有成绩,也有不足, 但,还有很多的无奈和心酸。 也许下面很多话都比较尖锐,比较直接,也许有不少不成 熟的地方,也许有不少欠考虑的地方,毕竟到公司的时间还不 长。但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对公司的发展对公 司的发展有所裨益,希望公司的明天走得更稳健一点,走得更 健康一点,走得更远一点。 这就够了。 革命是为了什么? 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第 2 页 从历史和实践来看,革命无怪乎两个目的,一是推翻;二 是改良。 那公司招我来的目的是什么

2、呢?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 我就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许当初公司和我都 没有认真去地考虑。但这个却是公司为什么请我来的根本点, 也是我为什么到公司来的根本点。正因为没有考虑清楚,所以 到今天,就出现一些原本就没有必要出现的问题。 终于直到现在,公司和我,虽然没有经过坦诚地沟通,但 大家彼此却也终于知道:公司原本并不需要一个营销总监;公 司也许更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区域经理,一个又一个能够把烂市 场起死回生的区域经理。 洪秀全,因为不知道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太平天国失 败了; 孙中山也因为不知道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孙中山也失 败了; 而只有毛泽东,清楚地知道,革命的目的就是:打土豪

3、分 第 3 页 田地,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所以带领一帮兄弟,经过若 干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实现了革命的目的。 而我们呢? 营销总监是做什么的呢? 虽然,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我们彼此并没有去认真深入地 沟通和探讨。 就我个人来看,营销总监无非做三种事。 一是建立、规范和强化营销管理体系,职能侧重在于规范 销售管理和品牌建设,但它往往是以牺牲短期业绩着眼于持续 健康发展为前提。如果企业还没有超越生存基础目的的话,那 聘请营销总监还并没有必要。这种营销总监才真的叫营销总监。 二是巩固和提升销售业绩,职能侧重在于市场开发和完成 销售业绩,但它是往往以牺牲和透支市场为代价,搞掠夺式开 发,与老板下达

4、的业绩压力竞赛,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的这种企 业环境里。这种营销总监应该叫销售总监才对,因为他背上背 第 4 页 着两个指标:销量与回款。如果说我们公司还需要营销总监的, 也只是需要这种营销总监。 三是建设品牌和公关策划,职能侧重于品牌拉动和公关开 路,但它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各领风骚三五年,你方唱罢 我登台” 。这种营销总监应该是市场总监才对,依*强势的品牌 拉动和公关新闻策划,把市场在短期内轰起来,市场起来之后, 能否守得住,就看企业的造化了,销售系统能否支撑得住是关 键。 所以,对比我们公司的现状来看,我们并不需要营销总监, 也许更需要一些区域销售经理。絮我直言。这正好也和当初公 司邀

5、请我加盟的意向是一致的。但在当初,让我来做区域经理, 也许我是不会来的,因为我本身就在做着区域经理,而且做得 很好。于是公司就以做营销总监来打动我(这只是我的猜测, 是否真的是这样,我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因为我需要一个 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于是我就来了。但来了之 后,公司在试用期间把我放在某一个区域蹲点使用,当然,顺 理成章,我也就成了一个区域经理。 这一点,我能理解公司的良苦用心,但这种做法好不好呢? 坦白地说,我感觉很不好,这不仅对我是一种伤害,对公司更 第 5 页 是一种伤害。我敢肯定,我现在蹲点来*作*市场远远比公司直 接招我来做*市场困难得多! 来自非市场的因素太多

6、太多! 所以,不知道革命的目的来搞革命,只会把革命者和革命 本身都弄得都很受伤,很被动。 说起这些,我不想去纠正我们的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 的是面对将来。过去已经是这样的,我不想将来还是这样,公 司和我都受不起这种时间的浪费。所以,我只想说明一点,以 后,公司想让我做什么,就最好明确地告诉我,我觉得能干, 我就干;不能干,就不干。 不要连革命的目的都没有搞清楚,就让我去干革命。 我们是盯着目标还是过程? 因为我们革命的目的不清楚,所以,我们革命的目标也就 变化莫定。 刚来的时候,公司告诉我:咱们公司的管理很混乱,我们 需要把管理规范起来,加强制度化建设。于是我就开始抓营销 第 6 页 体

7、系的制度化建设。但制度化建设有两个前提:一是需要时间; 二是需要顶住业绩压力。然而,这两点我们都没有做到,就急 急地否定了新的制度。 第一,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肯定会破坏现有利益既得 者的平衡,所以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肯定是需要时间和磨合 期的。 美的,推行事业部制,花了三年时间,三年销量没有提升, 反而下滑。但现在,美的做得怎么样呢?主动求变,活下来, 而科龙一直没变,却几近死了。 第二,我们的制度监督者,尤其是财务系统,却对新制度 抱着一种非常呵求的态度和原则,好像,新制度一出台,他们 什么就都万事大吉了,只要按制度进行监控,就可以了。从来 不从财务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地

8、控制;从 来不从财务设计的角度进行一些反思工作,只是抓事后追究和 处罚;如果是这样,那财务工作就太好做了。 第三,实行新制度后,一看,哎,销售与以前相比,没有 提升,反而下降,所以新制度也不过如此嘛!那我们有没有分 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是新制度的原因嘛? 第 7 页 还是有其它因素?我们有没有深入地分析一下是市场因素和非 市场因素?没有啊! 第四,实行新制度后,制度中的每个人都得调整,牺牲短 期业绩不可避免的,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种时间尽可能地缩短,而不是一 点时间都不给。*分公司推行新制度,是一个月时间都没给够。 第五,在新制度的试行过程中,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必须 时刻跟

9、进,随时调整,而公司并没有给我这个时间(我得去别 的区域走访市场,远程跟进只能是不解近渴) ,却让制度的监督 者来跟踪,可想而知,不能跟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的新制度却 还得遭遇制度监督者的呵求(不懂销售的监督,纯从财务角度 考虑) ,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在上述五种因素的制约下,新营销体系流产是自然而然的, 也是情理之中的。就是再好的制度,也是同理。 大家都在盯着过程,就忘了我们的目标。 第 8 页 就像一个故事讲的一样:有一个父子俩,在雪地上比赛走 路,看谁走得直又快。父亲看着终点,一步一个脚印,做得既 直又快,儿子看着自己走的每一步,走一步回头看一步,结果 是又慢又弯曲。 其实,*总,您的心情

10、我完全以理解,您也并没有错。 也许错就错在我们实行新制度的基础还不成熟,因为对于 我们目前来说,太需要的是业绩,而不是管理。 但我们的这种做法,让我害怕,我再不敢去推出了一些新 的东西啦!因为我这样做的结果,好比是我拿出更多的绳子让 人往我脖子上套一样! 而我们千变万化的目标调整,却也是让我无所适从。 一会儿,是完善新制度,马上就能适用全国;一会儿是走 访区域市场,马上让它起死回生或者在销量显著上升;一会儿, 又让蹲点*区域上海,兼顾*大区;一会儿,又让我就只做* 市场?下一步,又不知道是什么? 第 9 页 我成什么啦,我? 短短三个月,就让我来做这么多事情,能有一个结果吗? 就是三个月,能做

11、好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于是乎,在这种变化的目标中,自然而然的,从关注我的 目标(目标太多变化太快根本无法关注)就变成盯着我的过程 啦! 没有目标的过程,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急啊?我有力都 使不上?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于是乎,很自然,我每一 第 10 页 件事,都无法抓出一个合理的很好的结果来。 体系的力量在哪里? 为什么前几年风光的国内家电企业,尤其是彩电行业,为 什么到现在却整体亏损? 为什么前几年风光的国内保健品企业如此 NB,为什么现在 却生意惨淡? 为什么前几年默默无闻的外资家电企业,现在却逐渐摆脱 困境从幕后走向前台? 不是别的,就是体系营销作战的作用。 这些从打一个

12、电话就可知道: *总,你可以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随便拔打我们某一个职 能部门或驻地分支机构的电话,随便了解一些情况,保证有很 多人会说, “这个我不知道” “这个不是我管的” “那个你找*吧” “那个*现在不在” 第 11 页 前段时间,中国质量万里行的一个朋友给我来电话说,前 段时间,中国质量万里行在搞各个行业的明查暗访活动,其中 抽到了我们公司。当时,抽查了总部的 800 免费电话和北京的 服务电话,是以询问公司总部的地址为查询内容,但得到的答 复很不令人如意。北京接电话的就很不客气地回答不知道,总 部 800 电话也是很长时间才有人接,接了电话后也是说不知道。 当初,我还不相信,于是我自

13、己亲自试了一次,很让人生气。 于是,一方面,我赶紧通知了总部和北京加强这一块;另一方 面,赶紧与我那个朋友沟通,叫他们想办法一定不要公布了, 免得影响不好。经过一番周折,花了不少关系和资源,最后终 于搞定了。 这些,我没有说,又有谁知道呢?(其实,我是个很能说 的人,只不过,现在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了之后再说,甚至 做了都不说!) 我想: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家庭一样经营,尽 心尽力,还有什么搞不好的呢? 第 12 页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天堂里的人一样,相互帮助,我们 还有什么搞不定的呢? 如果我们每个体系的人都能这样的开展工作,那还有什么 难题解决不了的呢? *总,还是回归到

14、当初您对营销系统的要求:业绩增长 50%,利润提升 50%。 但这需要哪些前提、充分和必要条件呢? 如果我们的市场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等 支持配套职能部门的职能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及能力都能同比 增长 50%,我们可以设想,完成上述目标还有问题吗?我敢保 证,完成上述业绩绝对没有问题; 相反,如果我们的市场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行政 部门等支持配套职能部门的职能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及能力都 能同比增长不大或者下滑,就算我们销售系统的人员累死一批 又一批,又能怎么样呢?那也很难保证能够完成上述业绩啊。 也许是销售部门的业绩很好用数字和指标来说明,于是大 第 13 页 家都习惯于用这

15、数字来往销售部门身上套。这是对的。我想每 一个做销售的,应该也能接受。但是,我们其它部门呢? 先说我们财务部门: 不是说分支机构的报告二十四小时内必须回复吗?但我在 *区域蹲点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很少看到过报告是在二十四小 时回复的?绝大部分是必须催了几次之后才能看得到啊!我的 报销单是在两个月后催了多少次之后才冲掉的啊! 请问全国这几个分支机构,有哪个分支机构没有碰到过财 务部门开错增值税票之事?而且是经常开错? 几乎所有分支机构的库存的财务数据都有问题,那是不是 我们的财务制度设计有问题呢?光来事后追究处罚能顶个屁用? 我们的财务还只停留在基本的记帐的水平上,从目前来看, 可能连记帐都会出问题,更别谈辅助决策?我们每一个新品的 推出、每一个特价机的推出、每一个老款的打折,是否都经过 了财务的科学计算?是否都有明确的数据分析,告诉公司决策 层,这个新品可以推出还是不要推出?这个特价机可以搞还是 不可以搞?这个老款可以打折还是不可以打折?都没有啊! 第 14 页 薪酬标准的制定,财务部门能拿出分析数据吗?没有啊!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