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处理分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430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8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处理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处理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处理分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处理 2015 年 12 月底 , 某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一家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 馆使用的预包装食品菜籽油进行监督抽检,在其食品库房内抽取了该餐馆依法采购的来源合 法的菜籽油样品3 桶(同批号8桶,剩余5 桶),每桶价格40 元,货值金额共320 元;现 场检查还发现库房的货架上放有5 瓶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豆瓣,货值金额共50 元,执 法人员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进行了扣押。 2016 年 1 月底 ,该餐馆的菜籽油检验结果判定为属于“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抽检后,该餐馆已使用完4 桶,获违法所得160 元,还剩下 1 桶菜籽 油未

2、使用。 在对该餐馆库房内存放有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应怎样处理?执法人员提出了两 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应该以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进行立案查处。 理由是: 根据 2012 年 11 月 7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食品安全执法行 为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 “超过保质期和标识不符合规定 的预包装食品进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处理区,应视为违法经营行为,相关处罚适用 食品安 全法第八十五、第八十六条规定。”,对应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应适用第一百二 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 年 9 月 30 日发布施行的 关于印发食品经营许可审查

3、 通则(试行)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二2015228 号)第五十二条第一款关于“食品处理 区”的定义是: “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包括鲜活水 产品储存区)、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由此可见,食品库房包括在“食品处 理区” 的范围内, 在该餐馆库房内检查发现有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豆瓣,并未明确标明 不再继续使用,则应该“视为违法经营行为”。 因此,可以认定该餐馆的行为违反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第第三十四条第一款: “禁 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 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依据新修订的食品

4、安全法第一百 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 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 元的,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 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 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种意见:应该以未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立案查处。 理由是:参照上海市2012 年出台实施的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处罚

5、适用指南(试行) 第十三条的规定, 在当事人仓库等贮存场所发现的,包装上未标明不再使用的超过保质期的 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四)项“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 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处理。 在厨房、 冷菜间等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发现的,且未明确标明 不再使用的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安全法 第八十五条第 (七)项“经 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处理。 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原则比较切合实际,也符合保障食品安全 的精神实质, 如果在厨房和凉菜等操作间发现超过保质期的、未明确标示为不合格的、不再 使用的食品, 就应认定其属于违法经营。本案中, 在该餐馆库房内发现有超过保质期的预

6、包 装食品豆瓣, 并且未明确标明不再使用,就应该认定其 “未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食品”,而不能简单地认定其在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该餐馆的行为违反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 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 品。”的规定,应依据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拒不改正的, 处五千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十三) 食品生产企业、 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

7、制要求。”的规定进行处罚。笔者 也比较赞同第二种意见。 在对该餐馆使用抽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应怎样处理?执法人员发表了三 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经营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处罚。 理由是: 该餐馆采购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将其作 为加工制作菜品的原料,应视为违法经营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 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 剂的食品; 的规定, 应该依据 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

8、违法所 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 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 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吊销许可证:(三)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规定实 施行政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按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处罚。 理由是:该餐馆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餐饮服务提供者应 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倡导餐饮服务提供 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

9、息。”的规定,应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 二十五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 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 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 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四)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或者使 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 ”的规定实施行政处 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 可以免于处罚, 但应当没收其违法所得和不符合食

10、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理由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 验等义务, 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 货来源的, 可以免予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 财产 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该餐馆采购菜籽油依法实施了进货查验, 并向销售方索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检验报告等复印件,有 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批菜籽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够如实说明该批菜籽油的进货 来源,食品采购验收记录等完整齐全,完全符合“免予处罚”的条件。 但是,根据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

11、条第一款第(三) 项和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 在“免予罚款处罚”等的同时,应没收该餐馆的违法所得280 元(含抽样款120 元)和 1 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笔者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 过期酱油用了还是没用?一起简单案件里的证据和法律问题 主持人、听证员: 受当事人Arland 牛肉面馆的委托,GSZF 律师事务所接指派我担任听证申请 人 Arland 牛肉面馆代理人参与听证会陈述、申辩、质证、辩论;现将代理词提交听证会, 请斟酌予以采纳: 一、听证告知事实和违法行为定性认定、处罚所依据的法律和拟作处罚决定 的内容: 1、事实经过 2016 年 5 月 24 日, XY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2、两名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检查发现 申请人牛肉面馆操作间食品柜台内一瓶未开封已过保质期的HW牌酱油调味液,执法人员制 作现场检查笔录,当场扣押该瓶酱油并提取为证据,制作并送达扣押物品决定书及 物品清单 。事后两名执法人员传唤申请人店长HQZ食药监提交购货清单,并制作询问笔 录一份。 2、行为定性 (1)认定当事人构成“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的行为” (2)认定其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禁止 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 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处罚依据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违反本

13、法规定,有 下列情形之一,吊销许可证:(二)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 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4、拟处罚决定 (1)没收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1 瓶;( 2)处以 50000 元的罚款;拟予以5 万元罚 款。 二、拟作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违法行为和事实不成立,缺乏相应事实和证据支 持,对违法行为定性不当。 1、全部证据无一证明申请人“使用”了超过保质期限的酱油“生产”和用以 生产出“食品”。 现场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及扣留提取的一瓶未开封酱油等全部证据仅能证 明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申请人操作间货柜内放置有一瓶未开封已过保质期限的HW牌酱油。没 有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

14、使用过此已过保质期的酱油并生产出食品。除外, 现场检查和询问调 查均未涉及对申请人面馆当天“制售”的“食品”(如面食和凉菜)中是否使用了“酱油” 等细节性和针对性的调查,无一证据可以直接证明申请人“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 产”食品的行为和“生产”出食品的事实。牛肉面馆是饮食操作行业,其经营食品行为参佐 有制售和服务三种行为,首先是加工制作等生产行为,其次是现场销售已经制作加工好的食 品并为现场消费提供服务的行为;一瓶储放在操作间的酱油,其性质上不等同于放置在商店 货架或饮食店餐桌上的行为,操作间属于非直接消费或非要约销售的封闭空间,系不对消费 者或客户开放进入的生产加工区域,故相对销售

15、、 制作、 服务三种行为确定于制作或加工形 式的生产行为, 仅当有将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原料加入其它食材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生产” 或“制作”出终端“食品”时,才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才能适用与之相对应的处罚依据食品安全 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 的行为,而不对应同条同款同项下“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2、办案机构对“违法行为”和“活动”等法律概念及逻辑层次发生认识判断 错误。 本案办案机

16、构认为,食品安全法 第二条第 (一) 项关于适用 食品安全法 的活动范围划分中,法律明确规定:“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据此认 为餐饮服务即属于食品经营而不是食品生产,因此就本案申请人是否“使用超过保质期限的 食品原料生产出食品”所涉及到的是否有“使用”行为?是否使用于“生产”行为?是否使 用于生产而生产出“食品”的三个细节事实都可以在所不问,可以一律视同商业销售的“经 营行为” 予以处罚。 办案人员办案机构甚至听证机关笼统地将餐饮服务的操作间其制作加工 行为认定为食品经营行为,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违反形式逻辑的错误认识。 申请人认为,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是对“本法”适用的“活动

17、”范围和 类型所作的列举和划分,根据行政处罚法处罚法定原则,具有可罚性的主体和对象是行 为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因此,行政处罚所认定的客体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活动”。显然 办案机构和人员混淆了食品安全法第二条中“活动”概念和行政处罚法中“行为” 概念二者的区别及不同的适用场合。对该组法律概念的把握粗放、模糊、失之于准确,是导 致将饮食操作间明显的加工制作“行为”代之以食品经营“活动”来处罚的认识性错误。办 案机构将处罚的对象宽泛扩大到“活动” 而不准确区分到 “行为” ,将(1) 产品质量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整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位阶 上“食品生产”和“食品经营”两

18、大范畴最高层次概念,与(2)各个特殊法关于食品生产 经营诸各活动类型列举划分的概念,与(3)行政处罚法和具体的行政法律法规中法律 规范的结构“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其中“行为”的最低位阶概念,打乱混淆了“食品 经营活动和行为”对应于以上3 个位阶上形式逻辑的范畴、概念、层次。食品安全法第 二条的第(一)项到第(六)项各项是并列关系,在形式逻辑上属于上述3 位阶之( 2)即 中间层次的概念,在“食品生产经营”的概括划分之下将各种“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分类列 举,各项之间不存在相互包含或替代关系,不具有普遍的分类定性规则效力。反之,则将食 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一)项将餐饮服务注释为“以下称食品经营”

19、扩大解释上升到食品 安全法 对于食品生产和食品经营两个更高位阶概念范畴。等于赋予该法条关于活动的划分 以等同于行为划分的普遍的效力。则情况下, 举例如大量的食品物流、冷藏企业的食品经营 行为,同样是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只能按照第(五)项规定被认定为“食品储存和运 输”分类,从逻辑推理上就会得出食品物流和冷藏活动不属于广义的食品经营行为的结论这 样一个谬误。 可见,本案办案机构以为只要是餐饮服务活动就可以一律以食品经营活动来认 定和处罚,认识是严重错误的。 3、违法行为的对象认定错误,认定违法行为与适用的法律规范和处罚依据不 一致。 本案办案机构认定当事人构成“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的行为”。但

20、所指违 反的法律禁止性义务却指向和引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而在 该第(三)项里却没有“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的行为”的规定,第(三)项确定是指: “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第(三)项所 指不是“经营行为”而是“用”“生产”的行为和生产出“食品”的结果行为。办案机 构认定的行为与演绎规则中的行为模式不一致,这个不一致延续到了处罚依据当中,发生法 律适用颠覆性的错误。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其处罚依据中, 分述了生产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经营行为的法律责任供选择适用,即“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 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

21、,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或者” 之前是生产行为,与第三十四条第(三)项行为模式相一致,与办案机构定性的经营行为不 一致, “或者”之后是经营行为,与办案机构定性行为貌似一致,但与办案机构定性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第(三)项不一致。貌似一致是不是说办案机构引用第三十四条第(三)项来定 性违法行为是画蛇添足的?支持此说的理由有二:一是第三十四条第(三) 项的行为模式本 身就包含在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 项中, 二是一个法律规范可以分布在同一法条中 也可以分布在几个法条中,如答案肯定, 则本案对违法行为的定性不能说是错误的,仅需要 修改表述而已。如答案否定,则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百二

22、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或者” 前后的法律事实是关联的,其关联内容并不能替代置换第三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或 者”之后虽曰“食品经营行为”,但该处食品经营的对象特指经营“上述食品”。“上述食 品”是什么呢?就是特指“或者”之前的:“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 的食品或 “食品添加剂” ,不论本案被查获的一瓶超过保质期限的酱油被认定为食品原料还 是食品,它本身都构不成“上述食品”,仅当“使用该酱油生产食品或生产出食品”才属于 经营“上述食品”,才具备第三十四条第(三)项违法行为的可罚性。可见,即使单从食品 经营角度说事, 办案机构的处罚依据也仍然不具有法律行为对应性、法律事实的

23、针对性。办 案机构从行为定性到违法行为认定到处罚依据三步所完成的法律适用、前后不一致、 概念模 糊、逻辑出错、整个定性是错误的。 三、行政执法机关拟作出处罚决定的证据不足,导致本案事实不清,缺乏直接 证据定案。 听证会出示现场检查笔录询问调查笔录、证据提取(复制)单、 查封扣押清单、查封扣押决定书”、“未开封已过期酱油实物”等证据,经代理人 质证认为:行政处罚机关所提供的证据没有一组证据能证明:(1)申请人使用过此过期酱 油;( 2)申请人使用此过期酱油生产食品;(3)申请人使用过期酱油生产出食品等对应于 据以作出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违法行为。尤其是作为行政处罚证据之王的现场检 查笔录

24、缺失执法当时对是否使用了过期酱油制作凉菜等食品的现场检查行为。行政执法机 关拟作出处罚决定的证据不足,导致本案事实不清,除被查扣的酱油不具有关联性外,缺乏 直接证据定案。 四、此过却彼罚,过罚不相对应、过罚不相适应、过罚不当。 申请人出示被查同日由同一执法人员送达的因同一事实被查处的责令改正 通知书和行政处罚通知书各一份,证明:申请人在“建立食品经营台账、操作人员持 有健康证、 操作间消毒不符合规范或法律规定”等方面有明显的违法和过错,但根据食品 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等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前有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的前置程序, 不同的违法行为所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一样,就此过错,首先行政执法机关

25、应责令整改, 在一定期限整改不到位,方可作出行政处罚。对上述违法行为及过错,申请人已经依法承担 了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的法律责任。办案机构又以本案的处罚依据拟实施行政处 罚,实则是此过彼罚,过罚不对应,过罚不当。 五、办案机构行政执法错误地适用推定原则。 办案人员辩称申请人缺乏被查当时的食品经营台账记录,不能证明没有使用过 过期酱油,现场有过期酱油,法律上就视同使用了过期酱油,该“推论”是明显不符合行政 处罚法定原则的,是地地道道的“推定违法”或法律责任“张冠李戴”,食品安全法有 明确规定, 违反食品经营登记台账的行为或者“储存”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原料的行为,法 律规定可罚的自有其相应法

26、律责任条款,办案机构无权推定延伸至“使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 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范围。行政法禁止“推定事实和推定违法”与刑法 的禁止类推原则其法律原则具有相通性,即处罚法定和罪刑法定原则。在餐饮服务操作间放 置一瓶超过保质期限的酱油固然有食品安全危险性即其社会危害性,但对此行为的处罚则必 须有法律明确的规定,本案的处罚依据处罚的不是一种“危险犯”,而是“实行犯”,即, 不是针对放置了一瓶未使用过的过期酱油的危险性而设置处罚,而是针对 “使用该瓶酱油生 产出食品”的实行行为而设立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处罚。 六、适用法律错误。 听证告知书告知申请人“你(单位)经营超过保质

27、期限食品原料的行为,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对违法行为 明确的定性是“经营超过保质期限食品原料的行为”。但所依据的法律食品安全法第三 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表述却是“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 品添加剂” ,行为认定和适用法律已然不一致了,进而适用的处罚依据既不是“用超过保质 期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又不是经营“上述食品”,而仅仅是经营“一般食品”。经营非 上述的超过保质期限的一般食品,完全不在该条该款该项法律规定的处罚之列。其适用法律 完全错误。 综上,本案拟行政处罚事实不成立、证据不足、 定性不当、 适用法律错误、 “过 罚

28、”严重不相适应。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望听证机关查清事实,作出对申请人不予行 政处罚的听证意见。 代理人:列子御风2016 年06 月24 日 餐饮单位食品库房中发现过期食品如何处理 案例:2013 年 7 月 11 日,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内某酒店进行检查时, 在该酒店食品库房货架上发现有5 袋过期预包装食品保鲜银杏仁(2012 年 12 月 8 日生产、 保质期为6 个月)。经调查,这些保鲜银杏仁是2013 年 3 月 9 日从合法渠道购入的,为合 法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共购进10 袋,至检查时已经使用5 袋,已使用的5 袋无法查清是过 期后使用的还是在保质期内使用的。 在对

29、该酒店进行处理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一)项“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 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明确规定了餐饮服务属于食品经营。关于 经营的概念,对于餐饮服务来说,从采购、贮存到使用整个环节都属于经营行为,不应该分 开对待。 该酒店食品库房中贮存过期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八条第 (八) 项“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 七) 项“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直至吊 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 食品安全法 第二条明确了餐饮服

30、务属于食品经营,食品安全法 第四十条规定: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 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这是对食品经营者贮存和检查食品的专门规定。该酒店 食品库房中贮存过期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应依据食品安 全法第八十七条第( 四) 项“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的规定,责 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 产停止,直至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本案能查清的事实是,该酒店食品库房中发现过期食品,该食品是从合法渠道购进 的,购进时食品

31、在保质期内,已经使用了一部分,但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该酒店将过期食品直 接或者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提供给消费者,不能将该酒店的行为定性为“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 品”。因此,第一种意见不正确。 二、食品库房中有过期食品,说明该酒店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管理制 度没有落实,没有定期对库存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这种行为 食 品安全法有专门法条规定,该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应依据食品 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四)项的规定,对该酒店的行为进行处罚。 案例评析:本案两种处理意见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定性不同,分别属于质量罚和行为罚。 适用的法律条款不同,对当事人的处理结果差异很

32、大,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 应综合案件事实和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定性,然后作出处罚决定。 有些餐饮经营者认为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放在操作间或者库房不算违法,不能对其实施处 罚,只有加工销售给消费者后才能对其实施处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餐饮业的特点是 即时制作加工销售,操作环节和影响因素多,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行业,因此, 国家对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非常严格,食品无论是存放在操作间还是库房,都必须遵 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在餐饮单位发现过期食品,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在烹饪间、 凉菜间等操作场所 发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视为正在使用的食品,按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依据 食

33、品安全法 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而在库房发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则应当按违 反了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之规定进行处罚。 当然,在餐饮单位什么地点发现过期食品并不是案件定性的唯一依据,重要的是收集证 据,查明案件事实。 若确认餐饮单位已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出售,如购进 时食品已超过保质期并已经加工使用了一部分,剩余的过期食品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都应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 七) 项进行处罚。若只是发现餐饮单位贮存有过期食品, 没有证据证明已使用并出售,则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 四) 项进行处理, 因为 该法条是食品安全法对未按规定要求清理库存食

34、品做出的处罚规定。 库房发现过期食品能否以经营论处 2015 年 12 月底,某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一家餐馆使用的预包装食 品菜籽油进行监督抽检,在该餐馆库房内抽取了其采购的菜籽油样品3 桶(同批号 8 桶,剩余 5 桶),每桶价格40 元,货值金额共320 元;现场检查还发现库房的货 架上放有 5 瓶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豆瓣,货值金额共 50 元,执法人员对超过保 质期的食品进行了扣押。 2016 年 1 月底,该餐馆的菜籽油检验结果为属于“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 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抽检后,该餐馆已使用完4 桶,还剩下 1 桶菜籽油未 使用。 在对该餐馆库房内发现的超过保

35、质期的预包装食品进行处理时,有执法人员认 为,应以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进行立案查处。理由是2012 年 11 月 7 日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食品安全执法行为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问题的复 函中明确指出,“超过保质期和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进入餐饮服务 单位食品处理区,应视为违法经营行为,相关处罚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 第八十六条规定”,对应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应适用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 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 年 9 月 30 日发布施行的关 于印发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的通知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食品处 理区”是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调和

36、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包括鲜活水 产品储存区) 、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由此可见, 食品库房包括在 “食 品处理区”的范围内,因此,应视为该餐馆的违法经营行为,按照新修订食品安 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因为执法人员只是检查时发现库房货架上存有5 瓶过期 食品,但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该餐馆将过期食品直接或者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提供给 消费者,因此,不能定性为经营过期食品行为,而应以该餐馆未制定并实施原料控 制要求立案查处。 在此可以借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012年出台实施的 上海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处罚适用指南(试行)第十三条规定,即在当事人仓库等 贮

37、存场所发现的,包装上未标明不再使用的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按照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四)项“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 存食品”处理。在厨房、冷菜间等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发现的,且未明确标明不再使 用的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七)项 “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处理。也就是说,在餐饮单位发现过期食品,应根据不 同情况分别对待。本案中,执法人员在该餐馆库房内发现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 豆瓣,并且未明确标明不再使用,应该认定其未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 品,按照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处理较为合理。 此外,该餐馆采购超限量使用食

38、品添加剂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 并将其作为加工制作菜品的原料,应视为违法经营行为,违反了新修订食品安全 法第三十四条“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规定,本应依据该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处理。但是经查证,该餐馆采购菜籽油依法实施了进货 查验,并向销售方索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检验报 告等复印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批菜籽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够如 实说明该批菜籽油的进货来源,且采购验收记录等完整齐全,符合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 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 予处罚”的规定,因此,应对该餐馆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行为免予处 罚。但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和第一百三十六条 的规定,在“免予罚款处罚”的同时,应没收该餐馆的违法所得280 元(含抽样款 120 元)和 1 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菜籽油。( 作者单位:四川省富顺县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