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49426 上传时间:2019-12-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A 组基础对点练 1已知动点 C 到点 F(1,0)的距离比到直线 x2 的距离小 1,动点 C 的轨迹为 E. (1)求曲线 E 的方程; (2)若直线 l:ykxm(km0), p 21, p2, 动点C 的轨迹 E 的方程为 y 24x. (2)设 A(x1,y1),B(x2,y2), 由 ykxm, y 24x, 得 k 2x2(2km4)xm20, x1x2 42km k 2 ,x1 x2m 2 k 2. OA OB 5, x1x2y1y2(1k 2)x 1x2km(x1x2)m 2m 24km k 2 5, m 24km5k20, mk 或 m5k. km0, 直线l 的

2、方程为 yk(x5), 直线l 必经过定点 (5,0) 2(2018 昆明市检测 )已知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2,0),( 2,0),直线 AM, BM 相交于点 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1 2,点 M 的轨迹为曲线 E. (1)求曲线 E 的方程; (2)过点 F(1,0)作直线 l 交曲线 E 于 P,Q 两点,交 y 轴于 R 点,若RP 1PF ,RQ 2QF ,证明: 12为定值 解析: (1)设点 M(x,y),由已知得 y x2 y x2 1 2(x 2), 化简得曲线 E 的方程: x 2 2 y 21(x 2) (2)证明:设点 P,Q,R 的坐标分别为 P(x1,y1

3、),Q(x2,y2),R(0,y0) 由RP 1PF ,得(x1,y1y0)1(1x1,y1), 所以 x1 1 11 ,y1 y0 11 , 因为点 P 在曲线 E 上,所以 1 2( 1 11 ) 2(y0 11 ) 21, 化简得 2 14122y 2 00, 同理,由 RQ 2QF ,可得 x2 2 12 ,y2 y0 12, 代入曲线 E 的方程化简得 2 24222y 2 00, 由可知 1,2是方程 x 24x22y2 00 的两个实数根 ( 0), 所以 124,即 12为定值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 3,0),直线 MA,MB 交于 点 M,它们的斜率

4、之积为常数m(m0),且 MAB 的面积最大值为3,设动点 M 的轨迹为曲线 E. (1)求曲线 E 的方程; (2)过曲线 E外一点 Q 作 E的两条切线 l1, l2, 若它们的斜率之积为 1, 那么QA QB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 M(x,y),则由已知得 y x3 y x3m,即 y 2m(x23), 即 x 2 3 y 2 3m1(x 3)(*) 当 m0 时,方程 (*) 表示双曲线,此时MAB 面积不存在最大值 (不符合 ); 当 m1 时,方程 (*) 表示圆,此时MAB 的面积最大值为3(不符合 ); 当 mb0)的焦点为 F1,

5、F2,离心率为 1 2,点 P 为其上一 动点,且三角形 PF1F2的面积最大值为3,O 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若点 M,N 为 C 上的两个动点,求常数m,使OM ON m 时,点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为定值,求这个定值 解析: (1)依题意知 c 2a2b2, bc3, c a 1 2, 解得 a2, b3,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x 2 4 y 2 3 1. (2)设 M(x1,y1),N(x2,y2),则 x1x2y1y2m, 当直线 MN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n,则点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 d |n| k 21 n 2 k 21, 联立,得

6、 3x 24y212, ykxn, 消去 y, 得(4k 23)x28knx4n2120, 由 0得 4k 2n230,则 x1x2 8kn 4k 23,x1x2 4n 212 4k 23 , 所以 x1x2(kx1n)(kx2n)(k 21)x 1x2kn(x1x2)n 2m, 整理得 7n 2 k 2112 m 4k 23 k 21 . 因为 d n 2 k 21为常数,则 m0,d 12 7 2 21 7 , 此时 7n 2 k 2112 满足 0. 当 MN x轴时,由 m0 得 kOM 1, 联立, 得 3x 24y212, y x, 消去 y, 得 x 212 7 , 点 O到直线

7、 MN 的距离 d|x| 2 21 7 亦成立 综上,当 m0 时,点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为定值,这个定值是 2 21 7 . B 组能力提升练 1如图,已知直线 l:ykx1(k0)关于直线 yx1 对称的直线为 l1,直线 l, l1与椭圆 E: x 2 4 y21 分别交于点 A,M 和 A,N,记直线 l1的斜率为 k1. (1)求 k k1的值; (2)当 k 变化时,试问直线MN 是否恒过定点?若恒过定点,求出该定点坐标; 若不恒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直线 l 上任意一点 P(x,y)关于直线 yx1 对称的点为 P0(x0,y0), 直线 l 与直线 l1的交

8、点为 (0,1), l:ykx1,l1:yk1x1,k y1 x ,k1 y01 x0 , 由 yy0 2 xx0 2 1, 得 yy0xx02, 由 yy0 xx01,得 yy 0x0x, 由得 yx01, y0x1, kk1 yy0 yy01 xx0 x1 x01 xx02 1 xx0 1. (2)由 ykx1, x 2 4 y 21, 得(4k 21)x28kx0, 设 M(xM,yM),N(xN,yN), xM 8k 4k 21, yM 14k 2 4k 21. 同理可得 xN 8k1 4k 2 11 8k 4k 2,yN 14k 2 1 4k 2 11 k 24 4k 2. kMN

9、yMyN xMxN 14k 2 4k 21 k 24 4k 2 8k 4k 21 8k 4k 2 88k 4 8k 3k 23 k 21 3k , 直线 MN:yyMkMN(xxM), 即 y 14k 2 4k 21 k 21 3k (x 8k 4k 21), 即 y k 21 3k x 8 k 21 3 4k 21 14k 2 4k 21 k 21 3k x 5 3. 当k 变化时,直线 MN 过定点 (0, 5 3) 2.(2018 合肥市质检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F(1,0), 过直线 l:x2 右侧的动点 P 作 PAl 于点 A,APF 的平 分线交 x轴于点 B,|PA|

10、2|BF|. (1)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过点 F 的直线 q 交曲线 C 于 M,N,试问: x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点E,直线 EM,EN 分别交直线 l 于 R,S两点,使 RFS为直角?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 P(x,y),由平面几何知识得 |PF| |P A| 2 2 , 即 x1 2y2 |x2| 2 2 , 化简得 x 22y22, 所以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 22y22(x 2) (2)假设满足条件的点E(n,0)(n0)存在,设直线 q 的方程为 xmy1, M(x1,y1),N(x2,y2),R(2,y

11、3),S(2,y4) 联立,得 x 22y22, xmy1, 消去 x, 得(m 22)y22my10, y1y2 2m m 22,y1y2 1 m 22, x1x2(my11)(my21)m 2y 1y2m(y1y2)1 m 2 m 22 2m 2 m 221 22m 2 m 22 , x1x2m(y1y2)2 2m 2 m 222 4 m 22, 由条件知 y1 x1n y3 2n,y 3 2n y1 x1n , 同理 y4 2n y2 x2n ,kRF y3 21y 3, kSFy4. 因为 RFS为直角,所以 y3y41, 所以(2n) 2y 1y2x1x2n(x1x2)n2, (2n

12、) 2 1 m 22 22m 2 m 22 4n m 22n 2, 所以(n 22)(m21)0,n 2, 故满足条件的点 E 存在,其坐标为 ( 2,0) 3已知椭圆 C:9x 2y2m2(m0),直线 l 不过原点 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 l 与 C 有两个交点 A,B,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1)证明: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若 l 过点(m 3 ,m),延长线段 OM 与 C 交于点 P,四边形 OAPB 能否为平行四 边形?若能,求此时l 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 (1)证明:设直线 l:ykxb(k0,b0),A(x1,y1),B(x2,

13、y2),M(xM, yM) 将 ykxb 代入 9x 2y2m2 得(k 29)x22kbxb2m20, 故 xM x1x2 2 kb k 29,yMkxMb 9b k 29. 于是直线 OM 的斜率 kOM yM xM 9 k, 即 kOM k9. 所以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积是定值 (2)四边形 OAPB 能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直线 l 过点(m 3, m), 所以 l不过原点且与 C 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k0, k3. 由(1)得 OM 的方程为 y 9 kx.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xP, 由 y 9 kx, 9x 2y2m2 得 x 2 P k 2m2 9k 281,

14、即 xP km 3k 29. 将点(m 3 ,m)的坐标代入 l 的方程得 b m 3k 3 , 因此 xM km k3 3 k 29 . 四边形 OAPB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 AB 与线段 OP 互相平分,即 xP2xM. 于是 km 3k 292 k k3 m 3 k 29 , 解得 k147,k247.因为 ki0,ki3,i1,2, 所以当 l 的斜率为 47或 47时,四边形 OAPB 为平行四边形 4(2018 长沙市模拟 )已知 P(3, 1 2)在椭圆 C: x 2 a 2y 2 b 21(ab0)上,F 为右焦点, PF 垂直于 x 轴A,B,C,D 为椭圆上四个动点,

15、且AC,BD 交于原点 O.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判断动直线 l: mn 2 x(mn)y 31 2 m 31 2 n(m, nR)与椭圆 C 的位置 关系; (3)设 A(x1,y1),B(x2,y2)满足 y1y2 OA OB 1 5,判断 kABkBC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 请求出此定值,并求出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P(3, 1 2)在椭圆 C: x 2 a 2 y 2 b 21(ab0)上, 3 a 2 1 4b 21. 又 F 为右焦点, PF 垂直于 x 轴,a 2b2 3. 由,解得 a2,b1,椭圆C 的方程为 x 2 4

16、y 21. (2)将动直线 l 的方程 mn 2 x(mn)y 31 2 m 31 2 n(m,n R), 化为(x 2y 31 2 )m( x 2y 31 2 )n0. m,n R, x 2y 31 2 , x 2y 31 2 , 解得 x3, y 1 2, 动直线l 恒过点 P, P 在椭圆 C 上,动直线 l 与椭圆 C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或相交 (3) y1y2 OA OB 1 5, 4y1y2x1x2.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 0 时, 不满足 4y1y2 x1x2. 当直线 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ykxm, 联立,得 ykxm, x 2 4 y 21, 得

17、(14k 2)x28kmx4(m21)0, (8km) 24(4k21) 4(m 21)16(4k2m21)0(*) x1x2 8km 14k 2, x1x2 4 m 21 14k 2 . 4y1y2x1x2,y1y2(kx1m)(kx2m)k 2x 1x2km(x1x2)m 2, (4k 21)x 1x24km(x1x2)4m 20, (4k 21)4 m 21 14k 2 4km 8km 14k 24m 20, 整理得 4k 21, k 1 2. A,B,C,D 的位置可轮换,直线 AB,BC 的斜率是 1 2或 1 2, kABkBC1 2( 1 2)0,为定值 不妨设 kAB 1 2,则 x1x22m, x1x22 m 21 . 设原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d,则 SAOB 1 2 |AB| d 1 2 1k 2 |x2 x1| |m| 1k 2 |m| 2 x1x2 24x1x2 |m| 2 4m 24 2 m21 m 2 2m 2 m 22m2 2 1. 当 m 21 时(满足(*),S AOB1, S四边形 ABCD4S AOB4, 即四边形 A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