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召开这次教学质量分析会,说实话,不是为了开个总结会就完事,更不是为了展示几个数字、发几张表格,而是真心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扎扎实实的复盘,找找症结,想想对策,为下学期的教学质量提升打个底、铺个路。到了学期末,大家都辛苦了,有疲惫,也有期待。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看看我们这学期在教学这件事上,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藏着没发现,哪些短板补得还不够。今天我就不讲大道理,也不拐弯抹角,我想从三个关键词出发,跟大家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一个是“看数据”,一个是“找问题”,一个是“谋对策”。一、“看数
2、据”:表面是成绩,背后是信号每到期末,成绩是绕不开的话题。但我要强调的是,成绩不是目的,是过程的结果;数据也不是数字堆砌,而是教学的体检报告。这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学科的总体成绩相比上学期还是有进步的:七年级数学提升了8分多,八年级英语的及格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九年级语文优秀率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些数据的提升不是“拍脑袋”提上来的,是我们老师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啃出来的,是教研组一场又一场磨课打磨出来的,也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无数次沟通、分析、盯人、补差的结果。我特别要提一下几个亮点做法,比如数学组推行的“问题导向式教学”,讲解更精准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提升了;英语组抓得紧“分层走班”和
3、个性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长;语文组这学期加强了整本书阅读和作文素材积累,孩子们写东西有点“人味”了,不再只是套模板。这些数据和变化给我们一个信息:只要方向对,方法实,执行严,质量就能涨。二、“找问题”:看清差距,才能对症下药当然,我们不能只盯着进步,更要看到问题,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暗伤”和“惯性盲区”。第一,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数学、语文、英语这几门主科相对稳定,但像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这些“夹心科目”,整体上提得不明显,特别是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这一块,学生答题显得比较“死”。文科方面,历史、地理答题套路化严重,学生能背书但不会答题,一到开放题
4、就“卡壳”。第二,同一学科、不同班级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拿八年级数学来说,两个班之间平均分差将近20分,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体“班风学风”拉开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不及时干预,下学期还会扩大,对后续教学节奏和教学公平都会产生影响。第三,学生的高阶能力培养还有明显短板。我们这次专门组织了试卷分析小组,发现不少孩子在应对综合题、开放题、情境题时,思维定势强、语言组织弱,能写,但写不到点子上,能算,但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简单说,学生不是不会,是缺乏思维训练。我们的课堂,还是“讲得多、练得多、思得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学期就彻底解决,但我们必须正视它、面对它、研
5、究它。因为质量,不接受原地踏步,更不能接受自我感觉良好。三、“谋对策”:教学质量必须靠“主动谋、精准干、齐心抓”说到底,分析是为了改进,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干?我想,关键还是在于“怎么谋”“怎么干”“怎么盯”。第一,要在“课堂”上下真功夫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不变,质量不可能变。这学期我们推行了不少新的教学尝试,但也发现一个问题一一有些老师“理念是新的,做法还是老的”。表面上是讨论式、合作式教学,实则学生还是“坐听为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稀里糊涂。下学期,我们将继续抓“课堂革命”:从教学目标设置,到课堂环节设计,再到学生参与状态,都要抓。我们会组织一批“真实课堂观摩
6、课”,不求花哨,只看“有效”。真正的“好课”,不是PPT做得多漂亮,而是学生学得明不明白、会不会用。第二,要在“教研”上做细文章教研不能是任务,更不能是流程,而要变成解决教学难题的“刀子”和“锤子”。下学期,我们继续推行“问题导向型教研”:每个教研组都必须围绕一个真问题做研究,研究结果要有数据支撑、有课堂呈现、有策略输出。不搞空对空,不讲虚对虚。另外,我们要建立“听评课协同机制”,让听评课不只是评“老师的表现”,更要评“学生有没有学进去”。我们也会选拔骨干教师组成“教学诊断小组”,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进行常规教学巡诊。第三,要在“评价”上动真格子一个不能评价学生成长、不能引导教学方向的考试,只
7、是一次排队游戏。我们要把教学质量分析从“卷面成绩”扩展到“能力结构”,让分析真正成为改进教学的工具。我们将逐步建立“班级教学质量画像”和“学生学业成长记录”,通过学情调研、单元测试、综合素养评估等方式,为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类学生建立一个动态跟踪系统。简单说,就是让老师心中有数:这个班哪块短板、哪个孩子在哪掉队,我们要怎么扶、怎么补。最后,我想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讲“提质量”,讲得多了,难免也让人听得有点麻木。但我想说,质量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是赢得口碑的关键,是对得起家长期待、学生未来、我们自己的良心。现在,教育正在变,变得更复杂,也变得更专业。我们不能再靠经验主义走老路,也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应对考试,我们要真正走到“用数据说话、靠教研破题、凭课堂立足”的路上。这个暑假,希望大家在好好休息的同时,也抽空整理一下这学期的教学笔记、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带着问题做一点有准备的学习。别光想着“放假”,也别太忙着“陪娃旅游”,给自己充点电,为新学期的出发蓄一蓄力。最后,感谢大家这一个学期的辛苦付出,感谢你们对教学质量的坚守与追求。新学期,我们一起沉下心来,稳住节奏,盯住问题,补足短板,迈好每一步,向教学质量要成绩、要突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