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走进生物世界》校本教材(小学也可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1536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6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走进生物世界》校本教材(小学也可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走进生物世界》校本教材(小学也可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走进生物世界》校本教材(小学也可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序言 生命是人类知识范围内最富于魅力的现象,自古至今人类都在不 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走进生物世界为您 介绍生物常识, 使您了解生物中的许多有趣现象,向您提供一个展示 生物奥秘的趣味档案。 向您提供生物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生物王国里一 些生命个体, 向你展示平时不为我们所注意微小生命的生活。以及一 些奇珍异兽和一些珍贵的植物以及怎样保护这些珍贵的物种。 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校 园植物的鉴定技巧”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

2、积极性,但有的学生形 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主动探索的能力,针 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有效的引导。“ 研究” 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 为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走进生物的世界 ,奇妙的世界 ,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 观察,勤于思考, 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 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揭晓答案的 同时,你也会体味到知识的无穷魅力。7 2 第一课时: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农村生活,富有田园的情趣,家养禽畜常常同你作伴儿。鸡是令你 喜爱的一种。母鸡常常兴奋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叫声引

3、诱那公鸡前 去配种,有时候告诉你它产下蛋啦。每天清晨,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啼 叫几遍, “喔喔喔” ,它把你从梦中唤醒,似乎是说:天亮啦,赶快起 床。鸡是一只“活时钟” 。古代人对鸡素有好感,称赞它“头戴冠, 足搏距,勇斗,守夜不失时” 。周代有种叫“鸡人”的官,专门负责 “司晨” ,就是在祭祀这一天,每当鸡鸣的时候,专门唤醒百官赶快 上朝。后来发展成在每天早晨“鸡人”戴上鸡冠形的红帽子,撞钟报 晓了。古代还有个“闻鸡起舞”的故事,说的是人们如何把鸡鸣声当 作策励自己上进的警号。在人们的心目中,鸡还是喜庆的象征。“雄 鸡一唱天下白”。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要啼鸣呢? 科学家在探索生物的秘密中,发现不

4、少动物的习性和生理功能, 都受到大自然节律的支配。 比如,蝙蝠总是在黄昏以后飞来飞去捕捉 昆虫;鹦嘴鱼总是在白天到离海滩洞穴一公里的地方去觅食;雀鲷鹭 每天飞向海边总是比前一天推迟约五十分钟;牡蛎总是在涨潮时张开 贝壳捕捉食物; 招潮蟹总是在潮退时才从沙里爬出来觅食;沙蚕群集 海面,常常在满月后三天,日落后的五十四分钟,不迟也不早;灰熊 总是在特大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才进洞冬眠。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 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证明生物体内有一座奇妙的“生物钟”,指挥 着生物的行为。生物的节律周期是这种生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大自然的光照、气温、湿度、气压、潮汐等各种因素不断影响下, 3 生理上不

5、断调节,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昼夜和季节性的节律。鸡的“生 物钟”藏在哪里呢?最近, 日本科学家对鸡进行研究和试验,第一次 发现和证实了:鸡的“生物钟”长在鸡的松果体细胞里。松果体在大 脑和小脑之间,是一个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一到黑夜,它就分 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来抑制鸡的活动。 如果给鸡埋上装有 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入睡了。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也发现,如果 把麻雀的松果体摘除, 它活动的周期节律就会消失;如果从另一只麻 雀为它移植了松果体,周期节律又恢复啦。这证明鸡(包括鸟类)的 “生物钟”就在松果体细胞里。 光线能使松果体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发生变化,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钟”

6、“摆动” 。正是这种奇妙 的“生物钟”记忆着明暗的规律,才指挥着公鸡的日常活动:天快亮 了,公鸡就放声啼唱;天快黑了,就赶快去宿窝。 科学家还从蟑螂的咽下找到了一种神经节,它调节蟑螂的活动和休 息。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就更复杂了,在延髓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里有个 “主钟”, 在其他组织的细胞里还有另一个独立运转的“子钟” , 同时在“摆动”。人们发现,用改变光照的节律,即用人造的白天和 黑夜,可以调拨“生物钟” ,改变动物原有的生活节律。如果人为地 缩短黑夜的时间,能使鸡鹅鸭产蛋增多,使牛羊的发情期延长,繁殖 的数量就增多,牛奶的产量也提高了。而人为地缩短白天的时间,就 能使鸡长肥,猪长膘,使

7、羊和银狐等长毛快。人们正在对蚊子等有害 昆虫进行试验,调拨“生物钟” ,让蚊子在缺乏食物和温湿度不适宜 的季节里成熟,使它没法生活下去。 4 第二课时脚气还是脚气病? 夏天到了,脚气发作的人群又开始多了,张阿姨就是其中的一 位, 她听人说服维生素B1能治疗脚气,就去药店买了维生素B1来吃, 但吃了一段时间后,脚气一点都没有改善。其实,像张阿姨这类的患 者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 他们误把人们俗称为 “脚气“ 的脚癣当成了 “脚气病 “。那脚气与脚气病是否是同一回事呢? 大家经常听到脚气和脚气病,有些人以为这是一种病,采用同样 的治疗方法即可。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脚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足癣,

8、是一种趾间皮肤浅部的真菌传染性 皮肤病,脚气的皮肤损害有水疱型脚气、糜烂型脚气、鳞屑型脚气。 脚气常发生在潮湿多汗的趾间,伴有剧痒、臭味、浸渍发白等,脚气 以中青年为主, 2140 岁占 64% ,工人、农民发病率较高。脚气与 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春夏发病占85.7% ,也就是说春夏季是脚气的 高发季节。 脚气患者最忌搔抓,搔抓不仅促成了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的 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 无论哪一型脚气都可以用橘皮煎 汤外洗,效果较好。新鲜橘皮 150 克,加水 1000 毫升,大火烧开后, 小火煎煮半小时, 先熏患处,待水温适中后, 再浸泡患处,每天 1 次, 10 天为 1 个疗程

9、。一般 2 个疗程效果较显著。此外,你也可以选用 赤小豆膏治疗脚气, 本草纲目 记载,赤小豆善治脚气, 以帛盛之, 以脚踩之,久久必愈。赤小豆利湿解毒;枯矾为明矾加热后失去结晶 5 水而成,能燥湿收敛、生肌止痒;米醋性酸,散瘀解毒,抑制真菌。 三者合用杀菌解毒效果显著。 赤小豆 30 克,枯矾少许,均研成细末, 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 每日以赤小豆膏敷脚部患处,纱布包裹以免药 物脱落,每天 1 次。 脚气病是维生素 B1 缺乏症,它主要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维生素 B1 缺乏主要与人体摄入不足有关, 而食物过于精致, 加工及烹调方法不当是造成摄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另外人体吸收利用 障碍

10、如腹泻等也会导致维生素B1 的缺乏。 脚气病早期可表现为疲倦, 下肢软弱无 力或沉重感,体重下降,消化不良或出现便秘、健忘、易怒、失 眠、头痛、肌肉酸痛、心动过速、心悸、气喘、水肿等。脚气病补充 维生素 B1 就能缓解,未精制的谷类食物是维生素B1 最重要的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碾磨的精加工而使维生素B1 的含量会逐渐减少。 此外含有维生素 B1较多的食物还有葵花子仁、生花生仁、瘦猪肉、 豌豆、羊肝、松子等。 思考: 1. 小金的爱好是打篮球, 为了避免得脚气, 你能给小金一点建议吗? 2. 奶奶得了脚气病,你去看望奶奶的时候应该拿些什么食物呢? 6 第三课时蚊子的“香吻”爱给谁? 夏日的

11、夜晚, 当你困倦入睡的时候,蚊子嗡嗡飞来,轻盈地落 到你身上,用尖喙扎进皮肤,贪婪地吸血。你醒来拍打的时候,它早 就溜走啦。可恶的是,蚊子吸了血以后,被它叮过的这一块皮肤会变 成红肿块,使你感到又痛又痒。那是蚊子的唾液刺激皮肤的结果。蚊 子不仅叮人,还叮咬老鼠、 红雀等动物,在人兽之间传染流行性乙型 脑炎等几十种疾病。 全世界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患者,每年多达一 百万人以上。蚊子在黑暗中是怎样找到人的呢? 蚊子找人的奥秘是很复杂的。科学家发现蚊子的起飞和停落,同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系。人和动物呼吸的时候, 要呼出二氧化 碳。这种气体可以刺激蚊脑中的“飞动命令中枢”。二氧化碳浓度增 大了,

12、蚊子飞动的次数也增加,可能是这个“命令中枢”指挥着蚊子 沿着二氧化碳气味的散发方向来找到人或者动物的。科学家还发现, 暖湿的环境对蚊子的吸引力特别大。有人曾经做过实验: 在一个通风 道里,设置三个圆筒,一个是温暖的,一个是潮湿的,还有一个是温 暖而潮湿的,并且在通风道的气流中加进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发现, 停留在这三个圆筒里的蚊子有多有少,分别是:七只、二十二只和三 百五十八只。 这说明暖湿的环境是蚊子最喜爱的活动场所,也是高温 湿润的夏季蚊子活动最旺盛的原因。蚊子为什么对温暖潮湿的环境那 样敏感呢? 原来,人和恒温动物向体外散发一定的热量和水分,他们周围的 空气就会产生对流,尽管这种对流的气流

13、很微弱,蚊子也会感觉到。 7 蚊子随着这种对流的温湿空气飞舞,盘旋徘徊,从而找到了吸血的对 象。蚊子爱叮哪些人呢? 通常,蚊子爱叮穿黑衣服的人,爱叮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 人,爱叮皮肤娇嫩的儿童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头部长 有一对复眼, 它可以识别物体的轮廓, 还可以区别不同的颜色和光线 的强弱。蚊子大多喜欢弱光,黑暗或者强光它都讨厌。你穿上白衣服 的时候,反射的光比较强,对蚊子就有驱赶作用。相反,你穿了黑色 衣服以后,光线比较暗,很适合蚊子的视觉习惯,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就多啦。 蚊子头部和腿上长有触角和刚毛,这些都起着传感器的作用, 也 是蚊子察觉周围世界的器官。它们对温度、温度

14、、气流、汗液等都很 敏感,能接收外界的许多信息。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人,皮肤 上粘有一种酸性的氨基酚和盐类,蚊子凭着这种气味“导航”飞去叮 人。儿童的皮肤很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 也容易被蚊子察觉到。 当你走动或摇扇乘凉的时候,所产生的气流对 蚊子的传感器是一种威胁, 它不敢飞近身旁。 如果你静坐或睡觉的时 候,蚊子很少感受到这种威胁,知道外界没有干扰,就飞落到你的身 上,来个突然袭击。一定要记住会叮人的全是雌蚊。雄蚊的口器已经 退化,下颚短小细弱,不会叮人,它们靠吸取花蜜和植物汁液为生。 人们知道了蚊子叮人的奥秘以后,设法驱避蚊子。 古代人很早就以点 蚊香,焚烧艾草

15、,利用它们散逸出的挥发性物质,来驱避蚊子。现代 的驱蚊剂,利用驱避药物,作用于蚊子的感受器,使蚊子飞走。 8 第四课时校园植物的鉴别技巧。 1抓住主要分类依据,采用层层缩小的方法提高识别能力。 当我们采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全部特征, 然后根 据观察到的特征, 运用已学过的各个类群的主要分类依据,采用层层 缩小的方法,去鉴别这种植物到底应属于哪一科、哪一属的植物。如 果见到这种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形成果实),那可肯定是属于被子植 物;如果这种植物具有羽状或网状叶脉,花的基数又是4-5 数、直根 系,那它不可能是单子叶植物,而是一种双子叶植物。 其次,可观察该种植物的营养体和花、果的

16、特征,如果我们看到的这 种植物是一种具有卷须的草质藤本植物,而且卷须是侧生于叶柄基部 或叶腋、单性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瓠果等特征,就可确定它是 属于葫芦科的植物了。 要是看到的那种植物, 是一种具有卷须的木质 或草质藤本植物,卷须与叶对生,两性花,雄蕊对着花瓣,浆果等特 征的话,那么这种植物就不是葫芦科的植物,而是属于葡萄科的植物 了 2使用倒查检索表的方法提高识别能力 运用植物检索表来鉴定植物,是提高我们识别科、属、种能力的最有 效的方法。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方法倒查书本和检索 表。 具体方法是:先通过索引找到描述该植物形态特征及其插图的页次, 仔细阅读书中该植物的特征描述, 从

17、中逐步纠正自己对植物学名词术 语不确切的理解。 然后阅读该植物所在属和科的检索表,从中掌握两 9 方面的知识, 一是这类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鉴 别要点是什么。 3利用鉴别性特征提高识别科的实际能力 (1)具块根的类群 毛茛科(乌头属,天葵) 、樟科(乌药)、豆科(野葛)、百合科(天 门冬属,萱草属,山麦冬属,沿阶草属) 。 枝刺: 、蔷薇科(火棘属梨属) 、豆科(皂荚属)、芸香科(枸桔属、 金桔属、柑桔属)、仙人掌科、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 皮刺:蔷薇科(悬钩子属,蔷薇属) 、豆科(含羞草属)。 叶刺或托叶刺或叶柄刺:豆科(刺槐属) 。 (6)具卷须的类群 葫芦科(卷须侧生

18、于叶柄基部) 、葡萄科(卷须与叶对生)、豆科(野 豌豆属,香豌豆属,豌豆属) 、百合科(菝葜属)。 (7)具叶柄下芽的类群 豆科(刺槐属、香槐属) 、悬铃木科。 (8)有白色或黄色乳汁的类群 桑科(桑属、榕属、柘属、构属) 、夹竹桃科、菊科(舌状花亚科) 。 (9)叶具油点或腺点的类群 木本: 、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南天竹属) 、蔷薇科(花楸属,悬钩子 属,蔷薇属)、豆科(许多属)、芸香科(花椒属,枸桔属) 、五加科 (楤木属)。 草本:毛茛科(牡丹属,毛茛属,唐松草属,银莲花属)、十字花科 10 (泡果荠属, 碎米荠属)、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蔷薇科(假升麻属, 水杨梅属, 委陵菜属,草莓属

19、,龙牙草属, 地榆属) 、豆科(许多属)、 芸香科(松风草属)、茄科(茄属马铃薯) 。 (11)互生、掌状复叶(包括掌状三出复叶)的类群 木本:木通科(木通属,鹰爪枫属,野木瓜属,大血藤属)、葡萄科 (蛇葡萄属,爬山虎属) 、五加科(鹅掌藤属,五加属) 。 草本:毛茛科(天葵属)、白花菜科(白花菜属)、蔷薇科(委陵菜属, 蛇莓属) 、豆科(车轴草属)、酢浆草科(酢浆草属) 、葡萄科(乌蔹 莓属) 、葫芦科(雪胆属,绞股蓝属) 。 (12)具对生复叶的类群(仅包括双子叶植物) 掌状复叶:七叶树科(七叶树属) 、马鞭草科(牡荆属) 。 羽状复叶:毛茛科(铁钱莲属) 、芸香科(黄柏属,吴茱萸属) 、

20、槭树 科(槭树属部分种)、木犀科(白蜡树属,连翘属) 、紫葳科(凌宵花 属) 、唇形科(丹参属部分种) 。 (13)具轮生叶的类群(仅包括双子叶植物) 景天科(八宝属、景天属部分种) 、五加科(人参属)、夹竹桃科(夹 竹桃属) 、玄参科(石龙尾属)、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茜草科(茜 草属,拉拉藤属)、桔梗科(桔梗,轮叶沙参) 。 (14)具特殊花冠类型的类群 花冠的形状往往成为不同类别植物所特有的特征。 蔷薇形花冠蔷薇科植物十字形花冠十字花科植物 蝶形花冠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假蝶形花冠豆科云实亚科植 11 物 唇形花冠唇形科、 玄参科植物管状花冠、 舌状花冠菊科植物 漏斗形花冠旋花科植物和部分

21、茄科植物 钟形花冠桔梗科植物 (15)具副花冠的类群 副花冠(corona)是有些植物在花冠和雄蕊之间的瓣状附属物。萝藦 科、石蒜科 (水仙属) 。 (16)具副萼的类群 有的植物在花萼之外还有一轮萼状物(苞片),称副萼。蔷薇科(水 杨梅属,委陵菜属,蛇莓属,草莓属) 、锦葵科(蜀葵属,棉属,木 槿属) 。 (17)花有距的类群 花萼或花冠基部向外延长成管状或囊状突起,称其为距(Spur) 。 毛茛科(乌头属,翠雀属,飞燕草属) 、罂粟科(紫堇属)、牻牛儿苗 科(天竺葵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堇菜科(堇菜属)、兰科(大 部分属) 。 (18)具有典型雄蕊类型的类群 单体雄蕊锦葵科植物 二体

22、雄蕊 (9)+1 或(5)+(5)型:蝶形花亚科植物; (3)+(3) 型: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多体雄蕊藤黄科、楝科植物 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植物;四强雄蕊十字花科植物 聚药雄蕊菊科植物 12 第五课时红豆树、柳杉、秃杉以及苏铁 红豆树,属豆科。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因种 子皮色鲜红而得名。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 米以上,胸径可达1 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 无色。为国家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野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理气, 通经。主治疝气,腹痛,血滞,闭经。生于河旁、山坡、山谷林内, 海拔 200-900 米,稀达 1350米。红豆树幼年喜湿耐阴,

23、中龄以后喜 光。较耐寒,在本属中是分布于纬度最北的一个种。它对土壤肥力要 求中等,但对水分要求较高;在土壤肥润、水分条件较好的山洼、山 麓、水口等处生长快,干形也较好;在干燥山坡与丘陵顶部则生长不 良。主根明显,根系发达,寿命较长,具萌芽力,能天然下种更新。 渐危种。由于本种经济价值很高,常为产地收购部门和群众砍伐利 用,致使分布范围愈益狭窄,成年树日益稀少。仅在寺庙和村落附近 保存少数大树。在本种分布较集中地区(如浙江省龙泉黄山头、岭根 等地)已建立红豆树保护点,严密控制群众乱砍滥伐,并积极开展人 工繁殖,建立造林基地。浙江及南方一些林场已进行成片造林。 柳杉,又名长叶孔雀松。乔木,高达40

24、 米,胸径可达 2 米多, 树冠狭圆锥形或圆锥形;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状脱落; 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 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 孔线,长 1-1.5 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 2.4 厘米,四面有气孔线。可作观赏植物,也可药用。中等喜光;喜 13 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 壤土,忌积水。 生于海拔 400-2500 米的山谷边,山谷溪边潮湿林中, 山坡林中,并有栽培。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 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

25、干、土层瘠薄的 地方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抗风力差。 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 (二) 、自主探究 刚刚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两种我们校园里的珍稀植物,现在大家 拿出课前搜集好的资料,按照小组分工,进行组内共享。并完成如下 表格: 植物名称保护级别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研究价值 按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三)知识链接 给予学生一些资料查询的网址,并讲授一些信息获取技巧, 提高信息 获取能力。 14 第六课时鸳鸯溪自然保护区 屏南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鹫峰山脉,位于屏南、周宁、 政和三县交界处偏僻山区。涉及屏南县的双溪镇、周宁县的礼门乡、 政和县的杨源乡等3 个乡镇

26、 7 个行政村。 保护区总面积 1457.3 公顷。保护区呈一弯曲狭窄长廊状,东西宽约 1.5km,南北长约 14.5km。森林覆盖率达89% 。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鸳鸯、猕猴为主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保护 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但也存在许多珍稀的植物资源。 2、鸳鸯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介绍 屏南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 盖率达 89.0%, 蕴含着多种生态系统及其景观。 保护区终年温凉湿润, 水热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现已初步查明保护区内有 8 个植被型 21 个群系,常见群丛有32 个。

27、植物种类 745 种,隶属于 150科 431属。其中国家 I 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榈木、喜树、 闽楠、福建柏、长叶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 种,银杏 2 种;国 家 II 级保护植物有花伞花木等6 种,以及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有: 福建樱桃、柳杉、三尖杉、刨花润楠、油杉、江南油杉、红楠、绞股 蓝等 8 种。境内兰科植物30多种。 3、鸳鸯溪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介绍 屏南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的动物种类,按动物地理 分布,以东洋界动物区系种类为主,并具有古北界的特征。已查明野 15 生脊椎动物共计 74 科 130 属 181种。其中有 47 科 103 种属于有特殊 意义和保护价值的

28、野生动物种类。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有(鸟类30 科 90 种;兽类 19 科 35种;爬行类 15 科 30 种;两栖类 10 科 26 种) 。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1种,其中国家 I 级保护动物有豹、 云豹、 白颈长尾雉、蟒蛇等5 种,国家 lI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鸳鸯、豺、 穿山甲、白鹇、 虎纹蛙等 16 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直”动物)79 种、另有省 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山蛙、黄腹鼬、黄斑苇鳽等16 种。 南方红豆杉,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芽鳞 顶端钝或稍尖,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叶2 列,近镰刀形,长 1.5 4.5

29、 厘米,背面中脉带上无乳头角质突起,或有时有零星分布, 或与气孔带邻近的中脉两边有1 至数条乳头状角质突起, 颜色与气孔 带不同,淡绿色,边带宽而明显。 种子倒卵圆形或柱状长卵形, 长 7 8 毫米,通常上部较宽,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种子可榨油; 树皮含单宁;木材可供作用材。南京和上海都有栽培;用种子繁殖, 也可扦插。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河南和陕西。国家一级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 30 米,胸径达 60100 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 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 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

30、色; 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 16 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叶排列成两列,条形, 微弯或较直,长 13(多为 1.5 2.2 )厘米,宽 24(多为 3)毫 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 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 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 雄蕊 814 枚,花药 48(多为 56) 。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 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 (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 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 毫米,径 3.55

31、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 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2、生长环境 南方红豆杉是中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成分之一,在阔叶林中常 有分布。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通常生长于山脚腹地较为潮 湿处。自然生长在海拔1000米或 1500米以下的山谷、溪边、缓坡腐 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中性土、钙 质土也能生长。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年 均温 1116,最低极值可达 -11 。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 多见萌芽小枝,但生长比较缓慢。很少有病虫害,寿命长。 3、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长江流域

32、以南,星散分布。贵阳市主要分布在花溪、乌 当、开阳、息烽。安徽省主要分布在黄山市歙县石门乡及黄山区一带。 17 浙江省百山祖国家级保护区内也有广泛分布,其中庆元风景村三堆村 至景宁一带最多。 4、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 材质坚硬,刀斧难入,有“千枞万杉, 当不得红榧一枝桠”之称。 边材黄白色,心材赤红,质坚硬,纹理致密,形象美观,不翘不裂, 耐腐力强。可供建筑、高级家具、室内装修、车辆、铅笔杆等用。种 子含油量较高。 (2)园林价值 南方红豆杉枝叶浓郁, 树形优美,种子成熟时果实满枝逗人喜爱。 适合在庭园一角孤植点缀, 亦可在建筑背阴面的门庭或路口对植,山 坡、草坪边缘、池边、片林边缘丛植。

33、宜在风景区作中、下层树种与 各种针阔叶树种配置。中国之外用欧洲豆杉作整形绿篱。 5、保护现状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优良珍贵树种。在 贵州省的分布区虽较广, 但本种在其分布区内种群数量稀少,若不加 以保护,有处于渐危状态的危险。南方红豆杉多属鸟类取食带传播, 故很分散、零星。由于材质好,色泽美观,破坏更为严重,当前首要 的是停止对现有资源的破坏, 同时加强繁育工作,引为庭园观赏树种, 扩大栽培,达到保存物种的目 18 第七课时珍稀动物鸳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鸳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鸳鸯的习性。 2、技能性目标: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

34、信息的搜集。 3、情感性目标:关注本地生态环境。关注濒危动物的生存,热爱家 乡、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1)说出鸳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鸳鸯的习性。 三、教学难点 (1)说出鸳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鸳鸯的习性。 四、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教师制作PPT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鸳鸯属鸟纲,鸭科,为我国特有观赏鸟,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 物。中型游禽,体长不到50 厘米。雄性鸳鸯(即:“鸳” )羽毛绚丽; 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 嘴红棕色;最具有特色的是翅上有一对粟 黄色、直立的扇形翼帆, 非常夺目;胸腹部纯白,雌性鸳鸯(即“

35、鸯” ) 远不如雄性鸳鸯漂亮, 通体颜色为暗哑的灰色; 眼周和眼后各具一条 白色纵纹;嘴灰黑色。雌雄鸳鸯生活形影不离,古称“匹鸟”,常以 此比喻恩爱喜从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中有“得成比目 何辞死,愿用鸳鸯不羡仙”之句。 鸳鸯溪景区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毫无污染,溪旁天 然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下,灌木苦椎(橡子树)的小粒果实形似橄榄是 上好的食物,溪边还有鲈、鱼光、鳗、鳜等动鱼可供美餐,水边的蒯 草灌丛树荫, 溪边的穴窦岩隙树洞构成了鸳鸯的营巢。因此每年秋分 起数以千对鸳鸯陆续从我国东北部,内蒙古等地,千万里奋翩疾飞, 执着地回归鸳鸯溪度过严冬,直至翌年清明。 19 1、外形特征 鸳

36、鸯是小型游禽,雄鸟额和头顶中央翠绿色,并具金属光泽;枕 部铜赤色,与后颈的暗紫绿色长羽组成羽冠。眉纹白色,宽而且长, 并向后延伸构成羽冠的一部分。眼先淡黄色,颊部具棕栗色斑,眼上 方和耳羽棕白色,颈侧具长矛形的辉栗色领羽。背、腰暗褐色,并具 铜绿色金属光泽;内侧肩羽紫色,外侧数枚纯白色,并具绒黑色边; 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具银白色羽缘,内翈先端 具铜绿色光泽;次级飞羽褐色,具白色羽端,内侧数枚外翈呈金属绿 色;三级飞羽黑褐色,外翈亦呈金属绿色,与内侧次级飞羽外翈上的 绿色共同组成蓝绿色翼镜, 最后一枚三级飞羽外翈为金属绿色,具栗 黄色先端,而内翈则扩大成扇状,直立如帆,栗黄色

37、,边缘前段为棕 白色,后段为绒黑色,羽干黄色。尾羽暗褐色而带金属绿色。颏、喉 纯栗色。上胸和胸侧暗紫色,下胸至尾下覆羽乳白色,下胸两侧绒黑 色,具两条白色斜带,两胁近腰处具黑白相间的横斑,其后两胁为紫 赭色,腋羽褐色。 雌鸟头和后颈灰褐色,无冠羽,眼周白色,其后一条白纹与眼周 白圈相连,形成特有的白色眉纹。上体灰褐色,两翅和雄鸟相似,但 无金属光泽和帆状直立羽。颏、喉白色。胸、胸侧和两胁暗棕褐色, 杂有淡色斑点。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嘴雄鸟暗角红色,尖端白色。雌鸟褐色至粉红色,嘴 基白色,脚橙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 430-590g,435-550g;体长 401-430mm , 43

38、8-450mm ;嘴峰 26-31mm ,27-38mm ;翅179-240mm , 202-229mm ;尾77-127mm ,92-138mm ;跗蹠 37-47mm , 38-48mm 。 (注:雄性;雌性) 2、栖息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 地中,冬季多栖息于大的开阔湖泊、江河和沼泽地带。一般生活在针 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 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每天在晨雾尚 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 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 一

39、、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 20 3、生活习性 (1)迁徙 每年 3 月末 4 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 月末 10 月初离开繁 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 只或 10 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 见有多达 50 余只的大群。在贵州、台湾等地,亦有部分鸳鸯不迁徙 而为留鸟。 (2)习性 常成群到达繁殖地, 刚迁到繁殖地时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水塘 和溪流中,休息时则成群栖息在水边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 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集群多达50-60 只,有时达近 百只。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 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

40、,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 尖细的哦儿声。 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在饱餐之后,返回栖 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 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 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哦儿,哦儿” 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 (3)食性 杂食性。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 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冬季的食物几乎都是栎树等植物的坚果。春季 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子、苔藓等植物性食物 为食,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 殖季节则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如蚂蚁、石蝇、螽斯、蝗虫、蚊子、

41、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蝲蛄、虾、蜗牛、蜘蛛以及小型鱼类和 蛙等动物性食物。 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 特别是早晨天亮以后到日出 前和 14:00-16:00 最为频繁。一般在河中水流平稳处和水边浅水处 觅食,有时也到路边水塘和收获后的农田与耕地中觅食。在水中觅食 时,除在水边浅水处直接涉水觅食外,有时也潜水觅食和将头伸入水 中边游泳边觅食。 休息时或漂浮在水面打吨或在水中来回游泳,有时 亦成群站在水边沙滩上或石头上。 4、繁殖方式 繁殖于山地森林中。 3 月末 4 月初迁到繁殖地时并不立刻营巢, 而是成群活动在林外河流与水塘中。随着天气逐渐变暖, 鸳鸯才逐渐 21 分散和成对进入营巢地。4 月

42、下旬开始出现交配行为,一直持续到5 月中旬。交配活动开始前雌雄双双游泳于水中,雄鸭频频向雌鸭曲颈 点头,浸嘴于水中,同时竖直头部艳丽的冠羽,然后伸直颈部,头不 时地左右摆动,随后雌雄并肩徐徐游泳于水面, 并不时将嘴浸入水中, 游过一段时间后,雌鸭疾速向前,雄鸭紧跟其后,同时不断地翘起尾 部,紧接着跃伏于雌鸭背上,用嘴衔着雌鸭的头羽进行交尾。交尾时 间每次约 2 秒钟,可连续进行 4-5 次。交配后各自昂首展翅进行水浴 和整理羽毛,然后上到岸上休息。 营巢于紧靠水边老龄树的天然树洞中,距地高10-18 米。巢材极 简陋, 巢内除树木本身的木屑外, 再就是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的绒羽。 洞口大小为 8

43、cm 9cm ,巢洞大小为43cm 34cm ,洞壁厚 8cm ,洞深 64cm 。5 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7-12 枚,卵圆形,白色,光滑无 斑,雌鸟孵卵, 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到隐蔽的河段上换 羽。雌鸟在孵卵期间除每天3:00-4:00、7:00-9:00 和 16:00-17 : 00 外出觅食外,一般不离巢,特别是在孵卵的最后1-2 天几乎根本 不离巢,恋巢甚为强烈,孵化期28-30 天。 雏鸟早成性,雏鸟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孵出第二天,雏鸟 即能从高高的树洞中跳下来, 进入水中后即能游泳和潜水。 一直持续 1 小时之久,然后亲鸟才从洞中飞出,落于树下水中,并继续不停的

44、 鸣叫,在洞中的雏鸟亦跟着叽叽地鸣叫,并利用锐利的爪慢慢 爬到洞口,然后一个一个地跳到树下草地上,并很快的跑到水中,游 泳于亲鸟周围。 5、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 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 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 种。 鸳鸯也是中国传统出口鸟类之一,在中国曾拥有很大的种群数 量,每年都有大量活鸟被捕猎供应国内各动物园和出口。1975 年以 前无论是春季在长白山还是冬季在南方越冬地,都能经常遇到40-50 只的大群,而这种壮观的场面却很难见到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森林 砍伐和捕

45、猎,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据调查,在中国的繁殖种群数 量为 1500-2000 对。 22 第八课时珍稀动物猕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猕猴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猕猴的习性。 2、技能性目标: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 3、情感性目标:关注本地生态环境。关注濒危动物的生存,热爱家 乡、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猕猴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猕猴的习性。 三、教学难点 (1)说出鸳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举例说出鸳鸯的习性。 四、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教师制作PPT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46、猕猴(学名: Macaca mulatta ) :体长 51-63 厘米。是典型的猕 猴属动物,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 厘 米,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 23 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 下部橙黄或橙红色, 腹面淡灰黄色。 栖息广泛,草原、沼泽各类森林。 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 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 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 种声音或手势,互相之间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猕猴适应性强, 容

47、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常被用于进行各种医学试验。 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猕猴喜欢栖息于热带、 亚热带及暖温带阔叶林, 喜欢生活在石山 的林灌地带,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攀 藤绿树的广阔地段, 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场所。鸳鸯溪景区环境 宁静,空气清新,针叶阔叶混交林下,水质洁净,毫无污染,有很多 林灌地带,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攀藤 绿树的广阔地段,非常合适猕猴的栖息。 1、形态特征 猕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猴。头体长4764 厘米,尾长 1930 厘米,雄猴体重 7.7 千克,雌猴体重 5.4 千克。在同属猴类 中个体稍小

48、,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呈棕色,额略 突,眉骨高,眼窝深,具颊囊,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 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 腰部以下为 橙黄色或橙红色, 腹面淡灰黄色,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 不同地区和个体间体色往往有差异。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 24 多为肉红色。成年雄猴的体型要比雌猴大。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 齿 32 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 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 均能直立。昼行性。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通常四肢基本 等长。 面部裸露无毛,轮廓分明,眼眶由骨形成环状,使两眼向前,眼 间的距离较窄,视觉发达,

49、立体化,可以在树林之间活动时较准确地 判定距离,辨别色彩,但嗅觉退化,头骨的构造也随之改变;齿式为 异齿型,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颊齿通常为丘型齿和低冠 齿,臼齿呈四方形并有4 个较低的锥状突起,适于咀嚼;锁骨发达, 四肢关节灵活, 上腕部及大腿部由躯干部分离,因而前后肢可以前后 左右自由运动,前腕和小腿的2 根骨头分离而且松松地连接在一起, 不必连带躯干即可回转前后脚,适合握住树枝; 通常只胸前有一对乳 头;有盲肠;四趾上都具有5 指(趾) ,可以灵活而稳定地抓握树枝, 指(趾)的端部仅盖住指(趾)头背面的扁平指甲,突出的指(趾) 部有发达的指(趾)纹,触觉灵敏,还有防止滑落的作用;掌面和跖 面裸出,具有发达的两行皮垫,手脚的拇指(趾)和其余4 指(趾) 相对,可以握合。 2、生活习性 (1)习性 集群生活,猕猴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群居于 森林中。它们常爱攀藤上树,喜觅峭壁岩洞,其活动范围很大。猴群 在集体行动时,会有一“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即 25 会发出信号,招唤猴群迅速转移。如果情况紧急,猕猴凭借它们攀崖 越险的熟练本领, 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 优劣而有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