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6211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声的世界 是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三章, 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 准中的部分理念: 1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材首先用四幅图把学生带入了声音的情境,接着又安排了一系列与声有关 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后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教材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中与声有关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使学生感觉到物理 就在身边,培养他们喜欢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2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本节设计为科学探究型课,但因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能力层次,所以又不 是完整

2、的科学探究过程,而是突出科学探究要素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这样 的设计,是由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 对探究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这些探究活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 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等方面都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声音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 象。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知识,而且在小学自然课中 也学过了与声有关的常识。 尽管有这些前期经验与常识,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什么 能听到声音?”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本节将使学生

3、在已有认识 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理念 1注重各个环节、细节的创新 本节课在很多环节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用“跳舞的烛焰”引入新课, 将发声的闹钟放入水中证明液体可以传声,以重庆磁器口古镇 “金盆洗手” 的发 声现象结束新课。 创新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如:在“证明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的实验中, 在水槽下垫一张红纸,使“水花四溅”现象更为明显;在真空罩的实验中,为了 减震,在闹钟下垫一块海绵, 为防止搬动真空罩时闹钟翻倒,又在海绵上放一块 U 形磁铁。 教学上的所有创新都是学生本位理念的体现,这些创新使学生的亲身体验更 为深刻,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对种种物理现

4、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注重知识与生活、社会、重庆本地特色的联系 物理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科学和技术的理解,使学生获得 更多的实际知识, 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重 庆本土文化特色的联系,如:鼓掌、说话时的发声方式,蝉、蟋蟀、弦乐器、管 乐器等常见物体的发声方式, “天宫一号”上宇航员的通讯方式,天坛回音壁的 原理, “金盆洗手”的发声原理等等。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手 等)去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学生亲自体验的 过程无法用任何其他方式代替。本节课一共设计有14

5、 处学生亲身体验,包括: 体验烛焰的舞动,体验直尺、声带、课桌的振动,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各种固液气 体的振动,体验真空不能传声,体验液体可以传声等等。 4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在验证固体可以传声 和学生分组实验及上台交流展示活动中,通过小组间合作,形成全班共同 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在这种全方位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 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6、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 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研究问题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 学生双向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 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教学难点 】 声音的传播 【教学资源 】 一、实验器材 教师用: 音箱,蜡烛,打火机,音叉,小锤,水槽(装有水),真空玻璃罩, 闹钟两个,海绵,磁铁,抽气机,塑料薄膜,圆筒(装有水) 学生用

7、: 直尺,纸杯,烧杯(内装水) ,气球,橡皮筋 二、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歌曲:冰河时代 2 ,视频(网上资源): 二胡及声音、 曾格 格笛子独奏牧民新歌、 蝉的叫声、 蟋蟀发声, 声音的反射、回声, 视频(自制): “金盆洗手振动发声” 【课时安排 】 :1 课时 【教学流程图 】 学生活动六: 阅读教材,寻找信息 开始 创设情境 教师演示实验一: 烛焰随音乐舞动 引入新课 声 音 的 产 生 学生活动一: 直尺发声时有何现象 学生活动二: 音叉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 学生分组活动三: 固液气体的振动发声 学生活动四: 声带振动发声 分 组 展 示 教师展示: 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声 音 的

8、传 播 教师提问: 声音如何传入我们耳朵 教师演示实验二: 真空玻璃罩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三: 声音在水中传播 学生活动五: 固体可以传声 教师提问: 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通讯 声 速 教师展示: 回声 学生活动七: 解释烛焰为何是跳舞高手 教师展示: 重庆磁器口“金盆洗手” 结束学生课后体验 【板书设计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包括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 三 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压强有关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跳舞高手,有

9、请它上台来给大家秀一段好不 好?“当当当当”来罗!先将蜡烛点燃, (点燃蜡烛),这是一个音箱,将扬 声器正对烛焰(老师拿出音箱,将扬声器中央正对烛焰,接入电脑,播放歌 曲冰河时代 2 ,烛焰随音乐节拍舞动起来)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烛焰真的有音乐细胞?要想弄清楚其中的道 理,就请走进今天的新课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产生 师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把直尺,你能使它发声吗?赶快动手试一试。 (学生用直尺发声) 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直尺发声) 师直尺发声时,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直尺在摆动。 师正确。像直尺这种往复运动,我们把它叫做振动。

10、直尺发声时要振动,其 他的物体发声时也要振动吗? 师老师这儿有一把音叉,你能使它发出声音吗? (学生敲击音叉发声) 师听到声音了吗? 生听到了 师发声的音叉有振动吗? 生有 师你们看到了音叉的振动吗? 生没有 师那如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呢? (学生提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师为什么会水花四溅? 生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师你能让音叉停止发声吗? 生 用手握住音叉 师谁愿意来试试? (老师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让该同学用手握住音叉) 师请问一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 手很麻 师现在音叉还在发声吗? 生 没有 (老师再将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师还能看到水花四溅吗? 生 不能 师这个实验可以

11、得出什么结论? 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师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板书: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发出声音,观察并思考有什么物 体在振动,器材有: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一个纸杯,橡皮筋若干,气球 若干。好,开始。 (学生实验 ) 师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分小组上台演示,讲解自己的发声方式) 师听到了什么? 生 听到了水的声音 师什么物体在振动? 生 水在振动 师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 水声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实验完成得非常好! 师大量的实验表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 是由物体振动产

12、生的。 师非常正确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发声现象呢? 生 师我们说话时是什么在振动 ? 生 声带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声带的振动。 (老师和同学一起将手贴在声带处) 师啊- 生 啊- 师同学们感受到声带的振动了吗? (投影幻灯片:“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师(播放视频) 师知道二胡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 生 琴弦 师正确(播放视频) 师笛子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呢? 生 空气柱 师很好 师这是什么动物? 生 知了,蝉 师它又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声的呢? 生 师(播放视频)蝉是靠腹部下面的鸣膜振动发声的 师那蟋蟀又是如何发声的呢? 生 师(播放视频)蟋蟀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师这些物体的发声有个共同

13、特点,那就是因振动而发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还有很多发声的物体,请大家下去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是如何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 师在刚才的例子中, 声音都是从讲台的电脑这儿发出的,那同学们为什么能 听到呢?声音是怎样从讲台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的呢? (投影幻灯片:“探究三: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到远处的”)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真空玻璃罩)老师这儿有一个玻璃罩,它叫做真空玻 璃罩,这儿有一个闹钟,我把闹钟打开,同学们听到声音了吗? 生 听到了 师哪个物体在振动呢? 生 有一个小锤在敲击闹钟的金属盖,金属盖在不停的振动。 师把闹钟放入玻璃罩内,还能听到声音吗? 生 能 师现在,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

14、抽掉,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切断电铃电源,打开抽气机抽气) 师(关闭真空罩阀门,切断抽气机电源)同学们听到铃声没有? 生 没有 师闹钟还在振动吗? 生 在振动 师既然在振动,那为何我们听不到铃声呢? 生 因为没有空气 师现在如果我要听到铃声,如何能够做到呢? 生 将空气重新注入玻璃罩内 师好的(打开玻璃罩阀门,重新注入空气)现在听到铃声了吗? 生 听到了 师很好,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 真空不能传声 师正确。当把空气抽掉之后,即使有声源在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说 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我们就把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板书: “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5、,真空不能传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声音的一种介质,除了空气,还有什 么物质也可以传播声音呢? 生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闹钟(打开闹铃,闹钟发出声音),同学 们听到声音没有? 生 听到了 师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你们的耳朵的? 生 空气 师正确,下面我把它放入水中(将闹钟用塑料薄膜包好,投入水中),同学 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生 能 师现在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生 先通过水,然后通过空气 师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都是声音的介质,那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 能 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吗? 生 将耳朵紧贴在桌面,另一位同学在另一端轻敲桌子,可以听到声音。 师非常好,下面

16、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体验下固体的传声好吗? 生 师非常好,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 (板书: “包括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 师同学们请看:(投影: “学以致用”)2011年 9 月 29 日晚上 9 时许,中 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又一次实现了中国人的航天 梦想。 师航天器在飞行时, 有时宇航员需要出舱活动, 但太空中又没有空气, 宇航 员怎么通讯呢? 生 利用无线电通讯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 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遇到高 墙,大山等障碍物,会被这些障碍物反射回来,再次传入人耳,请

17、看: (播放视频:“回声” ) 师在刚才的介绍中, 我们看到了雷电。 当发生雷电时, 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 是先听到雷声呢? 生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师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生 需要。 师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 声音有一定的速度。 我们把声音在介质中每 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板书: “三声速 ” ) 师关于声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教材的40 页,看一看书上介绍了哪些 重要的信息。 生 (阅读教材 40 页) 师通过阅读,你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谁来说一说? 生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生 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最小的是气体 生 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与压强和

18、温度有关 生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水中的声速是 1500m/s,钢铁中的 声速是 5200m/s。 师非常好,我们把声音传播的速度简称为声速 (板书:1 与介质种类、压强、温度有关2 通常情况: v空气=340m/s ) 三尾声: 师学完本节课后,你能解释这个实验了吗?(投影幻灯片“想一想,舞林高 手是如何炼就的”) 生 因为音箱在发声时, 扬声器在振动, 使周围的空气振动, 空气振动使烛焰 跟着跳动。 师非常正确,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 师达芬奇曾经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 声现象,国庆期间陈老师去了一趟重庆磁器口古镇,(投影“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发声现象”) :在中国易经协会重庆西北分会的门口赫然放着一 个古老的金属盆,盆内装有一些水,老板美其名曰: “金盆洗手”,陈老师 也上去洗了一下 (播放视频:“金盆洗手”振动发声) (投影: “课后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