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7477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生物学业分层测评16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业分层测评(十六)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1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 的气温下, 生活能力很差, 但是当气温上升到 25.5 时, 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 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 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 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答案】 D 2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 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 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 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 DNA 序列 C细胞的 DNA 含量 D细胞的 RNA

2、含量 【解析】 基因突变会导致 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分析花色基因是否突变, 可比较花色基因的 DNA 序列。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的碱基组成相同,都只含有 A、T、C、G 四种含氮碱基。 【答案】 B 3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环境条件的变化 染色单体互换 非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 B C D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进行无性生殖,因此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 异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其他类型。 【答案】 C 4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过程是转录,它以

3、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mRNA B过程中只需要 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 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性状 D某段 DNA 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 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解析】 转录时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A 错误;过程是翻译,翻译需要模板、原 料、能量、酶,同时需要适宜的条件,B 错误;基因突变导致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不同 的密码子也可以决定同一个氨基酸,因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D 错误。 【答案】 C 5 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 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 下表显示了与酶 X 相

4、比, 酶 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酶 Y 活性/酶 X 活性100%50%10%150% 酶 Y 氨基酸数目/酶 X 氨基酸数目11小于 1大于 1 A.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 50% 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D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 tRNA 的种类增加 【解析】 某个碱基被替换,状况氨基酸的序列肯定发生了变化,状况X 与 Y 氨基 酸的数目相等,肽键数可能不变。状况X 与 Y 的氨基酸数目小于 1,编码的氨基酸的数量 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突变不会

5、导致 tRNA 的种类增加。 【答案】 C 6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为非 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73730066】 Aa、b、c 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 B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C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 之间可发生互换 D若某 DNA 分子中 b、c 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解析】 a、b、c 中基因突变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a 或 b 可 与其等位基因互换;若 b、c 互换位置则属“倒位”而非“易位” 。 【答案】 B

6、7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 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 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解析】 引起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如果环境引发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就成了可遗传的变异 ; 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 生不定向改变;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 【答案】 B 8图甲显示出某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

7、。试判断图乙中 列出的(1)、(2)、(3)、(4)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 图甲 图乙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内容 : 由图可知 : (1)染色体缺失了 O、 B、q 三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图示相比,bQ 和 Bq 之间 发生交换,所以是基因重组;(3)是 M 突变为 m,所以是基因突变;(4)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发生片段交换,所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 B 9下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等位基因 M 和 m 分别位

8、于和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该细胞有 2 个染色体组,其中为一组 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解析】 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 既可能由基因突变造成, 也可能由交叉互换造成, A 错;图中有两个染色体组,除上排4 条构成一组染色体外,还有下排4 条构成一组, B 正确 ; 图中次级精母细胞直接产生的是精细胞, 需要通过变形才能形成精子, C 错;基因重组不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 错。 【答案】 B 10如图甲是基因型为 AaBB 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 DNA 中碱基改变导 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

9、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第二个字母第一个 字母UCAG 第三个 字母 A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丙 (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 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 (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 X 是图丙 氨基酸中_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 _。 图乙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导致。 (4)A 与 a 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不同。 【答案】

10、(1)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缺一不可) (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3)丝氨酸 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 增添或缺失 (4)碱基对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能力提升 11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解析】 A 项,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存在主动适应。B 项,X 射线可导致生物体发 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C 项,白花植株与

11、原紫花品种杂交,若后代都是紫花植株,则白 花植株是隐性突变的结果,若后代都是白花或既有白花又有紫花,则是显性突变的结果。D 项,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若出现白花植株,则是可遗传变异 ; 若全是紫花植株,则是不遗 传变异。 【答案】 A 12关于等位基因 B 和 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 B 和 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的突变率 C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GC 被碱基对 A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 b 的 ATGCC 序列中插入碱基 C 可导致基因 b 的突变 【解析】 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

12、基因,A 正确;X 射线属 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B 错误;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三种情况,C 选项属于替换,D 选项属于增添,C、D 正确。 【答案】 B 13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73730067】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 基因突变只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或缺失, 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 关于染色体中某个片段的增加、缺失、倒位、易位的情况,所以基因突

13、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 构变异,A 错误;基因突变中若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会改变氨 基酸的种类,进而表现型也不会改变,若突变个体之前为一个显性纯合体 AA,突变成为 Aa, 个体的表现型也可能不改变,B 错误;基因突变中无论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都会 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染色体某个片段的增加、缺失、倒位、易 位的情况也会导致染色体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 正确;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基 因的改变, 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 镜直接观察到的,D 错误。 【答案】 C 14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

14、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有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 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 D、H 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 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 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 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用 F2各表现型的叶片 的提取液做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 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表现型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 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 中加入 氰酸酶 叶片产氰含氰产氰产氰 叶片不产氰不含氰不产氰产氰 叶片不产氰不含氰产氰不产氰 叶片不产氰不含氰不产氰不产氰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氰在

15、牧草叶肉细胞的_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_。 (2)叶片的叶肉细胞中缺乏_酶,叶片可能的基因型是_。 (3)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的提取液产氰?说明理由。 _ _。 【解析】 (1)细胞液是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的水溶液。这些物质中有的是 细胞代谢产生的储存物,有的是排泄物等。氰是经过复杂代谢产生的,应该在细胞液中。由 产氰的生化途径可以看出 : 能否产氰至少由 D 和 H 两个基因决定,也就是说多个基因决定一 种性状;从上述途径还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控制生物 的性状。(2)因为在叶片的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就能产氰,说明叶片的提取

16、液中含有含 氰糖苷,即叶片中含有基因 D 而不含基因 H,因而不含有氰酸酶;在叶片的提取液中加 入含氰糖苷就能产生氰,说明叶片合成含氰糖苷受阻,不含有基因 D,而含有基因 H。(3) 从表格中可知叶片的叶肉细胞中, 既无基因 D 又无基因 H, 它不能产生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要想使它产生氰, 只有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因为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答案】 (1)细胞液 多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 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氰酸 ddHH 或 ddHh (3)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理 由是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15甲磺酸乙酯(EMS

17、)能使鸟嘌呤(G)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 7乙基鸟嘌呤,这种 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 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 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 常先将水稻种子用 EMS 溶液浸泡, 再在大田种植, 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 种变异为_突变。 (2)用 EMS 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 具有_。 (3)EMS 诱导水稻细胞的 DNA 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不变。 (4)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 DNA 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 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_。 【解析】 (1)隐性突变自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所以这种变异为显性突变。(2)用 EMS 溶液浸泡种子,容易诱发基因突变,提高了突变频率 ; 由于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 明变异是不定向的。(3)EMS 诱导水稻细胞的 DNA 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和数 目的改变。(4)诱变选育出的水稻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其体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答案】 (1)显性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结构和数目 (4)该水稻植株 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