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97101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衡水名师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衡水名师原创政治专题卷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39:灿烂的中华文化(1-14题 26题);考点4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5-25题 27、28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该标识简洁明了:主造型既像一个“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这说明“中国元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2、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申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B. C. D.2、我国古代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两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史料文献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出土文物承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A. B. C. D.3、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既

3、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理解。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汇 “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A B C D4、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影响最大的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影响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各地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A.B.C.D.5、在安徽,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

4、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它们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在漫氏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江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由此(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中华文化能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区域性中华文明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 B. C. D.6、“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具有鲜明民族性

5、,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话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A. B. C. D.7、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

6、延不绝的重要见证A.B.C.D.8、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A. B. C. D. 9、“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节目编排上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从明朝末年开始,西方先进哲学、科技、文学成果开始逐渐传

7、入中国。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汲取西方文化思想的精华,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快车道。从中不难看出()中华文化一直具有先进性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为一体 中华文化历经沧桑,源远流长A B C D10、藏医药浴法,是将人的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后卧热炕发汗,使腠理开泄、祛风散寒、化瘀活络,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2018年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表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民族的

8、认同A.B.C.D.11、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的忧虑 反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自觉 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A B C D12、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

9、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B.C.D.13、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我们中国人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离开了由“道、理、气、心、性、仁、礼”等范畴构造起来、源自于我们祖先的哲学智慧,离开这些源泉的滋养,我们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没有立足点,就没有生命力。由此可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

10、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自觉剔除其糟粕A.B.C.D.14、“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高腔民歌,它被十几个民族共同传唱了几百年“花儿”的演唱以汉语为主,夹杂着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音乐旋律上也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这反映()中国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A.B.C.D.15、近年来,一些当代中国文艺作品在海外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少中国

11、电视剧在许多国家受到热捧。中医、太极拳、书法以及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在海外“吸粉”也越来越多。另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深远,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至今的西方思想界。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影响西方,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我国凭借传统与当代文化向世界推销和传播我们的价值理念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持续推进,文化自觉意识显著增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际公认的中国软实力A. B. C. D. 16、2018年9月3日,人民网发表题为73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的文章。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不屈的民族,在那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年代,以血肉筑起钢铁长城;一个伟大的国家,在

12、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仍凝聚着人民对胜利的执着与信念”。缅怀先烈,勿忘历史,振兴中华,吾辈自强,这一不能忘却的纪念()使人铭记历史,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B. C. D. 17、2018年10月14日,正在荷兰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在欧洲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我们曾饱经内忧外患,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中发展壮大锤炼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品质。这种民族品质( )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

13、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A.B.C.D.18、中共中央宣传部2018年1月25日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航天员群体“问鼎苍穹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豪情、“矢志一流谋超越”的进取精神、“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崇高境界。我们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 )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有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有利于坚持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创造活力A. B. C. D. 19、嘉兴南湖红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习近平

14、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的价值在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的革命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使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提供动力和源泉A.B.C.D.20、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艽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

15、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B.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1、“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活动,以长城为载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材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

16、功能 A. B. C. D.22、千百年来中华儿女胼手胝足的劳动,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的守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伟大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材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石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A.B.C.D.23、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指出:“对一切为同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17、,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2018年9 月30日是我国第5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举行这纪念日活动有利于(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以法律形式确立国家纪念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24、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

18、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顺应时代,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A. B. C. D.25、“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凜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B.C.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

19、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人课程和教材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材料二 人类

20、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经历了 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 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交流中吸纳外来、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

21、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由。27、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始终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风生水起,从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正是凭借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激发奋进动力、汇聚磅礴力量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时代诠释。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实

22、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始终焕发改革者、奋斗者的精气神。(1)请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时代诠释”的理解。(2)请就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大党,一条小船。1921年嘉兴湖的小小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远航,成为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从深山翠竹中孕育井冈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炼长征精神,从宝塔窑洞中生发延安精神,到“进京赶考”路上锤炼西柏坡精神,从建设时期的干劲豪情,到改革岁月的激情壮志,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和革命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精

23、气神的主心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实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需要将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鼓起信仰风帆,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船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用伟大精神去推动伟大实践,使革命精神成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伟大实践。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中国元素”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

24、色也就是个性,该标识通过书法和汉字的丰富内涵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错误,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实践。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表明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符合题意;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符合题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

25、容性,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汇、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符合题意;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科技成果, 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说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但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故选C。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受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符合题意。区域文化的差异并没有阻碍相互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故排除.文化彩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是决定,故排除。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江淮

26、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这说明水书文化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话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说法错误,水书文化深受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本题选A。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

27、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这说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说法错误,苏州的地理环境对苏绣文化的独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符合题意,“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表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不合题意,材料不涉

28、及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故选B。 9答案及解析:【答案】:C 【解析】:中华文化并非一直具有先进性,故错误;中“融合为一”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正确项分析】“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入选。藏医药浴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入选【干扰项分析】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体现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中“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冋”说法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

29、深感忧虑反映了对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制的愿望,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对传统诗词的传承,不强调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问题,不符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中华传统诗词传世之作近代令人忧虑,并不是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难以逾越的感慨,不符合题意;故选A.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徐悲鸿用“白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对中国传统美学对美的理解作了精妙的概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符合题意。文化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服务,说法错误。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 13

3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离开这些源泉的滋养,我们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没有立足点,就没有生命力,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故符合题意;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而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自觉剔除其糟粕。故本题答案为C。 1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高腔民歌,它被十几个民族共同传唱了几百年,这表明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说法正确;“花儿”的演唱以汉语为主,夹杂着地方

31、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音乐旋律上也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这表明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说法正确;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与题意无关;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与材料无关。1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影响西方,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说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际公认的中国软实力; 说法错误,我国并没有向世界推销我们的价值理念; 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持续推进,文化自觉意识显著增强。 故选A。1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缅怀先烈,勿忘历史,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32、能够使人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爱国主义本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材料无关, 排除。本题选A。 1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涉及的民族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而不是团结精神,排除,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勤劳勇敢等民族品质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不选。选A。 1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弘扬先

33、进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材料中,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航天员群体“问鼎苍穹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豪情、“矢志一流谋超越”的进取精神、“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崇高境界,我们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正确;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而不是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排除;材料强调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而没有涉及坚持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排除。故选A。 19答案及解析:【

34、答案】:A【解析】:弘扬红船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确;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弘扬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的革命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正确;红船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现在弘扬红船精神不能说它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使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的说法也不正确,不选;弘扬红船精神并不能提供奋斗的源泉,奋斗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不选.故选A。 2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中秋节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髄,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5、故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故排除;选项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优秀中华文化才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错误;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正确。 2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正确,伟大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

36、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说明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错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石”夸大了民族精神的作用。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2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纪念日活动的目的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不符合题意;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说法错误;举行这纪念日活动,铭记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赍生命的英雄,有利于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符合题意。

37、故本题选D。 2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正确:“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说明雷锋精神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过特色社主义文化,正确;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错误。故答案选A。 2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寓指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只要有传统文化这个根,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

38、民族精神的核心。 26答案及解析:【答案】:(1)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文明交往行为和方式,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文化创新。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激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袒当,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根基。中华文化特有的

39、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27答案及解析:【答案】:(1)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和强大精神动力。(2)示例:坚持

40、科学理论(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实践,与时俱进,继承优良传统、借鉴优秀成果,推动文化创新;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参与积极性;等等。28答案及解析:【答案】: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红船精神为起点和基础,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弘扬红船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发挥先进的革命文化在新吋代的梢神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解析】:本题以“红船精神”为背景,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分别属于反映类试题和原因类试题。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第1问,要根据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回答出“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和丰富。对于第2问,可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