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1329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0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8电学实验讲含解析2.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 实验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 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 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 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 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 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 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 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 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

2、 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预测 2019 年物理高考试题还会考: 与电阻测量有关的电学实验仍是今年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同进伴随对基本仪器的读数能力的考查,命题形 式可能为填空、选择性填空、电路图或实物连线、图象图表分析等;重视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实验器 材的选择,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表量程的选择 考向 01 电学测量仪器与读数考向 01 电学测量仪器与读数 1.讲高考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读数方法;掌握多用表的使用方法。 (2)命题规律 与电阻测量有关的电学实验仍是 2015

3、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同进伴随对基本仪器的读数能力的考查 案例 1案例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 (a) 所示的电路探究在 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所用器材有 : 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时的阻值)为 900.0 :电源E(6V,内阻 可忽略) : 电压表 (量程 150 mV) : 定值电阻R0(阻值 20.0 )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1 000 ) : 电阻箱R2(阻值范围 0-999.9 ):单刀开关 S1,单刀双掷开关 S2。 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 80.0,将 S2与 1 端接通,闭合 S1,调节R

4、1 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 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 S2与 2 端接通,调 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 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 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 25.0C,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案例2案例2 【2017新课标卷】 (9分) 图 (a) 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图中E是电池 ;R1、R2、 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 ; 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 250 A,内阻为 480 。虚线方框内为换 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 5 个挡位,5 个挡

5、位为 : 直流电压 1 V 挡和 5 V 挡,直 流电流 1 mA 挡和 2.5 mA 挡,欧姆100 挡。 (1)图(a)中的A端与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R4=_。 (4) 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 (b) 所示。 若此时B端是与 “1” 相连的, 则多用电表读

6、数为_ ; 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 (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1)黑 (2)B (3)160 880 (4)1.47 mA(或 1.48 mA) 1 100 2.95V 【 考点定位】多用电表的使用 【方法技巧】会规范使用多用电表,能正确读出多用电表的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平时实验训练过 程中要多加注意规范操作和正确使用。 2讲基础2讲基础 (1)电学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仪器极性量程选择读数 电流表 电压表 使指针指示比满偏刻 度的 多的位置 1 3 3 V 和 3 A量程估 读到最小分度的 ;15 V 量程估 1

7、 10 读到最小分度的1 5 ;0.6 A 量程应估 读到最小分度的1 2 欧姆表 有正、负极 的电表,电 流由电表的 正极流入, 负极流出 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取两位有效数字 中间位置并乘以相应挡位 的倍率 (2)多用电表使用“四注意”: 极性:从电表外部看,电流应从红表笔(“+”极)流入电表,从黑表笔(“-”极)流出电表。 功能:利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和电流时,选择开关对应的是电表的量程;而测电阻时,选择开关对应的是倍率。 调零:测量电阻时,要进行两次调零:机械调零和欧姆调零。“机械零点”在表盘刻度左侧“0”位置。调 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0”位置,

8、调整的是欧姆调零旋 钮。 保护:测电阻时,应把被测电阻从电路中拆下测量;多用电表长期不用时,必须取出表内的电池。 3讲典例3讲典例 案例 1案例 1某实验小组要测量某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 (1)实验时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用米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后的长度,如图下所示,则金 属丝的直径d_mm,金属丝的长度l_ cm. (2)若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 欧,实验室给出了下列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 1 ) B电流表(03 A,内阻 0.0125 ) C电流表(00.6 A3 A,内阻 0.125 ) D电压表(03 V15 V,内阻 3 k) E滑动变阻器(020 ,额定电流 1

9、A) F滑动变阻器(02000 ,额定电流 0.3 A) G开关、导线 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减小误差,电流表应选用量程_A,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填写器材前字母 序号) ,安培表应采用_ (填“内”或“外”)接法 (3)右上图是某同学根据所选器材设计电路,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再用两根导线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4)根据所选器材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的一组电压和电流如下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A, 电压表的示数为_V,结合前面测得的数据求得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m 【答案】 0.7980.800 60.10 0.6 E 外 0.48 2.20 3.81106 (3)由于本实验要使流过电阻的电流不能太大,因为

10、电流过大,电阻的阻值变化较大,测量误差较大,所以 滑动变阻器应用限流式,电流表外接,电路如图: (4)由图可得:电压表示数为:U=2.2V,电流表示数为:I=0.48A,根据和,联立解得: m。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选用了 MF141 型多用电表,它的表盘如图 1 所示。欧姆挡内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 2 所示,电阻 Ro=4.20k,,Rp=3.30k,表头满偏电流 Ig= 19 7A, 内阻 rg=457。虚线框内的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流表 G,设等效电流表 G 允许输入的最 大电流为 IG。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 P 在 a 端时,IG=_A(

1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动 头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如何变化_, 虚线框中的总电阻如何变化_。(填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 (2)如图 3 甲所示, 电源电动势 E=1.5v, 内阻 r1=0. 6, RG =3. 95k。 接入 R1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 挡。 A、 B 两个表笔中_是黑表笔,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后(即调节 P 的位置) ,虚线框内的等效电阻为_。 (3)如图 3 乙所示, 将电阻 R1换成电阻 R2, 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0 挡, 则 R1 与 R2 相比应有 R2_ R1(填

12、“大于” 、“等于”或“小于” ) 。在完成第(2)问的调零后,将多用电表由1 档换为10 挡后,重新进行 调零时,应将 P 向_端滑动。 (填“a”或“b” ) (4)如图 4 所示为该多用电表的1K 挡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 E2=10. 5V,内阻 r2=5000, R1=38k。将 红黑表笔短接,进行电阻调零后,虚线框内的总电阻应为_k。 【答案】 373;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B; 39.4 大于; a; 40 (4) 该多用电表的1K 挡的电路由图 1 可知,多用电表的中值电阻为 40000 ,中值电阻为欧姆表的内阻, 即为虚线框内的总电阻。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多用电表中的

13、欧姆档,中值电阻为欧姆表的内阻,中值电阻可以通过表头读出, 但注意在表盘上的中间数值要乘以相应的倍率。 (2)本题关键要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选择仪器,能根据欧姆定律解答。 考向 02 控制电路和内外接法考向 02 控制电路和内外接法 1.讲高考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连接方法,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命题规律 命题形式可能为填空、选择性填空、电路图或实物连线、图象图表分析等 案例 1案例 1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标准定值电阻(R0=20.0 ) ;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1为单刀开关,S2位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

14、阻器。采用如下步 骤完成实验: (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 ,将图(b)中实物连线_; (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位置,闭合 S1; (3)将开关 S2掷于 1 端,改变滑动变阻器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 然后将 S2掷于 2 端, 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 (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_(用R0、U1、U2表示) ; (5)重复步骤(3) ,得到如下数据: 12345 U1/V0.250.300.360.400.44 U2/V0.861.031.221.361.49 3.443.433.393.403.39 (6)利用上述 5 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求得Rx=_。

15、 (保留 1 位小数) 【来源】201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 III 卷) 【答案】 如图所示: 48.2 【解析】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电阻测量、欧姆定律、电路连接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案例 2案例 2【2017新课标卷】(10 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 L(额定 电压 3.8 V,额定电流 0.32 A) ; 电压表V(量程 3 V,内阻 3 k) ; 电流表(量程 0.5 A,内阻 0.5 V A );固定电阻R0(阻值 1 000 );滑动变阻器R(阻值 09.0 );电源E(电动势 5 V,内阻不计); 开关 S;导线若干。

16、考点定位】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名师点睛】电路图主要是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连接。小灯泡阻值为小电阻外接法,电压从 0 开始 测量分压式接法。然后由伏安特性曲线分析阻值的变化,注意纵轴是电流。第(3)问求小灯泡消耗的 实际功率较难,因小灯泡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找到小灯泡实际的电流、 电压值。 案例 3案例 3【2016全国新课标卷】(9 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 2.5 V 的电压表的内 V 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 99 999.9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 值 50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 5 k),

17、直流电源E(电动势 3 V)。开关 1 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 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 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 S;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考点定位】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测量电压表内阻以及电表的改装问题;实验是在课本上的 “半偏法”的基础上略加 改编而成的,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迁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搞清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的步骤; 实物图连线也是经常做的题目,比较简单。 2讲基础2讲基础 (1)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比较与选择 控制电路的比较 比较项目限流式接法分压式接法

18、电路 电压调节的范围EE R RR0 0E 电能损耗节能耗能 电路连接简便复杂 控制电路的选择:优先选用限流式 以下情况考虑分压式: (1)要求待测电路的U、I从 0 变化; (2)R滑Rx; (3)选用限流式时,Ux、Ix过大(超过电表量程,烧坏电表、电源或用电器等)或Ux、Ix过小(最大值不超过电 表满量程的 ,读数误差大). 1 3 选用原则:(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耗能较少; (2)下列情况之一者,须采用分压接法: 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法不能满足要求时(本题就是该例子) ; 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 ,或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

19、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得多,限流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 电流表内接和外接的选用: 当时,宜采用内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 当时,宜采用外接法,即小电阻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 。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 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由零逐渐增加到额定值,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可供选择的器材除小灯泡、开关、导线外,还有: A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约 5k B电流表 A1,量程 0300mA,内阻约 0.25 C电流表 A2,量程 0100mA,内阻约 5 D.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0,额定

20、电流 2.0A E.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100,额定电流 1.0A F. 直流电源 E,电动势约 3V,内阻 2 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滑动变阻器应选_(填写所选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 请将虚线框内图 1 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补画完整,并在图 2 中进行实物连线。 如图 3 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线可以得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 的特点是_。 在实验中,当小灯泡两端加 2.5V 的电压时,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在滑动变阻器滑动过程中,若用 P、I、U、R 分别表示小灯泡的功率、通过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电阻, 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21、_ 【答案】 B D (如图所示) 随着温度的升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增大 8.3 AC 从绘制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弯曲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增大;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发光二极管是很多用电器的指示灯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 只有电流从标有“”号的端流入,从标有“一”号的一端流出时,它才能发光,这时可将它视为一个纯 电阻。现有某厂家提供的某种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己知该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若用电动势为, 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的直流电源供电, 为使该二极管正常工作,需要在电源和二极管之间串联一只阻值为_ 的定值电阻。 已知该型号的发

22、光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请用实验证明这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厂家提 供的数据是否一致。可选用的器材有: 待测发光二极管 直流电源 E(电动势,内阻可以忽略不计)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电压表(量程,内阻约) 电压表(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电键S、导线若干 为准确、方便地进行检测,电压表应选用_电流表应选用_。 (填字母符号) 画出利用中器材设计的实验电路图_。 【答案】 V2 A2 如图所示: 4讲方法4讲方法 (1)控制电路的设计技巧 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的方式有分压式和限流式两种,下列几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a)要求被控制电路的

23、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绘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等实验); (b)被控制电路的电阻 RL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R0 时; (c)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 (d)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电表或电器的额定值时 若测量电路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被控制电路的电阻 RL 与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值R0接近或RL略小于R0,则应该采用限流式接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必须采用限 流式接法 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法不能满足要求时(本题就是该例子) ; 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24、(电压变化范围大) ,或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 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得多,限流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 电流表内接和外接的选用: 当时,宜采用内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 当时,宜采用外接法,即小电阻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 。 案例 2案例 2【2017江苏卷】(10 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 11 1 图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 15 mA 时,衔铁 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 20 ,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所示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25、:电源E1(3 V,内阻不计)、电源E2(6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 )、滑动变阻器R2(0500 )、热敏电阻R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开关 S、导线若干 为使该装置实现对 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 (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 器R应选用 (选填“R1”或“R2”) (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 11 2 图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 (选填“A”、“B”、“C”或“D”) (3)合上开关 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题 111 图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 入a、

26、 b时指针 (选填 “偏转” 或 “不偏转”), 接入a、 c时指针 (选填 “偏转” 或 “不偏转”) (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 50 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 (填写各步骤 前的序号) 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 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 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 108.1 【答案】(1)E2 R2 (2)C (3)不偏转 偏转 (4) (2)多用电表做电压表测量电压,旋钮旋至直流电压挡C处; 【考点定位】多用电表的使用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传感器 【名师点睛】结合表格中数据,利用欧姆定律估算

27、电动势和电阻的数值,选择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明确实 验的目的是实现对 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其中 3080 就是提示的信息,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电 阻值的取值 2讲基础2讲基础 (1)选择实验仪器的三大原则 安全性原则:要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客观条件选用合适的仪器,使实验切实可行,能达到预期目标。另外还 要注意测量仪器的量程,电阻类器件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精确性原则:根据实验的需要,选用精度合适的测量工具,但对某个实验来讲,精确程度达到要求即可,并不 是精度越高越好。 方便性原则:在不违反前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使测量电路简单好接,测量中的调节控制操作方便。 (a)用分压式接

28、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较小的,而额定电流较大的。 (b)用限流式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额定电流应大于被测电阻的额定电流 3讲典例3讲典例 案例 1案例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虚 线框内为用灵电流计 G 改装的电流表 A,V 为标准电压表,E 为待测电池组,S 为开关,R 为滑动变阻器, 是标称值为的定值电阻。 已知灵敏电流计 G 的满偏电流、内阻,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应 并联一只_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的定值电阻。 某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

29、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 算出电池组的内阻_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 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 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2)某同学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 3V,额定电流约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 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A电源 E:电动势为,内阻不计; B电压表 V:

30、量程为,内阻约为 C电流表 A:量程为,内阻约为; D滑动变阻器器:最大阻值为,数额定电流为; E滑动变阻器器:最大阻值为,额定电流为: F开关 S,导线若干; 若滑动变阻器 a 端与滑片 P 之间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若在该实验中分别接入滑动变 阻器 R1,R2调整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则在额定电压范围内,U 随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 【答案】 1.0 1.66 CD B 【解析】(1)根据电流表的改装原理,. A、如果考虑电压表的内阻,则虚线部分相当于电源,测得的电阻相当于电源E的内阻与R0串联后再 与电压内阻并联的阻值,即测得的电阻值偏小,故 A 错误;B、滑动变阻器的阻

31、值不会影响r的测量结果, 故 B 错误;C、电表改装时,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可导致通过表头的电流偏小,电流表读数偏小, 故内阻测量值总量偏大,故 C 正确;D、结合电路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0+r)知,R0的实际阻值 比称标值偏大,可导致内阻测量值总量偏大,故 D 正确故选 CD 【点睛】电表改装为重点内容要切实弄明白,连接实物图为基本功,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要平时加 强训练,结合具体的实验情景具体分析。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 L 的直流电阻 RL,实验室提供下 列器材; 待测线圈 L,阻值约为 2,额定电流为

32、2A 电流表 A1量程为 0.6A,内阻 r1为 0.2 电流表 A2量程为 3A,内阻 r2约为 0.2 变阻器 R1阻值为 010,变阻器 R2阻值为 01k 电池 E,电动势为 4V,内阻很小 定值电阻 R3= 6.8,R4=1k 开关 S1、S2 要求实验时, 改变变阻器的阻值, 待电路稳定时, 可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表、 A2表的读数I1、 I2, 利用 I2-I1图象,求出电感线圈的电阻 (1)实验中定值电阻虑选用 _ ,变阻器应选用 _(填器材代号) (2)I2-I1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选用题于所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_ (4)由 I2

33、一 Il图象得出斜率为 4.6,则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为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R3R1(2)I1(3)S2(4) 【解析】 (2)由 I1(R3+r)=(I2I1)RL 得:I2=I1 4讲方法4讲方法 (1)电学仪器的选择: 电源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路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电表的选择:一般根据电源的电动势或待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根据待测电流的最大电流选择 电流表;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表的指针偏转的幅度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以上,以减小读数的偶 然误差,提高精确度 (2)实物图连接注意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须看电流的方向,将干路元件依次连线; 最后并接电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