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1917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九)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C)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C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D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解析】从材料中美国心理影响巨大的信息看出A项错误,故排除;那个时代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排除;D项是

2、在1995年提出的,故排除。材料中看出原子弹的爆炸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C项正确。2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C)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解析】抓住题干信息“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可知科技领域出现了虚报、浮夸的现象,再结

3、合时间1958年的信息,可知这一现象是“大跃进”运动的产物,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3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B)A引进外国资本打造绿色农业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解析】A、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题目“1985年

4、5月”这一时间信息,排除D;故选B。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D)选项史实结论A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B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C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世界性饥饿问题得以解决D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解析】A项的“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是1995年提出的;B、C两项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答案选D。5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

5、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B)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解析】材料中邓小平对科学技术作了很高的评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说明现代中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这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A、C、D三项说法正确;B项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65年已经形成,与材料不符,故选B。6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重要论断(A)A反

6、映出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B是对美国“新经济”模式的呼应C标志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说明中国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依据材料中时间“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信息可知,当时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它出现的背景是发展科技和经济已经成为第一要务,故选A项;B项中“新经济”模式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C项中的“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1995年;D项与史实不符。7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

7、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B)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解析】A项仅是列举形式;C、D两项是大前提,且学术一般不涉及政权政治问题,即使涉及也是言论方式的争鸣,不是主观目的,不是敌我矛盾。所以A、C、D三项没有反映这段话的实质性问题。8(2016附中)“新壁画运动”是以壁画这一画种为阵地,在中国美术界开展的一场“大跃进”。著名美术评论家毕克评论道:“刊物上的玉米棒棒粗得像擎天柱,大南瓜大得像地球,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处处甘拜下风,自叹弗如了。”从艺术风格

8、角度来看,“新壁画运动”具有(A)A浪漫主义色彩B现代主义风格C印象主义风格D古典主义风格【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新壁画运动”运用大量夸张的手法描绘现实,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符合浪漫主义的特征。9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说:“我认为,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是个激将法。毛假装把民主和自由发表意见的闸口开得大大的。他想唆使人们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便他能够把那些他认为具有有害思想的人搞掉。”这显然是对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误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D)A“双百”方针只是权宜之计B赫鲁晓夫不满中国另搞一套C“双百”方针导致“反右”运动扩大化D“左”倾思想导致政策与实践的背离【解析】

9、毛泽东在提出“双百”方针之时就强调了“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的方针,A项错误;材料是赫鲁晓夫对“双百”方针的评论,无法将中国和苏联联系起来,B项错误;“反右”运动扩大化是“左”倾思想的产物,C项错误; “左”倾思想的蔓延导致了“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在“双百”方针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背离“双百”方针的实践,如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许多知识分子因此受到伤害,本题答案选D。101966年“文革”开始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基本陷于瘫痪状态,停止了拍摄。从1966年到1970年,整个电影界除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简报以

10、外,没有拍摄出一部电影。从1970年开始,一些电影厂为了扩大八个样板戏的影响,开始组织创作人员对八个样板戏进行电影拍摄,随后陆续开始了电影拍摄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双百”方针在“文革”时期没有得到贯彻B“文革”时期除样板戏艺术片,没有其他电影可观看C“文革”后期,电影拍摄工作一定程度恢复D电影艺术在“文革”时期被彻底卷入政治运动【解析】“文革开始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基本陷于瘫痪状态,停止了拍摄”说明“双百”方针在“文革”时期没有得到贯彻,A项正确;“文革”时期拍摄的一些电影不在批判之列还是可以观看的,材料也反映不出只有“样板戏艺术片”可观看,B项错误;“开始组织创作人员对八个样板戏进行

11、电影拍摄,随后陆续开始了电影拍摄工作”说明电影拍摄一定程度恢复,C项正确;“文革”时期,电影界卷入政治运动,甚至服务于“四人帮”,D项正确。11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说:“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邓小平说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最可能是(D)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B“大跃进”时期,要求精神文化大发展C“文革”初期,“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 D“文革”结束,党总结了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解析】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是1979年召开的,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双

12、百”方针,故D项正确。材料言论与其他选项不符合。12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交流的一大平台。但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新浪网曾发起了一场网络反低俗活动,这一活动与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C)A互相矛盾B没有任何联系C并不矛盾D针锋相对【解析】“百花齐放”并非允许所有的花开放,而是只允许“健康的、有益的、符合人民利益的花”开放,故此网络反低俗活动与“百花齐放”政策并不矛盾。答案选C。13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

13、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C)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完善学制改革,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目的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选择C。14下表是19492000 年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表。其中(成人)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出现的原因是(A)年份1949年1964年1982年1990年1995年2000年文盲人口总数(亿)3.22.332.31.821.450.83文盲率(% )8052.434.4922.2216.59.08A.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B

14、“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C政府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可知,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为19491964年期间,B项是19661976年,C项是20世纪80年代,D项是1995年,这三项时间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建国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文盲率大大下降,所以选A。15报载:1958年8月8日,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3 400多颗“卫星”中的稍微璀璨一点的一颗。这说明(A)A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B“双百”方针全面贯彻C新

15、中国科技发展迅速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解析】题干中“1958年”“特大号卫星”“汉朝辞典”等信息说明其存在过分夸大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据此分析可知题干中主要阐释的是教育领域的“大跃进”现象,故A项正确;汉朝辞典的编写是受“大跃进”影响,不是贯彻“双百”方针的结果,故B项排除;题干中没有阐释科技内容,故C项排除;“一五”计划的时间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16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B)

16、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依据材料文字“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可知题干中的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项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排除;B项表述体现了“文革”时期的特点“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C项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主要目的是为“一五”计划服务,排除;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教育方针,排除。故选B。17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

17、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这表明我国(D)A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B建国初期长期缺失有关教育的法律C教育立法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D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都属于教育法,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项不符合史实,C项20世纪80年代立法与“科教兴国”战略无关;D项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反映,故选D。1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表明我国仍有7 000万贫困人口,教育扶贫,成为应有之义。下列措施最有助于贫困人口脱贫的是(A)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提高农村大学生比率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8、D鼓励发展民办学校【解析】教育扶贫首在促进就业,A项作用最大,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1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结构正朝着从物质型向信息型、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计划投资4 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1994年,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旨在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全面推

19、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造就了信息经济的辉煌,把原先咄咄逼人的日本、欧洲抛到后头。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苹果、Google、IBM、英特尔、微软、亚马逊等著名的美国企业,拥有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技术专利,主导着当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领域的发展潮流,对全球信息化发展举足轻重。改编自2013年9月1618日中国经济网文章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20年评述材料二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遂成为中国发

20、展的重大战略。20年的发展成果辉煌,包括专利申请量2011年首次超过美国,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撑着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在中国,半导体专利外国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外国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外国企业占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外国企业占90%。如果某些外国设备留有“后门”,被外国企业或政府操纵,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将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摘自2015年5月6日新华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21、知识,指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共同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实施的影响及对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的启示。(16分)【参考答案】(1)背景:冷战结束,各国间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推动本国经济转型发展;市场需求的刺激;政府的远见卓识。(2)影响:促进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繁荣;推动美国经济结构重大调整,信息经济占据主导;使得美国继续稳固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变革潮流;为21世纪美国在经济、技术等领

22、域继续保持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启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基础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关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大力扶持、培育信息技术主导的公司;注重原始性创新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20(22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学习外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

23、,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本科毕业称学士。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确立了

24、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

25、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规定,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12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参考答案】(1)特点:道德教育和功利性教育并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并举);强调综合人才培养并适应国家需要;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具备教育自主权。背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启蒙不足,对封建文化批判不彻底,民国初期国民教育水平低下;西方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不断传入并深刻影响中国;19世纪末以来,日本、美国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2)变化:中国共产党确立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借鉴苏联经验,专才教育逐渐取代了通才教育;重理轻文,理工科院校大幅度增加;教育权集中于教育部门。原因:新中国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强调学习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展开,急需相关建设人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