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1994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同步测试卷(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一中)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随后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哈里杜鲁门直白地表述了他的心情:“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快要取胜了,我们就该帮助俄国;如果我们看到俄国将要取胜,我们就该帮助德国。要用这种办法让它们两家相互厮杀,杀得越多越好,尽管我无论如何不希望看到希特勒获胜。”这反映出杜鲁门(A)A对苏联的仇视情绪B希望德国战胜苏联C有意挑拨美苏同盟D无意介入欧洲事务【解析】杜鲁门希望苏联和德国能够两败俱伤,

2、这表达了他对德国和苏联两个国家都有仇视情绪,故选A。此时美国尚未参加二战,也未同苏联建立同盟关系,故C错。2(2016一中)有学者断言:战后欧洲的分裂并非肇始于“杜鲁门主义”,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他强调的是(D)A“杜鲁门主义”可能导致欧洲分裂B“杜鲁门主义”有助于欧洲走向团结C“马歇尔计划”明确主张遏制苏联D“马歇尔计划”导致了欧洲市场的割裂【解析】注意该学者强调的是后者的影响。据材料推理该学者认为欧洲的分裂不是政治、军事的对抗,而是统一市场的不复存在。3(2016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欧洲这时与希腊化时代的希腊相似,那些

3、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材料揭示的欧洲和世界形势是(B)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B美苏两极格局确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市场雏形初现【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二战后的欧洲困境,与之相符的只有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不应有这么悲观的看法,所以,A、C不符合题目要求。D指向近代欧洲崛起,也与材料意思不相符。4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C)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

4、动“特种战争”【解析】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55年北约与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故C正确。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在1947年,故A错误。马歇尔计划也在1947年,故B错误。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是在1961年,故D错误。5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这说明(D)A世界出现和平契机B苏联处于战略优势C苏美准备

5、再次合作,和平共处D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解析】依据所学,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逐渐走上对抗,处于“冷战”状态。但美苏之间亦有缓和,材料正是缓和的表现,但对抗依然存在。所以应选D。6“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的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D)A同盟力量的差距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解析】苏联的军事力量缺乏坚实的经济做后盾,即题干材料中所说的与西方“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差距使苏联无法长期坚持,最终导致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失败和解体。故选D。7(2016长郡)摩根索政

6、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分裂为国家的当代政治世界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潜力相符,也与当代世界的道德呼吁相符。与这一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B)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B西欧一体化进程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不结盟运动兴起【解析】摩根索的理论表达了单独的国家政治将会被截然不同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C、D两项组织中国家政治还是独立的,排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符合当代世界的道德呼吁,A排除;B项符合题意。8(2016雅礼)“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的可以作为最后预防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

7、家首先同俄国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法国(D)A一定程度上受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B面对多极化趋势灵活调整其政策C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谋求“欧洲人的欧洲”D积极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多极化趋势。依据材料“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俄国中国也是如此”可知,二战后随着法国经济实力的逐渐恢复与发展,积极致力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所以应选D。9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

8、说明欧共体(B)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B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D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欧共体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是指欧洲加强了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联合与合作,没有实现军事方面的联合,所以A、C错误;欧洲一体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材料中体现不出其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故D错误。故选B。10“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

9、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即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B项结论错误,材料所描述的时间段两极格局还没有被多极格局取代;题干也没有强调“一超多强”的局面,排除C;D项材料没有涉及。答案选A。11(2016一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B)

10、A自身实力的削弱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排除A、C;不结盟国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为了减轻与苏联对抗的压力,支持亚洲不结盟国家(即不参与美苏任何一方的国家)维护自己的独立,不加入苏联一方,故选B。12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D)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B世界政

11、治格局日益多极化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解析】依据所学,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是在冷战时期,与材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指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重要力量,而当时的北约和华约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体现的是两极的对立,故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是指欧洲要在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故C项错误;北约和华约由对立到发表联合声明,主要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局势出现动荡,开始剧变,使华约的力量大大削弱,

12、故D项正确。13(2016一中)以斯大林为分水岭,苏联政治笑话的性质也有耐人寻味的区别。斯大林时期的笑话通常反映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手握生杀予夺的能力;而此后的段子则大量影射政治人物的“无能和愚蠢”。后斯大林时代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领袖无力领导苏联B民众不满生活水平倒退C政治气氛相对宽松D西方和平演变效果明显【解析】环境相较而言越宽松,人们越敢表达异见,越敢讽刺政治人物无能,故选C。苏联笑话的变化折射的是苏联人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诉求,A项无法体现。后斯大林时代苏联民众生活水平相较斯大林时期要高,故B错。和平演变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14德国教授施奈德说苏联解体是由于美国“

13、插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认为苏联演变是“遏制起了作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则明确说,苏联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这些材料旨在说明苏联解体(A)A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B是美国直接进行干预的结果C其根源是与美国的争霸D是美国对苏联进行封锁包围的结果【解析】美国对苏联并未进行直接干预,排除B;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C;D项明显与题意不符,应排除。15(2016雅礼)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自由世界183111西方82231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

14、战”影响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解析】“冷战”时期,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峙也异常激烈,因此1988年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高,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降低,词汇“西方”出现频率增加,故选C项。“冷战”思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数据不能看出西方国家的数量增加,排除B项;资本主义阵营的建立是1949年北约的成立,至今北约仍然存在,排除D项。16(2016长郡)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执行任务时,被土耳其空军两架F16战机击落。土耳其方

15、面声称击落俄罗斯战机是因为这架战机侵入了土耳其领空,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却说俄罗斯是在打击恐怖主义时被人背后捅了一刀。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形势再度出现动荡的趋势,对这一形势的认识最恰当的是(C)A国际恐怖主义严重破坏世界和平B大国矛盾尖锐,世界局势空前紧张C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D霸权主义把世界推到世界大战边缘【解析】材料中“国际形势再度出现动荡的趋势”说明当今世界是表面和平,不时有所动荡,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恐怖主义破坏和平和大国矛盾尖锐,故A、B两项错误;材料所述只是小规模冲突,只是两国矛盾,故D项错误。17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

16、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解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正确;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发展,但是在“五极论”还是“六极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故B项错误;无论“三级论”,“五极论”还是“六极论”,美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并没有瓦解,故D项错误。18.(2017附中)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

17、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右:中心边缘等级格局图),这种国际体制(B)A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解析】本题考点是世界政治格局。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前就已经有这种霸权国际体制了,故A项错误;历史上欧洲曾经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但二战后,欧洲中心地位已经下降,故C项错误;这种霸权国际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故D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是多种力量对比之下的动态平衡,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19(24分)(2016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

18、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体化进程复兴。1959年,英国倡导并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1963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条约可直接在成员国适用的原则即直接效力原则。1964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法律与任何国内法冲突时优于国内法即最高效力原则。1965年,共同体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合并条约,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个共同体加以合并。1967年,合并后的欧洲共同

19、体成立。197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第一次扩大,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1979年,欧洲议会第一次直接选举,并通过驳回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预算以证明其行使权力的意愿。材料二第B条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以及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与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方面的紧密合作关系;保持完全的集体一致,并以此为基础,

20、按照第N条第2节所确定的程序,考虑本条约所引入的合作政策和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需要修改,以确保共同体机制和机构的有效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节选(1992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7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背景及欧盟的目标。(14分)【参考答案】(1)以西欧国家为主导,开放包容,积极吸收新成员;建立并合并经济机构,以经济一体化推动欧洲一体化;建立多国协商机制,通过条约明确规范一体化成果;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法院,以判决方式确立一体化的法律原则;建立超国家的欧洲议会,以直选和否决权等确立有效的民主原则;一体化进程屡遭挑战,军事一

21、体化受挫,英国也曾另立山头。(2)背景:欧共体经济不断发展,成员国合作进一步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目标: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保护国民的权益;密切司法内务合作;实行集体一致原则。20(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

22、”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摘编目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处和广处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三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

23、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17年苏联是如何踏进历史的主流的? 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6分)(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处和广处扩展”的表现。(8分)(不得照抄材料)(3)关于冷战后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材料三中有哪几种观点?作者认为亨廷顿观点的实质是什么?试以史实论证作者观点。(8分)【参考答案】(1)十月革命,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措施: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的措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2)冷战双方队伍扩大;冷战突破了欧洲的范围,向亚洲和拉丁美洲扩展;美国把禁运和制裁作为手段;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3)两种观点: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实质:遏制潜在对手,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论证:为遏制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