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32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18 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1933 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美国人民对他的最大期待是领导美国( ) A.完善民主政治 B.遏制法西斯势力 C.重树大国形象 D.改变萧条的局面 解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危机问题。 答案:D 2.1933 年,美国在西部和西南部毁掉了 1 000 万英亩的棉田。 这种做法有利于(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增加就业 解析: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表现为:政府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 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防止农产品

2、过剩。故选 C 项。 答案:C 3.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解析: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产品价格应该是持续下降,不应是逐步提高。罗斯 福上台后,采取了 “以工代赈”的措施,政府出资兴办大型工程,投资额应该是上升而不 应是下降;公共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但在一年之内就迅速解决 失业问题显然不符合实际(图中显示 1934 年数值已远远低于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数 值)。据此判断本题答案应为 C 项,罗斯福政府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从而逐步恢复 了银行的信用,稳定了金融资

3、本市场。 答案:C 4.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 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 反映 Relief 方面的内容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罗斯福新政兼有救济作用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其作用是提供就业机会,以 促进就业。 答案:D 5.1935 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 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 ) A.停发社会救济 B.推行“以工代赈” C.建立社保体系 D.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4、解析:材料“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反映了罗斯福主张不 能单纯地实行社会救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符合材料 的意思。 答案:B 6.20 世纪 30 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下图所示 内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 A.金融政策 B.工业生产政策 C.农业政策 D.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1935 年罗斯福签署了 “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 题干中工人失业时每周领取 1518 美元与这一法案相符,故选 D 项。 答案:D 7.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了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其目的是( ) A.克服经

5、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罗斯福实施新政是为了摆脱 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罗斯福在推行新政 的过程中采取的一切措施都紧紧围绕着这一目的。 答案:A 8.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制 度的基本矛盾引起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

6、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答案:C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 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 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19291945 结合材料,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

7、调整农业政策。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 加就业,“以工代赈”。 革除弊病类: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原因: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二、能力提升 1.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 字,以便减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 东西。”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材料中的“一本书”所提的主张体现了国家干

8、预经济的理念,但罗斯福此时对这 一主张并不认同。对比各选项,C 项正确。 答案:C 2.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 林、 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 1943 年该局共花费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 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题干材料反映了罗斯福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 机会。A 项与材料意思一致,故符合题意;B、C、D 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与 题干无关,故均错误。 答案:A 3.下图是 1933

9、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 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由 “NRA”“雇主”“雇工”,可判断这与美国政府调整工业有关,故 “全国复兴管理局” 的职责在于调整劳资关系,而不是恢复银行信誉、鼓励建立工会或加强社会保障,故 选 D 项,排除 A、B、C 三项。 答案:D 4.1933 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 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 不受

10、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 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特点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其中的“独立经 营”有利于克服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有一定的灵活性,D 项正确。 国家投资是国家干预 经济的手段之一,A 项错误。“政府所有”说明该公司是政府投资的,实行国有制,B 项 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恢复资本主义正常的发展秩序,罗斯福新政不但没有抑 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而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 项

11、 错误。 答案:D 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 做出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 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 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 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用童工。 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 年 5 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 1936 年止,政府大约支出 30 亿 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 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 失业保险制度

12、。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 旨在复兴美国工业, 但 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 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 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 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 在危机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保险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