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43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0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单元检测卷六 Word版含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六单元检测卷六 (时间:时间:90 分钟 分值:分钟 分值: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 1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 20 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 : “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 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其中第二朵“乌云” ,尤以黑体辐射理论 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 : “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 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其中第二朵“乌云” ,

2、尤以黑体辐射理论 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解析:解析:19 世纪末,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是黑体辐射问题。德 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世纪末,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是黑体辐射问题。德 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1900 年普朗 克提出量子概念,为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 年普朗 克提出量子概念,为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答案

3、为 B 项。项。 答案:答案:B 2有一位科学家,他不仅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不足,还把物体 运动规律引入到微观世界,并未现代原子能科学奠定了基础,他的最 突出的贡献是 有一位科学家,他不仅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不足,还把物体 运动规律引入到微观世界,并未现代原子能科学奠定了基础,他的最 突出的贡献是( ) A进化论进化论 B相对论相对论 C电磁感应电磁感应 D自由落体定律自由落体定律 答案:答案:B 3北京时间北京时间 2013 年年 3 月月 15 日凌晨, 科学杂志在线发文,宣 布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 发现让研究新的量子系统成为可能,或将对信息技术进步产

4、生重大影 日凌晨, 科学杂志在线发文,宣 布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 发现让研究新的量子系统成为可能,或将对信息技术进步产生重大影 响。下列科学家与这一发现不相关的是响。下列科学家与这一发现不相关的是( ) A普朗克普朗克 B达尔文达尔文 C玻尔玻尔 D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解析:解析: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1905 年爱因斯 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年爱因斯 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此三人都和量子论密切相关。达尔文提出的是 生物

5、进化论,与此无关,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此三人都和量子论密切相关。达尔文提出的是 生物进化论,与此无关,B 项符合题目要求。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答案:B 4“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 外汉来说,这些观点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 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 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 “理论” 的主要意义是 表明科 学已经达到了能被

6、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 “理论” 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 :解析 : 据题干材料 “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对 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反映了爱因斯坦相 对论, 据题干材料 “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对 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反映了爱因斯坦相 对论,A 项是伽利略的贡献,项是伽利略的贡献,B 项是牛顿万有

7、引力定律的预见性,项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预见性,C 项是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发展,项是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发展,D 项是量子论的贡献。项是量子论的贡献。 答案:答案:C 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被称为近代以来伟大的科学家,其 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被称为近代以来伟大的科学家,其 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解析:解析:A、C、D 三项都不符合对哥白尼学说的描述,哥白尼的学 说在当时没

8、有得到科学验证,也没有直接运用于生产,更无法推动技 术取得重大突破,哥白尼的“日心说”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科学的。 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提出了对自然的新认识,改变了人们对自 然世界的认识。因此, 三项都不符合对哥白尼学说的描述,哥白尼的学 说在当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也没有直接运用于生产,更无法推动技 术取得重大突破,哥白尼的“日心说”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科学的。 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提出了对自然的新认识,改变了人们对自 然世界的认识。因此,B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答案:B 6 “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 来越大的空

9、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 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 “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 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 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 ( ) A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 C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 D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解析 :解析 : 材料中描述是量子论, 不是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故材料中描

10、述是量子论, 不是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故 A 项错误 ; 量子论主要是对微观世界认识,故 项错误 ; 量子论主要是对微观世界认识,故 B 项错误;量子论是在研究热辐射 中出现的,不是为了解决疑点,故 项错误;量子论是在研究热辐射 中出现的,不是为了解决疑点,故 C 项错误;量子论出现改变了人们 认识微观世界,故 项错误;量子论出现改变了人们 认识微观世界,故 D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D 7.如图为如图为 1958 年纪念普朗克诞辰年纪念普朗克诞辰 100 周年发行的邮票。有人说: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第一章, 也是最基本的一章。” 普朗克的量子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不包括

11、 周年发行的邮票。有人说: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第一章, 也是最基本的一章。” 普朗克的量子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不包括( ) A证明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证明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B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物体低速运动规律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物体低速运动规律 C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D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解析:解析: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微观世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微观世界,B 项应为牛顿 经典力学的内容。 项应为牛顿 经典力学的内容。 答案:答案:B 8 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

12、器,信息革 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 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解析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选项中,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选项中, A、 C、 D

13、表述有误, 而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故选表述有误, 而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故选B。 答案:答案:B 9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收邮件依然是 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 了现代信息技术 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收邮件依然是 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 了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任何影响 解

14、析:解析:“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收邮件”体现的是网络 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收邮件”体现的是网络 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D 项明显错误,项明显错误,A、B 两项扩大了网络的作 用。 两项扩大了网络的作 用。 答案:答案:C 10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 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 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 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 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 社会整个物质

15、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 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蒸汽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B电动机电动机飞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电力工业 D电磁波电磁波无线电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解析: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 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引发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促进了电力工业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发展,故 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 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引发了第二次工

16、业 革命,促进了电力工业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发展,故 C 项与钱学森所述 观点相符。牛顿力学体系与蒸汽机没有必然关系, 项与钱学森所述 观点相符。牛顿力学体系与蒸汽机没有必然关系,A 项错误;飞机的 发动机为内燃机, 项错误;飞机的 发动机为内燃机,B 项错误;电磁波、无线电主要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有关, 项错误;电磁波、无线电主要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有关,D 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答案:C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者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 : 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信革命允许人们在 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17、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者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 : 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信革命允许人们在 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解析:解析:“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反映了

18、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 “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 C 项正确。项正确。A、B 两项属于近代, 可排除。两项属于近代, 可排除。 D 项与 “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无关,排除。 项与 “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无关,排除。 答案:答案:C 12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 幽默感的网络签名, 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这说明了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 幽默感的网络签名, 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这说明了( )

19、 A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D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中“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现代信息技 术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也带来消极影响, 是一把双刃剑, 故 根据材料中“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现代信息技 术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也带来消极影响, 是一把双刃剑, 故 B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B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

20、不正确的 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 是( ) 序号序号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社会发展社会发展 A铁犁的使用,牛耕的推广铁犁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 的改良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 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 C电磁学理论的突破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时代时代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答案:答案:A 14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始于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21、 ) A将“东方红将“东方红1”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B “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C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D中国正式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中国正式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解析:解析:1970 年年 4 月,中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 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月,中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 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 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故 ”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 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故 A 项正确。项正确。B、C、D 三项皆晚于三项皆晚于 A 项

22、且 与题意不符排除。 项且 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答案:A 15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 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 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 “南优 “南优 2 号”杂交水稻号”杂交水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应该是 指新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而能体现这一点的应该是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应该是

23、 指新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而能体现这一点的应该是 D,此成就 其他国家没有先例; ,此成就 其他国家没有先例;A、B、C 的成就与的成就与 D 的成就相比,在其他部分国 家已经取得了成功,故选 的成就相比,在其他部分国 家已经取得了成功,故选 D。 答案:答案:D 161983 年,邓小平同志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 。年,邓小平同志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 。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

24、流和合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解析:解析: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答案:答案:A 17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科技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是我国的 科技工作者还是努力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干扰,取得了一 批科技成果。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该时期的是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科技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是我国的

25、科技工作者还是努力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干扰,取得了一 批科技成果。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该时期的是( ) A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B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号”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解析 :解析 : A 项是在项是在 1967 年,年,B 项是在项是在 1973 年,年,C 项是在项是在 1964 年,年,D 项是在项是在 1970 年。只有年。只有 C 项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项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 C 项。项。 答案:答

26、案:C 18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曲 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曲 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 C “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答案:A 19 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 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 : “

27、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 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 这两 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 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 :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 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 这两 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 “东方红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 :解析 : 解答本题应该抓住材料中的 “进入太空”

28、 和 “经济迅速崛起” 两个关键信息。 由材料信息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 “中国人进入太空” 判断,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 解答本题应该抓住材料中的 “进入太空” 和 “经济迅速崛起” 两个关键信息。 由材料信息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 “中国人进入太空” 判断,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 B、D 两项;“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 起的国家的实力” ,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 两项;“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 起的国家的实力” ,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 D 项。 “东方红 项。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号发射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答案:D 20

29、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 A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百”方针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推行扫盲教育 解析: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 展,实际上强调科技、教育的发展,故选 题干强调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 展,实际

30、上强调科技、教育的发展,故选 C 项。项。 答案:答案:C 2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万人,至 1988 年高 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年高 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万人,2001 年增长至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 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 此可知 万人。在此期间,高 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 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

31、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解析: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三个时间依据材料中的三个时间 1977 年、年、1988 年、年、2001 年,可以 判断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适应,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由此可以判断 年,可以 判断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适应,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由此可以判断 C 项 正确。 项 正确。 答案:答案:C 22下表是下表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

32、的比 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 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时间百分比百分比/% 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初年代初23.5 1990 年年15.88 1997 年年12.21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制度的恢复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解析:解析: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我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开始实施九 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 年代

33、,我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开始实施九 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 有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减少了我国的文盲、半文盲数 量, 有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减少了我国的文盲、半文盲数 量,D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D 2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 A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4、” 解析:解析:“双百”方针一直是指导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 针。 “双百”方针一直是指导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 针。 答案:答案:B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科技、文艺领域出现的局 面可以用下列哪一词语来形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科技、文艺领域出现的局 面可以用下列哪一词语来形容( ) A一枝独秀一枝独秀 B春色满园春色满园 C百花凋零百花凋零 D万马齐喑万马齐喑 解析 :解析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科技、文艺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科技、文艺领域出现了前

35、所未有的繁荣局面,A、C、D 都不符合题意。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答案:B 25 若要为 若要为2018年元旦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贺词, 需要确定一组可以恰当体现发展概况的 “关键词” , 请你依据相关知识, 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年元旦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贺词, 需要确定一组可以恰当体现发展概况的 “关键词” , 请你依据相关知识, 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 “双百”方针、破“四旧” 、“三个面向” 、不结盟 “双百”方针、破“四旧” 、“三个面向” 、不结盟 B上山下乡、“东方魔稻” 、两弹一星、一国两制上山下乡、“东方魔稻” 、两弹一星、一国两制 C “样板戏”“半

36、工半读”“三个世界”“和平统一” “样板戏”“半工半读”“三个世界”“和平统一” D “希望工程” 、科教兴国、“二为”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希望工程” 、科教兴国、“二为”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解析 :解析 : A 项中“不结盟” ,项中“不结盟” ,B 项中“一国两制” ,项中“一国两制” ,C 项中“和平统一” 等关键词皆与“教科文发展的贺词”的主题不一致。 项中“和平统一” 等关键词皆与“教科文发展的贺词”的主题不一致。 答案:答案:D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 26 题题 18 分,分, 27 题题 14 分,分, 28 题题 18 分,共分,共

37、 50 分分) 26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 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 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图图 1 瓦特 图瓦特 图 2 蒸汽机蒸汽机 图图 3 法拉第 图法拉第 图 4 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 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 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 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 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38、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 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 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 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 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材料三 1961 年年 4 月月 12 日, 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宇 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 日, 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宇 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 108 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 年年 7 月月 16 日,“阿波罗日,“阿波罗 11 号” 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

39、天中心升空。号” 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7 月月 21 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 印, 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 印,7 月月 25 日平安返回地球。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材料四 1967 年,加拿大传播学家年,加拿大传播学家 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 一书中首次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 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一书中首次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 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 的概念由此产生

40、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 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拼盘。” 地球村 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 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拼盘。” 令世界震惊的奇迹:团结就是力量令世界震惊的奇迹:团结就是力量 请回答: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4 分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 的劳动方式的。 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

41、世界大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 的劳动方式的。(6 分分) (3)根据材料三, 说明根据材料三, 说明 20 世纪世纪 60 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4 分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 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根据材料四,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 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4 分分) 答案:答案:(1)正确。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 类逐渐进

42、入“电气时代” 。 正确。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 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 。 (2)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 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 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 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 (3)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航天)技术 突飞猛进。 技术 突飞猛进。 (4)特点:全球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特点:全球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一

43、个有机的系统。 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27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1931 年年 10 月, 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 他的 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 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 月, 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 他的 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 行葬礼那

44、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 月月 21 日日 6 点点 59 分, 好莱坞和丹佛熄灯; 分, 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 点点 59 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 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 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 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 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 材料二 图图1 中中国国第第一一颗颗原原子子弹弹爆爆炸炸成成功功图图2 大大亚亚湾湾核核电电站站 材料三 材料三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善于网上学习

45、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请回答: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4 分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 大影响。从图一到图二,所代表的科技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 大影响。

46、从图一到图二,所代表的科技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6 分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分分) 答案 :答案 : (1)爱迪生。 原因 : 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 电报和电影等技术,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信便捷的新世界。 爱迪生。 原因 : 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 电报和电影等技术,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信便捷的新世界。 (2)影响: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从军事领域转到经济领域。 影响:打

47、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从军事领域转到经济领域。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应扬长避短,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应扬长避短,造福人类。 28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1956 年年 5 月月 2 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 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 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 秋战国时代, 有许多学说, 大

48、家自由争论。 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 涉他们。 ” 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 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 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 秋战国时代, 有许多学说, 大家自由争论。 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 涉他们。 ” 材料二 材料二 1956 年年 5 月月 26 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 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自然 科学工作方面,他指出:“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 科学学说上, 贴上什么 封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资 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错误的。 ”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他指 出:限制创作的题材, “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 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 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 学家、社会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