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43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第 5 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据万历十五年载,李贽在麻城的时候曾招收梅家女学生并 与其他女眷接触, 引得众人侧目。 但是李贽对舆论不加理睬, 还说 : “梅 塘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男子未易及之。 ”由此可见李贽 据万历十五年载,李贽在麻城的时候曾招收梅家女学生并 与其他女眷接触, 引得众人侧目。 但是李贽对舆论不加理睬, 还说 : “梅 塘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男子未易及之。 ”由此可见李贽( ) A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 C提倡男女平等提倡男女平等 D强调“三纲五常”

2、强调“三纲五常” 解析:解析:“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体现出了李贽提倡 男女平等。 “招收梅家女学生并与其他女眷接触”体现出了李贽提倡 男女平等。 答案:答案:C 2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朝思想家李 贽的这一言论,表明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朝思想家李 贽的这一言论,表明( ) A他反对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他反对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 B他维护孔子的绝对权威他维护孔子的绝对权威 C他认为孔子是千古圣人他认为孔子是千古圣人 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彻底丧失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彻底丧失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分析李贽反对“孔子的是非

3、为是非” ,即反对将孔 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根据材料分析李贽反对“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即反对将孔 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A 项正确;他反对的是孔子的权威地位, 故 项正确;他反对的是孔子的权威地位, 故 B、C 两项错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故两项错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故 D 错误。错误。 答案:答案:A 3下列各项中,属于浙东学派创立者黄宗羲名言的是下列各项中,属于浙东学派创立者黄宗羲名言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制天命而用之”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4、吾心便是宇宙”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解析:解析:A 项是孟子名言;项是孟子名言;B 项是荀子名言;项是荀子名言;C 项是陆九渊名言;项是陆九渊名言;D 项是黄宗羲名言。项是黄宗羲名言。 答案:答案:D 4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 明他主张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说 明他主张( ) A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B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C心即理也心即理也 D独尊儒术独尊儒术 解析:解析:题干材料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的观点,在他看 来“明道”与“救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步骤,反对当时 那些不务

5、实际的咬文嚼字的空谈和议论。因此,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 就是“经世致用” 。 题干材料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的观点,在他看 来“明道”与“救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步骤,反对当时 那些不务实际的咬文嚼字的空谈和议论。因此,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 就是“经世致用” 。 答案:答案:A 5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

6、发展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解析: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都还是属于儒家思想家,对于君主 制,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限制君主的权力,没有从 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因此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都还是属于儒家思想家,对于君主 制,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限制君主的权力,没有从 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因此 B 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7、。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焚书 材料二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二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三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日知录 (1)上述材料的言论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上述材料的言论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 (2)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

8、概括材料三观点的实质。概括材料三观点的实质。 解析:解析:第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及出处回答。第问,根据材料内容及出处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内 容进行回答。第 问,根据材料内 容进行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问,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答案:(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2)观点: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材料二的观点是工商 皆本。 观点: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材料二的观点是工商 皆本。 (3)材料三观点的实质是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三观点的实质是反对君主专制。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

9、待取给于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其意在于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其意在于( ) A维护封建礼教 维护封建礼教 B反对思想教条反对思想教条 C重塑孔子权威重塑孔子权威 D反对儒家思想反对儒家思想 解析:解析:李贽主张应正确看待孔子,不能迷信孔子,不能以孔子的 是非为标准,反对思想教条。 李贽主张应正确看待孔子,不能迷信孔子,不能以孔子的 是非为标准,反对思想教条。 答案:答案:B 2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 解:“凡山川日月之精

10、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 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 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 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 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 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孔子孔子 B董仲舒董仲舒 C朱熹朱熹 D李贽李贽 解析: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贾宝玉思想与现实的思想 格格不入。这与李贽的思想极其相似。所以选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贾宝玉思想与现实的思想 格格不入。这与李

11、贽的思想极其相似。所以选 D。 答案:答案:D 3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 , “据器而道存” , “无器而道 毁” , “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 , “据器而道存” , “无器而道 毁” , “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万物发展的规律 解析:解析:“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 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 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

12、精神与物质的关 系。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 器则无其道”的命题。故应选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 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 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 系。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 器则无其道”的命题。故应选 A。 答案:答案:A 4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大成” , “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高峰” 。这是对 大成”

13、, “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高峰” 。这是对_的评价的评价( ) A李贽李贽 B黄宗羲黄宗羲 C顾炎武顾炎武 D王夫之王夫之 解析:解析:从题干中“明清之际” “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法”等信息, 可判断出这是对王夫之的评价。 从题干中“明清之际” “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法”等信息, 可判断出这是对王夫之的评价。 答案:答案:D 5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 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是 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 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是( ) A工商皆本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14、 D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 归于人”和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明显体现了批判君主专制 的思想。 根据材料信息“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 归于人”和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明显体现了批判君主专制 的思想。 答案:答案:D 6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 ,他的明夷待访录被 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 ” 。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 ,他的明夷待访录被 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 ” 。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

15、度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解析:解析: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作用,故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作用,故 A 项正确; 黄宗羲没有提出要效仿西方制度,故 项正确; 黄宗羲没有提出要效仿西方制度,故 B 项错误;黄宗羲没有否定传统项错误;黄宗羲没有否定传统 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故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故 C 项错误;提出主权在民的是 卢梭,故 项错误;提出主权在民的是 卢梭,故 D 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答案:A 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

16、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 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 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的影响 解析:解析: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 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 件,故 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 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 件,故 C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C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8有学者认

17、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 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 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 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 材料所说的 “异质”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 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 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 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 材料所说的 “异质” (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解析

18、:解析: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做出判断。商品经 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 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做出判断。商品经 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 A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A 9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 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 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 “道德观” 是指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 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 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 “道德观” 是指( )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B忠君爱国,保国有责忠君爱国,保国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仁

19、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故选 A。而。而 B、C、D 三项皆为宋明理学的主 张。 三项皆为宋明理学的主 张。 答案:答案:A 10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 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 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20、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 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 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可知该主张是 王夫之朴素的唯物思想,故选 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可知该主张是 王夫之朴素的唯物思想,故选 D 项。项。A 项是李贽的思想,项是李贽的思想,B 项是黄宗 羲

21、主张, 项是黄宗 羲主张,C 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答案: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 下也。 今也, 以君为主, 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 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 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 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 下也。 今也, 以君为主, 以天下为客。

22、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 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 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 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 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 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 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 之所能操也。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

23、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 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 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 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 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一姓之兴旺,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若夫国祚之 不长,为一姓言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 而欲私其子孙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材料三 一姓之兴旺,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若夫国祚之 不长,为一姓言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 而欲私其子孙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

24、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 共同点。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 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产生的 历史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产生的 历史条件。 (3)谈谈你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看法。谈谈你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看法。 答案:答案:(1)区分公与私、国与家;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反对君主 专制;主张保障人民权利。 区分公与私、国与家;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反对君主 专制;主张保障人民权利。 (2)商品经

25、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 伍扩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 “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 思想界因循守旧;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 伍扩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 “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 思想界因循守旧;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 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击了当时 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 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击了当时 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