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753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8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热点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热点 4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对应学生用书 P112 1(2018安徽合肥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 分生区细胞分裂图,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期整个细胞的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等于 1 B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C时期细胞内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D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的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 比等于 1,A 错误;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 央的赤道板上, B 错误 ; 洋葱属于高等植物, 细胞中没有中心体

2、, C 错误 ; 图中的 分别表示后期、中期、末期、前期和间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 ,D 正确。 2(2018陕西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 G1、S 和 G2期, 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 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 G2期 B中心体和 DNA 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 期细胞中存在使 G1期细胞核进入 S 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 G1期,在 G2期复制完毕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G1期的细胞含有 1 个中心体,S 期和 G2期的细胞含有两个 中心体,G1期

3、的细胞和 G2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完成中心体的复制,推测 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 G2期,A 正确;G1期和 S 期的细胞融合,G1 期细胞可以发育到 S 期,同时完成中心体的复制,B 正确;根据 B 项推测 S 期细 胞中存在使 G1期细胞核进入 S 期的物质,C 正确;中心体在 S 期即复制完毕,D 错误。 3(2018河北保定第一次模拟)下图甲和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规律的示意 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AB、BC、CD 的时间长短相同,均可表示完整的细胞周期 B甲图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是在其细胞周期的 A、C 段完成 DNA 的复 制 C乙图中 EF

4、 段细胞中的 DNA 易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D乙图中的 GH 段着丝点分裂,导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 数目加倍 答案 C 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包括分裂间 期和分裂期, 且间期在前, 即甲图中的 BC 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但 A B、BC、CD 的时间长短相同,A 错误;若甲图中表示有丝分裂,则 DNA 的 复制是在每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完成,即图中的 A、C 段,因为进行减数分裂 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故甲图不能表示减数分裂,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只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 DNA 复制,B 错误 ; 乙图中 EF 段细

5、胞中发生 DNA 复 制,易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正确 ;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 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错误。 4(2018宁夏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研究表明在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 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 B二甲双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一只被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不相等 答案 D 解析 目前治疗癌症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手段,A 错误;癌细 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表面糖蛋

6、白减少,细胞之间的粘着性降低,二甲双胍可 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说明二甲双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 面的糖蛋白增加,B 错误 ; 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突变后易导致细胞癌 变,C 错误;胸腺是 T 细胞发育的场所,细胞免疫主要是由 T 细胞来参与完成的, 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主要由细胞免疫完成,因此被切除胸腺的鼠与正常鼠患乳腺癌 的几率不相等,D 正确。 5(2018福建龙岩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 B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老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坏死来清除的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

7、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错误;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 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老, B 正确 ;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来清除的, C 错误 ;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产生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 细胞的全能性,D 错误。 6(2018衡水联考)现有基因型为 AaBb 的二倍体生物,甲、乙是其体内某精 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精原细胞能产生 AB、aB、abb、a 四种配子 B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A、a 与 B、b 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甲

8、、乙两细胞所示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 答案 B 解析 分析甲乙两图可知,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 aB、 abb、a,A 正确;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等位基因 Aa,所以 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B 错误 ; 由图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C 正确 ; 甲细胞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 基因突变,乙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D 正确。 7(2018山东聊城二模)杀伤细胞攻击被感染细胞

9、导致其死亡是通过诱导其细 胞凋亡来实现的。导致细胞凋亡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 杀伤性 T 淋巴细胞能够分泌 Fas 配体作为凋亡信号, 与靶细胞表面的凋亡受体 Fas 蛋白结合,从而启动细胞内的凋亡程序使靶细胞发生凋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Fas 蛋白属于化学凋亡诱导因子 BFas 配体与 Fas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若 Fas 蛋白因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突变而发生了改变,则靶细胞的凋亡过程 会加快 D癌变后的细胞对各种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 答案 B 解析 Fas 蛋白是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不是信号分子,Fas 配体属于化 学凋亡因

10、子, A 错误 ; Fas 配体是 T 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 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 Fas 蛋白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 正确;若控制 Fas 蛋白合成的 基因突变而引起 Fas 蛋白结构改变,则 Fas 配体将不能发挥凋亡信号分子的作用, 从而不能启动细胞内的凋亡程序使靶细胞发生凋亡, C 错误 ; 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 是因为对各种凋亡诱导因子敏感性低, 不能启动癌细胞中的凋亡程序所致, D 错误。 8(2018福建四校第二次联考)某动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 体。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量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

11、正确的是( ) 甲组乙组丙组 染色体数(个)1684 所占比例(%)146026 A甲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观察到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中 C乙组细胞占的比例大,都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D丙组细胞的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B 解析 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可推知甲组细胞应该含有 4 个染色体组,A 错误;乙组细胞占的比例大,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相等,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出现的,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相同,因此观察到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 中,B 正确,C 错误 ; 丙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包括

1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以及经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精细胞,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内都含有染色单体,D 错误。 9(2018天津市和平区第一次质量调查)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 2n)细 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 发生的主要

13、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A 正确;丙 可以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甲可以代表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 B 错误 ; 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 程,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戊时期, 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即细胞分裂间期, C 正确;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 体,D 正确。 10(2018广东百校联考)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被分 解为丙酮酸的过程。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下降而糖酵解活跃。请回答

14、下列问题: (1)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若产生相同量的 ATP,则_(填“癌细胞” 或“正常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较多。 (2)肿瘤细胞表面氢离子载体的数量明显增多,使肿瘤细胞不会因高糖酵解造 成_堆积而引起酸中毒。 (3)请分析肿瘤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增多对肿瘤生长的影响:葡萄糖载体增多 导致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增多,糖酵解原料充足,产生更多的中间产物为 合成 DNA 和蛋白质等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_。 (4)研究者已确定编码细胞膜上的单羧酸转运蛋白 1 基因是将 3溴丙酮酸(主要 通过抑制糖酵解过程来发挥作用)运输至细胞中的重要条件。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 对 3溴丙酮

15、酸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都含有单羧 酸转运蛋白 1 基因,但_。 答案 (1)癌细胞 (2)乳酸 (3)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生长 (4)单羧酸转运蛋白 1 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 解析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线粒体中产生 ATP 的 量远多于糖酵解。由题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下降而糖酵解活跃”可知,癌 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若产生相同量的 ATP,则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 胞呼吸的葡萄糖较多。 (2)肿瘤细胞表面氢离子载体的数量明显增多,可以将细胞代谢产生的氢离子 及时排出细胞外,使肿瘤细胞不会因高糖酵解造成乳酸堆积而引起酸中毒。 (

16、3)肿瘤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增多,导致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增多;糖 酵解原料充足,产生更多的中间产物,为合成 DNA 和蛋白质等提供原料,从而有 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生长。 (4)依题意可知,单羧酸转运蛋白 1 可将 3溴丙酮酸运输至细胞中,进而抑制 糖酵解过程。因此单羧酸转运蛋白 1 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肿瘤细胞对 3溴丙酮 酸的敏感性越强。可见,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对 3溴丙酮酸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的原因是:单羧酸转运蛋白 1 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 11(2018陕西宝鸡质检二)图甲、 乙是某种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动物体内细 胞的分裂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 DN

17、A 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_分裂的_期,发生在图丙中的_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_, 此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 基因 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和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 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则卵细胞的基因 型是_。 (4)请在丁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 答案 (1)有丝 后 bc (2)初级卵母细胞 2 ef (3)AaB 或 b (4) 解析 (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所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 裂

18、的后期,对应于图丙中的 bc 阶段。 (2)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两个染 色体组;基因 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丙中的 ef 阶段。 (3)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和没有分离,则形成的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AAaaBB、bb 或 AAaabb、BB;减数第二次分裂正确,则最 终形成的 4 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AaB、b、b 或 Aab、Aab、B、B。 (4)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因此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由 1 变为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 1 2

19、 数与核 DNA 数之比保持不变,即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 1 2 数与核 DNA 数之比由 变为 1,直至减数分裂结束,因此,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 1 2 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如下: 12(2018北京丰台区二模)曲妥珠单抗是针对 HER2 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它 通过附着在 HER2 受体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 HER2 受体上的附着,从而 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摧毁癌细胞。 (1)HER2 受体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如图),生长因子与_结合后,酪氨酸 激酶被活化,信号逐级放大,刺激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迁移,这体现了

20、细胞 膜的_功能。 (2)某些细胞表面的 HER2 受体约是正常细胞的 10100 倍,导致细胞 _,抑制细胞_,细胞运动能力增强而容易扩散和转移。据此可以 推断,HER2 受体基因属于_基因。这些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未发生癌变之前 _。 a延长 b缩短 c不确定 d基本不变 (3)曲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的_并结合细胞表面的 HER2 受体,竞争性 抑制肿瘤细胞内_,而抑制肿瘤生长。 (4)研究人员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和鼠的抗体DNA片段使用_ 酶进行切割、使用_酶拼接后导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产具有生物活性 的曲妥珠单抗。 (5)传统的化学治疗针对 DNA 合成和有丝分裂过程,杀灭增殖活

21、跃的细胞,而 靶向治疗针对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与基因产物,阻断其功能。后者的主要优 点是_。 答案 (1)HER2 受体 信息交流 (2)无限增殖 凋亡 原癌 b (3)识别 信号分子的传导 (4)限制 DNA 连接 (5)特异性更强,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对非靶标组织影响较小) 解析 (1)据图分析,生长因子是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HER2 受体结合后,发生信号转导,刺激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迁移,这体现了细胞 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据题干信息,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 HER2 受体结合后,会刺激细 胞的增殖、发育、分化、迁移,因此如果细胞表面的 HER2 受体高于正常细胞, 会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据此可以判断,HER2 受体基因属于调节 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的原癌基因;这些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未发生 癌变之前缩短。 (3)据图可知,曲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 HER2 受体, 竞争性抑制肿瘤细胞内信号分子的传导,而抑制肿瘤生长。 (4)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切割DNA分子, 用DNA连接酶连接不同的DNA片段。 (5)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其 特点是特异性强,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