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83063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的含义及环节。3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知识点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生用书P491现代产业活动特点(1)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2)发展变化2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差异产业活动类型区位要求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区把世界各地资

2、源与流动的资金吸引到本地,使地方产业活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指向消费人群【思考】1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部门,自然条件就是它的主导区位因素吗?提示:不是。如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但农业部门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受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是其主导区位因素。2特区城市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深圳迅猛崛起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3许多城市的汽车站、火车站附近往往成为许多快餐连锁店的首选布局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快餐店属于服务业,其区位要求是指向消费人群,而城市车站附近往往流动人口数量大、市场广阔。材料一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

3、业”,“五谷丰登”需“风调雨顺”,自然条件伴随农业。矿业布局,接近资源,勿需商量;商场酒店,人气占先,道理简单。德国鲁尔区,煤炭支撑,市场广阔,起伏兴衰上百年;美国“硅谷”,技术创新,军事订货,引领潮流(1)结合材料探究: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工业有何不同?矿业、商业、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各有何特点?农业、矿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什么不同?材料二某知名电子装配企业仅深圳厂区就有员工42万名。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人海战术,低成本、低工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特点。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

4、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的途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向日本转移;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向东南亚部分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2)结合材料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吸引产业转入的常规做法是什么?产业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提示:(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离不开自然条件,工业主要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矿业受自然资源分布限制,并受交通影响;商业、服务业的主要区位特征是指向最大消费人群。农业、矿业与自然环境关系更加

5、密切,工业、商业、服务业与自然环境关系较小。(2)劳动力价格(从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的地区转移到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地区)。建立经济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等。产业区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区位也在不断变化。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受自身产业活动特点的影响,不同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区位特征和目的具有明显的差异。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区位特征目的农业最密切离不开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获取更多农副产品矿业受自然资源分布限制,并受交通影响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充分利用当地优势,

6、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商业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增加商品销量服务业特别提醒产业区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区位也在不断变化。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如图: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女娲炼石补云天,壮士淘金掘地穿。满面尘土人似鬼,一腔丹血气通仙。修就一番新气象,剪去千缕旧东西。股票行市指示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的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嘤嘤发响的毛病。(1)材料描写的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联系最密切的是()ABC D(2)材料描写的产业活动()受矿藏状况的限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与科技发展水平无关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7、A BC D(3)材料_描述产业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A BC D解析:材料依次描写的是农业活动、采矿、理发、股票交易。第(1)题,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联系最密切。第(2)题,采矿业受矿藏状况的限制,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第(3)题,理发和股票交易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答案:(1)A(2)D(3)C知识点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学生用书P501.地域联系的产生原因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生产协作工业生产依靠形成产业链(2)商贸联系类型:一国范围内的区际贸易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促进作用,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3)科技与信息联系企业的产业活动与科技

8、发明和信息交流密切关联。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技术的地域扩散:包括近邻扩散、等级扩散和位移扩散。图表导读1读教材P54图35选矿、图36高炉、图37转炉炼钢、图38连铸连轧,思考下列问题。(1)与钢铁生产过程有关的工厂有哪些?(2)这些工厂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3)据图思考与钢铁厂有联系的工厂有哪些?(4)与钢铁工业有关的各类工厂在布局上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为什么?提示:(1)选矿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等。(2)存在多道工序之间的生产协作联系。(3)氧气厂、机修厂、发电厂、水泥厂等。(4)在地域上应相互接近。加强协作与交流,降低生产成本。2读教

9、材P55图39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思考下列问题。(1)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环节有哪些?提示: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工业生产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材料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类型主要有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互联网的普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现代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日益快捷和普遍。下图为布的生产过程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布的生产过程体现了产业活动中的哪一类地域联系?(2)现代物流业对产业地域联系有何促进作用?(3)加强产业间的科技

10、与信息联系有何意义?提示:(1)生产协作。(2)形成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完整的供应链,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加强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交流和共享信息资源;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1生产协作2商贸联系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商贸联系的形成、分类和作用,如下图:3科技与信息联系(1)企业间科技与信息的联系(2)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近邻扩散中箭头由粗到细,表明扩散强度逐渐减弱;等级扩散中的A、B、C、D、E表示由大到小的不同等级;位移扩散中的A、B表示两个不同的地域方法技巧如何判读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类型由

11、于产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多种地域联系。依据不同联系的含义,可具体判读所属的类型。形式与特点类型判读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生产协作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空间联系商贸联系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贸易交流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交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科技与信息联系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某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将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生产协作联系图中的空白框内。(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和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A重型机械厂B精密仪表厂C造

12、纸厂 D棉纺厂(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_。解析:焦化厂、钢铁厂和水泥厂都需要电能,根据图的结构,可以判定从上到下第一个是发电厂;钢铁厂所需的主要燃料是焦炭,原料是铁矿,添加剂是石灰石,据图分析,第二个应该是焦化厂,第三个是钢铁厂;第四个是水泥厂,它的原料主要是黏土和钢铁厂的炉渣和发电厂的煤灰,燃料仍是煤炭。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要建与该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工业企业,从选项中看,重型机械厂最合适。焦化厂回收焦炉煤气中的氮,可以用来生产氮肥。答案:(1)从上到下依次是发电厂、焦化厂、钢铁厂、水泥厂(2)钢铁工业(3)A(4)焦化厂

13、回收焦炉煤气中的氮,可以用来生产氮肥知识点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学生用书P521产业地域的形成2工业地域的合理布局(1)区域条件: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2)规划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3)发展方向: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4)布局原则: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材料我国东部某城市有服装产业、箱包产业、药材市场、五金生产、铝制品生产及钢铁回收加工等产业,其生产基地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城市各产业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产生了很好的集聚效应。所谓

14、集聚效应是指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的需要,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称为集聚效应。结合材料探究:(1)该产业地域各工业企业之间有何工业联系?(2)该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有何特点?(3)该城市各企业产业集群分布有何好处?(4)图中显示该市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该市的东部地区,说明了什么?提示:(1)钢铁厂可为五金厂提供原料,箱包厂可为服装加工、药材市场、五金生产提供包装条件等。(2)基本都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3)图中各企业集聚,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联系,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等。(4)说明该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

15、力、科技人文等方面比西部地区的优势明显。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是紧密联系、逐步递进的,其关系如下图所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基地和“鱼米之乡”,目前是我国重要的蔬菜、花卉等出口基地之一。材料二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省绍兴市、海宁市、杭州市萧山区等纺织工业产值都超过了100亿元,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产业现象。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及附近地区图。(1)图示地区历史上曾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之一,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2)目前,该地区棉花生产萎缩,而蔬

16、菜、花卉等迅速发展,原因是_。(3)江苏省、浙江省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共用_,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_,获得_效益。解析:第(1)题,结合棉花生产的特点及当地优越的条件两方面回答。第(2)题,比较棉花与蔬菜、花卉的生产特点,并分析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第(3)题,结合工业地域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来回答。答案:(1)光热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任答三点)(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土地价格上涨;棉花生产经济效益较蔬菜、花卉低;城市化的发展对蔬菜、花卉等需求增加(任答两点)(3)基础设施生产成本规模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17、?重点必背1.哪些产业部门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2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一般的转移规律是怎样的?3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开发区的目的是什么?4商业和服务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什么?5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主要有哪些方式?6生产协作有哪几种主要形式?7为什么说现代物流业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8工业地域规划、布局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微点拨1.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论哪种产业总会有一种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产业类型主导区位产业特点制糖工业原料原料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高啤酒厂市场产品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高煤炭开采自然资源受矿藏状况限制服装、电子装配廉价劳动力需要劳动力数量

18、多且廉价卫星、飞机等技术要求技术水平高荔枝种植气候受气候条件限制2.任何一种工业的发展均与周围的事物产生密切的联系,这既包括生产上的联系也包括非生产上的联系。3.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的物流管理理念,拥有一流的物流管理及运营人才,通过电子信息平台等现代科技来完成物流的整个流程。现代物流的基本环节有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4.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学生用书P53)知识点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2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

19、条件是()A气候B地形C土壤 D生物多样性2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土地租金解析:第1题,云南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其气温和降水能很好地满足花卉生长的需要。第2题,云南距离国内发达地区路途较远且有山脉阻隔,距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较远,交通运输制约了花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答案:1.A2.B知识点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3下列各组企业中,存在生产协作联系的是()纺织厂印染厂轮胎厂汽车厂食品厂家具厂造纸厂化纤厂A BC D解析:选A。生产协作联系有时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如纺织厂印染厂、轮胎厂汽车厂之间的联系。4下

20、列有关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贸联系主要指国际贸易B国际贸易比国内区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C国内区际贸易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D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本国资本、产品丰富,国内区际之间流通不明显解析:选C。商贸联系可分为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般区际贸易比国际贸易联系密切得多;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自然资源、技术等在国内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知识点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的一工业地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影响该地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燃料 B原料C市场 D劳动力6在该工业地域内布局汽车、造船等工厂,其优势主要是()A环境承载力大 B铁矿资源丰富C

21、劳动力成本低 D生产协作便利解析:该钢铁工业布局在港口附近,主要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因此其主导因素为市场,其次为交通。在该工业地域内布局汽车厂、造船厂,主要是利用钢铁工业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生产协作的便利,集中布局在一起。答案:5.C6.D,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和大鹏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是连接祖国内地和香港的主要纽带。深圳市民以外来人员为主,却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读深圳区位示意图,完成12题。1深圳创造城市发展奇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深圳地理位置优越B国家政策扶持C外来移民带来先进经验D气候适宜2下列不属于深圳奇迹的影响因素的是()A与香港

22、毗邻B交通便捷C旅游资源丰富 D人才汇集解析:第1题,深圳是全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深圳的迅速崛起,首先是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因此影响最大的是国家政策。第2题,深圳发展速度快与其优越的政策、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等有关;深圳不是以旅游兴城,其旅游资源多数为后来创造的人文景观。答案:1.B2.C读布匹的生产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在布匹的生产过程中_密切()A生产协作联系 B信息联系C商贸联系 D科技联系4下列生产过程反映的地域联系与布匹的生产过程中反映的生产联系不同的是()A服装 B石油化工C钢铁 D现代物流解析:第3题,布的生产过程需要多道工序共同完成,承担各工序的

23、工厂或车间存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属于生产协作关系。第4题,现代物流的出现是区际物质流动的必然结果。答案:3.A4.D读我国物流企业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有关中国物流企业总部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多于南方B所有省级行政中心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数量多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6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信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物流企

24、业总部总体是南方多于北方;拉萨、台北等没有物流企业总部;图示为分布格局,没有体现演变过程。第6题,北京不是港口;上海不是政治中心;物流企业离不开金融、商业、交通、通信等服务行业的支持。答案:5.C6.A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大唐袜业是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7示意图体现的主要产业活动联系方式是()A生产协作联系 B商贸联系C信息联系 D科技联系8“大唐袜业、绍兴纺织”等区域产业特色已经闻名中外。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解析

25、:第7题,通过大唐袜业的生产流程可以看出,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是下一级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这是典型的生产协作上的一种产业活动,故选A。第8题,数百家工厂在一个地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答案:7.A8.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本区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1

26、)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中,优势条件是_;劣势条件是_。(2)本区的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优势主要集中在土地和土壤方面,劣势主要在气候和气象灾害方面。第(2)题,从气候、土地、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二,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答案:(1)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较为干燥,水源不足,生长期短,热量较少(2)冬季光照充足;土地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3)靠近经济发达地区

27、,技术、资金、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土地、海洋、石油)资源丰富。10下图是广东花都汽车城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花都汽车城的形成,体现了工业的_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充分利用_,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_。最终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规模效益。(2)汽车产业形成地域上集聚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相对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存在_。(3)国际跨国集团在中国投资兴建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我国_、_。(4)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_,注重克服_因素。答案:(1)集聚基础设施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2

28、)工业联系(3)土地和劳动力廉价消费市场广阔(4)地区优势限制性翡翠又称缅甸玉,为玉石之王,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下图中的云南省瑞丽市是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和翡翠交易基地。2014年起,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出口和翡翠成品出口全免税的新政策。据此回答12题。1瑞丽市成为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和交易基地的优势区位是()A劳动力优势与加工工艺精湛B技术优势与当地消费量大C市场优势与交通运输便捷D地理位置优势与接近原料产地2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出口和成品出口全免税新政策,将会()A造成翡翠加工产业地域转移B促进翡翠消费群体地域转移C提高缅甸本地人翡翠消费量D大幅减少缅甸翡翠原石产量解

29、析:第1题,瑞丽位于中缅边境,而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原石产地,因此,瑞丽成为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交易基地的优势区位是地理位置优势和接近原料产地。第2题,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和成品出口全免税新政策后,瑞丽因进口的原石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翡翠加工品价格上升,为了避开关税,瑞丽等缅甸境外的翡翠加工企业将会向缅甸境内转移。答案:1.D2.A下图为某区域的产业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企业之间存在生产协作联系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4图中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A钢铁工业 B石油工业C海洋工业

30、D机械工业解析:第3题,该工业地域的工业部门是在丰富的资源与农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工业部门之间有原料和产品之间的相互利用,存在生产协作联系。第4题,从图中可推断,为钢铁工业,为石化工业,为海洋化学工业,为机械工业,为纺织工业。答案:3.A4.D5读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分布特点。(2)简述产业集聚的优势。(3)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的角度,比较天山北麓重点产业集聚区与海峡西岸重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区位的差异。解析:第(1)题,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分布特点应从东中西部产业集聚区的数量进行分析。第(2)题,产业集聚的优势应从协作条件、利润等方面分析。第(3)题,天山北麓重点产业集聚区与海峡西岸重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区位的差异应从矿产资源丰富程度、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市场广阔程度等方面分析。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3)天山北麓重点产业集聚区:矿产资源丰富,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市场相对狭小。海峡西岸重点产业集聚区:矿产资源缺乏,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