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146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配餐作业配餐作业(三十二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见学生用书见学生用书 P347 1(2018江西四校联考一江西四校联考一)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 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认识一个群落的必经途径, 可见物 种

2、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认识一个群落的必经途径, 可见物 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正确 ; 任何群落都存在垂直结 构, 正确 ; 任何群落都存在垂直结 构,B 错误;人类活动不能决定只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错误;人类活动不能决定只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错误 ; 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分别属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 替, 错误 ; 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分别属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 替,D 错误。错误。 答案 答案 A 2(2017长沙一模长沙一模)关于捕食作用和竞争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捕食作用和竞争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

3、般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一般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均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功能均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功能 C均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内部均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内部 D均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均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解析 解析 捕食和竞争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从而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 捕食和竞争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从而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A 正确 ; 捕食是捕食者捕捉被捕食者,因此能体现能量传递 和物质循环功能, 竞争作用无法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 功能, 正确 ; 捕食是捕食者捕捉被捕食者,因此能体现能量传递 和物质循环功能,

4、竞争作用无法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 功能,B 错误;竞争可以发生在生产者的内部,也可以发生在消费者 的内部, 捕食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 错误;竞争可以发生在生产者的内部,也可以发生在消费者 的内部, 捕食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 C 错误 ;错误 ; 捕食和竞争属于种间关系, 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 不能发生 在某个种群的个体之间, 捕食和竞争属于种间关系, 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 不能发生 在某个种群的个体之间,D 错误。错误。 答案 答案 A 3(2018广西四市联考一广西四市联考一)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下表是退耕还林

5、后,某生态系统在 20 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 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 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单位:株/平方米平方米)。下列分析不 合理的是 。下列分析不 合理的是( ) 第第1年年 第第5年年 第第10年年 第第15年年 第第20年年 物种物种 a510200 物种物种b12533 物种物种 c01386 A.物种物种 a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第 15 年内种群密度上升与种 间竞争低有关 年内种群密度上升与种 间竞争低有关 B第第 110 年

6、内,物种年内,物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与其植株高 度大于物种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与其植株高 度大于物种 a 有关有关 C第第 12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 再逐渐降低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 再逐渐降低 D第第 1015 年内,物种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 弱光环境有关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 弱光环境有关 解析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群落演替发生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分析表 中数据,物种 根据题干信息, 群落演替发生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分析表 中数据,物种 a 在第在第 1 年中属于优势物种,因此为一年生草

7、本植物, 开始发生群落演替时,植物种类少,种间竞争弱,故在第 年中属于优势物种,因此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开始发生群落演替时,植物种类少,种间竞争弱,故在第 15 年中 物种 年中 物种 a 种群密度上升,种群密度上升,A 正确 ; 分析表中数据,在第正确 ; 分析表中数据,在第 110 年内,物 种 年内,物 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种,说明在物种逐渐成为优势种,说明在物种 b 和物种和物种 a 的竞争中物种的竞争中物种 b 处于 优势,这与其植株高度大于物种 处于 优势,这与其植株高度大于物种 a,能利用更多光照有关,能利用更多光照有关,B 正确;正确; 表格中显示的只有表格中显示的只有 3 个

8、优势物种, 不能从表中个优势物种, 不能从表中 3 个物种的变化判断演 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且通常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群落结 构越来越复杂, 物种种类增加, 物种丰富度不断升高, 个物种的变化判断演 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且通常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群落结 构越来越复杂, 物种种类增加, 物种丰富度不断升高, C 错误 ; 物种错误 ; 物种 a 消失是因为在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可能由于草本植物高度 低,被其他植物遮挡,使物种 消失是因为在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可能由于草本植物高度 低,被其他植物遮挡,使物种 a 不能适应弱光,不能适应弱光,D 正确。正确

9、。 答案 答案 C 4某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某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种群一定是生产者甲种群一定是生产者 BM 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D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解析 解析 根据甲、 乙两种群的曲线变化, 可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乙捕食甲,但是甲种群不一定是生产者; 根据甲、 乙两种群的曲

10、线变化, 可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乙捕食甲,但是甲种群不一定是生产者;M 点时甲种群数量在逐渐 减少,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 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是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的结果。 点时甲种群数量在逐渐 减少,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 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是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的结果。 答案 答案 D 5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 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 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

11、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 密度 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 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 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 落的水平结构 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 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解析 解析 生活在同一地域

12、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 故生活在水 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 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 故生活在水 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 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 正确 ; 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 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 正确 ; 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 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 错误;群落的结 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 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错误;群落的结 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

13、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 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 正确 ; 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 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正确 ; 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 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 正确。正确。 答案 答案 B 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 的原因 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 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

14、物群落 发生演替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 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 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 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意在考查考生对群落 的认识。 光照强度是影响生物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从上 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 ; 毁 林开荒、 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 也可以使群落发生 本题考查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意在考查考生对群落 的认识。 光照强度是影响生

15、物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从上 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 ; 毁 林开荒、 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 也可以使群落发生 演替 ; 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 群落结构复杂化、 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演替 ; 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 群落结构复杂化、 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答案 答案 C 7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演替,可 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论述正确的是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演替,可 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论述

16、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灌木乔木 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灌木乔木 B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 C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 D次生演替可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可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 理 解能力和分析、 推理能力。 初生演替过程中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地 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 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 初生

17、演替和 次生演替能否演替到森林,取决于环境条件。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 理 解能力和分析、 推理能力。 初生演替过程中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地 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 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 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能否演替到森林,取决于环境条件。 答案 答案 B 8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B各种

18、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 等的生物 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 等的生物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解析 解析 森林被砍伐殆尽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先出现的生物 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 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 森林被砍伐殆尽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先出现的生物 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 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 高 ; 演替过程中,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

19、更容易接受较多的光照,因 而会取代草本植物 ; 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 度和方向进行。 高 ; 演替过程中,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更容易接受较多的光照,因 而会取代草本植物 ; 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 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 答案 D 9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 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 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装置的花盆壁装置的花盆壁 C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 是便于空气流通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 是便于空气流通 BB 装置通常

20、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 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用 B 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 溶液中 的酒精 溶液中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实验分析, 意在考查 考生对实验装置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由图可 知, 本题考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实验分析, 意在考查 考生对实验装置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由图可 知,A 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

21、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 中的花盆壁 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 中的花盆壁 C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 流通,便于小动物的采集;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 流通,便于小动物的采集;B 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 行采集,用 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 行采集,用 B 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 溶液中。 的酒精 溶液中。 答案 答案 C 10.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 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

22、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 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b 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 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解析 解析 由题图可知, 引入暴猎蝽后, 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 水平,故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 由题图可知, 引入暴猎蝽后, 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 水平,故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b 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得最 快,故增长速率最大; 点时,暴猎蝽种群

23、数量增长得最 快,故增长速率最大;c 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 的因素是食物 ; 由图中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 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 的因素是食物 ; 由图中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 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 答案 D 11早在宋代,我国就出现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 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早在宋代,我国就出现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 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四大家鱼

24、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 和青鱼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 和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 解析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 鳙鱼和草鱼与青鱼在不同水层的 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 鳙鱼和草鱼与青鱼在不同水层的 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 A 错误;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 在捕食关系, 也没有共生关系 ;

25、 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 故 错误;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 在捕食关系, 也没有共生关系 ; 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 故 B、 C 错误 ;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加,则鲢鱼数量在短 时间内也会增加,故 错误 ;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加,则鲢鱼数量在短 时间内也会增加,故 D 正确。正确。 答案 答案 D 12 杭州湾滩涂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 其植被变化顺序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湾滩涂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 其植被变化顺序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演替

26、。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为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 度,常用 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为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 度,常用_方法采集、调查。方法采集、调查。 (2)由芦苇由芦苇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 间关系为 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 间关系为_, 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 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型增长, 一定时间 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 型增长, 一定时间 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 _。 (3)常用常用_法调查旱柳的种群密度,该种群具有的特征有法调查旱柳的种群密度,该

27、种群具有的特征有 _(填序号填序号)。 死亡率 垂直分层现象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水平 镶嵌分布 复杂的种间关系 迁入率 死亡率 垂直分层现象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水平 镶嵌分布 复杂的种间关系 迁入率 解析 解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叫做演替, 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 植被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叫做演替, 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 植被覆盖的地面

28、,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 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所以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 ; 由于许多 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而且身体微小, 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或 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进行这类研究时,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 集、调查。 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所以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 ; 由于许多 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而且身体微小, 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或 标志重捕法进行调

29、查, 在进行这类研究时,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 集、调查。(2)柽柳与旱柳都属于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芦苇柽柳与旱柳都属于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芦苇柽 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 所以柽柳和旱柳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 由于空间、 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旱柳种群的数量变化呈 柽 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 所以柽柳和旱柳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 由于空间、 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旱柳种群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一定空 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型增长;一定空 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K 值。值。(3)调 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

30、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调 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答案 答案 (1)次生 取样器取样次生 取样器取样 (2)竞争 竞争 S 环境容纳量 环境容纳量(K 值值) (3)样方 样方 13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 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 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 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干重),结果 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结果 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1、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解析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 蝗虫捕食更多的植物, 植物的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 蝗虫捕食更多的植物, 植物的 数量和密度减少,故种间竞争会减弱。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 个体平均数越少, 说明

32、其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 距石头的远近影响 了蜥蜴的数量, 进而影响了蝗虫的种群密度, 最终影响了植物生物量, 所以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由题图可 知,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能增加蜥蜴的数量, 从而导致蝗虫种群密度 下降和植物生物量增加,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数量和密度减少,故种间竞争会减弱。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 个体平均数越少, 说明其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 距石头的远近影响 了蜥蜴的数量, 进而影响了蝗虫的种群密度, 最终影响了植物生物量, 所以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由题图可 知,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能增加蜥蜴的数量,

33、 从而导致蝗虫种群密度 下降和植物生物量增加,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 答案 A 14 图 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 图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 图 2 表示群落演替 过程中植物的种数、 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表示群落演替 过程中植物的种数、 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图图 1 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34、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解析 解析 图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A 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 错误;题图显示, 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体积增大, 错误;题图显示, 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体积增大,D 错误。错误。 答案 答案 C 15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 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 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

35、的是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 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 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 境容纳量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 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 分层现象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 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 物种的消亡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 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

36、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 逐渐提高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 逐渐提高 解析 解析 由题干可知, 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主要由原来较 单纯的农作物, 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 垂直分层现象, 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 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增加,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 在三个连续 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 被后者替代, 由图示可知, 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 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由题干可知, 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 群落主要由原来较 单纯的农作

37、物, 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 垂直分层现象, 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 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增加,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 在三个连续 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 被后者替代, 由图示可知, 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 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C 错误。错误。 答案 答案 C 16 (2018陕西质检一陕西质检一)某植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 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 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某植

38、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 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 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 ) A物种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物种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 Bc 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C图中图中 bc 阶段,物种比物种更能耐受弱光环境阶段,物种比物种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物种和物种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物种和物种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解析 解析 物种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 物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物种属于灌木。封

39、山育林后,一年生草本植物先增多,后来随着时 间的推移,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数量增多, 使低矮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接 受的光照减少,导致一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减少,因此,物种由盛到 衰主要受光照的影响, 物种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 物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物种属于灌木。封山育林后,一年生草本植物先增多,后来随着时 间的推移,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数量增多, 使低矮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接 受的光照减少,导致一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减少,因此,物种由盛到 衰主要受光照的影响,A 错误;错误;c 点时属于灌木阶段,点时属于灌木阶段,c 点后群落的 分层现象会更明显, 点后群落的 分层现象会更明显,B 错误;错误;bc 阶段由

40、于灌木的数量增多,草本 植物得到的光照较少, 物种的数量多于物种, 说明物种比物种 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阶段由于灌木的数量增多,草本 植物得到的光照较少, 物种的数量多于物种, 说明物种比物种 更能耐受弱光环境,C 正确 ; 物种和物种都是植物,它们之间只 有竞争关系, 正确 ; 物种和物种都是植物,它们之间只 有竞争关系,D 错误。错误。 答案 答案 C 17 (2017天津天津)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 植被演替过程 如图。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 植被演替过程 如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相比,中

41、群落 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演替。与相比,中群落 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结构。结构。 (2)火烧火烧 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 最好种植最好种植_,以加快氮磷循环。,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 “种 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 “种面积”曲线,作

42、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如图是该林区草本、 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 是 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如图是该林区草本、 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 是_。 解析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 植物和灌木, 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 甚至还可能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群 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充分利用。 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 植物和灌木, 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 甚至还可能保留了 植物的

43、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群 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充分利用。(2)从图中可以 看出, 火烧 从图中可以 看出, 火烧 15 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 到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 到 40 年后基本保持相对 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 年后基本保持相对 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 (3)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的凋落物 不易被分解, 物质循环速度慢, 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 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

44、针叶树的凋落物 不易被分解, 物质循环速度慢, 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 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4)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 判断, 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 从该曲线可以看 出,当样方面积为 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 判断, 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 从该曲线可以看 出,当样方面积为 S3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 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 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 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 S3。 答案 答案 (1)次生 垂直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阔叶树 (4)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