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8429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9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增分策略(一) 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Word版含解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增分策略(一)选择题增分策略(一)选择题 6 大题型专训大题型专训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酶、 激素、 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 如图所示是酶、 激素、 蛋白质、 抗体四者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酶、 激素、 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 如图所示是酶、 激素、 蛋白质、 抗体四者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3、4 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抗体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抗体 B能产生能产生 4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3 C能产生能产生 3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1 D物质物质 1 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解析:选解析:选 B 绝大多数酶是

2、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 的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 的 2 为蛋白质、为蛋白质、3 为酶、为酶、1 为激素、为激素、4 为抗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即能产生抗体, 也能产生酶;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为抗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即能产生抗体, 也能产生酶;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 解析:选解析:选 A 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 依据题干中提供

3、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释放到释放到 CO2库,库,CO2库中的库中的 CO2又可以通过生产者又可以通过生产者(丙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 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 淋巴;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 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 淋巴;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 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乙、丙依次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中的能量不可能被生产者和消

4、费者利用; 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乙、丙依次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3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1928 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1953 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 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

5、的效应 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 DNA 规则的双螺旋模型规则的双螺旋模型 解析:选解析:选 B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 染色体上” ; 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 染色体上” ;1928 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把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赫尔希和 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设

6、法把 与蛋白质分开,赫尔希和 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萨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萨 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利 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 年沃森和克里克利 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 DNA 规则的双螺旋模型。规则的双螺旋模型。 4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利用 15N 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

7、游离的核糖体无 放射性 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 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给水稻提供 14CO2,则 ,则 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给水稻提供 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 ,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 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小白鼠吸入 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 O,呼出的,呼出的 CO2也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 18O18 2 解析:选解析:选 A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上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两者 都会有放射性

8、。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上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两者 都会有放射性。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的转移途径大致是:CO2C3(CH2O)。 给水稻提供 。 给水稻提供 14CO2,14C 转移到有机物中, 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无氧呼吸产生的 转移到有机物中, 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无氧呼吸产生的 C2H5OH 中可 能会含有 中可 能会含有 14C。小白鼠吸入 。小白鼠吸入 18O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8O 可转移到水中,进而在有氧呼吸第 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 可转移到水中,进而在有氧呼吸第 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

9、成 CO2,则,则 18O 可能转移到 可能转移到 CO2中。中。 5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 B图图 2 和图和图 4 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由图 4 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图由图 3 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结果可知 Cl 是酶的激活剂 是酶的激活剂 解析:选解析:选 C 图 图 1 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该酶在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该酶在

10、30 条件 下催化效率较高,但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能确定;图 条件 下催化效率较高,但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能确定;图 2 显示该酶的最适显示该酶的最适 pH 为为 7,而胃蛋 白酶的最适 ,而胃蛋 白酶的最适 pH 为为 1.5,由图,由图 4 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图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图 3 能说明能说明 Cl 是酶的激活剂、 是酶的激活剂、Cu2 是酶的抑制剂;图是酶的抑制剂;图 4 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6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 14CO2, ,48 h 后测定植株营养 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11、 后测定植株营养 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14C 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14C 量占植株 量占植株 14C 总量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总量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遮光 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

12、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解析:选解析:选 C 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 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无论正常光照还是遮光 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 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无论正常光照还是遮光 70%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 中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 中 14C 的量占植株 的量占植株 14C 总量的比例都远大于生殖器官, 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 官。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总量的比例

13、都远大于生殖器官, 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 官。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7Toll 样受体样受体(TLR)位于多种细胞的表面,为细胞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树突状细胞 是一种免疫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 位于多种细胞的表面,为细胞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树突状细胞 是一种免疫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 T 细胞应答,其中一条途 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应答,其中一条途 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oll 样受体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B树突状细胞

14、激发树突状细胞激发 T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D树突状细胞激发树突状细胞激发 T 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选解析:选 B Toll 样受体样受体(TL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T 细胞可分 化为效应 细胞可分 化为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记忆 T 细胞等,而浆细胞等则是由细胞等,而浆细胞等则是由 B 细胞分化来的;树突状细胞激发细胞分化来的;树突状细胞激发 T 细胞的免疫应答,细胞的免疫应答,

15、 T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 也参与体液免疫, 故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 也参与体液免疫;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 的抗原,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 也参与体液免疫, 故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 也参与体液免疫;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 的抗原,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 T 细胞之间有信息交流。细胞之间有信息交流。 8将一些苹果贮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将一些苹果贮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 O2后,其后,其 O2的消耗量和的消耗量和 CO2产生 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6、产生 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 O2浓度浓度(%)abcde CO2产生量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 O2消耗量消耗量(mol/min)00.60.71.23.0 AO2浓度为浓度为 a 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BO2浓度为浓度为 b 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 0.3 mol/min,较适宜苹果的贮藏,较适宜苹果的贮藏 CO2浓度为浓度为 c 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0.6 mol/min DO2浓度为浓度为 d

17、 时,产生的时,产生的 CO2中有中有 1/4 来自酒精发酵来自酒精发酵 解析:选解析:选 C 有氧呼吸过程中 有氧呼吸过程中 O2的消耗量等于的消耗量等于 CO2的产生量,表格中二者的差值表示 无氧呼吸产生的 的产生量,表格中二者的差值表示 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量。 O2浓度由浓度由 ac 的过程中, 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无氧呼吸逐渐减弱,的过程中, 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O2浓度为浓度为 c 时, 有氧呼吸产生时, 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的量为 0.7 mol, 则酒精发酵产生的, 则酒精发酵产生的 CO2的量为的量为 0.6 mol, 因此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

18、量为 , 因此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0.3 mol/min。 9已知图甲为糖原的结构模式图,由此推断下列物质符合图乙的是已知图甲为糖原的结构模式图,由此推断下列物质符合图乙的是( ) 淀粉 多肽 脂肪 淀粉 多肽 脂肪 DNA RNA 麦芽糖 麦芽糖 蛋白质 蔗糖蛋白质 蔗糖 A B C D 解析:选解析:选 A 据图示可知,图甲由相同的单体构成,图乙由多种不同的单体构成。淀 粉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单体相同,不符合;多肽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 据图示可知,图甲由相同的单体构成,图乙由多种不同的单体构成。淀 粉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单体相同,不符合;多肽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

19、符合;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不符合; 种, 符合;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不符合;DNA 由由 4 种脱氧核糖核苷 酸构成,符合; 种脱氧核糖核苷 酸构成,符合;RNA 由由 4 种核糖核苷酸构成,符合;麦芽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 子,不符合;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 种核糖核苷酸构成,符合;麦芽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 子,不符合;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符合;蔗糖属于二糖,不 是生物大分子,不符合。 种,符合;蔗糖属于二糖,不 是生物大分子,不符合。 10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20、( ) A恩格恩格(吉吉)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S 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DNA 使使 R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分子是遗传物质,分子是遗传物质,DNA 分子能进行复制分子能进行复制 解析:选解析:选 C 恩格 恩格(吉吉)尔曼通过好氧细菌和水绵的实验,证明了植物

21、的光合作用的场所 是叶绿体;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格里菲 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尔曼通过好氧细菌和水绵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 是叶绿体;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格里菲 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S 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并未 证明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并未 证明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分子是遗传物质,分子是遗传物质,DNA 分 子能进行复制。 分 子能进行复制。 11某

22、观赏花卉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图甲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乙为基 因与花色的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某观赏花卉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图甲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乙为基 因与花色的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个体与图甲所示个体与 yyrrww 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 1111 B图甲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图甲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2213 C若该植物若该植物 ww 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

23、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 D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解析:选解析:选 A 据图分析,基因型 据图分析,基因型 yy_ 为白色、为白色、Y_rr_ 为粉色、为粉色、Y_R_ww 为红色、为红色、 Y_R_W_为紫色。图甲所示个体为紫色。图甲所示个体(YyRrWw)与与 yyrrww 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YyrrWwYyrrwwyyRrWwyyRrww1111,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粉色白色,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粉色白色 11; 图 甲 所 示 个 体 自 交 后 代 中 , 白 色 粉 色 红 色 紫 色

24、; 图 甲 所 示 个 体 自 交 后 代 中 , 白 色 粉 色 红 色 紫 色 (1/4) (1/4)(1/21/4)(1/23/4)2213;Y_R_ww 为红色,若该植物为红色,若该植物 ww 纯合个体致 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就每一对等位基因来说,该花卉花 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纯合个体致 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就每一对等位基因来说,该花卉花 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12糖原沉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原沉积病型是 糖原

25、沉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原沉积病型是 6磷酸葡萄 糖酶基因 磷酸葡萄 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原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原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 ATP,不需要,不需要 ATP 供能供能 C给糖原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糖原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

26、正常水平 D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解析:选解析:选 C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 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原的合成,并制约 体内的细胞呼吸;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 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原的合成,并制约 体内的细胞呼吸;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 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 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 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 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 ATP; 糖原沉积病型是; 糖原沉积病型是 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磷酸葡萄糖酶基因(

27、E)突变 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原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 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突变 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原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 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13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N2,流向蜣螂的能量,流向蜣螂的能量(N6)来自生产者来自生产

28、者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N4/N2100% 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解析:选解析:选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N2),图中蜣螂获得的“粪 便”中的能量 ,图中蜣螂获得的“粪 便”中的能量(N6)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

29、传 递效率为 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 递效率为 N5/N2100%;N5将有两个去向,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二 是呼吸消耗;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相辅相 成,不可分割。 将有两个去向,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二 是呼吸消耗;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相辅相 成,不可分割。 14(多选多选)下列有关各图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各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据图 1 可知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可知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 30 B据图据图 2 可知可知 M

30、点对应的月份为消灭害虫的最佳时期点对应的月份为消灭害虫的最佳时期 C图图 3 中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中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 D图图 4 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选解析:选 ABCD 图 图 1 中中 30 之后的情况不知道,无法判断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图 之后的情况不知道,无法判断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图 2 中中 M 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应在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应在 M 点之前进行 ;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 细胞质基质中,表示线粒体基质;胚芽鞘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无法 体现两重性。 点之前进行

31、;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 细胞质基质中,表示线粒体基质;胚芽鞘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无法 体现两重性。 15(多选多选)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 Na 、 、K 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方式方式 1 为自由扩散为自由扩散 B方式方式 2 为主动运输为主动运输 C方式方式 1 是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是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 D方式方式 2 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选解析:选 BCD 图中方式 图中方式 1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方式 2 属于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外高钠低钾和细胞内高钾低钠的分布特征 ;属于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外高钠低钾和细胞内高钾低钠的分布特征 ; Na 内流是动作电位 形成的基础, 内流是动作电位 形成的基础,K 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 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