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8718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生物全程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Word版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后定时检测案课后定时检测案 20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 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 DNA 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 DNA 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遗传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 DNA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 传递 解析: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 DNA 是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物质;赫尔希

2、与蔡斯通过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设法将 DNA 与蛋白质分离,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C 2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 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32P 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 充分 B将 S 型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活 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 R 型菌出现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将蛋白质与 DNA 分开研究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 服力 解析:若 32P 标记组

3、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培养 时间太短,DNA 还未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就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去 了,也可能是培养时间太长,大肠杆菌裂解使含放射性的噬菌体 释放到上清液中去,A 错误;将 S 型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 等物质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 R 型菌出现, 而只有加入 S 型菌的 DNA 培养基中有 S 菌出现,B 正确;艾弗 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 S 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 单独观察它们的 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 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 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 放

4、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而蛋白 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C 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这两个实验的 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 DNA 与蛋白质区分开,但是后者提取的 DNA 上仍然有 0.02%的蛋白质,D 正确。 答案:A 32019安庆联考为了探究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 性同位素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 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 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是( ) AP 培养时间过长 BS 培养时间过长 CP 搅拌不够充分 DS 搅拌不

5、够充分 解析:由题干信息“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 ,上清液 应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说明标记的是 P。上清液出现了放射 性,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 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从而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答案:A 4 经典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离心后, 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 35S 标记其蛋白质 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 32P 标记其蛋白质 C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含有放射性 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 解析: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说明甲组标 记的是噬

6、菌体的 DNA,乙组刚好相反,说明乙组标记的是噬菌 体的蛋白质。根据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只有 DNA 进入细 菌体内,蛋白质没有侵入,因此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 射性,D 正确。 答案:D 5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 和 c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实验中 b 含少量放射性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C实验中 c 含有放射性与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D实验结果,ad 中有少量的放射性,bc 中有大量的放射性 解析: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离心后,理 论上 b 中不应具有

7、放射性, 32P 标记 DNA 进入到细菌体内, 分别 在沉淀物中,因此上清液 c 不含有放射性,A 正确;搅拌的目的 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若该过程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部 分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 物中含较高的放射性, 若搅拌充分, 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低, B 错误;实验 2,由于外壳没有放射性,因此搅拌不充分,上清液 也不会含有放射性, C 错误 ; 实验结果, bc 中有少量的放射性, ad 中有大量的放射性,D 错误。 答案:A 考点二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

8、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5N1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A 项中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B 项中酵母 菌为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 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 中也有;C 项中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不含 S 元素;D 项中 H5N1的遗传物质是 RNA,水解后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B 7经典高考叶绿体的 DNA 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 绿体内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叶绿体 DNA 能够转录 B叶绿体 DNA 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解析

9、:叶绿体的 DNA 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 的合成,因此叶绿体的 DNA 能够转录和翻译,也是细胞质内的 遗传物质。叶绿体功能受细胞核调控。 答案:D 8经典高考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 DNA 分子 中的是( ) 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T2噬菌体 D引起 AIDS 的病原体 解析:对于常见的各种病毒的遗传物质要注意归类记忆。禽 流感病毒(禽流感的病原体)、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 AIDS 的病原体)都是 RNA 病毒,T2噬菌体是 DNA 病毒。 答案:C 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 9 经典高考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 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 和 DNA,

10、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 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 A.1、3 B1、4 C2、3 D2、4 解析:由题可知,两种噬菌体均为 DNA 病毒,即 DNA 决 定了病毒的遗传性状,甲的 DNA乙的蛋白质组成“杂合”噬 菌体,“杂合”噬菌体的子代表现型与甲种一致 ; 乙的 DNA甲 的蛋白质组成“杂合”噬菌体,“杂合”噬菌体的子代表现型与 乙种一致。 答案:B 10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 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 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 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 E、F 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

11、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BF 组可以分离出 S 型和 R 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F 组产生的 S 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A、B、C、D 四组 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 E、F 对照,能说明转化 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F 组加入了 S 型菌的 DNA,可以分 离出 S 型和 R 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 S 型肺炎双球菌可 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组经煮沸,D 和 E 组为 R 型菌,均不 能导致小鼠死亡,D 错误。 答案:D 112019山东淄博市部分学校模拟有 a、b 两类噬菌体, 它们均已被 32P 或35S 中的一种标记过。将 a、b 噬

12、菌体分别侵染 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 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 a 的蛋白质外壳和 b 的 DNA 均有放射性 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 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 内 D伴随着噬菌体 DNA 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 逐渐增强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甲分析,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而 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说明 a 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根据题干信 息和图乙分析,沉淀物中具有放射性,而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 说明标记的是 DNA,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

13、以确定甲 管的放射性来自 35S,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2P,B 错误;检测结果 表明噬菌体的 DNA 可侵入大肠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 面,C 错误;伴随着噬菌体 DNA 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 性总量不变,而比例将逐渐减弱,D 错误。 答案:A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 12 2019海口中学模拟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 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3 中用 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标记元素所在部位 是图 2 中的_。 如果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 标记元素 所在部位是图 1 中的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14、 其原因之一是噬 菌体只由_组成。 (3)实 验 中 采 用 搅 拌 和 离 心 等 手 段 , 目 的 分 别 是 _。 (4)仅有图 3 的实验过程,_(能或不能)说明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 _ _ _ _。 解析 : (1)32P 标记的是(磷酸基团), (肽键)不含 S, 有些 R 基含 S,故 35S 标记的是 R 基。(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 单独观察生物体内每一种化学成分的作用, 而噬菌体只由蛋白质 外壳和 DNA 组成,这是它被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3)实验 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 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与细菌分离,离心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15、噬菌体外壳,以 便观察放射性存在的部位。 (4)图 3 实验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 菌体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1) (2)蛋白质外壳和 DNA (3)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离心的 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的外壳 (4)不能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13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 问题: (1)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 酶、RNA 酶、小白 鼠及等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2)实验步骤: 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 随机

16、均分成四 组,编号分别为 A、B、C、D。 补充完整下表,并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组别ABCD 注射 溶液 该病毒核酸 提取物和 RNA 酶 该病毒核酸 提取物和 _ 该病毒核酸 提取物 _ _ _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 情况。 (3)结果预测及结论: A、C 组发病,_,说明 DNA 是该病毒的 遗传物质; _,说明 _ _。 (4)从注射的物质看,该探究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 从实验现象预测和相关判断看,该实 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 _。 (5)若该病毒的遗物物质为 DNA,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 _种。 解析:(2)因为探究的遗传物质是

17、DNA 还是 RNA。相应的 酶能水解核酸, 故应在B处加入的是提取的核酸和DNA酶, 而D 组做空白对照应加入等量的食盐水。 (3)如果 A、 C 组发病, B、 D 组未发病, 说明 D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因为 DNA 酶将 DNA 水解。如果 B、C 组发病,A、D 组未发病,说明 RNA 是该病毒 的遗传物质,因为 RNA 酶将 RNA 水解。(4)酶具有专一性,遗 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5)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则其 彻底水解产物有 1 脱氧核糖,1 磷酸和 4 种含氮碱基,共 6 种。 答案:(2)DNA 酶 生理盐水 (3)B、D 组未发病 B、C 组发病,A、D 组未发病 R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4)酶具有专一性 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