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870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八)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期末)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其创刊宗旨的实质是()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C促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B解析“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说明该报刊的创办是为了宣传西方文化,让中国人

2、信服西方文化,即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故B项正确;“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是目的之一,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促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符合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2019广东联考)有研究表明,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城市化水平提高 B经济结构的变动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

3、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表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材料“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可以知道变化的推动力是经济因素,步入近代以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B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当时的经济现象,不是实质性问题,排除A项;农村经济的凋敝在材料中看不出来,只能看出城市经济引领和超越农村经济,排除C项;城乡差距的扩大只是当时的表面现象,不是实质问题,排除D项。3(2019山东德州月考)1872年,李鸿章招办理海运多年的官员朱其昂办理轮船招商局。因招商集股困难,半年后进行改组,由买办商

4、人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会同办理,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洋务企业完全由官办的格局被打破B资本主义企业在官员的诱导下创建C海防建设的重点转向扶持民用工业D军事工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得以转变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由买办商人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会同办理,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说明洋务企业出现了官督商办的新模式,即洋务企业完全由官办的格局被打破,故答案为A项。轮船招商局仍然是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洋务运动中的海防建设一直是官办企业,排除C项;随着民用工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但仍然没有改变资金困难的局面,排除D项。4(2019新疆

5、哈密期末)陈启沅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A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B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C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D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修建厂房占用土地,以及附近大量农民成为工厂的工人来看,“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给当地自然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故答案为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外商企业诞生,排除A项;“继昌隆”缫丝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

6、涉及“民主思想”,排除D项。5(2019安徽舒城中学质检)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A属于近代洋务企业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C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大生纱厂”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是“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排除A、B、C三项;二者均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6(2018陕西安康质检)津门杂记(1884年)中写道:“消息灵通异等闲,巧凭电线露机关,不须山海嫌修阻,千里音书一瞬还。”此竹枝

7、词反映了()A近代无线电报事业得到推广B近代有线通讯方便人们交流C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迅速D现代航空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消息灵通”“巧凭电线”等信息可知该竹枝词反映了有线电报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快捷和简便,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7(2019河北衡水模拟)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18701910年)。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年份棉纱谷物面粉糖煤机器18703000401009188046010412189015396091603190014370303107191013677481815A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

8、发展D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答案C解析图表中未提及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态度,排除A项;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虽不断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由图表中18701910年间,中国进口棉纱、机器等货物占进口总值比例均不断上升的现象可知,该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对原料和机器的需求增加,故C项正确;该时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图表中未提及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项。8(2019河北邯郸摸底)民国初期的农村农产品市场,交易以农民之间的生活必需品交流为主,是一种农产品的余缺、品种调剂,是从一个农家流向别的农家,流出本区域的很少,更不要说流到

9、外县、外省甚至国际市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B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C传统经济模式的顽固D政府对农村管理失控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的经济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户生产的产品大多满足于自身的需要,多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所以不会出现大规模向外部流通的现象,故C项正确;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并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军阀割据属于政治形势,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民国时期虽然政权更替,但是民间管理基本依靠乡绅进行,并没有完全失控,故D项错误。9(2019江苏常州月考)民国初年,上海棉业巨子穆藕初有鉴于我国之实业仅发达于上海、天津、汉口等口岸

10、,因此他主张,振兴实业须着眼于内地。一方面应先推广铁道以便运输;一方面改良农作,增进产量,“使内地金融,逐步呈活泼气象,人民生计渐能裕余,然后酌量各地情形,次第谋划各项实业,农工并兴,而商业亦随之以发达矣!”该主张()A有助于拯救中国之贫弱败亡B客观上加剧列强资本输出C有助于挽回中国之利权损失D实现了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振兴实业须着眼于内地”中可以分析出,穆藕初主张发展内地实业,这有助于挽救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收回利权的状况,故B、C两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实现了”。10(2019江苏如皋调研)下图是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

11、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下面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A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C外国烟草在华销售锐减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爱国诸君请吸爱国香烟”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利用人们的爱国意识进行产品宣传,故A项正确;B项中的“一战”爆发于1914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13年”,排除;题干中未提及外国烟草在中国销售额的变化,排除C项;1913年的中国仍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11(2018江西上饶中学质检)下表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

12、纺织工业的情况。这表明中国棉纺织业()年份纱锭(枚)布机(台)1913482192198619145447802316191864757027361919658748383919208428944139192112482824139A战后仍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B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陷入困境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体系D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答案A解析由图表中19131921年间相关数据的变化可知,中国棉纺织工业并没有因一战结束而迅速萧条,故A项正确,B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D项中“领先于世界”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1

13、2(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B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C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D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答案B解析皖系军阀徐树铮是客套话,但无意损害了酒店名誉,可见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故选B项;材料无关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中西方的饮食进行比较,排除C项;材料不能确定皖系军阀徐树铮是守旧派的代表,排除D项。13(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

14、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潘疑迭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A民国政府不重视交通建设B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C商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D近代化的道路阻力重重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反映民间对电车的态度,没有涉及民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新式交通工具可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安全性并不低,排除B项;商会是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表意见,排除C项;由材料中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批评诋毁来看,我国传统势力阻碍了我国交通近代化,故选D项。14(2019陕西西安期末)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初步建立中央、地方二级财政体制:

15、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这一税制改革()A进一步增强了民国地方行政和财政基础B给予了地方财政的完全独立地位C反映经济结构已经向以工商业为主过渡D说明田赋在税源结构中地位上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强化的是中央行政和财政地位,故A项错误;“完全独立”表述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说明商业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税种,故C项正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田赋的地位由中央

16、到地方下降,故D项错误。15(2018黑龙江哈尔滨月考)有数据统计,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森林、铁矿和煤矿,五分之二的铁路,十分之七的大豆产量,五分之二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黄金。这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A造成我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D引发了列强抢占中国资源的狂潮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侵华期间掠夺了大量的中国资源,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日本对东北三省的资源掠夺,故无法说明会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

17、B项;D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故错误。16(2019安徽桐城中学月考)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2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2%,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50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A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B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C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1937年到1942年云南工业资本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有关,这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故C项正确;B、D两项包含在C项中,故排除;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是1942年入缅作战胜利之后,故排除A项。

18、17(2019河北邢台月考)“现在抗战胜利的日子快到,真正民族工业宣告破产,为抗战服务之从业员工,则困守山城而不知所措。反不如陷区投机取巧者,拥有雄资,正可以工业建国为己任,事之不平,孰甚于此!”这说明()A民族工业极度缺少发展的资本B民族工业产业结构出现新调整C国民政府主导了国家工业建设D政府对民族工业缺少合理作为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在重庆等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不知所措,而原先沦陷区的民族工业却有可能获利生机,说明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重视,反映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缺少合理作为,故D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国民政

19、府在国家工业建设上并不重视,故C项错误。18(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合璧、满汉交融为特色,凸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总体来说是朝着自然、简便、时尚、美观的趋势演变。这主要反映了()A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B女性审美意识的提高C女性权利意识的强化D女性自由意识的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是由社会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造成的,故A项正确;B、D两项包含在A项之中,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故C项排除。19(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

20、单位:条),据此可知()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1,139学历,106,117,126,253A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B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C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D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故选C项。材料表明政治生活的影响依然存在,排除A项;由表格来看,择偶标准依然多样性,可见社会价值取向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表

21、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关系发挥的作用在下降,排除D项。20(2019河南联考)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答案A解析“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24分,第23题12分,共60分。21(2019巴蜀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利玛窦来中国穿儒士服,用

22、中国观念来解释西方宗教,还尊奉孔子。他来中国的时候,大明王朝还有气势,一些同行的欧洲人就认为中国有可能侵略欧洲。利玛窦没有匆忙作这种判断,而是坚持不懈地观察和分析几十年。最后他得出结论,按照中国文化的本性,中国不可能凭着国力远征欧洲。余秋雨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洋务派对留学生教育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如对1877年留欧学习轮船制造与驾驶的学生,要求他们回国后,学制造的必须“能放手造作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学驾驶的必须“能管驾铁甲兵船回华,调度布阵丝毫不借洋人”。此外,还指示赴法的学生到达法国后一面在学堂课读以培根柢,

23、一面相时赴厂习艺以明理法。鉴于国内洋务事务的扩大和变化,指示留学生根据中国当时“所亟宜讲求”的堞铁开采、运输及五金制选等专业。根据曾国藩、李鸿章制订的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规定:“赴洋学习幼童,入学之初所习何书,所肄何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四月考验一次,年终注明等第,详载细册,呈送上海道转报。”留学生的派遣使得留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技术知识,一些留学生在介绍西方文化与呼唤改革方面也有很多的贡献,如严复、马建忠、陈季同等。陈季同还是第一位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去的重要人物,并且用法语把许多富有魅力的中国民间风俗和文化作品介绍给法国人。王凯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制度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

24、利玛窦传教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利玛窦得出“中国不会远征欧洲”的主要依据。(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制定的留学生教育举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的影响。(14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化交流的意义。(4分)答案(1)特点:尊重并利用中国文化传统。(2分)依据:小农经济占主导,缺乏远征海外的经济动力;儒家文化不提倡穷兵黩武。(4分)(2)特点:培养目标明确,以技术技能为主,为洋务运动服务;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制定章程,严格考核。(6分)影响:培养了实用人才;冲击旧教育,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

25、传播;客观上推动社会变革。(8分,任答四点即可)(3)意义: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不同文明间加强理解,增进互信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不同文明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与繁荣。(4分,任答两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利玛窦来中国穿儒士服,用中国观念来解释西方宗教,还尊奉孔子”,可以得出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小农经济占主导、远征海外的经济动力缺失、儒家文化的影响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能放手造作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还指示赴法的学生到达法国后一面在学堂课读以培根柢,一面相时赴厂习艺以明理法”“四月考验一次,年终

26、注明等第,详载细册,呈送上海道转报”等信息,可以从培养目标、学习方向、理论和实践并重、严格管理和考核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的促进、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对西学的传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文明史观作答,如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增进文明理解和互通、有利于文明间的借鉴和吸收、推动文化多元和繁荣等。22(2019四川雅安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制盐是一种力役,灶户必须生产食盐,而非灶户人群不得制盐。因此,泉州盐场地区以制盐为主,农业次之,商业行为尚少。明中后期,随着盐课折米、折银,泉州盐

27、课与食盐脱离关系,福建运司系统减弱对灶户的人身控制,制盐从力役演变成较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盐场地方人户可较为自由地选择谋生方式、致富手段,他们利用泉州濒海滩涂、优良港湾、近海航道等各种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促进盐场地区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据叶锦花明代灶户制度变革与区域经济变迁以福建泉州盐场地区为例材料二清末民初,淮南煎盐的成本要高于晒盐1416倍之多,每副盐灶须配置十亩甚至数百亩草地,广大盐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形式谋求生存,盐商也伺机寻求更高利润的生财之道。1914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一年之内颁布了4部条例,鼓励废灶兴垦。他利用个人声誉领衔成立“农垦银行团”,组织几十

28、家股东成立了大丰盐垦股份公司。巨大的原棉需求导致1915年“废灶兴垦”的热潮在淮南盐区全面铺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1937年,淮南垦区有集镇25个,轧花厂6个,纺织厂2个,榨油厂5个,诊所10个,合作社10个,小学54所,中学2所,雨量测候所10个。据林刚张謇与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化道路对淮南盐垦事业的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变化,分别指出其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泉州和淮南地区经济转型在性质上的不同,并分别评析政府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10分)答案(1)相似变化:从盐业为主的单一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多样化。(2分

29、)原因:泉州: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调整(赋税征收白银等);匠户制度的变革(放松对灶户的控制);人口增加与社会流动加快;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扩大。(6分,任答三点即可)淮南: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成立,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潮流;“一战”爆发后有利的国际形势;棉花市场需求扩大。(6分,任答三点即可)(2)性质不同:泉州的经济转型未能突破传统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则属于近代意义的经济转型。(2分)评析: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的赋税和户籍制度调整,适应了封建社会内部经济转型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因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使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受阻。(4分,要求从两个

30、角度评析)民国初期,政府鼓励发展实业,适应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需要,提高了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作用有限,转型十分艰难。(4分,要求从两个角度评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可知,明初泉州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而明中后期,“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由材料二可知,清末民初,淮南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后,淮南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制盐、垦殖、榨油、纺织、轧花等产业发展起来。因而泉州地区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单一转向多样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及时代背景作答,泉州方面,

31、可以从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匠户制度、人口因素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方面作答。淮南地区,则可以从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政策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市场因素等方面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可知,泉州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明代中后期,其经济形式没有突破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清末民初,众多民族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开始向近代经济转型。第二小问,注意从积极一面及不足一面两个角度进行阐述。23(2019黑龙江哈尔滨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时间中国外国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庆内军械所、

32、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末至一战前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謇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一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

33、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均相对减少,美、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加强。(3分)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要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先

34、后创办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9分)(示例二)论题:19世纪末至一战前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3分)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后,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兴起办厂热潮,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9分)(示例三)论题:一战期间中外经济联系仍然密切。(3分)阐述:一战期间,虽然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但是,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是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

35、族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才出现了发展的最高峰。而民族工业出口的增加,又为欧洲人民提供了生活所需。(9分)解析从19世纪40年代到一战期间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展和深入的时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之间的联系不断密切。西方列强从最早的商品输出再到资本输出,使中国由生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步加深,中西之间的联系也就愈加密切,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给中国带来的客观后果。结合图表中三个阶段的描述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