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885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1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第2 2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2-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 3.实验:(1)土壤中 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3-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 中各种 生物种群 的集合叫 做群落。 2.群落的特征 物种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4-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教材深挖群落中物种

2、的多少与群落的稳定性有何关系? 提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不同物种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物种越 多,群落的种间关系越复杂,群落的稳定性越强。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5-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4.种间关系(连线)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6-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5.群落的空间结构 (1)类型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7-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判断上图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图甲: 垂直 结构;图乙: 水平 结构。 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图甲: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 ,决定动物分层的主 要因素是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 图

3、乙: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 的 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分析图甲所示群落空间结构的意义:显著提高了 群落利用阳 光等环境资源 的能力。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8-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 丰富度越高。( ) (4)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 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5)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 (6)

4、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 (8)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9-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9)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 率。( ) (10)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11)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 ) (12)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 的生长特点有关。( ) (13)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 (1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

5、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15)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 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0-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下面是几种种间关系曲线图,请说出每个曲线图所表示的种间 关系类型。 提示:表示竞争关系(竞争力相差较大),表示捕食关系,表示 互利共生关系,表示竞争关系(竞争力相当)。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1-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下图所示的现象是不是一个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什么? 提示:不是。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 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从下到上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

6、、高 原草甸、苔原。这种状况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不是群落垂直结构 中的分层现象。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2-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考向考向1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关系 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由题干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与青蛙不 能构成竞争关系,青蛙对害虫的捕食可以保护水稻,两者是种间互助关

7、系,B项错误;病毒V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病毒V和水稻是寄生关系,C、D两 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A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3-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下图表示的是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 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 C.图丙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 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竞争、竞争、捕食关系,D项正确; 草原上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故图甲不能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

8、间的关系,A项错误;白蚁和其肠道内 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B项错误;图丙的三个种群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 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C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D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4-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考向考向2 群落结构的辨析群落结构的辨析 3.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 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 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 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光照的影响 D.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9、水分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 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甲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等生长在不同 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是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 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 响形成的;丙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C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C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5-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6-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如图甲。 (2)捕食曲

10、线:不同步性变化,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如图乙。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方法如下。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图乙 中曲线A先达到最大值,B随后才达到最大值,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 变化而变化,故曲线B代表的生物捕食曲线A代表的生物。 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 曲线A的最大值大于曲线B,也可推出曲线B代表的生物捕食曲线A 代表的生物。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如图丙、丁。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 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 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11、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17-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关注两个易错点 (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 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 置格局。 (2)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 “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18-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 随着 时间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另一个群落 代替的过程, 叫做演替。 2.演替的类型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19-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教材深挖群落演替至森林阶段,

12、其中还能找到灌木吗?说出你的 理由。 提示:能。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一些种群被另一种更占 优势的种群取代,而不是完全消亡,即群落演替是优势取代,而不是 “取而代之”。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0-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3.演替的实例(连线) 4.演替的方向 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朝着物种 多样化 、群落结构 复 杂化 、生态功能 完善化 的方向发展。 5.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 和 方向 进行。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1-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2)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13、,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 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3)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 )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 ( ) (6)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 地貌、土壤和火等。( ) (7)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 )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2-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8)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 (9)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14、) (10)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 (11)某海岛开发旅游业,岛上的群落可能会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 (12)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 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3-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群落演替类型。 提示:针阔混交林群落遭受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后发生的群落演替 属于初生演替;阔叶林群落经人工砍伐后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 替。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4-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杂木

15、植物群落演替成针阔混交林群落和阔叶林群落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提示:环境条件不同。 (3)在乱石窑裸地演替成针阔混交林群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及群落的稳定性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有机物总量会逐渐增加,群落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物种 丰富度会变得越来越高,群落的稳定性会变得越来越强。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5-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 于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

16、故应属于次生演替。 (2)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宜用哪条曲线表示? 提示: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宜用乙曲线表示。 (3)哪种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 提示:次生演替的速度更快、历时更短。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6-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考向考向1 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 1.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 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 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

17、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该群落的演替是在保留植物种子和土壤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演替,为次生 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A项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项错误;过程中,乔木逐渐增加, 草本植物逐渐减少,其中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C项正确;在 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C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7-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

18、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 答案解析 关闭 D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8-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考向考向2 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 3.(2015全国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灌木阶段由草本阶段演替而来,物种数目更丰富,群落的空间结构也更复 杂,A、B两项错误;群落的自

19、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物的种类、营养结 构的复杂程度,灌木阶段生物的种类较多,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C项错误; 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通气性也较 好,为群落由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演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D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9-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4.(2018河南驻马店期末)下图表示在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 林的相关曲线。下列对和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D.

20、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在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生态 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A项错误;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加,生态系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项错误;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也不断增加,其 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C项正确;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D项 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C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30-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1.“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31- 核心梳理提能探究考向感悟归纳总结 2.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分析 (1)群落演替的方向 自然条件下,群落的

21、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 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例如,在 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2)群落演替的结果 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使抵抗力稳定性越 来越高。 -32-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实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 水分和矿质元素 ,也是一些小动 物的 良好的栖息场所 。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 取样器取样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2、3.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 目测估计 法。 -33-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二、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 析 -34-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35-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 不同的 ,不同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是 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 时间越长,物种越 丰富 ,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36-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典例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 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

23、空隙的目的是 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 液中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 通,A项正确,C项错误。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 放到试管中,B项、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C -37-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1土壤动物是土壤生

24、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 一地区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农用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 下土壤动物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右上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 1015 cm。 -38-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A.不能用样方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土壤动物群落调查适合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也可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由 表格可知,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

25、度差别不大,B项错误; 由表格可知,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C项 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D -39-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2 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 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项错 误;灯罩的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B项错误;一 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

26、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项错误;广口瓶中需 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项 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D -40- 核心梳理归纳总结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 避光、避高温和趋湿的习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可分多组进行统计并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41-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般我国越靠 近热带地区,单

27、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 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 关。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 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42-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1.辨析种间关系 (1)竞争和捕食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食物、资源、空间等 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 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 食,如牛饮水;一种生物以同

28、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 食(属于种内斗争)。 (2)寄生与腐生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 得营养物质。 -43-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3)种内斗争与竞争 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 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 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44-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2.群落演替的种类及过程 (1)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 “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 草本植物、苔藓等。 (2)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会达

29、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群落和 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 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3)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 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 件。 -45-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1.入侵水生动物福寿螺严重危害稻田生态系统。研究表明,植物 五爪金龙分泌的香豆素类物质对福寿螺具有毒杀作用,研究人员进 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1 香豆素类物质对福寿螺的毒 杀作用 图2 香豆素类物质对水 稻苗、稗草苗生长的影响 -46-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A.实验中

30、的植物在稻田中的分层现象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B.香豆素类物质对福寿螺的毒杀效果与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 C.防螺可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使水稻增产 D.栽培适量的五爪金龙植物就可降低水稻与稗草的竞争强度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稻田中分层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类群不同,是垂直结构,A项错误;分析 图1,随着香豆素类物质浓度的增加,处理相同时间福寿螺死亡率增加,香豆 素类物质浓度相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福寿螺死亡率也增加,B项正 确;防螺后,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水稻田中生产者和 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或降低,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 10%20%,C项错误;栽培适量

31、的五爪金龙植物后,香豆素类物质浓度增加, 稗草苗的苗高可能更接近水稻苗,甚至高过水稻苗,两者竞争强度更大,D 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B -47-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2.(2017天津卷)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 见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相比,中群 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 。 -48-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 最好种植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

32、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 “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 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 积是 。 -49- 通关记通关辨通关练 答案:(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解析:(1)火烧后仍有土壤条件、根、种子等,故发生的演替是次 生演替;与草本灌木相比,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垂直结构更复杂,对光 的利用更充分。(2)根据曲线图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 度减小,主要原因是阔叶树的出现使草本、灌木得到的光照量不足 (减少),造成部分草本、灌木消失,最后趋于稳定。(3)针叶林凋落物 分解速率慢,故可种植阔叶树,其凋落物分解较快。(4)体积越大的 个体达到物种数目最大所需的面积越大,故自上数第3条线表示乔 木,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