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913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效作业(五)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宁阳高三摸底)古希腊雕塑家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在公共场所摆放,不用于装饰私人房屋。与雕塑作品一样,古希腊所有的建筑杰作也都是公共性的,希腊人的私人居所却简陋而朴素。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A公民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B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贵族C人文主义精神尚处于萌芽时期D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解析材料说明古代希腊所有的雕塑作品和建筑杰作都是服务于公共设施,反映出古代公民都是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公共设施,不是贵族

2、,故B项错误;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开始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是限制个体意识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西宁高三质检)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C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D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解析根据材料“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可知,梭

3、伦通过制定法律来强化公民的意识,以保证城邦的政治稳定,故D项正确;梭伦制定法律是有所依据的,并不随意,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个人自由的问题,故B项错误;党争不是直接民主产生的原因,故C项错误。答案D3(2019衡水高三质监)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A前者按财产多少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B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知识点,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

4、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当选;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由十个部落从前三个等级中各推选年满三十岁的50名公民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按部落选出”不符合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说法本身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特征,而且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故选B。答案B4(2019柳州高三期中)伯利克里上台后,计划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这反映出()A伯利克里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

5、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利克里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中的“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反映出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故答案为C项;伯利克里时期贵族享有公民权,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五百人议事会在克利斯提尼时期设立,排除D项。答案C5(2019永州高三统测)十二铜表法规定: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第四条规定“若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九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

6、庭”。这种规定()A主要限制了平民的权利B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C程序公正但结果不合理D保证审判顺利地进行解析根据“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可知,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诉讼当事人能够按时到法庭,保证审判顺利地进行,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限制了平民的权利”,排除A项;材料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诉讼当事人能够按时到法庭,无法体现“保护平民利益”,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具体案件的具体审判过程和结果,无法体现“程序公正但结果不合理”,排除C项。答案D6(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

7、“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平稳运行D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即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罗马

8、法的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不能体现出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和经济平稳运行,故排除A、C两项;题干没有提到当时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故排除D项。答案B7(2019通化高三诊断)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罗马法实行监护人与亲权人分离,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育、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这体现了罗马法()A重视公民的道德素养 B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C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D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解析根据材料“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9、而被监护人的教育、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等信息可知,古罗马实行监护人和亲权人分离,就是为了防止某一方一家独大而侵害到未成年子女的权益,说明罗马法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道德素养,而是强调罗马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而是强调罗马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罗马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没有涉及男女平等的观念,排除D项。答案C8(2019沈阳高三调研)公元1世纪,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曾说:“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据此可知()A当时对罗马

10、法的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B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C罗马法官拥有司法判决的自由裁量权D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解析“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说明帝国时期的罗马法的依据是罗马法的精神,而不是文字等形式,由此可知,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故B项正确;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是依据法律精神的,这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马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9(2019邢台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

11、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材料二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

12、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保罗(Paulus)、乌尔比安(Ul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Fl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14分

13、)(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前两部法律的不同命运,简析主要原因。(14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归纳唐律特点,依据材料二“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回答罗马法的特点;第二小问“背景”唐律依据唐朝经济、思想和社会等角度思考回答,罗马法依据所学从古希腊人文主义、法学家努力以及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以及材料二“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唐朝的原因依据所学从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法律适应统治阶级要求回答;罗马的原因从罗马帝国分裂以及基督教占据主导地位回答。答案(1)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农业经济发达,社会相对安定。罗马法: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2)唐律疏议命运:为后世所继承并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原因:中国小农经济发达;中国及东亚均为君主专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法学阶梯命运:湮没在中世纪的历史中。原因: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