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9600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案人民版必修.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导致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中国腐朽的封建统治: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2初期斗争(1)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

2、权。(4)达到全盛: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打垮了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1953年冬。(2)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3)内容: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上交国库。(4)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3、结晶。空想性:其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资政新篇(1)时间:1859年。(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3)内容: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4)评价: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原因:根本原因是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直接原因是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2)过程:1856年

4、,洪秀全和杨秀清为争夺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3)影响:是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同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3天京陷落1864年6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5历史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1结合下图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它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主观方面农民

5、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题一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探究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后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马克思

6、国际评述(一)材料二 1862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中国纪事(1)材料一中马克思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2)材料二中马克思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3)为什么马克思会在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同一运动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请举例说明。提示:(1)太平天国运动是受西方的影响兴起的,是一次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伟大变革

7、。(2)太平天国运动是落后的农民运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仅仅是破坏作用。(3)马克思看到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堕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天京变乱。拓展升华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1)作为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革命相比,其新的特点主要有: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治国方案新: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2)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如孤军深入,偏师北伐。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历史功绩:沉重打击

8、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对点训练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为(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A B C D解析:选C “平均主义思想”和“运动规模空前巨大”是以往中国农民运动已有的特点,不属于新的时代特点。主题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史料探究材料(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

9、到施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2)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天朝田亩制度: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归纳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区别产生背景太平天国处于强盛时期太平天国处于衰落时期社会经济主张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主张发展私有制: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群众基础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农民的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10、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践时代特点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联系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对点训练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本质不同体现在( )A制定方案的目的不同 B发展经济的方向不同C反封建程度有所不同 D方案的指导思想不同解析:选B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目的、指导思想、作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故答案选B

11、。考点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命题角度: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典题例析例1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解题思路选项分析判断A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是发动民众的思想武器,与孔教对立。但国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外来宗教不足以支撑农民政权,尊孔孟成为必然B太平

12、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进行北伐西征,逐渐形成全盛局面,“逆转”之说不成立C传统士绅与太平天国是敌对关系,从太平天国兴起就存在了D太平天国的反孔与尊孔与西方势力无关答案 A题组冲关 1.“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解析:选A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天国”“剿灭妖言”“真经”。反映了太平天国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人间天国”的愿望。2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具有

13、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领袖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 B C D解析:选C 上联表明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下联“龙飞九五”体现了对皇权的追求,符合。实现民主不符合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实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反侵略的内容,排除。考点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命题角度:1.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典题例析例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解题思路 答案 B

14、题组冲关 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C发生了天京变乱 D清政府“借师助剿”解析:选C 解题要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程,依据“梦”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内乱”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4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解析:选B 农民阶级不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故选B项。 课堂小结建通史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正式建立政权。(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土地革命纲领,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