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1284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3含解析新人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基础系列(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山东淄博五中期中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D若植物培养液中缺微量元素Mg,将导致叶片发黄答案:D解析: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B正确;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所以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Mg是大量元素,植物

2、缺Mg将导致叶片发黄,D错误。2、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结构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如果该图表示一段肽链,则2表示肽键,1表示中心碳原子,3表示R基,A错误。如果该图表示一段RNA,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

3、酸,3表示含氮碱基,包括A、G、C、U四种,B正确。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3表示含氮碱基,C错误。虽然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三种物质的结构不同,D错误。3、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B曲线a、b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C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D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结合后能改变其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相似,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当底物足够多时,反应速率

4、仍然可以加快;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了酶的结构,使酶的催化能力降低,即使增加底物,其反应速率仍然较低。4、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适应考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当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未达到饱和C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不足答案:

5、B解析: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可能的原因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A正确;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也已经达到饱和,B错误;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更多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因此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C正确;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不足,还没有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D正确。5、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

6、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答案:C解析: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应该在DNA复制期(S期),A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因此S期变短,而且S期不会出现核糖体的增生,B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因此G2期变短,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G2期中组蛋白与DNA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

7、形成,C正确;核膜在M期的前期就已经解体,到末期才会重建,D错误。6、2018甘肃张掖一中月考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某种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培养或器官移植实现临床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C能,因为肌细胞虽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A错误;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分裂能力,不能培育出某种组织

8、或器官,B正确;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通过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C错误;肌细胞与干细胞虽然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但肌细胞一般不具备分裂、分化的能力,D错误。7、2018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月考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D和d)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才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63红粒1白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AAabbCcDdAabbCcDdBAaBbCcDdAaBbccddCAaBbCcDdaaBbCcddDAaBbccddaaBbCcDd答案:D解析:杂交后代中白粒所占比例为1/64,即1/41/41/41

9、或1/41/41/21/2,A、B、C均不符合题意。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ddaaBbCcDd时,后代出现白粒的比例为1/21/41/21/21/32,D符合题意。8、2018海南海口一中月考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区段(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表现隐性性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个体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个体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

10、会出现截毛个体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个体答案:C解析:A项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b,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B项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和XaY,可见后代应全为红眼个体;C项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YB和XbXb,可见后代应全为刚毛个体,不会出现截毛个体;D项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AY和XaXa,可见后代雌性全表现为红眼,雄性全表现为白眼。9、2018茂名质检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11、是()A两者都运用了和B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D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答案:D解析: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艾弗里分别提取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已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还发现如果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DNA,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噬菌体,而后用含32P的DNA和含35S 的蛋白质

12、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10、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RNA的合成需要DNA作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A项、B项正确;翻译时,mRNA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项错误;翻译时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

13、化能,催化肽键的形成,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下列是有关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图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图1图2图3图4(1)给图1、图2分别写上最合适的纵坐标。图1纵坐标为_。图2纵坐标为_。(2)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3)图4中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图4中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3中的DE段。(4)分析图4中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用图4中序号表示有丝分裂过程:_。答案:(1)一个细胞内DNA含量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2)DNA复制间着丝点分裂(3)(4)1212解析:图1中,DNA含量在末期结束时才由B减少为A,说明DNA含量的减少是在细胞壁形成时完成的,故图1为一个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2中,DNA含量在末期开始一段时间后由B减少为A,说明DNA含量的减少在细胞质均分前就已经完成,故图2为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3中AB段DNA含量加倍是DNA复制的结果,CD段是由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