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85742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心理学课程类型:理论课程学时:10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理论课程,又兼具较强的应用性。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需紧密联系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生活与学前教育活动的实际进行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前儿童的教养实践。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全面了解职业工作对象的心理行为特点,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

2、力。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以及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法(如学前语言教育、学前科学教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上述学科提供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依据,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知识基础。本课程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开展学前儿童的相关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基本思路是:理清学前心理学涉及的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梳理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线索,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充实最新成果,反映领域研究前沿;强调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注重能力培养。本课程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重点

3、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和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本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面对的学前儿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育教学工作与将来的实际岗位工作连成一体,做到活用(创造性开展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实用(能尽快适应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好用(专业思想牢固,职业操守过硬),更能适应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对幼教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着“岗位适用、行业发展、理论适度、技能为主”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分成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熟悉“学前儿童心理学”,了解“

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O6岁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基本情况,主要掌握各个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第三部分:掌握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发展;第四部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动力系统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发展;第五部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调节系统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的气质、性格、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六部分:掌握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每一部分都设计了针对学前儿童各种心理发展的实训项目,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增强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为学生上岗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5、课程任务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掌握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所需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兴趣,树立起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认知系统、动力系统、调节系统的发展,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 .能力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心理动

6、力系统的发展、心理调节系统的发展、交往的发展等基本理论、规律和知识去分析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与技巧,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能尊重、理解与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各种行为,能初步解决学前儿童的行为、心理问题。3 .素质目标初步形成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积极情感,形成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建构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的视野,形成积极思考有关学前儿童心理方面专业问题的意识。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1.课程内容安排表序号学习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安排参考学时理论实践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认识项目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1.对心理的基本认识2.心

7、理学的研究内容1.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交往能力的表现,尝试写出观察记录,进一步理解观察法,初步掌握观察记录的写法。20项目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20项目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0.5206岁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基本情况项目一:06岁儿童生理的发展1 .新生儿期2 .婴儿期3 .先学前期4 .幼儿期1 .学习锻炼婴儿爬的常用方法2 .幼儿园半日见习中通过对小、中、大班幼儿的观察,用事实分析学前儿童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20项目二:06岁儿童动作的发展1 .新生儿期2 .婴儿期3 .先学前期4 .幼儿期

8、3.50.5项目三: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 .新生儿期2 .婴儿期3 .先学前期4 .幼儿期513学前儿项目一: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小中大观察力测80童认知的发展L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2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3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及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验:找不同。2 .小中大班注意力测验(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注意的广度)3 .小中大班记忆容量测验。4 .设计一个培养想像力的小活动(活动目标、准备和过程)。5 .皮亚杰三座山实验、守恒实验项目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发展3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6.50.

9、5项目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1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3 .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及记忆力的培养6.50.5项目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L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41项目五: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 .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3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4 .学前儿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发展5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1024学前儿童心理动力系项目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从身边寻找一个个案(06岁),了解其需要和兴趣,并采用70统的发展2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基本发展3 .学

10、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4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合适的方式加以记录。项目二:学前儿童需要、动机、兴趣的发展1.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2、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315学前儿童心理调节系统的发展项目一: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1 .什么是个性2 .个性的基本特征3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1 .学生自身气质测查与分析。2 .利用半日见习观察与调查儿童气质。3 .针对某一-个案的气质、性格、能力的发展情况,提出教育建议。2O项目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1.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2 .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3 .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意义31项目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1 .婴儿性格的萌芽

11、2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3 .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2项目四: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1 .能力及其结构2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2项目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 .什么是自我意识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3、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3O6学前儿项目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2.53岁幼儿依恋8O童交往的发展L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2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3 .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4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5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6 .幼儿口语的培养发展测验2.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类型调查,掌握调查的方法。项目二: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2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

12、发展(包括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4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5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112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项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60小计9810合计1082.课程内容与要求(1)模块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认识项目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项目内容:对心理的基本认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学习该专业课程的思路;掌握“心理”“心理学”的概念,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初步启蒙学生积极思

13、考问题的意识。项目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项目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项目要求:初步体会学前儿童心理学如何指导幼教工作;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熟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意义;培养与学前儿童的情感。项目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项目要求:初步感受研究的操作步骤,初步掌握观察法的实际应用;掌握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体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乐趣。(2)模块二:O6岁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基本情况项目一:O6岁儿童生理的发展项目内容:新生儿期、婴儿期、先学前期、幼儿期儿童生理的发展项目要求:初

14、步学会分析O6岁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身体、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掌握O6岁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常识和神经系统发展的情况,掌握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第一、二信号系统的交互作用;初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简单问题。项目二:O6岁儿童动作的发展项目内容:新生儿期、婴儿期、先学前期、幼儿期儿童动作的发展项目要求:熟悉婴幼儿全身动作的发展和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运用所学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与水平分析实际问题,掌握训练学前儿童爬的常用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前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情况,初步习得积极思考学前儿童动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意识。项目三:O6岁儿童心理

15、发展的特点项目内容:新生儿期、婴儿期、先学前期、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分析O6岁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情况是否符合年龄特点;掌握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幼儿初、中、晚期的心理特点。(3)模块三: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项目一: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及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感知的表现及其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感知觉的运用及掌握促进感知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了解指导学前

16、儿童观察的常用方法。项目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项目内容: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发展;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表现及其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注意行为及掌握促进注意力发展的策略,利用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初步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开展。项目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项目内容: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及记忆力的培养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

17、知识,利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并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熟悉记忆的策略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项目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项目内容: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有关儿童想象发展活动,初步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有效策略。项目五: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项目内容: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学前儿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发展;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

18、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初步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策略。(4)模块四:学前儿童心理动力系统的发展项目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项目内容: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基本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初步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策略。项目二:学前儿童需要、动机、兴趣的发

19、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情况与发展阶段,初步掌握培养幼儿兴趣的基本策略。(5)模块五:学前儿童心理调节系统的发展项目一: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项目内容: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项目要求:掌握个性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是如何开始的,以及开始的大致时间;初步学会学前儿童良好个性发展的基本教育策略。项目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

20、的意义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测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气质特点和相应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掌握针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儿童开展教育的策略。项目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项目内容:婴儿性格的萌芽;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性格特点和相应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并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儿童开展教育的策略。项目四: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项目内容:能力及其结构;学前

21、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学前儿童几个能力测验量表的使用,初步学会根据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项目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项目内容:什么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发展;初步学会根据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6)模块六: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项目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

22、展;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幼儿口语的培养项目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生活与学习活动中的语言发展情况,掌握促进进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有效策略。项目二: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项目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项目要求: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初步

23、学会分析学前儿童亲子交往的质量,学会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策略,学会消除反社会性行为的常用措施;养成运用所学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知识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模块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项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项目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项目要求:概括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因素的作用;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去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撰写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针对不良因素)。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

24、组织形式:因学前心理学课程本身的性质属于专业理论课程,其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仍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小组、个别教学为辅的形式。(2)教学方法:1)讲授法:包括描述性讲解、要点抽象式讲解、案例分析、观点演绎等方式;2)讨论法:围绕重要的、需要探究的问题组织范围不同、深度不一的讨论;3)案例分析法:根据案例提供的情境,就案例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分析;4)调查与实验法:针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典型问题采取调查方式深入了解现实中的儿童;对涉及的经典实验要求学生实践操作。5)直观感受法:对有价值的相关视频或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进行观摩,直观、具体感受与理解教育内容;6)现场观察法: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地考察

25、观察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点。2 .教材资料(1)使用教材: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5(1)。(2)参考书目: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0(6)0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IO)0王振宇编著。儿童发展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I)0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桑标著。当代幼儿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03 .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闭卷考试、作业、小测、资料查找与阅读、课题参与程度、见习报告,案例分析能力等综合评定

26、2)详细说明:考核包括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表现两大部分,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考核,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平时学习表现通过作业的完成、见习报告、课程参与程度、自学任务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定;将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成绩构成为平时占50%,期末占50%。4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校内教学资源1)收集与制作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并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案例集、教学视频、课程考核要求、习题集、实训项目等。2)列出参考资料,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包括:参考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网络博客或微信平台,提供课程的网

27、络资讯和课程教学的实时互动。4)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如幼儿行为观察室:通过室外观察学前儿童在配备相应的教玩具和环境布置的教室里自由活动、游戏中的言行表现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提供了一种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室包括幼儿心理观察室、学前教育活动观摩厅、幼儿游戏室、03岁婴幼儿早教模拟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美术创意室等。(2)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系拥有16所(既有公办、集体办,还有民办)紧密共建型教育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共建协议);拥有两所附属幼儿园。这些实践基地有效满足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一切需要,方便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实践基地,扎实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下园开展“与幼儿交朋友”的等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实践基地见习观摩、调查、分析幼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培养学生初步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