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296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7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第第29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 的思想活跃局面的思想活跃局面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第第29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一 宋明理学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自自 主主 学学 习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一 宋明理学考点一 宋明理学 一、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一、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的困境: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新思潮流 行,尤其是 道教和佛教 的广泛传播,更是直接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 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2.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他反对佛教和道教, 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与韩愈同时 的李翱则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韩愈和李翱的 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 动。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 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 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 必须以唐为鉴, 复兴儒学 。 (3)在北宋新儒学思想家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

3、义理之风大开,重忠 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 运动中孕育而生的。 栏目索引考点一 走出误区走出误区 “三教合一”不是简单的三教合并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 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 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合并”。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 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 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 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4、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人物时代思想主张地位 程 朱 理 学 程颢、 程颐 北宋(1)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与周敦颐、邵雍、张载并称 “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 者 朱熹南宋(1)理气关系: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理不能离开气 (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 辨,格物致知”;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 涵是“三纲五常”;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4)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 四书 ,并

5、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1)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 于孔子和孟子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 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起了 重要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反 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 ” 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明朝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 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 知行合一 ” 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 论;心学的集大成者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产生:宋代出现新儒学体系,即理

6、学。 (1)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 程颐 和程颢。 (2)理学含义:理学又称新儒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是儒、道、佛三家学说 思想融合的产物,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更具有理论化、思辨化。 栏目索引考点一 2.成熟: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1)对四书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 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2)“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 了相当大的影响。 3.发展: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 (1)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

7、力实践 之。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栏目索引考点一 走出误区走出误区 误认为理学和心学是继承的关系 “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 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主题 主题 “理理”与与“心心”的激辩的激辩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2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8、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史料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 理,其谁怜之! 戴震 栏目索引考点一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二程”提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指万物的本原,可引申 为社会准则 史料2王阳明认为认识天理要靠人的良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指 通过内心反省,实现“致良知” 史料3戴震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害。“后儒以理杀人”指后世的儒 生以封建伦理道德禁锢人性 栏目索引考点一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 式上有何不同。二人的思想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范畴? 提示提

9、示 方式: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王阳明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 能成为圣贤。(“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二者在认识论上分别属于客观 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栏目索引考点一 (2)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提示提示 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 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 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

10、张世杰合称为“宋末三杰”, 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 理学? 提示提示 感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态度:批判、继承、改 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一、宋明理学的特点一、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 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 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 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 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

11、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 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 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认识“理”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心即理也” 实现“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 “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 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哲学范

12、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相 同 点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2)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1.(2015浙江文综)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 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 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 陆九渊 塞内卡 王守仁 泰勒斯 A. B. C. D. 考点集训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陆九渊和王守 仁分别是宋代、明代“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3、陆九渊明确提出“宇 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是心学的开创者;王守仁则明确主张“心 外无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塞内卡是古罗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 物,主张“人生而平等”,未涉及对宇宙的思索。泰勒斯是古希腊思想 家,明确提出“万物始于水”。C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一 2.(2018天津文综)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 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B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朱熹强调国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君之

14、尊”依赖于国和社稷 的存亡,这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从维护“君 之尊”的视角肯定了“民之贵”,借此告诫君主应该重视百姓生活,关 心民心向背,而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欲与天 的新发展,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一 3.(2017江苏单科)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 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 种解释 (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D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朱熹的思想。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使 自己的言

15、行符合于礼。朱熹按照自己的理学思想将“克己”理解为战 胜自己的私欲,这种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与孔子的本意不完 全一致,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朱熹的思想正好相反。“完全”的 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 黄宗羲 1.概况: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浙东 学派创立者。 2.思想主张 (1)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处,是他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 君臣平等 的思想。 栏目索引考点二 (2)主张限制君权,呼吁废除君主专制的“一家之法”,认为“天子

16、之所 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 校”。 (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 工商皆本 。这一主张具体反映了 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栏目索引考点二 二、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二、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顾炎武 1.概况: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清初经世致 用思潮的推动者,非常注重实学,代表作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 金石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2.思想主张 (1)其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

17、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栏目索引考点二 (2)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 “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梁启超将其思想归纳为“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 3.认识:顾炎武的思想虽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 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栏目索引考点二 王夫之 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1.概况: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人称船山先生,清初的一位思想巨 人。 2.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主旨是“ 循天下之公 ”,猛烈抨击“孤秦”“陋 宋”,揭露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栏目索引考

18、点二 (2)哲学范畴: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 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所有传统哲学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 前人的见解,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提出尊重物 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 “势在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 主宰。 栏目索引考点二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黄宗羲主要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顾炎武主要从 治学的角度,倡导“经世致用”,批判理学空谈;王夫之则从哲学的角度 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和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等观点

19、,批判理学的唯 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观。 栏目索引考点二 四、明清时期四、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提倡个性”“”“批判专制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 、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体现了时代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恪守天理之 说的沉闷的儒学趋于活跃,改变了教条主义的思想局面。 3.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 产生了巨大影响。 栏目索引考点二 4.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发展的要求。 5.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

20、,形成了具有反封建 性质的早期 启蒙 思想。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主题 资本主义萌芽主题 资本主义萌芽“尖尖”上的批判思潮上的批判思潮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 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 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 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料2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 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 收之

21、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史料3 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 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 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 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栏目索引考点二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 史料2其中“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 对君主“独治” 史料3说明明末清初思想家仅停留在批判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新的思想,因此也没

22、 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 型 栏目索引考点二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2,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提示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2)根据史料3,回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推动 社会的转型。 提示提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传统思想文化 的束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及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及评价 1.背景 政治方面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方面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3、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 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阶级关系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思想方面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专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 的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自由发展 外部条件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生机 栏目索引考点二 2.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 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的观 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

24、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 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 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 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 影响。 栏目索引考点二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 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 商皆本”的主张。 3.评价 (1)进步性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栏目索引考点二 使得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

25、发展了 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 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 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 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 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栏目索引考点二 1.(2017浙江4月选考,6,2分)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 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 “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26、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考点集训 A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 性、批判专制、否定皇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故A项正 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且走向顶峰,并非不断 削弱,故C项错误;从本质上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未形成新理学思 想体系,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2.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 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 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27、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从上述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这一思想家 ( ) 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其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 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其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 A. B. C. D. D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根据“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可知其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 基本经济政策,故正确;根据“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可知其主张农 商并重,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类似,故正确,错误;根据“夫富在 编户不可以为国矣”可知其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故正确。因此本题选择D项。 栏目索引考点二 3.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

28、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 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 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 )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解析解析 据材料中“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之心”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 用的特点,都“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正确。 B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专题提升专题提升 知识框架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一、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一、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 演变历程地位原因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 展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

29、”“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 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秦朝儒学受压制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六国后,儒生依旧坚持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 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 期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 晚清时期的借用儒家思想成为康有

30、为维新思想的外衣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软弱性;封建势力强大 新文化运动受到猛烈批判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弘扬科学与民主,宣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 专题纵横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的影响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 产生了广泛影响。 (1)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 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学成为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其勤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 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 社会仍有很高的价值。“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

31、”有利于和谐社会 的构建,儒家思想至今仍体现其独特的魅力,显示其价值。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 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 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仍有影响。 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也有钳制人们思想、阻碍科学的发展等消极影响。 (1)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束缚了 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 (2)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负面作用极 其明显。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的

32、比较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欧洲启蒙运动 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或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政治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强化,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缚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 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地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是17、18世纪欧

33、洲的主流思想 内容抨击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构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无法从根 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归纳提升 一二三四 百家争鸣一个时代特征:大变革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 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 渡 三

34、种治国思想:儒家主张“仁”,实行“仁政”;法家主 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四大思想派别:儒、道 、法、墨 董仲舒的 新儒学 一个核心:天人感应一 个实质:文化专制 两个目的: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个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和提倡孝 道 宋明理学一个核心:理的存在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 省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主 观唯心主义 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 陆王心学 明清之际活跃 的儒家思想 一个范畴:儒家思想的 新发展 三个主张:

35、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提倡经世 致用 四个人物:李贽、黄宗 羲、顾炎武、王夫之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观点一 认为理学的产生有其政治和学术思想条件。该观点认为:在封 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即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 地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 理学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 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 想。 学术前沿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观点二 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该观点 认为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立80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 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 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 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