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835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二十九)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解析:选B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能催化胰岛素分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如果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减少;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外,还与体液调节有关。2(2018赣州联考)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

2、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D酶不具有调节作用;产生酶是活细胞的特征,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活细胞产生的,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酶与激素均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酶是生物催化剂,对生物体内的代谢起催化作用,而激素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3如图所示为参加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B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Ca、b分别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D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

3、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解析:选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A正确;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B正确;随运动时间延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C错误;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D正确。4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为加快优质鱼类的繁殖速度,一般给鱼类注射性激素类药物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B糖尿病、侏儒症可通过口服有关激素进行治疗C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似物的避孕药可用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D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类似物,以促进肌肉的生长,这对人体无害解析:选C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可作用于性腺,促进生殖

4、细胞的成熟;糖尿病、侏儒症可分别通过注射胰岛素、生长激素来治疗,而不能采用口服的方式;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类似物, 可以提高比赛成绩,但这些激素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健康。5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下丘脑和垂体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起促进作用,过程起抑制作用解析:选B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故其靶器官不仅仅是下丘脑和垂体,A错误;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会促进垂体分泌TSH增多,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

5、素增多,C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和过程都起抑制作用,D错误。6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以提高血糖浓度解析:选C曲线ab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ef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曲线bc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e段时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因此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下降,两者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不同;在血糖调节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起着非常重要

6、的作用;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7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时,发现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岛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这种蛋白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型糖尿病人的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激素是胰岛素,“某种

7、细胞”是胰岛B细胞,“结构A”是下丘脑,“另一种细胞”是胰岛A细胞,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某内分泌腺”为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是胰岛素,A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只存在拮抗作用,B错误;肾上腺素还参与体温调节,C错误;激素要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若PEDF降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则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抵消PEDF带来的负面影响,D正确。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

8、是血糖水平降低B刺激X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选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血糖调节天生就有,所以是非条件反射,是传入神经,是血糖调节中枢,故是下丘脑;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靶细胞上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9(2018大连模拟)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

9、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下面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旁腺素只通过促进肾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降钙素不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D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和骨解析:选C由图分析可得出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和肾,促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浓度,而降钙素降低血钙浓度,二者对血钙浓度的调节起拮抗作用;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而不是肾。10F蛋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研究F蛋白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日皮下给药注射1次,连续注射14天。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

10、。科研人员测定上述四组小鼠细胞中翻译出葡萄糖转运蛋白A和B的mRNA含量,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B注射F蛋白胰岛素组小鼠血糖降低显著C胰岛素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体内转运蛋白A的表达量D血糖显著降低组中,模型小鼠体内转运蛋白B表达量低解析:选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外分泌功能受阻,胰液无法排出,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A错误;分析图1可知,降低血糖效果显著的是F蛋白胰岛素组,B正确;由图2所示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注射胰岛素组中转运蛋白B表达量较大,而注射F蛋白组转运蛋白A表达量较大,可推知胰岛素能显著提高转运蛋白B的表达量,而不影

11、响转运蛋白A的表达量,C错误;血糖浓度显著降低的组别是F蛋白胰岛素组,该组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转运蛋白A和转运蛋白B的表达量都较高,D错误。11(2018西安一中检测)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天后将其与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5天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过5天后再观察,发现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A既不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天后再移植甲状腺C

12、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老鼠体内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的叙述,不能确定是该溶剂还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还要增加一组对照组,即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天起,对照组需要只注射与实验组等量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然后根据其与实验组的对照才能确定。12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压力激素(一种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对小鼠禁食以使其血糖含量维持在常规水平B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具有协同作

13、用,与压力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相比,前者较为渐进、较持久、幅度较大D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解析:选B实验目的是研究几种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应控制初始量,避免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曲线图分析可知,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具有协同作用;比较图中组2和组3对应的曲线,可得出如C项所述的结论; 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会提高血糖浓度。二、非选择题13(2018广州模拟)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

14、激素为_。(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将发生的变化是_。该激素是由_分泌的。某学生不吃早餐,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3)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狗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利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_。(4)激素和激素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能_;激素能_。激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而激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的特点。(5)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上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

15、_。(填序号)胰淀粉酶胰高血糖素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解析:(1)由题中“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分泌量增加”可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由图可知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且该激素与血糖调节有关,因此,胰岛分泌的激素为胰岛素。(2)饭后半小时,血糖将升高,因此图中的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血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该学生不吃早餐,血糖浓度降低,机体供能不足,使该学生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3)从图中看出,胰脏包括胰岛和腺泡两部分,摘除狗的胰脏后狗会出现糖尿病症状,而结扎动物腺泡组织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腺泡无关。

16、(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而胰高血糖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的特点。(5)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胰岛细胞能接受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从而使其分泌活动增强。其次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胰岛B细胞,所以胰岛B细胞具有接受来自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最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答案:(1)胰高血糖素(2)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血糖浓度降低,机体供能

17、不足(3)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腺泡无关(4)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5)14(2015全国卷)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

18、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这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或分解,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