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65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 元 总 结,1,必清线索导引,2,必记精要盘点,3,必练高考真题,必清 线索导引,线索1: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历程: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 古希腊时期,学者们从认识自然转移到重点认识人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性”,提倡人的解放和自由。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会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启蒙运动高举理性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级;主张实行法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线索2:人性的解放历程:发现

2、了“人”解放了“人”社会的“人”。 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宗教改革强调人信仰的自主性,把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为未来社会构建了理想蓝图,把人文主义从感性发展到“理性”,强调人的社会性。,必记 精要盘点,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天主教的态度 1文艺复兴时期 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宗教题材揭露教会的腐朽和黑暗。他们反对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不愿走宗教改革的道路

3、。 2宗教改革时期 宗教改革直接与教会教皇进行斗争。这一时期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束缚,提倡人的解放,宣扬王权高于教权。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这一时期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采用披着宗教外衣的形式,但并没有抛弃宗教神学思想。,3启蒙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抛弃了宗教外衣,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宣战,引导人们由迷信上帝转向崇尚自然,实际上是要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否定教权,他们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人性的社会,天主教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二、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三、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必练 高考真题,1(2018江苏历史卷,3分)谚语在一定

4、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并非否定上帝,而是体现出对教皇的不满,A项错误;材料中的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属于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其没有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项错误;材料中的谚语间接反映了16世纪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项正确;

5、法国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2(2018全国文综卷,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根据题干中“18世纪前半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此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宣传民主、理性等思想,使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A项正确;题干中启

6、蒙思想流行于“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并没有体现与民间的关系,排除B项;在18世纪前半期,法国专制王权依然强大,没有衰落,排除C项;在封建专制的法国社会,贵族与平民地位不会趋于平等,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3(2017全国文综卷,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分析材料可知,在希腊神话中有诸神的存在,说明当时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意识并非淡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知,古希腊诸神具有与人同形共性的特点,说明古希腊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这是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也表明雅典人文思想植根于久远的传统神话之中,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公元前9至前8世纪”不符,故C项错误;希腊神话的影响与民主进程没有必然联系,且材料未涉及希腊神话的影响,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