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7134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政治层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层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文化层面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

3、,造成大量的冗员。3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真实写照!注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注庄园经济是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而形成的。庄园主占据许多山、田、河流等,雇佣大量农民从事生产,农

4、民承担着地租等沉重的赋税负担,庄园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拓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二、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的加强1隋朝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门下、中书(隋称内史省)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

5、,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2唐朝(1)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有九寺五监,分掌皇室和朝廷的一部分事务,成为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2)作用:分散了宰相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形成部门牵制与推动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央官制重大改革,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

6、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二)隋唐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设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废除地方自辟属吏制度,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3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削弱(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三)选官制度科举制1门阀士族衰落的原因(1)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2)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

7、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3)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2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3)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四

8、)监察谏议制度1概况: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2评价(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辩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拓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许多节度使。安史降将大都委以节度使;平叛中的有功将领,不少也升任节度使。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

9、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联近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源自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度体现“机会均等”原则,与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适应。 辩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其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 联进士科考试在唐代倾向于以诗赋为主,把作诗与入仕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注重诗赋密不可分。 重难点一隋唐中央官制的演变史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10、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探究据史料概括唐代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特点。提示分散相权,体现皇权下的集体决策;中央各部门相互间既配合又牵制;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系统认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

11、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隋唐时期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权责分明且相互监督牵制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

12、策、审议与执行,并且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下设立六部,大致涵盖了当时社会条件下所有的行政内容,无疑是大部制的渊源。作为我国封建皇权体制下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三省六部制形成了相对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是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为我国历代政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蓝本。仔细考量现今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发展思路、机构框架、职能划分、运行机制、层级设置等都与三省六部制之间具有相当的相似性与共通性。重难点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新唐书记载,(科举学生报名)“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乡贡“皆怀牒(指身份、履历证书)

13、自列于州县”。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文献通考载:“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探究根据史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提示科举考试的人员由生徒和乡贡构成,且选拔严格;选拔的标准是文章的好坏;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低,难度大。系统认知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解读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

14、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历史映射唐朝科举制的影响项目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

15、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演变过程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2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

16、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读懂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类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

17、面都发挥了积极(积极/消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藩镇是地方分裂割据的体现,不利于封建王朝统治,这说明绝对不能教条化地对待教材中的观点,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对选2(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读懂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

18、以达到削弱相权而加强皇权的目的。做对选3(2017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读懂材料线索: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做对选1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微,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到魏晋时期()点拨: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解析:选C材料中先秦名臣出生卑微,魏晋则强

19、调出身,反映了魏晋时期选官注重门第,说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宗法思想涉及血缘关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儒学强调仁,注重礼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官吏的选任,与天下大同无关,故D项错误。2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点拨:御史台不再从属于宰相,独立行使监察权。解析:选C材料表明魏晋时期的监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和体系性,由于监察体制是君主专制的附庸,监察体制的完善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项;权力转移只是表象,排除A项;“有效”的说法过于绝

20、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体系性,排除D项。3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点拨:科举制存在察举制的残余。解析:选B据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可知不是完全依据才学选拔,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制录取考虑“社会名声”,这会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故B项正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的录取依据,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故D项错误。4唐代宰相杜

21、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这反映出,当时()点拨:御史不同意宰相之子在监察部门任职。解析:选C据材料“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反映御史反对亲属之间的监察,体现了监察制度的成熟,故C项正确。5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点拨:宰相集体议政。解析:选B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且可以书写在诏令上,可以防范中书令(宰相)的擅权,故B项正确。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

22、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解析:选B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2(2019洛阳模拟)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23、()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解析:选B材料反映魏晋时期改变了汉代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的情况,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会导致地方僚属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必然导致官僚众多,加重地方的财政负担,故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24、)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解析:选A“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反映了东晋之后,司马家族与地方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豪强大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4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不精谱学,不能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鉴别庶姓大族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的依据。这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B门阀政治影响谱学发展C士族与庶族矛盾的缓和 D重视选拔真才实学人才解析:选B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注重家世门第,反映出门阀政治,从而影响

25、着谱学发展,故选B项;士族与庶族矛盾不断激化,排除C项;材料所说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并未体现重视选拔真才实学人才,排除D项。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

26、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制约了君主专制C不利于商业发展 D有利于政治清明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政事堂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可以罢免不法臣子,可以诛杀擅自兴兵、私授权力及擅自积累财货的官员。这有利于规范君臣行为和政治清

27、明,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7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位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台谏分职加强了相权 B台谏分离削弱了皇权C标志了官僚制度的成熟 D减少了决策的失误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台谏分离,各司其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D项正确;御史台可以弹劾宰相,谏官主要是直言规正皇帝错误,故A项错误;古代皇权至高无上,台谏分职并不能削弱皇权,故B项错误;这一制度并不是官僚制度成熟的标志

28、,故C项错误。8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内命”没有“经中书、门下省”,说明没有经过三省程序集思广益,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排除A项;“内命”“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体现了皇帝独断专行,皇权至高无上,故选B项;既然“内命”不经中书、门下省,说明“内命”与宰相无关,不可能实现宰相相互制约平衡,排除C项;在专制皇权之下,

29、不可能规避官吏擅权现象,排除D项。9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A阶层的流动性有限 B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C具有封闭性 D违背了公平原则解析:选A材料中“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说明科举制所需要的过程、时间和财力等限制了普通民众,从而说明科举制对于阶层的流动性有限,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科举制对于平民等级观念的改变信息,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公开选拔,不是封闭选官,故C项错误;科举制比过去选官制度相对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10据记载,科举制在唐初有进士(诗赋)

30、、明经(儒家经典)、明算(数学)、明法(法令)等科并行同考,而到后来,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此变化()A反映了儒学统治地位确立B说明科举较注重行政能力C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 D体现了科举制的日益完善解析:选C儒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汉代,故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为以诗赋和儒家经典为主,不能说明科举注重行政能力,故排除B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发展到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这个变化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科举内容的变化,不能体现科举制的日益完善,故排除D项。11(2019清华大学附中测试)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

31、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2唐律疏议斗讼“殴伤妻妾”条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与凡人比减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了()A血缘亲疏 B男尊女卑C妻妾有别 D引礼入法解析:选D材料中致妻伤亡者与致妾伤者的不同程度的判罚

32、,体现出在法律基础上注重纲常观念渗透,属于引礼入法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血缘亲疏,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男尊女卑观念,B项错误;妻妾有别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

33、,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

34、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15分)解析:第(1)问,注意抓住材料一中的两个省略号分层,据第三层内容可知其特点是皇权之下的分权,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据第二层内容可知其特点有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第(2)问第一小问,由唐代政事堂三省相互牵制与“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可知唐代政事堂与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序性的制度设计(都是制度的创新

35、);第二小问,由材料“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可知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分化相权加强了皇权。“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可知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民主。答案:(1)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或答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

36、,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相同: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序性的制度设计(都是制度的创新)。不同: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分权加强了皇权。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责任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民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

37、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2分)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机构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答案:材料表明

38、: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隋朝通过分割相权及任用亲信取代丞相以加强皇权。第6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一、魏晋时期的经济1农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2手工业(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商业: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对活跃。4江南经

39、济的开发(1)原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2)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二、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

40、的成熟。(2)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2手工业(1)制瓷业: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2)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3商业(1)发展表现: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2)“市”的特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成都等。(4)对外贸易: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41、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联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辩翻车和筒车都是灌溉工具,区别在于前者依靠人力和畜力,后者依靠水力。,联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

42、“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注唐高宗时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补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明显: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伴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拓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这一时期,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1)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

43、农业灌溉。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2)兴修了水利。曹魏修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3)开发了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可喜成就。辩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限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 重难点一魏晋至隋唐的农耕经济历史映射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44、的定型和成熟。曲辕犁结构完备,轻巧简便,利于回旋,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1)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则不然。(2)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奏效。例如曹操把汉代边疆的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公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3)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等。(4)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

45、。(5)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6)随着江南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注意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阅读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趋势:总人口整体呈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黄河流域大幅减少,长江流域大幅增加,最终超过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有所增加)。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系统认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使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