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关于传染病流行期间的疫情防控舆情应对预案一、预案目标与范围1.1 预案目标为有效应对传染病流行期间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确保学校的正常运作与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疫情防控舆情应对预案。具体目标包括: 及时识别和评估舆情风险,迅速响应舆情变化。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透明度,减少谣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维护学校形象,增强师生及家长的信任感与安全感。1.2 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类传染病流行期间的舆情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新冠病毒、流感等传染病传播时期,涵盖校内外的舆论环境。二、风险分析-信息不对称:师生及家长对疫情的认知不足,可能导致恐慌。-谣言传播: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可能加剧恐慌,影响学校的
2、正常运作。舆论负面影响:媒体报道可能对学校形象造成损害。2.2风险影响评估对师生的影响:恐慌情绪可能影响学习与生活,增加心理负担。一对学校的影响:舆论压力可能导致学校招生困难,影响资金流动。三、组织机构框架3.1 应急指挥小组成立学校疫情防控舆情应对指挥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舆情应对工作。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校医院院长 成员: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3.2 具体工作组根据需要,成立以下工作组: 信息发布组: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舆情监控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心理疏导组: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
3、减少因疫情产生的焦虑和恐慌。四、应急处置流程4.1 事故报告与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各部门应通过多渠道收集关于疫情的信息,包括媒体报道、网络舆论、师生反馈等。报告机制:出现较大舆情风险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4.2 舆情评估与指令下达-舆情评估:应急指挥小组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判断舆情的性质、影响及发展趋势。-指令下达:若舆情风险较高,应急指挥小组及时下达应对指令,明确各工作组的任务。4.3 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应根据指令发布官方信息,包括疫情防控措施、学校的应对措施等,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准确。舆情应对:舆情监控组应密切关注舆论变化,及时反馈舆情动态,必
4、要时进行舆论引导。4.4 心理疏导与支持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组应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因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信息传播:通过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途径。4.5 现场清理与总结报告舆情清理:当舆情得到控制后,各工作组应协同清理舆情影响,及时回应关切。总结报告:舆情应对工作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分析舆情应对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完善预案提供依据。五、物资清单与资源配置5.1 物资清单 宣传物资:海报、传单、电子屏幕内容制作等。 信息发布工具: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账号、官方微信公众号等。 心理支持资源:心理咨询师的联系方式、心理健康资料等。5.2 资源配置方案人员配
5、置:根据工作组的职责,合理分配人员,确保每个工作组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员。预算配置:根据物资清单,合理预算所需资金,确保舆情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六、评估机制6.1 评估指标-信息准确性:发布信息是否被师生及家长认可。-舆情控制效果:舆情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舆论导向是否得到改善。-心理支持满意度:参与心理咨询的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6.2 评估流程定期评估:每次舆情应对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评估,分析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反馈机制:收集师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应对措施的实际效果。七、总结本预案的制定旨在为学校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提供一套完整的舆情应对方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与执行。通过明确的组织结构、详细的应急流程、充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评估机制,提升学校的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师生的安全与学校的正常运作。预案的成功执行依赖于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只有加强宣传、增强意识,才能有效抵御舆情风险,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