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88837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3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一、教职工应自觉执行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教职工要按时完成有关工作,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按时上好各节课。二、教职工因事、因病要及时请假,到校后要及时销假。未请假不到校,或提前离校的视为旷工。病假以医院假条或病例为准。三、在校工作期间因事因病请假不足一天的,请在离校前到分管领导处填写请假记录、到校后到分管领导处填写销假记录,以便准确记录请假时间;教职工出勤情况每周进行公示,如有误及时更正。四、教职工请假不足两天(含两天)到分管领导处请假,并填写请假记录;超过两天须经校长审批,审批同意后,再到分管领导处填写请假记录,以便学校安排工作。五、除不可控因

2、素外,原则上教师校务会、实验讲堂等集体性活动不允许请假。因不可控因素请假的,要主动到教研组长处补课。升国旗、学校各种大型活动,全体教职工要到场参与。六、事假或对口开会、培训、教研的必须自行调课,若时间长于两天的至少要自行调整好头两天的课。病假或紧急公派外出的由教导处安排代课。七、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文件规定,以下情况请假属于公假:1 .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给予3天婚假;2 .丧假: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去世,给予3天假,3.产假:给予3个月假期,晚婚晚育顺产给予5个月假期,剖腹产5个半月;哺乳期的女教师(婴儿不满1周岁),每天给予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

3、次30分钟。八、学校采用巡查的方式加强对教职工出勤的管理,巡查结果用于教职工绩效考核。九、特殊情况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可以不计假。十、请假实行累计值:请假不足半天的情况,4小时累计半天。小学传染病预防和卫生安全工作制度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加强我校预防传染病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措施:一、加强管理1、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小学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小学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具体的防治措施,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2、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和整抬(如“三管一灭”等工作),要对教学区、活动区、厕所等重

4、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对容易滋生蚊、蝇、嶂螂、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场所在清扫的同时,还应采取灭蝇、灭嶂螂、灭老鼠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生管理上的空白。小学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疏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3、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小学食堂卫生管理规定,按照主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小学食堂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育学生不要食用“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以

5、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提高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矢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1.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尤其是班主任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2、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学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采用报刊、讲演、报告、座谈、建议等方式进行健康咨询活动。三、具体措施1 .组织传染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定期(每月1次)深入到小学教室

6、检查办公室卫生、环境卫生、宿舍卫生。定期对校内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保护易感人群。2 .对室内空气、毛巾等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指导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传染病患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3、学生中若发观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腹疼,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小学要随时掌握校区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及时处理疫源地,指导病人消毒,进行跟踪观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5、保护易感人群。在校区内开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7、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小学考试管理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考试管理办法。一、把握考试功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安排考试,引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通过多种措施、方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正确认识考试。二、严格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8、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三、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四、考试命题管理学校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

9、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五、学习过程评价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