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843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2018牡丹一中模考)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2(2015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

2、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3(2019山西省部分学校摸底调研)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A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B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C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D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4(2018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模拟)下表是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贸易(单位:百万美元)表。这一现象表明二战后初期A苏联依靠西方恢复本国经济B西方国家持续扩大对苏贸易C东西方分裂的格局日益明显D美苏间的贸易关系趋于恶化5(2019河北省衡

3、水中学摸底联考)1922年8月,苏联(俄)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为0.85,1923年10月上升为1.24;同时期内,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却从1.03下降到0.45。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这表明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农民的抵制D计划经济体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6(2018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七校联合体高考冲刺)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

4、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7(2018江西省南昌市模拟考)下图寓意是1933年的苏联漫画A西方遭到经济危机的破坏 B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C经济领域的冷战对峙状态 D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8(2018学海大联考)俄罗斯存留的一份历史文献中写道:“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

5、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文献中针对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C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9(2018衡水金卷)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主题的相关史料,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字号主题史料1俄国具有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史料2十月革命没能完全割裂俄国历史传统史料3蒙古人统治留下的东方专制制度方式对俄罗斯权力阶级的影响史料41921年列宁主持下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B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出现C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10(2018山东省高考猜题卷)列宁认为,在俄国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居民的合作化,俄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就没法建成,而没有文化程度、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居民的合作化就难以完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言论的主旨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实施的必然性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集体农庄是苏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之路D新经济政策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代11(2018湖南省衡阳市联考)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下面对斯大林的演讲理解正确的是

7、A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基础B斯大林为其经济发展模式辩解C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严重不满D斯大林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12(2018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联考)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在1957年,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管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在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在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13(2018江苏省苏锡常镇

8、四市)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A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B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C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D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14(2018届高考全国卷26省3月联考乙卷)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70多个项目,到1931年增加到124个,总值为4150美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

9、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这表明A苏联的工业技术依赖于西方大国B英美以邻为壑将危机转嫁至苏联C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D苏联开始逐步主导国际经济关系15(2018江西省南昌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这说明当时的苏联A改变了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B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C意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重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16(2018上高中学模考)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

10、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A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C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17(2018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期末考)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

11、济危机冲击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D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18(2018广西陆川县中学开学考试)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政府A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19(2018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月考)如表是苏俄(联)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年份发展状况19221923工业

12、品价格猛涨,引发市场混乱,触发销售危机19241926农民暴动;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人不满19271928农产品收购危机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C农业集体化的确立引发农民暴动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工农受损20(2018安徽示范高中模考)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两国农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B“左”倾错误增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C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D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21(2018山东省七校联合体联考)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

13、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A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 B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C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 D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22(2018广东省中山市模拟考)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1956年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1957年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

14、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20世纪60年代陆续恢复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23(2018山东省七校联合体联考)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A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 B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C为工

15、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 D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24(2018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适应性考试)关于集体农庄的记述出处农民们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共中央审定,作为全国党史教材)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达里娅马克西莫夫娜,伊佐托娃(1909年出生)回忆道:30年代的饥荒中,人们开始患上浮肿病,上面来人大肆搜刮,只留一点点种粮,口粮不给。国家灾难:苏联农业集体化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2001

16、年出版通过分析上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官方公布的材料最为可信B折中相反观点可得出真相C回忆录年代久远没有价值D留意叙述背后的主观目的25(2018山东省威海市模拟考)下图是19281986年苏联工农业结构关系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苏联A农业生产长期落后B经济持续协调增长受限C重工业贡献比重大D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停滞1【解析】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

17、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C;选项A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B和D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然B、D不合题意要求。【答案】C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经济政策。从题干的内容来看,主要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后和1922年两个时期的经济政策,这两个时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农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表述过于绝对,应排除;B、D项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

18、C。【答案】C3【解析】材料“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说明其进出口贸易过于单一,苏联经济制度存在问题,新经济制度没有成效,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故排除A,选C;材料没有提到美苏军备竞赛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美苏综合国力,排除D。【答案】C4【解析】表格显示二战后初期苏联对马歇尔计划受援国、苏联势力范围国以及美国进口都远远大于苏联出口的数量,说明苏联依靠对西方贸易恢复本国经济,故项正确;表格显示1947年和1946年相比明显是出口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表格中贸易并不能体现出东西方分裂的格局的信息,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美苏之间的贸易逐渐减少,但并不是

19、趋于恶化,故项错误。【答案】A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2-1923年苏联正实施新经济政策,但却“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因此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的内容,材料所反映的时间是列宁时期,故排除CD两项。【答案】B6【解析】经济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危机,在这段时期内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虽有下降,但是“严重阻碍”一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与材料中1930-1932年贸易额很大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经

20、济体制自给自足的说法不符史实,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随着苏联工业化推进,苏联对外贸易逐渐降低,苏联的工业化推进中是国家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7【解析】漫画表达的是美国起初认为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后来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重工业建设),给美国以冲击(下图美国人的沮丧),B正确;漫画体现的是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不是经济危机的体现,A错误;美苏经济领域对峙是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的对峙,C错误;漫画显示美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由不相信到震惊,没有体现学习,D错误。【答案】B8【解析】根据“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

21、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俄国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文献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表的,故A正确;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没有引起政治危机,即“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排除B;CD不符合材料信息“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排除。【答案】A9【解析】从材料中的“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东方专制制度方式”“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高度集权,与材料信息相符合,故答

22、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体现出的“高度集权”“专制”无关,排除B、C、D项。【答案】A10【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俄国比较落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未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抛弃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才会出现在中“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从而肯定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中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排除;D项发生斯大林时代,排除。【答案】B11【解析】根据“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结合所学,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实行农业集体化,让农业为工业化积累

23、资金,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让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并不是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基础,A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D错误。【答案】B12【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57年赫鲁晓夫改革实行权力的下放,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利,其后1961年和1963年的改革又强调权力的集中统一,体现了其前后矛盾的一面,B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不存在步子过大,A错误;C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答案】B13【解析】根据“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

24、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看出,材料表明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D正确;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止,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致富,B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4【解析】材料显示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之时进口大量产品,吸收外国专家,体现出经济危机对于意识形态的淡化,C正确;A中依赖说法错误;B中转嫁危机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主导世界不符事实。【答案】C15【解析】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显示轻工业增长率上升,重工业增长率下降,说明此时苏联重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D正确;A中改变了说法错误;苏联属于社会主义,不受经

25、济危机的冲击,B错误;此时没有意识到斯大林模式弊端,C错误。【答案】D16【解析】根据材料中“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得出是企图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避免“对资本主义的恐惧”,故A项正确;租借、租让工业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苏联改革主要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不是加强工业部门的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用市场管理经济的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A17【解析】“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

26、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说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重工业,D正确;社会主义国家不受经济危机影响,A错误;B和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答案】D18【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部分重工企业在完成国家相关指标后,可以自行制定相关指标,并分配利润,体现出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A项正确;仅仅从指标制定、利润分配方面很难体现出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而且,根据史实,苏联进行所有制改革应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下放管理权给加盟共和国的内容,故C项错误;仅仅由给予国企部分自主经营权无法体现用市场手段进行调

27、节,而且该选项内容亦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A19【解析】根据“工业品价格猛涨,引发市场混乱,触发销售危机”“农民暴动;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人不满”“农产品收购危机”,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B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922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取消,排除A;1927年苏联提出农业集体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答案】B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

28、义建设。从材料图中的数据可知,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上称持续上升到态势,中间1960年左右有短暂的起伏,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较快;而苏联粮食产量起伏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不同造成的。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答案】D21【解析】“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生产

29、关系的改造比较快,但无法体现“顺利”,故D项错误。【答案】C22【解析】从材料反映的部长会议部级单位由削减到增加、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的撤销又恢复来看,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导致改革措施混乱、目标不明确,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计划体制没有改变,排除;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答案】A23【解析】“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30、,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比较快,但无法体现“顺利”,故D项错误。【答案】C24【解析】从材料的内容来看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取决于叙述者的主观目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分析叙述时一定要留意叙述背后的主观目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折中相反观点也不一定能得出真相,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回忆录年代久远也不一定没有价值,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2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28年到1986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所占比例大,而轻工业、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或停滞不前,故可知苏联经济难以实现协调发展,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1928年苏联的农业发展比工业好,A项错误。材料反映苏联工农业结构比例不协调最终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而不是重工业贡献比重大,C项错误。从1928到1986年苏联经济发展有所增长,而不是逐渐趋于停滞,D项错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