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900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22微生物的利用一、选择题1.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防止杂菌污染B.接种前菌种要进行灭菌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2.要筛选得到纯净的菌种,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蘸菌液一次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C.在超净台中接种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D.划线分离后将培养皿正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分离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加入酚红的目的是()A.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B.对分离的菌落作进一步鉴定C.培养基中的酚红可作为细菌的营养D.若酚红变蓝就能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4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和分离大肠杆菌都使用了LB培养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含琼脂,后者不含琼脂和琼脂糖B.两者都含有琼脂C.前者含有琼脂糖,后者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D.两者都不含琼脂和琼脂糖5.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处理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防止微生物污染,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D.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6.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 d,

3、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链霉素可以用作治疗伤寒B.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7.以下操作与获得单个的菌落无关的是()A.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B.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C.对菌液进行系列稀释操作D.接种结束,对接种工具灭菌8.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配制步骤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值后髙压蒸汽灭菌B.步骤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以获得单菌落C.步骤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

4、基中加入尿素D.步骤挑取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下图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的基本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A.配制培养基B.灭菌C.培养(液体培养基)D.划线分离和培养(固体培养基)E.菌种短期保存(1)A过程配制的是通用细菌培养基,称为培养基。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对培养基pH的调节,应该在B过程的(填“前面”或“后面”)。(2)E过程所需的温度是。(3)D过程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这种分离方法是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10.下列是有关大肠杆菌的培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5、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时,根据“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的规律,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和作为营养物质。(2)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的实验中,在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液经后,在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并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可以获得如图效果。为了检测接种、培养过程是否受杂菌污染以及,应同时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3)对于获得的纯菌种,通常可以依据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4)关于“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的操作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结束时,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工具经

6、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11.(2017江苏高考)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图1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图1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3)图2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

7、得单菌落。(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管号123456苯酚浓度(mg/L)1如果废水为50 mg/L 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填序号:51020)倍后,再进行比色。12.(2017浙江绿色联盟联考)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和细菌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能分解有机物A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细菌能分解有机物B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图。步骤一:从混合样品中取样接种到多个平

8、板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若干天。步骤二:从平板培养基中蛇形线末端的单个菌落中取菌种接种到含A、B有机物的培养液中(A、B有机物的起始浓度已知),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若干天。步骤三:测定各瓶中A、B两种有机物的含量,再根据测试结果采取不同措施。(1)步骤一使用的是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必须加入,以利于对不同菌种进行分离操作。(2)步骤一采用方法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形成单个、独立的,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要进行上述接种操作,必须在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3)步骤三中,若对其中某瓶培养液中A、B两种有

9、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当培养液中检测出如下的实验结果,其中能说明培养液中只有细菌的是。A.有机物A与B含量都明显下降B.有机物A含量明显下降,B含量基本不变C.有机物A含量基本不变,B含量明显下降D.有机物A、B含量都基本不变专题训练22微生物的利用1.B解析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是成功培养微生物的关键,实验所用器具,如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A、C项正确;菌种是培养对象,不可被灭菌,B项错误;灭菌过程应在实验操作之前,D项正确。2.C解析采用划线分离,菌种只蘸取一次,A项错误;划线分离,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进行划线操作,B

10、项错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因此,在超净台上接种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C项正确;划线分离结束后,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D项错误。3.A解析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若尿素被分解,会产生氨气,使培养基的pH升高,酚红指示剂的颜色变红,这样就能初步筛选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4.C解析分离微生物所使用的均是LB固体培养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培养基凝固剂为琼脂糖,分离大肠杆菌,培养基凝固剂为琼脂,C项符合题意。5.C解析培养基应该在倒平板之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项错误;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11、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不能打开皿盖,B项错误;为防止微生物污染,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C项正确;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等培养基凝固后要倒过来放置,D项错误。6.A解析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霍乱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伤寒菌几乎无抑制作用。7.D解析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来自来上次划线的末端;第二次及以后的

12、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对菌液进行系列稀释操作,这样易于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结束,对接种工具灭菌,其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或感染操作者。8.C解析在配制步骤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值后髙压蒸汽灭菌,A项正确;步骤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以获得单菌落,B项正确;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有尿素,因此步骤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牛肉膏蛋白胨,C项错误;步骤挑取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D项正确。9.(1)

13、LB渗透压前面(2)4 (3)单菌落消除杂菌污染解析(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为LB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氯化钠用于维持培养液的渗透压,培养基应调节好pH后再进行灭菌。(2)短时间内保存菌种,将菌种接种于斜面上,置于4冰箱进行保存。(3)经过分离,一个菌体形成一个单菌落,单菌落是消除杂菌污染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特定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10.(1)酵母提取物(2)LB液体培养基稀释分离倒置无菌操作是否规范(3)菌落(4)D解析(1)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时,根据“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的规律,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作为营养物质。(2)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的实验中,在LB液体培养

14、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液经稀释后,在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并将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可以获得如图效果。为了检测接种、培养过程是否受杂菌污染以及无菌操作是否规范,应同时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3)对于获得的纯菌种,通常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4)高压蒸汽灭菌结束,等待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才能开启锅盖,不能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A项错误;倒平板过程中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皿盖,B项错误;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待冷却后才可以快速挑取菌落,C项错误;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项正确。11.(1)蛋白胨、苯酚(2)增加稀释涂布凝固

15、剂(3)(4)0、0.2、0.4、0.6、0.8解析(1)蛋白胨、苯酚中含有碳元素,均可以作为碳源。(2)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目的是筛选酚降解菌,因此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图1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稀释涂布,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平板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时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3)图2为划线分离,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菌种进一步被稀释,因此图中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4)进行实验时,首先需要设置浓度为0的苯酚作为空白对照组,并且6号试管苯酚浓度为1mg/L,由此可见,浓度梯度应该为0.2,即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

16、酚浓度应分别为0mg/L、0.2mg/L、0.4mg/L、0.6mg/L、0.8mg/L。如果废水为5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即残留液中苯酚浓度约为10.5mg/L,比色管中苯酚的浓度范围为01mg/L,故需要将残留液稀释20倍后再进行比色。12.(1)LB固体琼脂(2)划线菌落超净台(3)B解析(1)步骤一表示将菌种分离培养,使用的是LB固体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2)根据题图文字信息“蛇形线末端”可以确定步骤一采用划线分离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形成单个、独立的菌落,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要进行上述接种操作,必须在超净台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3)若A与B两种有机物含量都明显下降,说明瓶中同时存在细菌和细菌,说明两者未分离;若A含量明显下降,而B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培养液中只有细菌;若B含量明显下降,而A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培养液中只有细菌;如果化合物A、B含量都基本不变,说明培养液中没有这两种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