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7235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选1、3、4a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作业1(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

2、,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案(1)背景:“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

3、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文革”时期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再结合所学世界史关于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对外开放,世界科技革命影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第(2)问,“内容”,由材料中“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4、”“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等信息,可以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可以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可以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可以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等知识回答。2(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

5、、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

6、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以及管理形式等角度分析即可。3(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

7、平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

8、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答案(1)活动: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2)原因: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解析第(

9、1)问,由材料中的“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可以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由“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可以得出,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由“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可以得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由“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可以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第(2)问,可从中国

10、自身努力和参与国际合作等角度回答。结合联合国建立的背景知识可知,中国之所以参与建立联合国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与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直接相关;由材料中的“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可以得出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由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可知,与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有关。4(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

11、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答案(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

12、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作用: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对德全面经济封锁”“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从机构设置、经济手段、军事手段等角度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13、减少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部分海军力量等角度分析。5(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

14、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功绩: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明朝“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和蒙汉人民

15、“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可以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结合材料中的“深受俺答汗器重”“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等信息可以得出,三娘子个人能力与威望也是原因之一。第(2)问,材料说的是三娘子推动了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与长期友好交往,所以对其评价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回答。结合所学,从民族交往、双方政治关系以及对草原地区发展等角度分析评价。6(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

16、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

17、功绩的共同之处。答案(1)原因: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2)共同之处: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概括得出:朝廷财政收入增加、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等。第(2)问,根据材料“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并结合所学有关唐太宗历史活动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